收藏 分销(赏)

臧氏振腹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docx

上传人:老金 文档编号:4188802 上传时间:2024-08-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臧氏振腹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臧氏振腹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臧氏振腹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臧氏振腹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臧氏振腹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臧氏振腹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摘要: 失眠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 长期失眠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并进一步引 发慢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社会功能。 臧氏振腹疗法由臧福科教授创立, 极大地丰富了 推拿治疗内 脏病的方式方法和理论内 涵。 振 腹疗法突出 体现了 宫廷理筋术“柔”和“透”的技术特色, 柔以和神、透以养藏的作用 对改善失眠有较明 显的临床效果,故本文尝试总结臧老以振腹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思路。关键词: 振腹疗法; 失眠; 宫廷理筋术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1413(2021)19-0028-04臧福科教授是第五批和六批全国老

2、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是中医推拿和中医骨伤界知名专家、第三节首都国医名师, 从医近六十载, 医术精湛, 理验俱丰, 有大成推拿术、中国推拿术等学术著作。臧老的学术思想承袭于宫廷理筋术, 宫廷理筋术起源于清朝太医院上驷院绰班处, 是由数代宫廷御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一套完善的推拿手法 1-2 。失眠指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 3 。 长期失眠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并增加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3-4 。 近年来, 由失眠引发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社会功能 3 , 并造成直接或间接卫生经济损害。 振腹疗法“

3、柔以和神、透以养藏”的作用使其对改善失眠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 故本文尝试总结臧老以振腹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思路。1 失眠的治疗现况1.1 西医对于失眠的研究现状西医疗法治疗失眠具有一定临床效果, 但多存在难以同时改善其伴发的心理及躯体症状的疗效瓶颈。 具体来说, 失眠的西医疗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5 。心理疗法因其对心理症状有一定治疗作用, 故具有一定远期获益, 但存在耗时耗力、专业治疗师少、依从性低等问题, 至今较难推广普及。 药物疗法对失眠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疗效, 部分药物可兼顾心理症状的改善, 但对躯体症状兼顾较少, 且其长期应用将面临药物不良反应、成瘾性等风险。 物理疗法

4、对于失眠症状的改善亦有一定效果,主要包括光照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电疗法、其他疗法五类 6 , 但存在效应量多为小到中型、多来自小样本研究、通常难以作用到深度靶区等不足 7-8 , 疗效尚需更完善的临床研究证实。1.2 中医理论对失眠的认识中医失眠属“不寐”范畴, 历代医家对于不寐病因病机的认识有着清晰的沿革。 自灵枢 大惑论中记载“卫气不得入阴, 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 阳气满则阳跷盛; 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 故目 不瞑矣”, 认为卫阳盛于外, 而营阴虚于内, 阳不能入阴而致不寐, 首次论述阴阳在不寐病症中的重要作用。难经 四十六难中载老人“卧而不寐”是由于“血气衰, 肌

5、肉不滑, 营卫之道涩”, 指出老人失眠的原因是气血衰退, 肌肉失于荣养, 营卫运行不畅, 首次提出气血对睡眠的影响。 到了隋朝, 在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大病后不得眠候中指出, “大病后, 脏腑尚虚, 荣卫失和, 故生于冷热。 阴气虚, 卫气独行于阳, 不入于阴, 故不得眠。若心烦不得眠者, 心热也; 若但虚烦不得眠者, 胆冷也”, 认为脏腑功能失调, 营卫不和, 卫阳不能入于阴, 是不寐的主要病机, 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 进一步将不寐病机的认识拓展到了脏腑功能失调的层面。明代张介宾在其景岳全书杂症谟不寐中曰, “不寐证虽病有不一, 然惟知邪正二字尽矣。 盖寐本乎阴, 神其主也。 神安则寐, 神不

6、安则不寐; 其所以不安者, 一由邪气之扰, 一由营气之不足耳。 有邪者多实, 无邪者皆虚”, 认为正常睡眠与否的本质是“神安”与“神不安”, 并指出导致“神不安”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为邪气扰神, 一为营气不足。 此处的“有邪”和“无邪”主要是指邪气的影响和机体内在脏腑功能失调, 张介宾认为邪气的影响多为实证, 脏腑功能失调多为虚症, 明确指出虚实作为本病的辨证纲要。综上可知, 失眠的病位主要在心、肝、肾、脾, 其病机为阴阳失和, 致使神不得安; “神安”与否受气血、脏腑、正邪虚实的影响。1.3 中医对失眠的治疗方法及效果中医疗法擅长对人体身心疾患进行整体调治, 且无副作用及药物依赖问题。目前认

