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垂直面绘画机器人的机械系统设计
可修改编辑
目录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2绘画写字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2
2.1按工作对象性质分类 3
2.2按机器人平台分类 5
2.3按绘制工具分类 6
3主要研究内容 8
3.1机械设计 8
3.2运动分析 8
3.3仿真 8
4方案选择 9
4.1整体结构 9
4.2执笔器 11
4.3电机 12
4.4减速器 12
4.5传动装置 13
5预定要求 13
6设计思路 13
7进度安排 14
8设计的预期结果 14
9参考文献 14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机器人技术是当今高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普遍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5.7万台,同比增长55%,约占全球市场总销量的四分之一,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05至2014年的十年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2.9%。预计到2017年,工业、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美元,并带动相关产业上千亿美元的增长。种种迹象表明: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已成为各国必争领域和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机器人发展战略规划。
2015年11月下旬,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主席Raja Chatila致辞道:“今天,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彰显了世界各国对机器人技术的关注。如今人们普遍意识到,我们正在见证一场信息技术带来的新革命,然而另一场革命也在进行,它的征兆在几年间一直若隐若现,这便是技术引发的革命,这也是行动的科学。”
众所周知,劳动力密集曾一度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绝对优势。此前,中国制造依靠人工成本优势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下降,不少企业开始转向越南、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人口成本较低的国家开设工厂,而伴随机器人时代来临,“机器代人”成为大势所趋,并逐步倒逼中国制造业转型,上述格局终将被打破。
机器人不只是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劳动的工具,它还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机械电子装置。其特点是,即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的、准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自动化设备[1]。
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作了题为《机器人助力中国智能制造》的演讲,提出中国要实现智能制造离不开机器人,而下一代“人机共融”的机器人将是中国的机会,也是应当着力突破的方向。“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支撑设备,必将助力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满足中国的民生需求。与人共融是下一代机器人的本质特征。各个学科的交叉结合将为机器人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它、抓住它为我们服务。”
机器人与人类的生活的联系越发紧密,对机器人研究得越发深入,在探索各个领域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们渐渐的倾向于研究能够模仿人类特定行为的类人机器人。《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草案当中提到家庭辅助类机器人将以更高的性价比解放人类双手。书写与绘画是人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研制能模仿人类的书写和绘画功能的机器人是人类的愿望之一。对其的深入研究也是在传承中国文化和艺术,以高新技术为载体发扬华夏文明。
写字和绘画的机器人可运用于教学、科普和日常生活当中。在研究方面,可涉及到理论力学、驱动与控制、轨迹规划等领域[1]。在教学方面可为高等学府的机械、电子、计算机、软件等专业开出机器人写字试验、绘图试验、机器人机构学试验、计算机应用试验、机器人数控编程试验等。在科普方面,可以陈列于各种城市科学馆、少年馆,作写字绘画表演,激发新一代青少年对机器人的兴趣等[2]。在日常生活方面可以进行大面积的壁画和围墙的绘画和写字作业等。以下将“写字和绘画机器人”简称为“绘画机器人”。
2绘画写字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对于绘画机器人的研究历史很短、参与研究的人员也并不是很多。上世纪 90 年代,国外绘画机器人开始起步,而国内研究则相对更晚,香港中文大学近年率先开展了相关研究。在图源获取方面,从最初单纯的轨迹规划生成图画发展到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在轨迹控制方面,一是从原先的 3 自由度发展到 6 自由度机械臂控制;二是由二维平面的图画绘制发展到了 2.5D 以及 3D 绘图[3]。在机械方面,执笔器的改变,由一开始的机械固定到后来的控制类人手部握笔。在绘制工具方面已经发展出喷涂式、硬笔式、软笔式、毛笔式等。综合以上所述的国内外绘画机器人的发展和现状,本文按照以下的方式对绘画机器人进行不同的分类以说明。
