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南海地区新局势、新挑战与新思路——2023年度“南海论坛”综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077151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海地区新局势、新挑战与新思路——2023年度“南海论坛”综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南海地区新局势、新挑战与新思路——2023年度“南海论坛”综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南海地区新局势、新挑战与新思路——2023年度“南海论坛”综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sia-Pacific Security and Maritime Affairs 南海地区新局势、新挑战与新思路 2023 年度“南海论坛”综述常 娜内容提要:2023 年南海地区局势复杂多变,危机频发,南海问题依然是全球最为复杂的海洋争端和影响中国-东盟关系的重要因素。如何在中美战略博弈大背景下应对亚太海洋安全新形势,相关问题亟须深入的探讨与总结。在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 2023 年度“南海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南海维权维稳斗争的新形势与新问题、美国与小多边机制干涉南海的挑战与应对、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的历史视角和法律斗争新态势与新挑战,以及增进南海合作的新思路新办法

2、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面对法律、认知、话语斗争等诸多形势变化,中国需要进一步强化证据链建设和话语权构建,结合具体条件重塑相关实践的规范性,增进南海合作和共同开发。关 键 词:南海论坛 南海地区 南海政策 中美战略博弈 海洋权益 南海合作作者简介:常娜,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关系学院助理研究员(南京 邮编:210093)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海洋发展研究领域科研项目“中美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编号:CODF-AOC202105)中图分类号:D993.5 文献标识码:A D DO OI I:10.19780/ki.ytaq.2024.1.5文章编号:20

3、96-0484(2024)01-0081-102023 年南海地区局势复杂多变,危机频发。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南海局势,如何切实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核心利益以及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为维护我国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建言献策,2023 年 11 月 1213 日,由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编辑部和浙江工业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协办的 2023 年度“南海论坛”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南海论坛”特别邀请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近 80 名南海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专家与会,围绕“南海维权维稳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

4、“美国与小多边机制对南海的干涉:挑战与应对”“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的18法律斗争新态势与新挑战”“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争议的历史视角”“增进南海合作:新思路、新办法”等议题,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深入、全面和客观的分析研讨。一、中美战略博弈下的南海新形势2023 年南海仍然是中美军事与安全较量的前沿地带与热点地区。与会专家对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的南海局势进行了评估,针对美国南海政策、两种安全观的较量、菲律宾南海政策等问题展开讨论。(一)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南海局势与会专家和嘉宾探讨南海地区安全新形势与新挑战:当前形势下,中国同南海争端国搁置争议的倡议在实施时面临诸多困难。南海岛礁争端与海域划界争议

5、,均出现了新形势。个别国家试图抢占无人岛礁,质疑中国南沙群岛范围。有些声索国否认同中国在相关海域存在划界争议,通过油气开发,海上执法等活动固化所谓“南海仲裁案”裁决,给中国在南海开展维权维稳行动以及共同开发带来困难。同时,专家指出,一方面美方试图将其南海军事活动常态化,利用南海争议,积极加强在台海周边战略布局;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当前尚未做好大规模冲突的准备,且同样具有维稳诉求,因此中美海上博弈相对可控。面对侵害中国南海权益、破坏南海和平稳定的行为,中方应积极反制。与会专家从南海战略价值在中美博弈中不同蕴含、美国持续挑战中国南海政策底线以及应对思考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南海在中美各自的国家安全战略中

6、居于不同地位:于中国而言,南海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建设区域,国家海上安全的重要战略方向;美国则力求维护其所谓“航行与飞越自由”,掌握地区主导权,同时确保“印太战略”在南海的顺利推进,其持续挑战中国南海政策,是导致南海近年来问题频出的重要因素。菲律宾在南海进行挑衅,除其国内政治因素外,正是美国在背后暗中支持。对此,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应对复杂情况,团结东盟,夯实对美斗争的周边基础。与会专家认为,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小多边地区新安全架构开始形成,南海域内域外结构性平衡出现变动。目前南海地区安全结构呈现三区两点(三区分别是美日韩组成的北区,美国及南海周边东南亚主要国家以及法国、英国组成

