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ord整理版 温 病 学 试 题第一章:绪 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
2、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A.温热论 B.温热经
3、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朱肱 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又可 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A.王安道 B.刘河间 C.张从正 D.李东垣 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 B.刘河间 C.汪石山 D.吴又可 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
4、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 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A.唐代 B.宗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 B.扬栗山 C.戴天章 D.吴有性 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
5、.陈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刘河间 B.吴又可 C.雷少逸 D.王孟英 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 B.王孟英 C.吴鞠通 D.叶天士 E.陈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A.温热论 B.疫病篇 C.湿热病篇 D.温疫论 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 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 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 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 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
6、部医着:DA.卫生宝鉴 B.医经溯涸集 C.类证活人书 D.伤寒补亡论 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观点: 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 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 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 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 题A.薛生白 B.王孟英 C.王安道 D.吴鞠通 E.戴天章.(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A.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B. 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 C. 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
7、诊治方法的学科.D. 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 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温病学的概念: A.温病学的任务: DA. “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 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 “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 “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 “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
8、A. 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 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 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 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 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吴又可提出: D.叶天士提出: E.王安道提出: BA.叶天士 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 BA.(外感温病篇) B.(温热论) C.(疫病篇) D. (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余
9、师愚着: C.陈平伯着: A.薛生白着: EA. 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 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 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 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 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B.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C.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 DA.王安道 B.张仲景 C.庞安常 D.王叔和 E.郭雍.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D.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 B.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
10、”的医家是: CA.温病条辨 B.湿热病篇 C.温热经伟 D.温热论F. 温疫论.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著作是: A.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著作是: E .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著作是: BA.广温疫论 B.疫疹一得 C.伤寒温疫条辨 D.温热逢源F. 时病论.戴天章著作有: A.扬栗山着有: C.柳宝诒着有: DA. 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B. 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 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 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
11、. (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 B.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 CC型 题A.热者寒之 B.温者清之 C.両者都是 D.両者都不是.(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C.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CA. 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 B. 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 両者均是D. 两着均不是.吴又可是: C.薛生白是: C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 B.以药物熏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 D.両者皆不是.(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A.(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 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 D.両者都不是
12、.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C.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 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 D两者均不能.刘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 A.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 BK型 题. 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主张有: A(1) 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 六气皆以火化(3) 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 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A(1) 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 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 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 认
13、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 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 (2)吴又可 (3吴鞠通 (4)柳宝诒. 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E(1) 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 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 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 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 题 .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A.温疫论 B.三时伏气外感篇 C.温热论 D.尚论篇E. 临证指南医案. 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 病因方面 B.预防方面 C.流行特点方面 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体
14、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BCDEA.伤寒温疫条辨 B.温病条辨 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 E.温热论.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 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BDEA.吴又可 B.叶天士 C.陈平伯 D.薛生白E.王孟英.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BDA.温疫论 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模 拟 试 题
