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曉風集》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學問史的新變.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076680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曉風集》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學問史的新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曉風集》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學問史的新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曉風集》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學問史的新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曉風集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學問史的新變*郭雪妮引引 言言 曉風集 是室町時代禪僧萬里集九(1 4 2 81 5 0 7?)避亂至美濃時完成的 三體詩 講義,也是日本現存最早的 三體詩 抄物之一,全書主要以漢文體完成,迄今僅以寫本形式流佈。與其他 三體詩 抄物頗爲不同,曉風集 中大量引用北宋本草學文獻,尤其重視以本草圖對 三體詩 中的草木鳥獸進行名物學考證。如 曉風集 對王維 九日憶山東兄弟 詩中“茱萸”一詞注釋曰:大全本草“十三木部”:山茱萸,味酸,平,微温,無毒。主心下邪氣,寒熱,温中,逐寒温痹,去三蟲腸胃風邪 圖經 曰:山茱萸,生漢中山谷及琅邪、東海承縣,今海州亦有之。木高丈餘,花似榆,花白

2、。九月十月採實,陰乾這段引文極其冗長,幾乎抄録北宋唐慎微編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 證類本草)“山茱萸”全文,集九還特意描摹了“衮州山茱萸”“海州山茱*本文爲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漢籍抄物與日本室町時代的中國文學闡釋研究”(2 1 BWW 0 0 4)階段性成果。萬里集九 曉風集 第五卷,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寫本(請求記號:WA 1 69 9),葉2 5。後文引用 曉風集 均出自該版本,版本信息不再贅述。萸”兩幅本草圖佐證。然而,這段引文即使删除也絲毫不影響對詩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理解,類似繁注在集九抄物 天下白 帳中香 中也普遍存在。這些本草注文看似“添足”,然將其與 證類本草 原文對校,

3、便知集九實則有著精妙的取捨,即如“茱萸”,證類本草“十三木部”同時收録“吴茱萸”“食茱萸”等,與“山茱萸”僅有極細微之别,歷來注家亦少有留意,集九卻下斷語爲“山茱萸”,又顯示出非凡的本草知識和醫學修養。此外,室町末期禪僧以中國本草文獻注唐宋詩文者並非少數,但引用本草文獻的來源大多駁雜,集九卻專一於北宋本草文獻,其原因何在?本文擬在室町末期日本漢學研究的實學轉向這一思想史背景下,探討萬里集九 曉風集本草圖注的契機、方法、功能及影響。一一 三三體體詩詩 注注釋釋史史中中的的 曉曉風風集集 三體詩是南宋詩人周弼以中晚唐詩歌爲中心編選的詩集,傳入日本的具體時間不詳,但在日本南北朝時期已有刊本,即精密覆

4、刻元刊本的早期五山版。室町時期 三體詩 成爲日本人最爲重要的唐詩啟蒙書,並促生了大量被稱爲“抄物”的注釋書和講義,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學術譜系。據鹽瀨宗和 三體詩絶句鈔 記載,在日本最早講授 三體詩 的是入元詩僧中岩圓月(1 3 0 01 3 7 5):此集講授,始於妙喜庵祖中岩(圓月)和尚入唐之時也。其後相國普光院祖觀中(中諦)和尚入唐,始盛於日本也。慈氏院義堂(周信)和尚得中岩和尚講授此詩。心田(清播)和尚得觀中相傳也。靈泉院江西(龍派)和尚得觀中和義堂兩人相傳,擇其善説而從也,又以義堂之説爲主。惟肖(得嚴)亦聽義堂講授。瑞岩(龍惺)、九淵(龍賝)、希世473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五輯參考蔦

5、清行 五山禪僧醫界:黄山谷詩抄物,載 日本語日本文化研究第2 9號,2 0 1 9年。據查屏球先生考證,周弼原書名 唐詩三體家法,現存傳本有 三體唐詩 (箋注)唐賢三體詩法 或(箋注)唐賢絶句三體詩法 等,皆非其舊。詳見查屏球 輯考,古典文學知識2 0 0 9年第4期。本文爲叙述方便,採用日本通行簡稱 三體詩。(靈彦)三人師從江西,希世後授學於正宗(龍統)。由是知此集之正脈也。上述記載亦見於 三體詩法一鷗抄(大東急記念文庫藏)元和四年(1 6 1 8)寫本、三體詩詳解 寶永六年(1 6 2 9)刊本等文獻,因此可視爲一種通説。在文字記載之外,日本還流佈著 日域三體詩講説傳授之次第 的師承圖,清