7、的中区,美印澳以及佐科后的印尼组成的南区;两点指台海、南海两个战略高压点)的特征。西欧国家从外交、军事、安全等层面深度介入南海问题,出现了更加实质性的地缘政治内核。美日战略目标、战略意志、战略抓手有多重合一的态势。美日同盟以南海为抓手,“三海联动”的潜在风险增多。南海周边个别国家大国平衡政策失衡趋势明显。28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4 年第 1 期(二)美国的南海政策参会专家深入分析了拜登政府南海政策的主要特点与动因。第一,为维护美国军事优势,加大对华威慑,强化前沿的军事存在:加大对南海周边乃至亚太地区的军力部署;拓展在澳大利亚、日本,包括菲律宾的军事存在;重视东海、南海以及台海“三海联动

8、”;第二,强调所谓海洋规则,否定中国断续线等合理主张,指责中国破坏南海局势稳定;第三,塑造所谓基于规则的地区海洋秩序,开展所谓“航行自由行动”,实施美版灰色地带行动,构建海洋联盟,打造基于规则的海洋秩序。究其原因,一是在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南海被视为美国全球战略的前沿地带,中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将会对美国的军事和战略威慑形成某种牵制;二是美方认为南海是美中海洋规则竞争的重要实验场,涉及地区海洋秩序的基础。与会专家对中美战略博弈及其对南海安全局势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解读。一方面,2022 年 10 月 13 日,美国白宫发布拜登总统任内首份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位为“唯一同时拥有意图和能力的战略

9、竞争对手”;另一方面,美国对华政策进入调整期,实现连选,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得到解决,气候变化等议题成为拜登关注重点,须得到中国配合与支持。双方共同利益就是避免冲突。当前,中美在战术上进入相对缓和期,高层互访接触恢复、海上安全等功能性对话恢复,双方都在努力推动低政治敏感度合作。在南海与周边安全问题上,由于绝大多数国家更加关心自身发展问题,不会全身心配合美国战略,因此对于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与围堵不必过于悲观。(三)两种安全观的较量参会专家探讨了以军事威慑为基础认知的安全观和以东亚地区合作为基础认知的安全观在南海的较量以及海洋治理的未来。针对以美国为代表包括北约在内的力量对军事威慑的执念,从应对策略

10、角度讲,第一,中国应促使域内国家认识到,过去 30 年的地区和平不是美国同盟体系的结果,而是以东盟为核心的对话与合作带来了安全与和平;第二,应认识到欧洲安全理念再觉醒的动态,帮助欧洲回忆其在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做出的贡献。与会专家认为,动荡变革期大国博弈、权力转移会催生地缘政治的变化。进入 21 世纪,尤其是奥巴马政府后期,地缘政治的战略焦点由欧亚大陆向亚太转移,即海洋方向转移。陆海二元对抗逻辑强化,包括政治、战略、军事在内的战略博弈呈现出更高烈度。南海问题,一方面涉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单一海区活动,另一方面涉及更大范畴的地缘战略意义上的活动。参会专家围绕美国海上霸权护持的地缘战略逻辑、调控手段

11、及其现实困境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认为美国积极遏制在亚欧大陆两端对其霸权独占形成威胁的国家。在海上,次强国和海上霸权国进行海陆联营从而达到共同遏制,同时38南海地区新局势、新挑战与新思路 密切关注动态的增长趋势,以及同霸权国的战略匹配度。美国认为,一旦中国经济发展放缓,则对其长期战略竞争有利。与会专家对中美在南海海空相遇的政策与法规进行解读,同时提出危机管控的挑战与路径。中美双方在南海海空域的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军机在南海周边空域密集行动有可能引发“意外相遇事件”。中美双方有必要视情适时推进建立信任措施与危机管控合作。目前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等机制,在强制性和操作性上均有“技术短板”,而且双