15、一、名词解释. 时方. 寒凉派. 温病学派. 经方. 伤寒学派. 温病学. 时行之气. 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时期;成长阶段是_时期.5王孟英”以经,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感染途径是_治疗上强调_.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温病的表证多为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创立了_
16、辨证理论.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 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 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E.余师愚4. 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 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 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
17、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B型 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 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 C.(素问.玉版论耍编) D.(素问.热论篇) 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 B.温者清之 C.両者都是 D.両者都不是.(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刘
18、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 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吴又可是: .薛生白是: K型 题.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主張有: (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 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19、: A.温疫论 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A.温疫论 B.三时伏气外感篇 C.温热论 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 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 B.预防方面 C.流行特点方面 D.发病方面 E.治疗方面. 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A.伤寒温疫条辨 B.温病条辨 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 E.温热论.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
20、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 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 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著效果.D. 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 考 答 案一.名词解释. 一般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 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
21、派. 繼承並發展了張仲景(傷寒論)的學觀點,對溫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等方面較深刻認識,而逐步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體系,稱為溫病學派. 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 繼承和發揚張仲景(傷寒論)的學觀點,並主張外感熱病的辨証治療必須遵仲景之說的醫家形成的學派稱之為. 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 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 具有强
22、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 吴鞠通2.叶天士 薛生白 吴鞠通 王孟英3.吴又可 温疫论4.战国-晋唐 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 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 邪从口鼻而入 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 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 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 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 2.B 3.B 4.E 5.E 6.B 7.C 8.D 9.C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E 17.B C E 18.A C D E 19.B C D E 20.A B C D E 第二章 温 病 的 特 点 A型 题. 下列哪一项提法不
23、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A.以发热为主症 B.热象偏重 C.易化燥伤阴 D.具有传染性 E.由温邪引起的.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 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 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著作的通称.”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BA.刘河间 B.王叔和 C.张仲景 D.吴又可 E.陆九芝.”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BA.王叔和 B.庞安时 C.吴又可 D.雷少逸 E.陆九芝.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 B.病因是感受温邪C
24、.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 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A.风温 B.舂温 C.暑温 D.湿温 E.伏暑.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EA.发热 B.头痛 C.脉数 D.口渴 E.局部红肿热痛.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 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A.风邪 B.温邪 C.湿邪 D.寒邪 E.疟邪.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 EA.从外侵袭人体 B.温热性质显著 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
25、位 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 DA.郭雍 B.王安道 C.汪石山 D.吴鞠通 E.王孟英.”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于下列哪部著作? DA.温疫论 B.疫疹一得 C.温热论 D.温病条辨 E.温热逢源.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 BA.发病季节 B.四时主气 C.临床证候 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A.大头瘟 B.秋燥 C.伏暑 D.春温 E.温疫.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D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温 E.热病.下列哪种
26、温病是属于湿热类温病? EA.风温 B.舂温 C.秋燥 D.暑温 E.伏暑.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温热类温病? EA.湿温 B.暑温 C.伏暑 D.霍乱 E.大头瘟.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 CA.根据病证性质 B.根据发病迟早 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 E.根据发病部位.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 AA.舂温 B.风温 C.秋燥 D.大头瘟 E.烂喉痧.下列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暑温 B.湿温 C.春温 D.风温 E.秋燥.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 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
27、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A.流行的性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 E.伤阴的程度 .”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EA.吴又可 B.余师愚 C.王孟英 D.雷少逸 E.陆九芝 B型 题A.舂温 B.风温 C.湿温 D.暑温 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
28、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 E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伤寒论) 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语出: 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 CA.风温 B暑温 C.伏暑 D.秋燥 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C6.上述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E.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 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
29、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 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 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张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 D.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 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 BA.吴又可 B.叶天士 C.戴天章 D.陆九芝 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 DA.