6、晰地呈現了 三體詩 的學問譜系。日本的 三體詩 講授大略分“建長寺”和“相國寺”兩大系統。建長寺派以中岩圓月爲始祖,義堂周信(1 3 2 51 3 8 8)爲二傳。相國寺派始於觀中中諦(1 3 4 21 4 0 2),江西龍派(1 3 7 5?1 4 4 6)和心田清播(1 3 7 51 4 4 7)繼其學統。遺憾的是,這些 三體詩 抄物幾乎都没有流傳下來,現今傳世的抄物大約有十八種文本系統,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八種:(1)希世靈彦(1 4 0 31 4 8 8)聽松和尚三體詩之抄 二册,約文明元年(1 4 6 9)成書,假名抄物,蓬左文庫藏。(2)桃源瑞仙(1 4 3 01 4 8 9)三體唐詩

7、絶句抄,約文明八年至九年(1 4 7 61 4 7 7)成書,假名抄物,駒澤大學圖書館藏。(3)萬里集九 曉風集,文明十年(1 4 7 8)至文明十三年(1 4 8 1)成書,漢文抄物,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4)湖月信鏡(?1 5 3 5?)東福寺湖月和尚三體詩之抄(又稱 簑庵剩馥),永正十二年(1 5 1 5)成書,漢文抄物,蓬左文庫藏。(5)月舟壽桂(1 4 7 01 5 3 3)增注唐賢絶句三體詩法抄,大永七年(1 5 2 7)成書,假名抄物,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内閣文庫藏。(6)彭叔守仙(1 4 9 01 5 5 5)絶句鈔(又稱 瓢庵抄),天文十一年573 曉風集 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學

8、問史的新變原文爲和漢混淆文,括號内容由筆者添加,詳見市立米澤圖書館藏元和六年(1 6 2 0)古活字本鹽瀨宗和編 三體詩絶句鈔,葉2 2 b。該版本與京都大學藏 三體詩絶句鈔及 抄物小系 第2 2册所收 三體詩絶句鈔(金澤:高羽五郎,1 9 8 51 9 8 6年)或爲同一版本。柳田征司 中國古典五山抄物 集部抄物一覧稿,詳見川口久雄編 古典變容新生,明治書院,1 9 8 4年,頁7 7 67 7 7。詳見古田龍啓的最新考證 駒澤大學圖書館藏 三體唐詩絶句鈔:桃源瑞仙三體詩抄物,訓點語訓點資料 第1 4 6期,2 0 2 1年,頁6 18 1。(1 5 4 2)成書,假名抄物,日本國立國會圖書

9、館藏。(7)鹽瀨宗和 三體詩絶句鈔,元和六年(1 6 2 0)刊本,漢文抄物,抄物小系 收録。(8)説心慈宣(即雪心素隱,?1 6 2 6)三體詩素隱抄 十三册,元和八年(1 6 2 2)成書,假名抄物,抄物大系 收録。曉風集 的獨特之處在於:第一,室町時期雖然産生了諸多的 三體詩 抄物,但現存抄物中室町時代的古寫本非常罕見,曉風集 即爲其中一種,保留有初期古抄物的諸多特徵,其中的插話也是了解室町末期禪僧戰亂體驗和精神史的第一手文獻。第二,曉風集 是爲數不多的漢文抄物,抄録了大量宋代的詩話、筆記、類書及朱子學文獻,是研究宋代文學及思想在中世日本接受實貌的重要史料。第三,曉風集 具有百科事典的特