2.1按工作对象性质分类
按绘画机器人的工作对象可以分为水平面工作的机器人、垂直面工作的机器人、多平面工作的机器人和多维空间工作的机器人。
(1)水平面
是指工作空间在水平面的机器,模拟了人伏案写作时的姿态同时又能围绕自己的底座在360°的任意空间内进行绘制和写字。各杆件的移动空间大,相互间更易配合。
图2.1水平面作业的机械手臂
图2.2水平面作业的机器人
(2)垂直面
是指工作空间在垂直面的机器人,模拟人在黑板或墙壁上的姿势。各杆件的移动空间较狭窄,对杆件的长度和各杆件间的配合要求较高。手部(即末端执行器,以下简称“手部”)所受合力平行于工作面。
图2.3垂直平面作业的机械手臂
(3)多平面
工作空间不止一个平面,应用更加广泛,对整个机械结构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要求更高。
图2.4多平面作业的机械手臂
(4)2.5D,3D
可以不仅只在以XY为坐标的二维平面内作业,可以延伸到2.5维或3维,例如3D打印机。
2.2按机器人平台分类
绘画机器人按工作平台的不同可分为悬挂式、单臂式和悬挂单臂式。
(1)悬挂式
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激光打印机,由X轴导轨、Y轴导轨和Z轴的执笔器组成。图2.5为早期的绘画机器人Aaron正在绘制抽象风格的水彩画,它由英国抽象派画家Harold Cohen教授设计制造[4]。
图2.5悬挂式绘画机器人Aaron在作业
(2)单臂式
单臂式的绘画机器人机械系统采用的是机械手的方式,它的灵活性更大,也可以安装在服务型机器人身上[5]。图2.6是由来自台湾科技大学的Chyi-Yeu Lin设计制作的七自由度绘画机器人。图2.7是一个完整的单臂式三自由度绘画机器人。
图2.6台湾科技大学的机器人在作业
图2.7 三自由度的机械手臂CP robot
(3)悬挂单臂式
往后发展,制作出了悬挂于单臂相结合的悬挂单臂式绘画机器人。在保证手部可以大面积覆盖的同时又增加了灵活性,使这种绘画机器人所做出的图形和字体更为精确和逼真。
图2.8香港中文大学在高交会上展示的绘画机器人
2.3按绘制工具分类
(1) 硬笔型绘画机器人
(2)软笔型绘画机器人
3主要研究内容
3.1机械设计
(1)各杆件长度
(2)电机与减速器
(3)执笔器
3.2运动分析
(1)运动学分析
机器人机械系统运动学问题研究机械手末端执行器(即手部)相对参考坐标系的位置、姿态和速度与各关节变量间的关系,包括运动学正问题和运动学逆问题。运动学正问题是已知关节的位置和速度,求得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姿态和速度;反之,已知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姿态和速度,需求关节的位置和速度,以驱动各关节的电机旋转,使手部的位姿要求得到满足,这一工程称为运动学逆问题。本课题是已知末端执行器在垂直面的运动轨迹,涉及的是求解运动学逆问题。
(2)动力学分析
机器人机械系统动力学问题分为逆向问题和前向问题。逆向动力学问题属于纯代数问题,其本质上是对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计算扭矩控制。前向动力学问题应用于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计算机仿真和设计。本课题是可知某时刻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求解各关节所需的驱动力或力矩,涉及的是动力学逆向问题。
3.3仿真
(1)工作空间仿真。
根据已知的工作空间确定各杆件的初始长度,利用MATLAB进行工作空间仿真,确定目前的方案是否有空洞或空腔的存在。如果存在,则需要微调杆件长度以提高工作空间的覆盖率。
(2)运动学仿真
利用ADAMS进行仿真分析,求得各关节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3)轨迹仿真
用多项式插值法进行轨迹规划的计算,用MATLAB进行仿真,得到的角速度数据导入ADAMS进行动力学仿真。
(4)动力学仿真
在考虑质量和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仿真分析,同样利用ADAMS进行仿真分析。
4方案选择
4.1整体结构
编号
种类
优点
不足
方案一
悬挂式
结构简单,控制简单,易于做出实物
结构太大,
实用性不强
方案二
车载悬挂式
体积小,
便于移动和运输
吸附难实现,
控制与定位较复杂,
调试耗时久
方案三
机械手臂
灵活性高,
系统的扩展空间大
自由度越多控制越难
方案一:由导轨滑台为主要构件,以步进电机为驱动元件,直观简单地实现整个黑板的全面覆盖。
1. X轴电机 2. 固定座 3. X轴丝杠
4. 执笔器(滑台) 5. Y轴丝杠 6. Y轴电机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发展,将导轨滑台装置安装在四个车轮上,并缩小其体积,使得本方案体积小,轻巧便携的优点得到突出。将作业区域模块化,在控制方面,导轨和小车各自拥有一套算法。
1. X轴电机 2. 车轮 3. 固定座 4. X轴丝杠
5. Y轴电机 6. Y轴丝杠 7.执笔器(滑台)
方案三:采用机械手臂的形式,模仿人类的动作完成作业。
1.底座 2. 电机I 3. 连杆I 4.连杆II
5连杆III 6. 执笔器 7.连杆IV 8.电机IV 9.电机III 10.电机II
结合自身兴趣综合考虑后,选择方案三。
4.2执笔器
(1)纯机械固定
① 卡箍螺栓固定
② 过盈固定
(2)机电固定[6]
(3)机械手自主抓握固定
结合自身能力综合考虑选择机电固定。
4.3电机
种类
特点
适用场合
直流有刷电机+减速箱+编码器
启动转矩大,成本低,速度和转矩比较适中
一般控制场合
直流无刷电机+减速箱+编码器
寿命长,控制简单,稳定性好,速度上限高