12、方还潜存国际法解读分歧。中美相关危机管控机制有待“细化”,应在中美已有海空规则基础上,坚持谈判与磋商。(四)菲律宾的南海政策2023 年以来菲律宾频频挑衅中国在南海的权益,加强与美西方的军事合作,在南海周边海域举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事演习,同时美菲还合作举行太平洋空中演习。专家预测,未来菲律宾内部有可能因不同派别提倡不同对华策略而出现动荡。中国应防范可能出现的军事风险。参会学者从菲律宾国内政治即内部权力斗争的角度,分析菲律宾南海政策调整的动因。菲政治结构以家族政治为主,其中大庄园家族与政治名人家集团对经济和安全问题持不同看法。菲律宾南海政策转向或与中菲经济合作程度有关。为打造中菲利益共同

13、体,应形成稳定经济结构,进行产业深耕、地区深耕,最终形成政治表达的能力,从而为中菲关系稳定提供长远的动力。与会学者深入分析了以南海问题为核心的安全因素、以中美竞争为主要要素的地缘政治因素对中菲关系的影响。第一,南海争端是影响中菲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南海因素不是影响中菲关系唯一重要因素,美国对地区事务的介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菲律宾的对外政策及中菲关系;第三,菲律宾政府的南海政策是影响中菲关系最重要的因素,如阿罗约政府和杜特尔特时期菲律宾选择搁置中菲南海争端,让美国因素无从发挥作用,则中菲关系相对稳定。二、美国与小多边机制对南海的干涉:挑战与应对专家学者围绕小多边机制及其成因、南海地区小多边

14、机制、南海话语构建等问题展开讨论。(一)小多边机制及其成因参会学者认为,南海形势出现了如下变化:亚太地区呈现安全困境,个别国家带有备战色彩的政策举措越来越突出;出现超越传统军事安全,涵盖经济安全、供应链安全、科技安全的多重议题,其中“印太经济框架”内的经济合作平台对中国在南海开展经济外交的举措形成对冲;出现多维安全规范,西方制造规则对抗的叙事方式,试图将所谓“南海仲裁案”裁决内化。此外,美国48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4 年第 1 期企图利用其复合盟伴体系,整合条约盟国和新的安全伙伴之间的力量,以及政府性力量和社会性力量,建设海上安全阵营,提供安保装备,培训安保人员,举行联合演习,形成以美

15、国为主轴的小多边。与会专家认为,美国搭建小多边的原因是当前拜登政府认为在亚太地区尚未形成类似北约的网络状架构,通过组建以美国为主轴的小多边,意欲在中国周边召集有意愿的伙伴共同开展针对性的反华活动。同多边机制相比,小多边具有可操作性、鲜明针对性,议题灵活性等特点。目前,以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和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为代表的已有小多边机制对南海的介入,一是通过“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提升地区海洋国家的海空监视能力;二是通过马拉巴尔演习,聚合相关国家的联合作战能力。北约也通过与美日印澳等亚太国家的会晤、军演、防务,加强合作的力度和密度。北约和日韩澳新四国加强互动,主动打造针对性伙伴关系计划,介入亚太议

16、题包括朝鲜半岛、气候变化等等。北约未来可能持续加强“五眼联盟”,更加紧密北约和日韩的军事同盟关系。与会专家提出,排除美国等外部因素干扰,是实现南海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同时,消除所谓“南海仲裁案”的负面影响,是今后开展南海合作、规则制定的基本前提。当前,南海危机管控机制建设比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要处理好争议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增强互信,防范风险。思考和解决南海问题,要立足于南海去观察南海双边和多边之间的关系,思考全球问题和南海问题之间的关系,考虑地缘平衡同南海问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关注“三海联动”问题。(二)南海地区小多边机制参会学者认为,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圈层化的亚太盟伴体系正在浮现。第一

17、,美菲关系进一步强化并向纵深发展。为遏制中国,实现“三海联动”,美菲推进对共同防御条例的修订,并且制定双边防务指针。小马科斯就任总统后,对美菲军事合作高度重视,希望在南海问题上美国能够实现对菲律宾安全承诺的清晰化,使美菲同盟共同防御机制从磋商性的机制转向能够自动对安全威胁进行报复性反应的机制。同时,强化防务合作协议框架下的基地合作明显提速,增强其介入南海与台海的能力;充实完善海上安全合作的内容和架构,提升两国的态势感知能力。另一方面,围绕菲律宾的小多边联盟正在酝酿,美菲首次在宣言中明确建立美日菲和美澳菲三边合作。“美菲+”小多边合作的模式渐趋成形,美菲关系进一步强化向纵深发展,其中基地合作、海

