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汉语语法规律雅墨轩主制第1页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活用1、活用为普通动词、活用为普通动词(1)名词带宾语:)名词带宾语:籍籍吏民,封府库(只有动词才能带宾吏民,封府库(只有动词才能带宾语)语)(2)能愿动词)能愿动词+名词:沛公欲名词:沛公欲王王关中(能愿动词只能和动关中(能愿动词只能和动词组成合成谓语)词组成合成谓语)(3)名词带补语:晋)名词带补语:晋军军(于)函陵。(于)函陵。(4)“所所”+名词:置所名词:置所罾罾鱼腹中(鱼腹中(“所所”只和动词组成只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5)副词)副词+名词:恐托付不名词:恐托付不效效。(副词只修饰动词和形容。(副词只修饰动
2、词和形容词,不修饰名词)词,不修饰名词)(6)名词)名词+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名者、者、(动词(动词+者才能组成者字结构)者才能组成者字结构)第2页(7)名词做句中谓语:或)名词做句中谓语:或师师焉。(句中没有动焉。(句中没有动词时,唯一名词做谓语。)词时,唯一名词做谓语。)(8)名词)名词+之:以故其后之:以故其后名名之曰之曰“褒禅褒禅”。(代。(代词词“之之”普通不受名词限制)普通不受名词限制)(9)名词)名词+名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名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事。(两事。(两个名词连用,普通前一个名词做动词。)个名词连用,普通前一个名词做动词。)(10)在复句中,
3、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词用为动词:词用为动词:权权,然后知轻重。,然后知轻重。第3页2、名词用作状语:名词在动词前,不做主语时、名词用作状语:名词在动词前,不做主语时作状语。作状语。(1)表示比喻:)表示比喻:狐狐鸣呼曰: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大楚兴。陈胜王。”(2)表示对待人态度:吾得)表示对待人态度:吾得兄兄事之。事之。(3)表示动作行为方向:孔雀)表示动作行为方向:孔雀东南东南飞。飞。(4)表示动作行为所用工具:)表示动作行为所用工具:手巾手巾掩口啼。掩口啼。(5)表明时间、动作连续性:卿当)表明时间、动作连续性:卿当日日胜贵。胜贵。(6)表
4、示动作行为使用方法:)表示动作行为使用方法:面面刺寡人之过者刺寡人之过者(7)表示处所:)表示处所:草草行行露露宿宿(8)表示动作行为状态:)表示动作行为状态:蛇蛇行而上行而上第4页3、名词使动使用方法:名词做动词后,不能带、名词使动使用方法:名词做动词后,不能带宾语,而它后边有宾语,这个名词使动。是主语宾语,而它后边有宾语,这个名词使动。是主语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所表示动作行为。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所表示动作行为。例例:以以膏泽膏泽斯民。(斯民。(使使这些百姓这些百姓得到好处得到好处)4、名词意动使用方法:名词做动词后,含有认、名词意动使用方法:名词做动词后,含有认为、感觉等心理动作行为,认为宾
5、语是名词所代为、感觉等心理动作行为,认为宾语是名词所代表事物。表事物。(1)侣侣鱼虾而鱼虾而友友麋鹿(麋鹿(以以鱼虾鱼虾为伴侣为伴侣,以以麋鹿麋鹿为朋友)为朋友)(2)友友风而风而子子雨(雨(以以风风为友为友,以以雨雨为子为子)第5页(二)形容词活用(二)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做主语或宾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做主语或宾语(1)尊)尊贤贤而重士(有才能人)而重士(有才能人)(2)将军身披)将军身披坚坚执执锐锐(坚固坚固 铠甲,锐利武器)铠甲,锐利武器)(3)共其)共其乏困乏困(缺乏东西)(缺乏东西)2、形容词活用为普通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形容词活用为普通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假
6、如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意味,就是用假如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意味,就是用作普通动词。作普通动词。(1)素)素善善留侯张良。(交好留侯张良。(交好(2)卒使上官大夫)卒使上官大夫短短屈原与顷襄王。(说他人屈原与顷襄王。(说他人短处)短处)第6页3、形容词意动使用方法:形容词带宾语,主观、形容词意动使用方法:形容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上对宾语含有“认为它怎样认为它怎样”、“感到它怎样感到它怎样”、“把它看做什么把它看做什么”意味。意味。例例:孔子登东山而孔子登东山而小小鲁,登泰山而鲁,登泰山而小小天下(感觉天下(感觉小)小)4、形容词使动使用方法:形容词带宾语,使宾、形容词使动使用方
7、法:形容词带宾语,使宾语代表人或事物含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性质、状语代表人或事物含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性质、状态。态。例(例(1)洁洁其居,其居,美美其服(使、洁净其服(使、洁净,使、漂亮)使、漂亮)(2)今媪)今媪尊尊长安君之位。(使、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贵)第7页(三)动词活用(三)动词活用1、动词使动使用方法: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时,、动词使动使用方法: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时,动词使动。意为主语使宾语含有动词动作行为。动词使动。意为主语使宾语含有动词动作行为。(1)相如)相如止止臣曰(使、停顿)臣曰(使、停顿)(2)毕礼而)毕礼而归归之(使、回去)之(使、回去)(3)烛之武)烛之武退退秦师(使