30、所有的外感热病 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 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DA.并列关系 B.从属关系 C.相同关系 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 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 AA.发病季节 B.四时主气 C.流行情况 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 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 DA.传染性强,流行显著 B.多数具有传染性 C.不具有传染性 D.病情较轻 E.病情较重19.温病是: B20
31、温疫是: 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 B.舂温、伏暑 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 D.大头瘟、湿温、疟疾 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于伏温病的是: B22.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是: CA.湿温、伏暑、霍乱 B.暑湿、霍乱、秋燥 C.舂温、风温、大头瘟 D.疫疹、伏暑、烂喉痧 E.暑温、舂温、疟疾2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A24.属于新感类温病的是: BC型 题A.湿温、伤寒 B.风温、暑温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 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 BA.风温、暑温 B.秋燥、大头瘟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D4.属
32、于新感温病的是: 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 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 C.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 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 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 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 C.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 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 DA.某些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 .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 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 AK型 题 1.温病的概念是: DA.以发热为主症 B.具有热象偏重、
33、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 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 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 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 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 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 B.发热为主 C.易出现险恶证候C. 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 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 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 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 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 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 C D E 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
34、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 B C 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 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 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 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 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 A B C DA.从外侵袭人体 B.温热性质显著 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 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4.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常见因素是: A B C DA.人体体质 B.自然因素 C.社会因素 D.传染性强弱E.治疗得当与否5.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A.斑疹 B.动风 C.动血 D.闭窍 E.癌
35、变6.温疫的特点是: A B C D A.发病急骤 B.有强烈的传染性 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较险恶 E.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7.温病的命名可根据: A BA.季节与主气结合 B.特殊的临床证候 C.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 D.发病的迟早表里不同 E.病情轻重8.湿温病的分类,可以根据: A B C A.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 B.发病迟早表里不同 C.发病的脏腑部位 D.特殊的临床证候 E.季节与主气结合9.根据病变部位,属于肺系温病有: A B C A.风温 B.秋燥 C.烂喉痧 D.舂温 E.湿温10.根据发病仪的迟早表里不同,可把温病分为: A B A.新感类温病 B.伏邪类温病 C
36、.温热类温病D. 湿热类温病 E.脾胃肠类温病11.风温病之特点在于: A C EA.初起发热征恶寒,口征渴,舌边、尖红,脉浮数,咳嗽.B.初起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无汗,脉浮紧C.邪多从口鼻而入,先受于手太阴肺经D.邪多从皮毛而入,先受于足太阳膀胱经E.病因为风热病邪,初起治疗宣辛凉解表12.温疫概念是指: A CA.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 B.外感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C.并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D.温病中具有传染性 E.也不引起流行的发热疾病模 拟 试 题一、名词解释. 温病. 温疫. 流行性. 季节性. 新感温病. 伏邪温病. 天行. 地域性. 传染性. 伤寒二、填空题. 温病是由温邪引
37、起的以_为主症,具有_、_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邪的特性主要在于它是_,故与内伤杂病的病因不用;它又具有_,故与风寒类外感疾病不同. 从温病的病理发展趋势和过过来看,多数是由表传里,_,_,由实致虚. _认为:温病的发生原因是云六淫之外的一种特殊致病物欣质,称之为_. 温病临床表现大多数起病_,来势_,传变_,变化_. 温病根据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可分为_和_两大类. 温病根据病证性质是否兼湿邪可分为_和_两大类. 温病的范围效广泛,_中除外_的急性热病皆属于温病范围. 温病病程中容易出现_、_、_、_等险恶证候. (温病条辨.上焦篇)等一条说:”温病者,有风温_、_、_、_、_有效燥
38、、有冬温、有温疟”.二、选择题1.”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A.王叔和 B.庞安时 C.吴又可 D.雷少逸 E.陆九芝2.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A.风温 B.舂温 C.暑温 D.湿温 E.伏暑3.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A.发热 B.头痛 C.脉数 D.口渴 E.局部红肿热痛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A.流行的性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 E.伤阴的程度 B型 题A.舂温 B.风温 C.湿温 D.暑温 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 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 A.(素问) B.(灵枢
39、) C.(难经) D.(伤寒论) E.(金匮要略)3.”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語出: 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C型 题A.风温、暑温 B.秋燥、大头瘟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1.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2.属于新感温病的是: 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 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 C.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 4.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 K型 题1.温病分类是根据: 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 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 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 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2.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40、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C.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D.(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3. 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 A.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C.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 D.所有的急性传染病4.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 A.从外侵袭人体 B.温热性质显著 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 X型 题1.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常见因素是: A.人体体质 B.自然因素 C.社会因素 D.传染性强弱E.治疗得当与否2.温疫的特点是: A.发病急骤 B.有强烈的传染性 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较险恶 E.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3.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A.斑疹 B.动风 C.动血 D.闭窍 E.癌变4.根据病变部位,属于肺系温病有: A.风温 B.秋燥 C.烂喉痧 D.舂温 E.湿温参 考 答 案一、名河解释. 是由温邪引起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