18、上合作和联合演训最为突出。与会专家对美日菲安全合作动向及影响进行了深入解读。美日菲合作由三对关系构成,其中美菲关系正在重构与强化,日菲关系虽然快速发展,却是其58南海地区新局势、新挑战与新思路 中相对薄弱环节。日本积极推动美日菲三边合作机制,持续推进外交对话。日菲关系在安全合作上推进迅速,实现首脑互访,日本向菲律宾提供装备与技术。针对中国与南海地区,美日菲安全合作未来将持续走强。第二,印度积极配合美“印太战略”以对冲和抗衡中国。美国将“印太战略”作为对华战略关键,印度在其中的作用受到美国高度评价。印度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在战略层面、政治层面以及经济层面,积极响应美国“印太战略”,利用其

19、打压中国。当前,美印关系已经超越了传统安全伙伴,莫迪政府积极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来抗衡、对冲、抵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打破过去的平衡,公开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但是,也应注意到由于美印之间存在战略性、结构性分歧和矛盾,以及印度长期奉行多边自主外交政策传统,美印结成所谓盟国关系可能性不大。第三,东北亚地区出现明显阵营。与会学者以美日韩三边关系为例,探讨美国小多边机制对南海的干涉。美日韩三国联合发表题为 戴维营精神:日本、大韩民国和美国的联合声明,内容涵盖广泛,谋求建立美日韩三边合作的稳固、制度化和长期化机制。2023 年以来,三国频繁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日本积极配合美国“印太战略”,介入南海;韩国

20、由于与日本存在岛屿争端,同时受朝鲜牵制,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表态模糊。面对当前东北亚、东海、台海、南海四方联动的情势,中国应加强同东北亚地区国家联系,增进互信,避免在南海问题上出现冷战与阵营化。第四,澳大利亚南海政策较以往出现转变,由外交介入升级为军事介入。参会学者深入分析了澳菲南海合作以及安全合作新动向。澳大利亚与菲律宾加入对华海上一体化威慑、联合威慑、综合威慑。中美战略博弈将决定澳菲南海安全合作的走向。澳菲合作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共同加速南海地区军事化和南海问题国际化。美国在其中协调,通过联合军演试图拉拢澳大利亚、菲律宾联合开展军事行动。(三)南海话语构建与会专家解读南海维权话语权斗争的

21、新形势和新挑战。美国及其盟友通过制造海上安全议题宣扬中国海上“威胁”,通过炒作南海问题的国际化、法律化、军事化等,以所谓灰色地带行动等手段介入南海问题,已经完成了西太平洋海上秩序话语权的构建。中国应在内外兼顾和安全与发展统筹兼顾的同时,加强南海维权话语建设。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美国主导小多边机制对南海的话语干涉与应对策略。首先梳理小多边机制南海话语干涉的进程,指出美国通过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为其主导小多边机制军事干涉南海“正名”。美国利用小多边南海话语干涉,维护其亚太霸权地位,能够分散美国南海话语干涉的战略成本,扩大话语68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4 年第 1 期“盟友”的范围。同时,小多

22、边更有利于达成南海话语干涉共识,稀释东盟权力,以及加强美国主导权。中国应在亲诚惠容精神指引下,推动南海经济融合蓝色经济,加强南海功能性合作,扩大南海话语“朋友圈”,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加强南海战略传播协调机制,创新南海话语传播的内容与形式。三、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的法律斗争:新态势与新挑战2023 年中国周边地区地缘政治复杂性凸显,博弈加剧,涉海形势复杂严峻。与会专家以南海法律、认知以及话语表述和划界技术性问题为中心开展讨论。(一)南海法律和规则斗争参会专家认为,美国善于利用法律战削弱对手,以获得与传统军事行动相似的效果。美国为遏制中国的崛起,维护全球海洋霸权地位,维护其在西太平洋地区