对精度、速度、稳定性等综合要求高的场合
步进电机+减速箱
虽然是开环的但控制精度可以做到很高,控制成本较低;容易丢步使得转矩和速度特性都很一般
一般控制场合
伺服电机+减速箱
相对于步进电机转矩更大,精度更高,成本高
要求较高的控制场合
直接驱动电机
具有较高的刚性,
几乎无摩攘
机械手臂
4.4减速器
机器人常用的减速器有以下几种:
编号
种类
优点
不足
适用场合
方案一
谐波减速器
承载能力高,传动比大,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效率高,寿命长
柔轮的刚度偏低
载荷要求不大的关节
方案二
RV减速器
刚度高,抗冲击能力强,结构紧凑,减速比大,传动精度高
价格较贵
载荷要求较大
精度要求较高
方案三
行星减速器
高刚性、高精度、重量轻、体积小、传动比范围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噪声低适应性强。
对同心度要求十分高
适用于起重运输、工程机械、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医疗器械、仪器仪表等工业部门
机器人用减速器必须要满足体积小、精度高、重量轻、减速比大、刚度高等要求。靠近末端的关节可采用谐波减速器,靠近底座的关节应采用RV或行星减速器。但因为本课题涉及的绘画机器人属于轻型机器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成本低、结构简单的方案三——谐波减速器【7】。该减速机构也可完成旋转传动。
4.5传动装置
查阅手册,结合轻型机械手的实际情况,机械手的直线运动由同步带来实现。同步带用于传递平行轴间的运动或将回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
机械手的旋转运动可由自带减速器、编码器的电机直接驱动,可有谐波齿轮带动。
5预定要求
(1)各关节的电机安装
(2)电机驱动力矩
(3)机械结构的方案设计
(4)机械结构设计及受力
(6)运动分析
6设计思路
7进度安排
1
通过广泛调研有关书籍、(国内、国外)文献,熟悉黑板绘画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动作,确定拟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步骤、内容,写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开题报告,参加开题答辩
1月11号~3月10号
2
对机械结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3月11号~3月16号
3
根据所设计的详细方案进行机械设计计算
3月17号~3月22号
4
建立机械结构模型,出工程图,进行机构运动仿真运行
3月23号~5月13号
5
对原有参数进行校准和验算,完善工程图
5月14号~5月20号
6
完成毕业论文, 英语翻译分散到以上的时间里
5月21号~5月29日
7
完成论文正稿编写、外文文献翻译,提交毕业论文全部资料
5月30日~6月05日
8设计的预期结果
(1)含有分析计算过程、详细步骤的符合任务书要求的毕业论文一份。
(2)模拟机械手臂工作时的运动仿真动画。
(3)合计工作量为1.5张A0图纸的工程图。
9参考文献
[1] 马晓花. 四自由度串联机械手轨迹规划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
[2] 王光建,廖志勇,陈雪华. 机器人写字技术及其运动参数[J]. 重庆大学学报(自
科学版),2003,12:6-9.
[3] 邱桂林. 绘画机器人执笔器设计与控制方法[D].沈阳工业大学,2012.
[4] Harold Cohen.The Robot as an Artist.
[5] Chyi-Yeu Lin, Li-Wen Chuang, and Thi Thoa Mac.Human Portrait Generation System for Robot Arm Drawing Insertion of Pause in Drawing from Babbling for Robot's Developmental Imitation Learning.2009 IEEE/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telligent MechatronicsSuntec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Singapore, July 14-17, 2009
[6] 张学文. 四自由度教学型机器人运动轨迹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
[7] 类延超. 五自由度写字机器人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2.
[8] Ka Wai Kwok; Sheung Man Wong; Ka Wah Lo; Yeung Yam.Genetic Algorithm-Based Brush Stroke Generation for Replic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ic Character. 2006 IEEE 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Sheraton Vancouver Wall Centre Hotel, Vancouver, BC, Canada, July 16-21, 2006:1057~1064.
[9] Gazeau Jean-Pierre, Zeghloul SaId.The Artist Robot_A robot drawing like a human artist. 201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Technology (ICIT), Athens,2012: 486 – 491.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