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收稿日期:2023 年 12 月 21 日 作者简介:李志松(1977),男,汉族,河北唐山人,本科,唐山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急诊科护理。-197-层级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李志松 唐山市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开展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后的效果。方法 自 2022 年 7 月开始护理管理,以急诊科护士 20 名为对象,截止 2023 年 1 月设置为管理后,实施层级管理模式。收集管理前(2022 年 1 月-6 月)常规护理管理下同一组护士资料。对比管理前后管理质量,护士综合素
2、质、工作质量、职业认同感得分。结果 管理后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工作质量、职业认同感得分均高于管理前,SPSS 分析 P0.05。结论 层级管理模式属于新颖、高效的护理管理方案,在急诊科应用中效果突出,可促进护士综合能力、工作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更好地参与到工作中。关键词:关键词:层级管理模式;急诊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47 急诊科是临床各科室中较为特殊的存在,各类危急重症患者在该科室挽救生命,收治患者病情复杂、生命危险高,且存在较高的流动性1。急诊科对护理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护士日常工作量大、心理负担重,容易在长期高压、负性环境下降低职业
3、认同感,继而降低工作质量。急诊科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护士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责任意识,投身到患者救治过程中以保证急救效果和以医疗机构整体声誉2。常规护理管理随能够保证急诊科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但难以解决护士心理问题,长此以往不利于积极性、主动性的改善,效果有限3。层级管理模式是针对组织管理过程中各类工作、人员进行划分,明确职责、义务和权力,保证管理对象各司其职,按照组织程序完成工作。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节约资源并提升管理质量,在多科室中得以应用4。本研究在急诊科应用该模式开展护理管理,分析运用效果,详细如下。1 资料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2022 年 7 月-2023 年 1 月设施为管理后,2022 年1 月-6 月为管理前。筛选此时间段内在本院急诊科工作的护士为对象,纳入其中 20 名,管理前后均为同一组。20 名中男性 2 名、女性 18 名,年龄 23-43 岁,平均数值是(30.164.28)岁。工作年限 2-20 年,平均数值是(10.031.85)年。选入研究者均在研究时间段内在急诊科工作,属于我院正式员工,截止研究开始时工作年限满 2 年。有其他研究任务、工作岗位、中途外出长时间学习者不予纳入本研究。1.2 方法 第一,管理前为基础性急诊科护理管理,要求护士按照常规规章制定、基本流程完成工作,
5、定期检查、监督护士工作质量,并通过院内、院外短期学习等方式帮助护士掌握急诊科前沿知识和先进技术。第二,管理后落实的护理管理方法为层级管理模式,详细如下。(1)质控小组 成立护理管理质控小组,组内成员包括护理部主任、急诊科护士长等。护理部主任负责监督护理管理的落实,护士长则主要急诊科护士工作管理和培训,其余成员参与层级划分和管理方案制定。(2)层级划分 质控小组收集急诊科护士年龄、职称、学历等,结合工作年限展开头脑风暴。最终经过讨论将护士分为助理级(2 名)、一级(5 名)、二级(6 名)、三级(5名)、高级(2 名)5 层级,以各等级特点和工作要求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和流程。(3)确定职责
6、通过多媒体、手册等方式帮助护士明确自身所在等级,了解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标准,各层级工作职责划分如下:助理级掌握急诊科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198-主要负责留观患者的观察和病情记录,协助完成宣教、生活护理等基础内容。一级主要负责患者输液工作,参与到预检分诊、抢救护理中。二级护士主要负责危急重症患者的输液、穿刺、急救护理等工作。三级护士负责评估患者危急程度,完成各项精细化急救操作。高级护士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和知识,发展专业能力。(4)制度和流程标准 全部护士均按照 8h 工作制弹性排版,并强化其24h 责任制医师,高级护士作为组长,符合督促护士工作并处理其中困难问
7、题。针对各层级护士的主要职责将其工作流程、规范技术、操作要点等制作成图片张贴,提示护士工作。建立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启动,将各种急救仪器使用、保养的标准和方法在科室内视频滚动播放。(5)培训与考核 急诊科护士长负责对高级护士培训,将先进护理理念进行交流,随后逐层培训,高级护士负责对二、三级护士面对面培训,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帮助其了解专业发展动态,重点关注科室危重症患者、疑难症的优质护理,结合典型病例加深印象。三级护士负责对一级护士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疾病鉴别、预检分诊等工作要点,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和法律法规,提高识别和疾病鉴别能力。二级护士则培训助理级护士,强化其对于基础知
8、识和简单操作的掌握程度。定期对培训知识进行考核,以趣味竞赛、奖惩机制等方式提高护士参与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6)综合能力管理 针对人文关怀、评判性思维等方面综合素质进行管理,在保证工作正常推进的前提下实施柔性管理并给予护士冲的关心。科学排版的同时安排以老带新,给予低年资、年龄轻的护士表现和学习的机会,根据护士参与抢救效果、效率、工作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定,给予物质奖励,对于表现突出者可给予内部表扬、小组长晋升等方式激励其工作积极性。1.3 判定指标(1)评价护理管理质量,以本院的护理管理评价表,取环境管理、流程规范、制度完善、培训考核 4方面评价,100 分内的整数分得分越高质量
9、越佳。(2)管理小组评价管理后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包括主人翁意识、人文意识、组织协调能力、评判性思维 4 方面,满分取 10 分,0-10 分依次提升。(3)管理小组观察护士工作流程,对危重症评估、急救意识、预检分诊能力、急救技能、书写规范 5 方面评价,均以 100 分为满分,取整数分,越高者工作质量越佳。(4)借助职业认同感量表进行自评,涉及职业态度、价值观、目标、自我概念 4 方面内容,满分均为25 分,接近该数值者表示职业认同感强。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在对最终数据进行统计时,统计学软件采用 SPSS 25.0 for windows,根据结果计算 X2与 t值,分析统计学可信度