8、、撤退)秦师(使、撤退)2、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做主语、宾语时。、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做主语、宾语时。(1)且君尝为晋军)且君尝为晋军赐赐矣(恩惠)矣(恩惠)(2)其)其继继有在者乎(继承者)有在者乎(继承者)第8页二、古汉语特殊句式二、古汉语特殊句式(一)判断句式: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句子,(一)判断句式: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句子,叫判断句。常见类型有以下几个。叫判断句。常见类型有以下几个。1、“者,者,也也”式:廉颇式:廉颇者者,赵之良将赵之良将也也。2、主语后用、主语后用“者者”:刘敬亭:刘敬亭者者,扬州之泰州人。,扬州之泰州人。3、只在谓语后用、只在谓语后用“也也”:和氏璧
9、天下所共传宝: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也4、“者者”“也也”都不用:刘备,天下枭雄。都不用:刘备,天下枭雄。5、用动词、用动词“为为”表判断:人方表判断:人方为为刀俎,我刀俎,我为为鱼肉。鱼肉。6、用、用“即、乃、则、皆、必即、乃、则、皆、必”等副词表示必定判断;等副词表示必定判断;用副词用副词“非非”表示否定判断。表示否定判断。例:今公子有急,此例:今公子有急,此乃乃臣效命之秋也。臣效命之秋也。此此则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之大观也。非非我也,天也。我也,天也。7、用、用“是是”表判断: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表判断:巨是凡人,偏在远郡第9页(二)被动句(二)被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被动者。主语是
10、谓语所表示行为被动者。1、谓语、谓语+于(用于(用“于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引进行为主动者)例:而君例:而君幸于幸于赵王。赵王。2、见、见+谓语: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谓语: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见放。3、受、受+谓语:有罪谓语:有罪受罚受罚受受+动词动词+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地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地受制于受制于人人4、为、为+动词:动词:为为天下笑。天下笑。5、“为为所所”“为所为所”有如此之势而有如此之势而为为秦人积威之秦人积威之所所劫,劫,不者,若属皆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为所虏。虏。6、被、被+动词:风流总动词:风流总被被雨大风雨大风吹去吹去7、意念上被动句,无任何标志
11、,依据上下文译出被动。、意念上被动句,无任何标志,依据上下文译出被动。兵兵挫挫地地削削,亡其六郡;洎牧以谗,亡其六郡;洎牧以谗诛诛第10页(三)省略句(三)省略句1、省略主语,承前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省略主语,承前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蒙后省略:蒙后省略:(公)(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省略谓语,承上文:军中无认为乐,请以剑舞(、省略谓语,承上文:军中无认为乐,请以剑舞(为为乐)乐)蒙下文:杨子之邻亡羊,既率其党蒙下文:杨子之邻亡羊,既率其党(追之),(追之),又请杨子又请杨子之竪追之。之竪追之。3、省略宾语、省略宾语(1)省
12、略动词宾语:私见张良,具告)省略动词宾语:私见张良,具告(之)(之)以事。以事。(2)省略介词宾语: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省略介词宾语: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敢与(之)(之)较。较。4、省略兼语:不如因而厚遇之,使、省略兼语: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之)归赵。归赵。第11页(四)倒装句(四)倒装句1、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2、宾语前置、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A、忌不、忌不自自信。信。B、不不吾吾知也知也(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疑问
13、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大王来大王来何何操?操?(3)“之之”字字“是是”字提前宾语字提前宾语何陋何陋之有之有?/句读句读之不知,之不知,/唯唯利利是图是图(4)介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何何以知之?以知之?/吾吾谁谁与归!与归!第12页3、定语后置定语后置(1)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定语定语+者者:马之千里者:马之千里者石之铿然有声者石之铿然有声者(2)中心词中心词+定语定语+者者:求人可使报秦者:求人可使报秦者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3)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定语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4)中心词中心词+而而+定语定语+者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者(5)中心词中心词+数词:数词:金人十二金人十二第13页4、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质于齐)质于齐(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战胜于朝廷(3)树之以桑)树之以桑(4)裹以帷幕)裹以帷幕古汉语中介词结构作时,经常放在补语位古汉语中介词结构作时,经常放在补语位置上,翻译时要回归状语位置。置上,翻译时要回归状语位置。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