7、为主要与中医疗法整体观下的治疗概念构架有关, 其是通过从多途径、多靶点入手, 综合发挥疗效。临床常用的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可分为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两大类, 药物疗法有口服和外用两个途径, 非药物疗法主要包含针灸、按摩等。与西医疗法普遍面临瓶颈的情况不同, 上述中医疗法均可有效兼顾失眠及其伴发的心理及躯体症状, 短期疗效显著、长期获益稳定, 更因其简、验、廉、便的特点, 广受患者喜爱 6 。中医各疗法虽疗效可观, 但常用疗法亦有其弊端, 口服药物疗法研究较多, 虽然治疗灵活、疗效全面, 但存在煎煮困难、口味不佳的缺点, 对于慢性失眠长期服药的患者一般需要追踪肝肾功能, 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 针刺

8、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心身疾病, 治疗失眠效果确切 9 , 无论中医经典的理论依据, 还是现代医学的基础研究 10-17 均证实针刺可通过体表对穴位的刺激作用, 调整神经生理系统, 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作用。推拿疗法亦具备上述针刺疗法的优势, 同时回避了针刺疗法微创伤、疼痛、得气的酸胀感, 故相较于针刺, 推拿疗法更为安全舒适, 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振腹疗法是推拿疗法中较为特殊的一种, 在治疗过程中重视“安神”“守神”“调神”, 尤适用于失眠的治疗。2 臧氏振腹疗法简介振腹疗法在学术上继承宫廷理筋术“轻、柔、透、巧”的核心思想, 后衷中参西, 并历经 20 余年的临床验证与打磨, 于 2003 年由全国

9、第一批推拿教授臧福科所创立, 极大地丰富了推拿治疗内脏病的方式方法和理论内涵, 现已成为包含“理、法、方、技”的手法体系, 其中以松振法为核心手法, 该手法通过与患者腹部产生共振, 给予神阙穴为中心的区域持续稳定刺激 18 , 起到调和脏腑气血、平衡肌体阴阳的目的。振腹疗法突出体现了宫廷理筋术“柔”和“透的技术特色, 柔以和神、透以养藏的作用在改善失眠上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具体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术者坐于其右侧, 用右手劳宫对准脐部(神阙) , 掌根置于关元, 中指端沿任脉放于中脘处, 食指与无名指放于任脉两侧旁开半寸处的肾经循行线, 拇指和小指分别放于任脉两侧旁开 2 寸的胃经循行线

10、, 术者肩、肘、腕及上肢要完全放松, 令腕关节产生痉  挛以带动全掌产生高频、低振、中强度的振动, 使力透腹腔, 频率 400 次/min 左右, 1520 min/次 19 。五脏六腑居于胸腹部,灵枢胀论云: “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夫胸腹, 脏腑之郭也”阐述了胸腹和脏腑之间的关系, 胸部和腹部是为脏腑的“郭”, 即像外面的城墙一样, 环卫腹部脏腑, 具有保卫和维持腹内脏器功能的作用。振腹疗法的操作部位在腹部, 通过震荡的手法对全腹各个层次的组织结构产生刺激作用, 固护脏腑之郭,增强脏腑对外邪的抵抗能力, 同时对维系脏腑的外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任脉、脾经、胃经、肾经等经脉和穴位分布

11、在腹部, 负责气血化生并向全身输布。 脾胃属中焦, 位于腹部, 为气血化生之源, 脏腑组织的各项功能需依赖脾胃的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 即所谓“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 神阙穴为原气之居所, 居于脐中, 神气出入之门户,厘正按摩要术曰: “神气之穴, 保生之根”。丹田亦居于下腹,类经 曰: “天一元气化生于此”, 为任脉、督脉、冲脉三脉循行的起点, 为十二经脉之根。 神阙与丹田均为补养要穴, 受到历代医师、养生家的重视, 振腹疗法对于上述穴位直接、持续的刺激能够激活穴位的功用, 起到培本固原的作用。 因此振腹疗法能够对脏腑产生直接影响, 调和脏腑气血, 平衡人体阴阳, 从而达到治疗失眠