23、事务中的主导权以及其在亚太地区的联盟体系,利用所谓“南海仲裁案”裁决,对中国展开法律战。有关专家对美国开展法律战的战略与战术特点展开分析:第一,美国试图利用所谓“南海仲裁案”否定中国在南海的权利主张及维权行动的合法性;第二,为坐实仲裁裁决,调整其“航行自由”针对事项;第三,鼓动南海周边国家,挑起其与中国矛盾;第四,将仲裁裁决纳入其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专家建议,未来应加强制度建设,综合运用法律、外交和舆论等手段,提升我国在国际涉海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制度性权利。与会专家认为,从规则的角度,适用南海的制度性安排与法律文件有三个层次,分别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全球性规则,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4、 生物多样性公约;区域性规则,如 亚洲地区反海盗及武装劫船合作协定 南海行为宣言 以及其他区域性安排;双边规则,如通过双边协定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北部湾协定 等。中国一贯尊重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相关国家以“航行自由”为借口在南海进行军事活动,其实质已经超出“航行自由”的范畴。专家特别提出,2018 年缔结的 里海条约,或可对南海地区如何和平利用海洋资源,加强各国合作,推进南海非军事化,排除域外国家军事势力在南海的存在等问题提供启示。(二)南海认知和舆论斗争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国际叙事的一般图景与认知出现两极化。由于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立场具有不可调和性,对于所谓“南海仲

25、裁案”裁决的认知困局标志着国际秩序的双重消解,绑架所有对裁决以及对海上活动的认知。目前声索国对南海态势的认知,并非由事实塑造而是由立场塑造。如放任立场操控叙事、塑造认知,相关国家间形成共识的可能性极低。利益、价值观、认知水平、环78南海地区新局势、新挑战与新思路 境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对仲裁裁决的认知。叙事之争本质既是认知客观事实,也是争夺人心的工作,如何塑造周边民众的南海认知,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让事实等客观化的因素在认知塑造中发挥更多作用,才能为反思各自立场提供契机,才有利于调和矛盾。有专家认为,目前南海舆论战出现了法理化的变化,舆论斗争中出现了大量的法律观点。如菲律宾为诋毁中国,在仁

26、爱礁以及海上执法问题上将中国塑造成不遵守国际法的形象。如何在认知战中讲清中国立场、主张,说服普通民众,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是当务之急。在南海认知斗争中,中国与菲律宾面临相似的问题,要塑造南海认知,话语要具有说服力,能够被民众以及国际社会所接受。认知法理化对菲律宾是双刃剑,一方面菲方在国际社会高举仲裁裁决批判中国,另一方面菲方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从主权、海洋权力等方面阐述菲方主张时,同提交的仲裁案中的诉求并不相同,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三)话语表述与划界技术性问题与会学者提出,面对各方势力针对西沙的企图,中国在准备应对措施时,应考虑:第一,强化整体性直线基线合法性论述,以及中国能够主张权利的基

27、线划设方案,确保其可投射的海洋范围和可主张的利益范围最大化;第二,在划设基线过程中,应关注基点的选取、基线长度的限制、分散型的群岛的性质界定等技术性问题;第三,如创立新的制度,应明确其目标利益,以及国际社会的接纳程度等,同时协调其与既有国内法或者国内政治文件规定的一致性。有专家还建议,应厘清政府发布的文件以及法律法规中涉及管辖海域范围、海洋权益的话语表述。中方应使用法律术语,在现代海洋法体系内,充分表达中方的立场与法律观点,制定与时俱进的南海战略,批驳所谓“南海仲裁案”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加有力地维护我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及其他海洋权益。四、南海问题的历史视角与增进合作的新思路专家学者围绕证据链与

28、话语权建设,南海问题的历史维度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增进南海各国合作的新思路。(一)证据链建设和中国话语构建与会专家分享了证据链建设的成果及其在文献整理、资源开发利用、维权维稳工作中的重要性。面对建设过程中文献颗粒度大、关联关系简单、智能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专家团队通过聚焦多模态,创新智能化的方法,建成了多模态的南海维权证据链智能平台,囊括了可视化的南海海疆维权证据链系统,以及南海海疆维权地图的智能平台。目前,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将逐步扩大知识库规模,完善南海维权证据链服务体系,促进中国自主的信息资源管88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4 年第 1 期理知识体系建设。与会学者从通过“中国叙事