10、,当最终数据结果对比后达到统计学意义运用 P0.05 表示。2 结果 2.1 护理管理质量分析 管理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P0.05)。见表 1。2.2 综合素质分析 管理后护士综合素质得分高于管理前(P0.05)。见表 2。表 1 护理管理质量分析(分,)时间 人数 环境管理 流程规范 制度完善 培训考核 管理前 20 83.373.27 86.893.35 83.083.79 85.685.78 管理后 20 91.414.31 94.422.24 92.194.17 94.543.31 t 值-6.6461 8.3563 7.2300 5.9488 P 值-0.0000 0.00
11、00 0.0000 0.0000 表 2 综合素质分析(分,)时间 人数 主人翁意识 人文意识 组织协调能力 评判性思维 管理前 20 7.510.78 8.420.70 8.070.37 7.940.45 管理后 20 9.040.20 9.180.13 9.200.19 9.250.12 t 值-8.4974 4.7738 12.1498 12.5793 P 值-0.0000 0.0000 0.0000 0.0000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199-表 3 工作质量分析(分,)时间 人数 危重症评估 急救意识 预检分诊能力 急救技能 书写规范 管理前 20 86.324.11
12、 87.322.98 85.033.79 90.681.78 85.433.04 管理后 20 94.151.67 95.101.44 94.291.18 95.541.36 92.371.36 t 值-7.8932 10.5124 10.4327 9.7026 9.3193 P 值-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表 4 职业认同感得分(分,)时间 人数 职业态度 职业价值观 职业目标 自我概念 管理前 20 19.711.15 18.911.97 17.351.26 18.470.98 管理后 20 22.681.22 22.431.85 22.470
13、.93 21.920.79 t 值-7.9223 5.8250 14.6211 12.2571 P 值-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工作质量分析 管理后护士工作质量得分高于管理前(P0.05)。见表 3。2.4 职业认同感得分 管理后护士职业认同感得分高于管理前(P0.05)。见表 4。3 讨论 急诊科工作任务量、环境复杂,接诊的患者为危急重症患者,护理人员工作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差错事件,继而引发纠纷,影响医疗机构整体服务质量和声誉。由此可见,急诊科需要通过护理管理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其各项急救护理能力,最主要的是提高工作积极性、参与度,形成良性循环,最
14、终实现临床急救患者生命安全的转化5。基础性护理管理以各科室工作环境、要求、患者特点为依据,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指导实际工作,虽然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急诊科复杂的环境、病情需要,效果有待提升6。层级管理模式首先将护士进行划分,以实际工作能力为基准划分各等级职责和任务,护士明确权力、责任后严格按照该等级的组织程序完成工作。该管理模式能够分配护士工作,避免责任不明确导致的重复工作、漏程序等不良事件,节约人力、物力资源,继而确保护理工作妥善安排和进行7。本研究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结果可见:管理后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护士工作质量得分均高于管理前,SPSS 分析 P0.
15、05。该结果提示层级管理能够兼顾管理、护理工作双方面质量,从宏观角度确保培训考核、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护士实际能力、需求相吻合。从临床工作方面,护理人员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护理质量形成流程控制,保证了护理安全、质量,护理工作效率更高8。有研究表明,护士长期面临急诊科高应激、高压力的环境需要较强的工作信念和认同感支撑才能保证其专注于工作中9。因此如何通过护理管理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层级护理在保证基础工作的前提下不断按需扩大护士知识面,从沟通协调、临床思维能力方面进行强化,在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护士工作、分工明确后工作压力、负担有所减轻。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护士综合素质、职业认同感得分均高
16、于管理前,P0.05。层级管理模式不仅关注到患者需求,还关注了护士人性化特点,为其工作提供最大化便利,即有助于提高其能力,更能够保障职业满足感、认同感,促进其积极参与到急救护理工作中,内部、外部管理环境均得以改善10。总的来说,急诊科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需要通过护理管理不断提升,层级管理模式符合急诊科工作安排和需求,管理质量、工作质量均有所改善,且有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和职业认同感,继而保障急诊科工作有序推进,是一种值得借鉴、应用的管理模式。参考文献 1王菲.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提升急诊护理质量作用的探索J.健康必读,2021(10):144.2 袁 晓 燕,黄 宝 红.层 级 护 理 管
17、 理 模 式 对 提 升 门 急 诊 护 理 质 量 作 用 的 探 讨 J.国 际 护 理 学 杂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0-志,2021,40(3):392-395.3刘小红,胡文婷,罗倩.护士分层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13):104-107.4沈国美.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现代医院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6-8.5曾红.多元思维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探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11):1261-1263.6 李 伶.层 级 控 制 理 论 在 急 诊 科 护 士 针 刺 伤 相 关
18、风 险 管 理 及 防 护 中 的 运 用 J.当 代 护 士(上 旬刊),2021,28(9):181-184.7张芹.层级管理模式对体检中心护理管理质量 服务质量及体检效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7):1160-1163.8袁爱军.心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层级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3):120-122.9 崔 冬 梅.层 级 护 理 管 理 模 式 在 外 科 护 理 管 理 中 的 应 用 及 效 果 观 察 J.当 代 护 士(下 旬刊),2021,28(1):185-187.10王倩.护士分层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89):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