10、征,是體現集九漢學教育思想的重要成果。尤其是集九取北宋本草學文獻來注釋唐詩,對歷來有争議的動植物繪製多幅本草圖進行考證,顯示出一種朦朧的科學精神,折射了室町末期禪林漢學研究的新方向。目前國内外學界對 曉風集 的研究尚未真正展開,本文先考察 曉風集 的成書,繼而聚焦其中本草圖注的功能與方法。二二 曉曉風風集集 的的成成書書、注注釋釋態態度度及及方方法法 曉風集 成書於文明十年(1 4 7 8)至文明十三年(1 4 8 1),即萬里集九五十歲左右,這時他已還俗二十餘年,娶妻並育有二子。曉風集 及另外兩部抄物 天下白 帳中香,都是集九還俗後爲維持一家人生計而受邀講學的産物。集九原爲京都相國寺僧侣,青

11、年時期從學於瑞溪周鳳(1 3 9 21 4 7 3)、一華建怤,苦心鑽研漢詩文與古典章句。1 4 6 7年應仁之亂爆發,集九所在相國寺大半化爲灰燼,不得已輾轉近江、尾張、美濃各地避亂,直到文明八年(1 4 7 6)才到美濃鵜沼“梅花無盡藏”定居下來。當時在戰亂中蓄髮還俗的禪僧,在應仁之亂收息後大多又剃度重返寺673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五輯今泉淑夫 禪僧室町時代:中世禪林,吉川弘文館,2 0 1 0年,頁2 1 4。玉村竹二 五山禪僧傳記集成,講談社,1 9 8 3年,頁6 0 2。關於萬里集九生平,還可參考中川德之助 萬里集九,吉川弘文館,1 9 9 7年。院,集九對此深感慚愧,不願再重回

12、禪門,内心卻苦悶自責。他在寫給桃源瑞仙的書信中提到還俗後遭人笑罵之事:“不肖换服以還,平生之識面,有笑,有罵,有涕泣。”他給景徐周麟(1 4 4 01 5 1 8)的信中將自己比作無用之破車、枯絃,寓殘骸於東國美濃,然“京師諸老,往往掉風波之舌”,暗唾其破戒。集九最初在美濃也頗受當地寺院勢力排斥,比如藏書量在當地首屈一指的承國寺,不僅會定期舉行大型詩會,還出版過 聚分韻略 等五山版書籍,而集九第一次受邀參加承國寺詩會,已是他定居美濃五年之後。集九還俗後的經濟來源也不穩定,生活可謂困窘,他曾借朱熹向陸遊贈紙被的典故,寫詩向天寧寺住持求紙。講學所得謝禮,是集九一家人的重要經濟來源。文明九年(1 4

13、 7 7)至文明十四年(1 4 8 2),集九受承國寺梅心瑞庸邀請,在鵜沼連續講授 東坡詩集 全二十五卷,後結集成抄物 天下白。文明十三年(1 4 8 1)集九滯留革手城,受美濃守護代齋藤氏之命講授 三體詩,抄物 曉風集 大約完成於此時。文明十七年(1 4 8 5)九月,集九應武將太田道灌(1 4 3 21 4 8 6)之邀赴江户,這本是集九一生最爲優渥之時,然而一年後太田道灌即遭暗殺,關東地區烽煙四起,集九曾以“馬足未臨草吹血,細看要作戰場文”來描述這一時期的情景。他輾轉各地,生活相當狼狽,曾化用杜甫詩句自嘲道:“只今破屋持無傘,處處移床避漏痕。”文明十八年773 曉風集 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

14、學問史的新變 答等持桃源禪師書,梅花無盡藏 第六卷,收録於玉村竹二編 五山文學新集 第6卷,東京大學出版會,1 9 7 2年,頁9 5 0。答宜竹景徐禪師書,梅花無盡藏 第六卷,頁9 5 2。昔晦庵先生以紙被贈放翁而令禦一寒,放翁詩以謝之。吁,故人之交,如是而已。余今一身吊影,海内無寒温之問,强就天寧主盟,求破裘候補之紙云,梅花無盡藏 第一卷,頁6 7 3。十七日,入須賀谷之北平澤山,問大田源六資康之軍營於明王堂畔,二十三騎突出,迎余,今亦深泥之中解鞍,各拜其面,賀資康無恙,余已暫寓云,梅花無盡藏 第二卷,頁7 3 6。九月旦,至晚間,疾風甚雨。遂及夜,逆旅之茅堂,其壁疏而簷破矣,避漏痕處處移