12、的目的。3 臧福科教授以振腹疗法治疗失眠的理论核心臧氏振腹疗法的主要作用是补益脏腑元气, 通过振动刺激关元、神阙等穴位及腹部经络来补益、激发人体的脏腑元气, 从而对虚损类疾病起到调理作用, 开创了振腹治疗内脏系统疾病之先河, 对于多种常见慢病疗效显著 20-22 ,并基于“五脏藏神”理论, 通过调气调脏达到调神以治疗失眠及焦虑抑郁的目的 23-25 。 臧老以振腹疗法治疗失眠的主要临床思路可总结如下。3.1 补益元气臧福科教授认为失眠的治疗当以补益元气为首。 元气是人生命的原动力, 禀于先天, 藏于肾中, 受后天水谷之气充养, 通过三焦流行于周身。元气的充沛能够灌溉激发五脏六腑之气, 促进脏腑

13、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与恢复。振腹疗法以“补益并调和元气运动”为纲, 抓住元气的生成、充养、输布三大环节, 即通过刺激神阙、关元以及肾经培补元气之生发本源, 通过对于中焦脾胃的刺激增加后天之本对先天之本的充养, 通过梳理三焦调畅元气输布的通道。 以补益元气为核心, 将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区域作为主要操作部位, 通过对腹部各个重要穴位的刺激,从而鼓动元气。 且神阙穴位居中下焦之间, 具有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的功能, 能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 并可经三焦输布全身, 使五脏之气健旺, 进而恢复脏腑功能。 同时从组织胚胎学角度来讲, 神阙穴是人体在胎儿阶段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门户, 可以认为是人体最早从母

14、体摄纳气血及水谷精微物质的通道, 因此可以说神阙穴是一身之气血的源头。 在腹针 26 、脐针 27 、脐疗等领域对神阙的重要性有着更充分的论述, 认为神阙是人体气血化生、调节最为原始的系统, 通过各种刺激方法能够激活神阙系统, 使人体气血的化生更加旺盛、输布更加通常。 故振腹疗法对元气不足而致五脏功能失调引起的失眠有较好的疗效。3.2 培补脾胃臧福科教授认为, 在失眠的中医治疗上应当注重对气血的调养, 而气血的生成并不能直接补充, 需要通过健运脾胃来达到化生气血的目 的。 脾胃为后天之本, 主气血运化生成, 宜当培补。 振腹疗法直接作用在脾经、胃经、肾经之上, 激发对应经络精气, 促进气、血、

15、精、津的化生, 使脏腑、经络得到充分的濡养, 进而帮助其恢复生理功能。 故而振腹疗法对辨证为元气亏虚和气血亏虚的病症有较为明确的治疗效果。中脘和关元两穴亦在腹部。中脘正当胃腑之中, 为足阳明胃经经气汇聚的募穴, 八会穴中的腑会, 善长调理脾胃、升清降浊、健脾和胃; 关元穴适当丹田, 为人体元气之根, 功善温肾固本培元, 故振动中脘、关元除可培补脾胃外, 还可鼓动元阳, 补一身之气。 除了手法对于经络、俞穴的刺激外, 振法本身同样具有激发脏腑功能的作用。 脾胃位于人体中焦, 而振腹疗法直接作用于腹部, 对于腹腔内脏器的功能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 振法属于温通类手法 28 , 善于产生温热感, 刺激

16、轻巧, 与针刺手法中补法的操作方式十分类似, 同样善于温阳、补益。 脾胃喜温而恶寒, 故振法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的培补。3.3 调理气机臧福科教授认为, 振法兼具“通”和“补”的功用。 通过振动使经络、三焦中的阻塞“松散”, 便于气血的流通, 起到舒经通络的作用, 是为“通”; 振法虽然轻柔但渗透和温煦力量较强, 亦符合针刺手法中“补法”的描述, 是为“补”。同时, 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实, 低频振动作用于人体肌肉时能够产生放松、 改善局部循环和增加本体感觉的作用, 前两者符合中医“通”的属性描述, 而后者符合“补”的中医描  述。振腹疗法主要作用位置在脐周, 属于中医中焦及下焦,可化生