29、”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与中国知识体系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太平洋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元素。有专家指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中国菲律宾新西班牙(墨西哥)之间的商贸活动,而“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这一说法是“太平洋丝绸之路”的一种殖民主义呈现方式,应用“中国叙事”破除殖民主义话语。早在 1565 年之前,亚太商路、东方商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就已经存在,这种交往与交换基本以中国为主体。可以说,“太平洋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为主体的太平洋周边国家整体创造的经济与文化交往之路,元明时期的银币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影响。因此,终结殖民主义话语,建构中国话语体系与知识体系是历史学家的使命。与会专家还针对如何利用南海文化

30、和海洋文明,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展开分析。早在清代,海南住民就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沿海地区移民,在中国和东南亚文化交流史上留下印迹,如海南同东南亚有不少相似的建筑文化。有专家指出,海南将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中心,对海南岛而言,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同时,守好祖国南部海疆是同样重要的问题。(二)历史视野下的欧洲南海政策和国家边界划分问题与会学者以“印太战略”下欧洲南海政策的转向及其应对为中心,分析了欧盟近年来南海政策的变化。有专家回顾了欧盟响应美国号召出台 印太合作战略 以来其南海政策中的军事化动向,并提出应对方案。2023 年 3

31、 月欧盟出台 欧盟海洋安全新战略,表明欧盟对南海问题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欧盟南海政策的转向表现包括:(1)计划以“航行自由”为借口,进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2)推进海上安全能力建设;(3)扩大同东盟的伙伴关系;(4)扩大其海上利益区。上述变化,体现出欧盟全球海洋安全的战略雄心。在美国施压下,欧盟立场从过去的原则性中立逐渐转向同中国抗衡。针对上述转向,中国应在捍卫海洋权益的同时,扩大与欧盟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合作。同时,处理好同东盟关系,避免其成为欧盟涉足南海争端的抓手。与会专家提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作为最早进入南海的欧洲国家之一,其南海政策与战略变化值得关注。专家认为,英国政策的规律性来自英

32、国法系、自由贸易与国民工业。英国法系自成一家,具有独到特点。英国现代化的基础是对外贸易,其工业精神曾经改变了现代世界格局。然而,今天的英国在科技领域不再具有独占性的领先地位,引发其心理落差。当前的英国已经在战略上迷失了方向,行事违反其传统的实用主义和原则。实力与选择的种种变化,令今天的英国战略研究充满困难。与会专家还探讨了现代国家边界划分的演变、利弊及其启示。民族国家的98南海地区新局势、新挑战与新思路 诞生与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均同划界密切相关。从技术以及管理角度看,边界的划分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边界的划分使每个国家都有相对固定的边界,使国家的主权行使有明确的范围,不同国家和民族可以根据自

33、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计划。然而,边界划分也存在消极影响,如成为主要争议来源,大国和强国在世界范围内掌握划界的主动权、话语权等。有专家呼吁,学界应认真研究划界问题,发挥其积极建设性的作用,以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三)增进南海合作与稳定及共同开发:新思路、新办法参会专家探析了新形势下增进南海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诸多形势变化下,南海各方战略诉求出现相应的变化。首先,各方都希望利用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经济发展安全、开发南海资源,特别是保护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维护经济发展安全和通道的安全。为了实现各方的战略诉求,都不愿意激发紧张动荡的局势,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为经济

34、发展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其次,个别国家在南海强化防务能力和对临近航道的控制,以期巩固拓展海洋资源。此外,各方都主张严厉打击非法捕捞。以越南为例,近年来越南形势发生了如下变化:(1)越南经济出现高速增长,在东盟国家排名第四,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对海洋环境保护、打击海盗等有了强烈的需求。为维持经济发展,不愿在国际问题上针对南海挑起事端。(2)大国平衡外交取得显著的成效,让越南的国际环境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在国际舆论上受到美西方支持,从西方获得了填海造岛的装备与技术。(3)在南海岛礁上转为实质性开发。有专家建议,中国在维护南海主权与海洋权益的同时,应加强同有关各方在海上的务实合作;加强双边经贸合作,