15、床,老妾就爐背吹品字之薪,纔取明而已。子美云,床之屋漏無幹處。坡老亦云,破屋常持傘。分雨翁之意,或翻案,或捕影,戲作一絶,投天府丈云,梅花無盡藏 第2卷,頁7 3 7。(1 4 8 6)至長享二年(1 4 8 8),集九受叔悦禪懌之托連續三年講解 黄山谷集,但“國既亂,聽者稀”,該講義後整理爲抄物 帳中香。集九的講學最初雖是爲生活所迫,但其學養深厚且傾力爲之,久而久之,在東國成爲極有影響力的漢學教育家。景徐周麟曾稱讚集九此時的講學活動:“老人(集九)嘗避亂入美,因家焉,平日讀書而自樂,且教人不倦,使國人皆有科舉之風,東人誦之。”明應六年(1 4 9 7),對年踰古稀的集九而言,最爲喜悦之事莫過

16、於舊友桃源瑞仙的門生一韓智翃、笑雲清三,在桃源示寂之後拜入他門下,並寄居在其住所“梅花無盡藏”附近。笑雲清三在集九的影響下,完成了東坡詩抄物的集大成之作 四河入海,同時還抄寫了 帳中香,該抄本現藏於京都東福寺。東福寺還藏有笑雲清三謄寫、文英清韓(1 5 6 81 6 2 1)藏 曉風集九册,這被認爲是與 帳中香 同時完成的抄本,即大約抄寫於明應八年(1 4 9 9)。該版本應是研究 曉風集 的最善本,可惜筆者未能親見。關於 曉風集 的成書經緯,梅花無盡藏 中有多首詩歌記載。根據這些詩文創作的時間,可知最早在文明十年(1 4 7 8),集九已經在美濃承國寺爲僧侣們講授 三體詩。依南豐之仲華丈韻六

17、篇 中的第四首詩注曰:“右答謝講 三體詩,方澤、杜常,或云宋朝人,其論紛紛。”詩云:一自鈴聲度棧雲,盛唐作者悉離群。飛花方澤曉風杜,此意重重説向君。首句以安史之亂中唐玄宗奔蜀途中聞聽 雨霖鈴 的典故來鋪陳,次句借亂離之世盛唐詩人紛紛離開長安,來暗示五山禪僧在應仁之亂中的流離之狀。方澤、杜常是 三體詩 中出現的宋代詩人,至於唐詩選集爲何會收録宋人作品,是禪林抄物最常討論的話題,集九也在不同場合多次講述。873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五輯 芳林主盟叔悦禪師,作詩見謝黄太史集二十卷講畢矣。云國既亂,云聼者稀。余雖懶開卷,窺見主盟積營雪之勞,三載之中,而其席成就,卒次嚴押云,梅花無盡藏 第二卷,頁7

18、3 4。玉村竹二 萬里集九解題,詳見玉村竹二編 五山文學新集 第6卷,東京大學出版會,1 9 7 2年,頁1 1 3 9。笑雲三公侍史所謄書 跋,梅花無盡藏 第七卷,頁1 0 0 1。梅花無盡藏 第一卷,頁6 6 6。三體詩 第一首詩即杜常 華清宫,集九 曉風集 即取自該詩“曉風殘月入華清”一句。文明十三年(1 4 8 1),集九在革手城爲武士們講授 三體詩,這時的聽講者還有靈藥山正法寺的僧侣,梅花無盡藏 中同樣留下了一首題爲 山房秋晴 的相關詩作:驢尾吹泥出革城,新居秋爲主人晴。捲簾腳底有天下,開闢江山集大成。在 山房秋晴 詩末自注中,集九寫道:“余時受府司之命,在革城講 三體詩,借馬遊伊自

19、良楊岐菴,三日又歸革城。”這次講授前後大約持續五年,而 曉風集 也完成於這一時期。長享二年(1 4 8 8),集九從江户回美濃時受海印寺義綱禪師委託,爲 三體詩 清書加點,該事原委記載於 周弼三體詩加朱墨并序 中:藤吾村之海印主盟義綱禪師(瑞建),屢扣余旅扉。一日告余曰:“落梅之周伯弼所編之 家法詩,海内叢社之諸童子,無不讀之者。但其點參差,而義多不通,請加朱墨分仄平,以遺我家之蒙稚,則豈不幸乎哉!”借他人之手,清書三卷,見投寄旅扉矣。當時集九爲避武藏戰亂而改道越後,不料爲大雪所阻,滯留能生町太平寺。市木武雄指出,集九此時在旅途中,隨身攜帶的書籍非常有限,他之所以能借住太平寺,是受越後守護上杉