17、气血、培元固本, 并兼具调理气机的功能。臧老认为肝、脾、胃居于中焦, 是气机升降的枢纽, 肝、脾、胃和则中焦转输功能得健, 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则得以流畅。 肝郁气滞是失眠中较为常见的类型, 肝气不舒、郁而气滞, 而致失眠; 胃不和则卧不安, 中焦气机不畅、胃气壅滞亦常导致失眠。 振腹疗法通过调畅肝、脾、胃气机以改善其脏腑功能, 进而治疗失眠。 此外, 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无瘀阻之患, 因此, 对于脉络不通、血不归根引起的失眠, 振腹疗法亦有较好的调理效果。3.4 促进肽类物质生成现代研究认为, 脑肠轴是一个复杂的双向通讯系统,由肠、脑之间的激素、免疫和神经信号介导 29-32 。 脑肠肽是一

18、种具有激素与神经递质双重功能的小分子多肽, 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内, 可参与调控睡眠-觉醒周期, 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 延长睡眠时间 33-34 。在腹部施以振法, 能够增强胃肠器官的蠕动, 并可能通过刺激胃肠道促进肽类物质的生成, 从而调节人体精神活动、延长睡眠时间 35 。 这一理论的阐述与中医三焦功能的论述有很高的相似性。脑为元神之府, 位于人体的最高处, 属于上焦范畴。脾胃运化水谷, 生化气血, 与消化系统功能密切相关, 属于中焦。 肾主水, 为先天之本, 司二便、生殖, 寄存元阴元阳, 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 这与相关激素水平的调节功能的描述十分类似。因此,

19、 促进肽类物质的生成, 亦是振腹疗法调理三焦功能的一个客观体现。对于三焦的治疗是中医历代医家治疗失眠的重点环节。可见无论从中医实践角度还是从现代医学的客观研究角度, 均能解释振腹疗法的起效机制。综上所述, 臧老认为振腹手法善于补益脏腑气血、激发脏腑功能、培补脾胃、调理气机, 并可能促进肽类物质生成, 能够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激发脏腑气血、调理机体功能, 尤为适合应用于失眠的临床治疗中。4 医案分享刘 XX, 女, 42 岁, 汉族, 月 经正常, 失眠病史五年, 以入睡困难为主要表现, 尤其在入睡前经常出现手脚冰凉、潮湿, 很难温暖, 当手足温暖后较容易入睡, 睡眠质量差,伴随出现明显日间症状

20、, 以困倦、周身酸软乏力为主要表现, 间断、不规律地服用艾司唑仑, 1 mg/次。 近半年失眠症状加重, 即便在日 间劳累的情况下, 夜晚仍难以入睡,睡眠质量较前下降, 且醒后难以复睡, 并出现日 间症状,以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烦躁为主要症状表现, 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为 14 分, 舌淡苔薄, 脉细。 首次治疗给予宫廷理筋术振腹后, 感觉腹内温暖, 约持续 3 h 左右, 当天夜间自 觉“手脚更容易温暖”, 入睡困难略有缓解, 但仍易醒, 醒后不易入睡。 后经 3 次手法治疗后, 患者诉入睡情况较前改善, 同时日间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症状明显减轻, 较之前更有活力。 后再经 10 次

21、振腹治疗后, 失眠症症状明显好转, 且手足温暖干爽, 夜间觉醒次数较少, 睡眠质量明显提高。 后建议配合针刺、穴位贴敷综合治疗, 继续治疗 1 个月后患者表示失眠和日 间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 症状缓解满意, 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降为 9 分, 并且不再需要间断服用艾司唑仑。 本患者以失眠为主症, 伴手脚冰凉、困倦乏力、肢体酸软, 中医八纲辨证属于虚证、寒证范畴, 四末不温为阳气亏虚不能温煦四末, 困倦乏力为气血化生不足, 是为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振腹疗法通过激发脏腑经气, 调和脏腑功能起到培本固原的作用, 从而对失眠以及患者的间杂症状起到了良好的干预效果。5 小结臧氏振腹疗法对治疗失眠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其对机体的整体调理及局部改善对失眠的预防亦有积极意义。臧老以振腹疗法治疗失眠的主要临床思路可概括为: 补益脏腑气血, 激发脏腑功能, 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补益元气;培补脾胃、调理气机, 并可能通过刺激胃肠道促进肽类物质生成, 从而达到延长睡眠时间的目的。臧氏振腹疗法是作为推拿手法治疗内脏疾病极具代表性的手法, 对临床有重要价值。同时, 对于臧氏振腹疗法的深入探讨和分析, 有助于探索推拿手法治疗内脏系统疾病的本质。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