35、发挥压舱石的作用;加强高层沟通,保持和平友好的同频共振。与会学者指出,既有基于国家实践对于资源共同开发问题的考察存在盲点,当前关于共同开发的诸多学说忽略了相关实践的规范性缺失问题。学者通过考察目前常见的共同开发模式,提出应对共同开发相关实践的规范性评价进行再思考,并应在全面考察共同开发事例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条件对相关实践的规范性进行重塑。共同开发实践规范性评价需要新的思路,既要考虑一般的合作义务、具体的资源公平合理利用等,又要考虑到具体情势的差异。某些潜在或者已经出现的实践,如渔业合作实践,以及可能出现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共同开发等,可构成未来渔业、可再生资源共同开发的基础。(收稿日期:2023-

36、12-03,责任编辑:李聆群)09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4 年第 1 期gional order construction in Southeast Asia,ASEAN has evolved from a passive participant to an active architect,shap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what is now re-ferred to as the“ASEAN Cosmos”.The emergence of the“ASEAN Cosmos”does not c

37、ome out of nowhere,nor is it the result of pure spontaneity on the part of ASEAN,but rather re-presents a nuanced and complex synthesis across three dimensions:the interactions among ASEAN member states,the relations between ASEAN and the major powers,and the broader engagement between ASEAN and the

38、 world.The“ASEAN Cosmos”originates from ASEANs reflections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world at the cognitive level,and from the logic of ASEANs experience in interactions among ASEAN countries and with the world at the practical level.The“ASEAN Cosmos”is not a single static concept,but a collectio

39、n of dynamic concepts,that demonstrate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trans-regional global network created by ASEAN at the macro level,presenting a dynamic conceptual map of Southeast Asia in world politics,and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for the“Global South”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

40、national order.Keywords:ASEAN;ASEAN Cosmos;Southeast Asia;regional order;Global South;global significance;world politicsFunctionalization and Securitization:The Development of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Great Power Rivalry/Guan Chuanjing/60In 2023,the US Biden administration has accelerate

41、d negotiations on the 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indicating that competition for 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or-der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has become fierce.As the regional power structure changes,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are becoming increasi

42、ngly complex,and how the major powers use economic cooperation to influence strategic relations has become a key issue.The strategic effects of trade agreements include not only the“stra-tegic stability effect”between partners,but also the“strategic externalities”for non-partici-pants,which are affe

43、cted by the depth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constitute two basic paths of“functionalization”and“securitization”.In the past decade,China has supported ASEAN to lead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strategic stability effect”of trade agreements,and this strategy has facilitated the funct

44、ional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The United States has used the“strategic externalities”of trade agree-ments to pursue geopolitical interests,and this policy stimulated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o become more securitised.Keywords:Geo-economic competition;Asia-pacific economi

45、c cooperation;trade agreement;strategic externalities;functionalization;securitizationNew Situation,Challenges,and Ideas in the South China SeaOverview of the 2023 South China Sea Forum/Chang Na/81In 2023,the situ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region is complex and constantly chan-ging,with frequent c

46、rises.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remains the most complex maritime dispute in the world and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China ASEAN relations.How to re-spond to the new maritime security situation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strategic gam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an

47、d related issues urgently require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summary.At the 2023“South China Sea Forum”hosted by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South China Sea Research at Nanjing University,participat-ing experts held in-depth discussions on new situations and issues in the struggle for rig

48、hts and st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challenges and responses to US interference and small multilateral mechanis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new trends and 3Abstracts challenges in the legal disputes over sovereignty and maritime righ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as well as

49、new idea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cooper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Given the various changes in the legal,cognitive,and discourse struggles,China need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vidence chains and discourse power,reshap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relevant practices in combination wit

50、h specific conditions,and enhance cooperation and joint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Keywords:South China Sea Forum;South China Sea;South China Sea policy;strategic gam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South China Sea coop-erationWhy Does the Term Develop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