20、常泰(1 4 3 11 4 9 4)的庇護,但太平寺是天台宗寺院,未必會給集九借閲書籍,因此他這次訓點 三體詩 很可能没有多少參考資料,而僅僅依靠以前完成 曉風集 的經驗。總之,從文明十年(1 4 7 8)至長享二年(1 4 8 8)的十年間,集九在美濃一帶爲僧侣、武士、童蒙等講授 三體詩,並在文明十三年(1 4 8 1)前後完成抄973 曉風集 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學問史的新變 梅花無盡藏 第一卷,頁6 7 8。梅花無盡藏 第一卷,頁6 7 8。梅花無盡藏 第五卷,頁9 0 39 0 4。市木武雄 萬里集九三體詩:梅花無盡藏 中見,載 昭和學院國語國文第1 9期,1 9 8 6年,頁2 0。物

21、 曉風集。現存 曉風集 寫本主要有五種,其中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四册本、六册本均已公開電子化,需要補充説明的是六册本與四册本的差異。六册本 曉風集,和裝寫本,藍青色封面,2 6.5釐米,包含“叙部一卷”及 曉風集 第一至五卷,收録詩歌至吴融 秋色 爲止。“叙部一卷”封面豎排題有“鵬齋跋文在此”字樣。據跋文“曉風集 五卷,萬里漆桶居士所撰也”可知,該寫本完本即五卷。跋文落款爲“寬政十一年(1 7 9 9)春二月疊山村農興識”,印章爲“鵬齋閑人”,由此可知該跋文出自江户時期漢學家龜田鵬齋(1 7 5 21 8 2 6)之手。四册本 曉風集,和裝寫本,赤黄色封面,3 1.7釐米,包含“叙部一卷”及

22、曉風集 第一至八卷,收録詩歌至李洞 繡嶺宫 爲止,比六册本多三卷,但六至八卷中没有本草圖,且不同卷數之間書寫筆跡差異較大,應是由多人共同抄寫完成。封面有“帝國圖書館藏”暗印,内頁蓋有“米澤藏書”印章,以及“明治八年文部省交付”等印章。無跋文,抄寫者及抄寫時間不明。本稿引用 曉風集 文本主要來自内容完整且抄寫更為工整的六册本,同時參考四册本對校。在 曉風集“叙部一卷”,集九首先説明了其所依據的三種底本,即“所見有三種,且題名不一”。一是圓至天隱(1 2 5 61 2 9 8)注三卷,書名 增注唐賢絶句三體詩法,附有大德九年(1 3 0 5)方回所作序文,以七絶、七律、五律順序收録。該書有裴庾(字

23、季昌)的增注。這也是集九 曉風集 的主要底本。二是季昌注三卷,書名 諸家集注唐詩三體家法,附有至大二年(1 3 0 9)自序,以五律、七律、七絶的順序排列,該書有天隱增注。三是熊氏梅隱精舍 三體詩 二十一卷,書名爲 新刊箋注唐賢絶句三體詩法,該書是熊氏梅隱堂以雲衛王氏書堂本爲底本,在元至正二十三年(1 3 6 3)新刊的二十一卷本,其中只有天隱注。值得注意的是,熊氏梅隱堂是元末明初以刊行醫學典籍而聞名的書賈,據研究可能是明代醫師熊宗立(1 4 0 91 4 8 2)的族人。由此推斷,集九注釋 曉風集 所依據的本草083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五輯五種 曉風集 寫本是: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四册本

