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化石吟》课文教案
《化石吟》这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首科学诗“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在这里是“赞颂”、“赞美”的意思下面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化石吟》课文教案更多内容请访问(.ruiwen./wenxue)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积累诗中的常用词语
②了解化石的一般常识丰富科学知识
2、能力目标:
①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感情美、节奏美、韵律美
②感知诗歌大意,把握作者情感理清诗歌结构
③激活创新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②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教学难点:揣摩语言激活联想想像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屏幕放映一则新闻并展示一些化石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化石你们有什么联想呢?你们知道这些化石中动物的名称?你们能想象到它们所什么生活的时代样子的?你们知道原因使得这些动物已经不存在了变成化石了呢?有一位诗人也和我们一样看到了化石他感慨万千于是诗兴大发吟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张峰写的《化石吟》(板书课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首科学诗“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在这里是“赞颂”、“赞美”的意思所谓的科学诗就是把诗与科学结合起来用优美的诗语言和意象去描绘科学世界去传播科学知识去表现科学精神去启迪科学思维的诗
我国虽然是诗的国度但在科普园地里科学诗这朵小花还开得不太绚丽这大概是写科学诗既要懂科学又要懂诗歌可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和诗歌兼通的人却不多的原因吧因此张锋的这首科学诗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品味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首先我们看看本节课要完成的目标(屏幕显示学习目标指明学生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决字词
(屏幕显示字词指明学生注音;师生评议;全班读两遍)
给红色字注音:
奇幻〔huàn〕骸〔hái〕骨潜〔qián〕行葱茏〔lóng〕
裹〔guǒ〕藏猛犸〔mǎ〕引颈〔jǐng〕
(二)初读课文
1、听读课文
师:下面先请同学们标清诗节的序号然后听朗读录音注意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美
2、练读课文
师:(朗读指导)既然是诗就一定会有节奏和韵律节拍是诗歌的生命力的表现之一而韵脚是诗歌具有音乐美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在朗读这首诗歌时要做到节拍鲜明韵脚要突出这样才能读出诗的味道下面老师以第一节为例划分一下节奏这一小节是5拍、5拍、6拍、5拍;押韵的字是“巴”、“牙”、“花”我们读时要把韵脚读出来要突出韵脚这样才能使诗歌有韵律美和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用序号标明小节并把诗行的节拍和韵脚划出来注意韵脚用空心的圈画然后先听老师读同学们再学读)
最早的/鱼儿//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不开/花?
……
(以下几节都由同学们自己划分节奏找出韵脚教师适当指导如:第二节仍然是以五节拍为主押韵的字也就是韵脚是“话”;第三小节:五节拍、四节拍压“话”韵;第四小节:节拍多的诗行和节拍少的诗行在表达情感是否一样呢?第五小节4节拍、6节拍和8节拍;第六小节韵脚是:雅、家此节节拍逐渐减少同学们在朗读中品味一下逐渐减少的节拍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样的效果第七小节又恢复5节拍结尾用了一个7节拍的长句)
师:这首科学诗在形式上整切严谨全诗的偶句都押“a”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音调和谐因此我们在读这首诗歌时有一种回环往复又富有变化的感觉这是我们在读这首诗时从形式上要注意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大声自由练读
3、指明学生朗读(分别找学生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师生评议)
4、分角色读(男女生各一名女生读一、二节男生读三、四、五节;全班学生读六、七节后教师评议)
5、全班齐读(再次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三)整体感知
(屏幕打出思考题学生自主学习思考)
1、此诗写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示例: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2、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示例:诗歌的第3、4、5、6节都是化石说的话当然学生也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3、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化石呢?
示例: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了解到了生物的进化全过程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因此作者要赞美化石如:“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这几句最能突出诗人对化石的赞美
4、全诗可分为几层?请概括各层大意
示例:从诗的结构看第一二节是诗人遐思;中间四节是诗人遐思的内容;最后一节照应开头的两节回应发问说化石讲的故事令人神往、惊讶全诗的结构完整而紧凑
三、精读品味合作探究
1、诗的第一节、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何好处?
示例:诗的1—2节以一连串的问句开篇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富有孩子气的浓厚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一下子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最后一节“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第七节是对第二节的回应这样整首诗开合自如首尾圆合显得结构严谨
2、文中的“你”都是指化石?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全诗共4个“你”字其中三个都用称呼化石但第6节中的“你”却另有所指——大自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显得自然亲切
四、发挥想象拓展迁移
师:“逝去万载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同学们心目中远古的世界究竟样子的?假如你们通过时光机器漫游到了那个世界你看到的应该会是一幅怎样奇丽的画面?能不能像诗人一样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呢?下面大家分组交流看一组想象得最合理最奇异描绘得最动人(分组讨论各组推举一名代表集中表达本组意见)
(屏幕显示远古时代复原图片)
示例:
1、远古世界是个美丽的世界海水是蔚蓝的陆地上到处生长着绿色的植被高大挺拔、直入苍天的树木随处可见林间是如茵的绿草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儿
2、我心目中远古世界的情景与他们不一样从课外书上我了解到远古的自然气候有时候也非常恶劣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很频繁:晴朗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天色越来越黑像蒙上了一层黑色的幕布一样火山又开始喷发了一条火龙从山顶窜出森林燃烧起熊熊大火林中的各种动物们惊恐地四处逃散有的来不及逃的就和树木一起被火龙吞噬了
教师小结:现代汉语中有一个成语:沧海桑田比喻时间久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界的变迁还有许多亿万年前的生命信息没有被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做一名科学家去探寻为人类谱写出一首新的科学的赞歌最后我们再以饱满的激情朗读这首诗再一次感受这首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韵律美
五、课后练笔学写诗歌
作业:观察恐龙图片发挥想象以《恐龙吟》为题写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化石吟
张锋
(12)发问引发联想 (总)
(神奇景色)
(36)具体抒写化石讲述的内容 (分)
(人类的伟大)
(7)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总)
(赞美科学)
化石吟原文
1、
最早的鱼儿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不开花?
2、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4、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5、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6、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7、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