24、、六册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一册本;天理圖書館藏七册本(缺卷五);東洋文庫藏三册本;東福寺藏九册本。小曾户洋、真柳誠編 和刻漢籍醫書集成 第七輯“解説篇”,出版,1 9 8 9年,頁21 6。學文獻可能也來自熊氏梅隱堂。曉風集“叙部一卷”主要是對 三體詩 季昌序、方回序的注釋,同時也從整體上説明了集九的注釋態度是以程朱理學爲宗旨。如在注季昌序“詩自三百篇以還”時,引“朱子曰:詩 之所以爲 詩 者,至是無餘藴矣,後世雖有作者,其孰能加於此乎”來解釋。在季昌序後,集九又抄録了 方輿勝覽“第十一建寧府”對朱熹號“晦庵”及生平的記載,並詳附建寧府“朱文公祠堂”的落成,以稱讚朱子“爲百世師,承千聖統”。在

25、給聽講者詳細介紹朱熹生平的同時,集九還經常引用朱子觀點,如對 三體詩 方回序“唐詩前以李杜,後以韓柳爲最”一句,注曰:“朱文公云,太白詩非無法度,乃從容於法度之中,蓋聖於詩者也。”“朱晦庵云,愈博極群書,奇辭奥旨,如取諸室中物。”據卞東波教授考證,朱子學傳入日本大約在1 3世紀初,最早在日本講授程朱之學的是玄惠法印(1 3 0 21 3 5 0)。在此之前,日本的經學闡釋方法是傳統的漢唐章句之學,程朱以義理解經的著作傳到日本後,被稱爲“新注”“新義”或“新釋”,成爲五山禪林最新的學術潮流。如大岳周崇(1 3 4 51 4 2 3)翰苑遺芳 中就開始引用朱子著作來注釋東坡詩。朱子詩歌在東亞世界也

26、廣泛流傳並持續發揮著影響,萬里集九對朱子詩文亦極其讚賞,他借 三體詩 方回序文“雖然以朱文公之學而較之,則又有向上工夫,而文公詩未易可窺測者也”一句,引申注釋道:蓋以朱文公之仁義五常之學較之,則唐宋以來之詩道,至文公又有綿密向上之工夫用心。李、杜、韓、柳、歐、梅、黄、陳等詩,皆雖爲第一流,文公之詩猶是第一流上秘密藏也。方回美文公如是論者,時文183 曉風集 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學問史的新變 曉風集 叙部一,葉6。曉風集 叙部一,葉1 3。這段文字僅見於 曉風集 六册本“叙部一卷”,四册本没有抄録。曉風集 叙部一,葉2 2。曉風集 叙部一,葉2 3。詳見卞東波 古注與古抄 日本蘇詩注本 研究,載

27、古典文獻研究 第2 3輯上卷,2 0 2 0年。這一部分論述是在卞東波教授的幫助與指正下修改完成的,在此特别致謝。公左講儒學,右祖詩道故也文公之詩,雖云一字片言,含蓄六經百家之秀,收拾四海九州之芳。内則仁義道德,外則比興雅頌。非易窮者也。這種注釋理念體現在 曉風集 的内容上,便是集九借唐詩談戰國武士所應具備的精神狀況和倫理道德等現實問題。尤其是在“下剋上”的時代背景下,以武力奪取政權的地方大名,一方面要建構統治權力的合法性,另一方面要時刻警惕被更强大的武士集團掠奪。集九在其講義中,不時以插話的方式講述統治者應具有的仁義道德,這些與戰國武士生死相關的問題,在 曉風集 的講釋中隨處可見,體現了集九

28、對朱子“左儒學、右詩道”理念的實踐。曉風集 在注釋形式上,一般由詩題解釋、作者考證、句意串講構成。在注釋方法上,先列舉 三體詩 天隱注、季昌注這兩種中國注本,對作者及詩歌的創作時間、地點也盡可能地結合史料進行考證,之後對詩句進行細微詮索,並注重列舉日本抄物中的各種舊説,以“舊抄云”“古抄云”“或云”“又一説云”等提示,對其進行比較、探討,繼而以“某謂”“梅謂”提出自己的新見解。緑川英樹教授指出,萬里集九在比較諸説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看法,這種注釋方法在 天下白 中已經確立,帳中香 繼續沿用。但與 天下白 帳中香 這兩種别集不同,曉風集 中引用最多的是心田清播的觀點,如:心田講:取天隱第二之解此篇

29、爲問答體。心田和尚云:此篇邪説不一,唯以天隱注爲正説。心田云:此篇講者往往以爲刺德宗時之詩,甚不可也。心田云,莫怪二字,唐土之世話也。此外,曉風集 也引用了義堂周信、絶海中津(1 3 3 41 4 0 5)、東漸健易283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五輯 曉風集 叙部一,葉3 53 6。緑川英樹 萬里集九 的詩學文獻價值,載 清華學報 第5 1卷第2期,2 0 2 1年。曉風集 第一卷,錢起 歸雁,葉1 3。曉風集 第一卷,張繼 楓橋夜泊,葉2 4。曉風集 第二卷,韓翃 寒食,葉3 3。曉風集 第三卷,雍陶 過南鄰花園,葉3 0。(1 3 4 41 4 2 3)、信仲明篤(1 3 7 71 4 5

30、 1)等禪僧的講釋,但以心田清播出現頻率最高。在注釋材料上,曉風集 大量征引宋代詩話筆記,如 石林詩話 冷齋夜話 許彦周詩話 藝苑雌黄 西清詩話 後村詩話 清林詩話 洪駒父詩話 誠齋詩話 滄浪詩話 老學庵筆記 漁隱叢話 詩人玉屑 復齋漫録 詩林廣記 遯齋閑覽 等,對 三體詩 方回序中所言“宋詩則歐、梅、黄、陳爲第一,後以韓、柳爲最”一句,更是博引 後山詩話 西清詩話 詩人玉屑 滄浪詩話 誠齋詩話 鶴林玉露 王直方詩話 等數十種宋代詩話筆記,萬里集九本人的評議、注釋長達二十餘頁。曉風集 在注釋體例上還有一個特點,即抄録元明文人對 三體詩 七絶的和詩來解釋詩意,其中抄録嚴子安和詩最多。曉風集 卷一

31、對“三體”二字注曰:“大 明 朝 有 嚴 子 安 和 三 體 詩,往 往 寫 本 又 有 張 楷 和 三 體詩。”查屏球教授據 曉風集 及内閣文庫本 三體幻雲抄,共輯得嚴子安和詩一百六十一首,充分肯定了 曉風集 在保存嚴子安和詩方面的史料價值,指出“這些詩在傳世文獻中多已散佚,長期不爲人所知”,這反映了“唐詩流傳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對於研究唐詩流傳史與元明詩學史具有特殊的意義與價值”。曉風集 抄録嚴子安和詩來解釋詩歌的方式,也影響了江户時期的 三體詩 和詩創作。三三 曉曉風風集集 本本草草圖圖注注的的功功能能 曉風集 中引用本草文獻及圖像進行名物學研究的方法,在中國學術傳統中由來已久。集九在

32、 三體詩 方回序論學詩之用,在於“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一句後注:“程氏曰,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所以明理也。”可見 曉風集 之所以關注唐詩名物,顯然有對程朱理學“格物致知”思想的樸素383 曉風集 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學問史的新變關於萬里集九與宋詩之關係,可參考内山精也 萬里集九宋詩,載 漢籍日本人(遊學 第9 3集),勉誠出版,2 0 0 6年,頁1 1 11 2 1。曉風集 第一卷,葉4。查屏球 日本藏南宋遺民詩人嚴子安“和唐詩”輯考,載 學術界2 0 1 2年第9期。曉風集 叙部一,葉1 6。實踐。曉風集 中的本草圖注從作用上可分爲四種:一是訓讀音,即以本草考詩句中的多音字;二是釋比興,借中

33、國“香草美人”的解詩傳統,闡明詩歌主旨;三是辨名實,對詩句中的本草進行名物學考辨,對詩意提出新説;四是證地理,以本草考詩歌創作地點,質疑舊説。(一)訓讀音 曉風集 引本草文獻以助訓詁,辨析詩句中的多音字或存疑字,意在明其源流,以重申詩歌本意。如雍陶 城西訪友人别墅 詩句“處處春風枳殼花”,集九指出“枳”字有兩種讀音,據本草文獻此詩中應讀“諸氏切”:梅謂:枳字有二音,其一居紙切,其一諸氏切。果似橘,見 玉篇。凡藥用之,或有枳實,湯醫家云:此時諸氏切。或有枳殻,避酒毒,此時居紙切。劉禹錫 灃州 詩云:“曉露庭中橘柚香。”然則灃水灃陽村巷,實多橘柚枳殻花。枳殻花向暮春開,本朝往往村家籬有之。隨醫家説

34、,則此篇亦“枳”字,諸氏切可也。“梅謂”是集九區别舊抄提出自己新説時常用的形式,他採用醫家觀點,確定詩句中“枳殼花”的讀音是諸氏切。集九認爲,舊注之所以錯讀“枳”字,皆因混淆“枳殼”與“枳實”,或無視“枳”與“橘”之區别而起,爲此他大篇幅引用 大全本草“第十三木部”來質之:圖經 曰:枳實生河内川澤、商山山谷,今西京江湖州郡皆有之,以商山爲佳。如橘而小,高亦六七尺。葉如棖,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實。九月十月采,陰乾。舊説七月八月采者爲枳實,九月十月采者爲枳殼。今醫家多以皮厚而小者爲實,實完大者爲殼。隨後描摹 本草圖經 中的“汝州枳殻圖”“成州枳實圖”,更爲直觀地解釋二者差異:即枳殼和枳實本爲同種

35、植物,只因成熟度不同、大小有異,其藥效差異極大,在本草學上就被視爲兩種藥物了。此外,集九又在“成州枳實圖”上補注了“橘”與“枳”之差異:“舊云,江南爲橘,江北爲枳。今江南俱有橘枳,江北有枳無橘。”並指出舊抄中“有以枳殻花比友人不遇之時之説,不足取之”,否定了詩句中枳殻花所藴含的微言大義,而從植物的本性483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五輯 曉風集 第二卷,葉5。曉風集 第二卷,葉6。曉風集 第二卷,葉6。出發,指出枳殻花是村莊人家籬院中一種很常見的植物,“本朝往往村家籬有之”,此處僅是寫景而已。曉風集 對李遠 黄陵廟“黄陵廟前莎草春”的解釋亦可舉證。“莎”字,梅謂,往往爲沙音,甚誤矣。入歌韻,蘇禾

36、切,與蓑字同音。一名俟莎,莖葉似三稜,根周匝多毛,謂之香附子。一名雀舌香,又 毛詩南山有台 篇注:莎,夫須也,可爲簑笠也。又取 大全本草“莎草圖”“灃州莎草圖”,並長篇抄録 大全本草“第九草部莎草”曰:“莎草,根味甘,微寒,無毒。主除胸中熱,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氣,長鬚眉”他認爲古人作詩,常使用“莎草”意象,但並没有多少人真正見過莎草,因此引 本草圖經 的“莎草圖”,來反駁舊抄將該字讀作“沙”的謬誤。(二)釋比興在日本的 三體詩 抄物中,以微言大義、“六義説”來解釋詩歌是很常見的一種方法。集九對五山禪林中流行穿鑿解詩的方法頗爲警惕,尤其質疑舊抄給唐詩中的草木意象過度附會政治寓意的做法,他在解釋

37、張籍 逢賈島 一詩“款冬花”時指出,此篇舊抄有數説,即第一句以“款冬花”不受霜雪之侵淩,有君子高介之標,故比賈島。第二句“出寺行吟日已斜”則以“日斜”比晚唐欲衰之勢。第三句“十二街中春雪遍”爲實接,“春雪遍”言小人滿朝,紛紛趨利,而島不遂志。第四句“馬蹄今去入誰家”言除賈島外,海内無一知己。集九認爲,第一句“僧房逢著款冬花”,並非是以款冬花比擬賈島人格,而是説款冬花開時節與賈島相逢。他先引用絶海中津觀點,指出此詩或來自岑參詩句“滿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對揖袈裟”,繼而通過 大全本草“第九款冬”原文,以及“秦州款冬花”“雍州款冬花”“潞州款冬花”“晋州款冬花”等本草圖,説明款冬花的特性,繼而指出張

38、籍詩中的“款冬花”只是表時間,而非比擬賈島人格。再如對孟遲 閑情 中“蘼蕪亦是王孫草”的解釋。集九依然先列舉舊583 曉風集 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學問史的新變 曉風集 第二卷,葉1 41 5。曉風集 第二卷,葉1 5。曉風集 第一卷,葉1 6。抄觀點:“蘼蕪”一名“當歸”,又稱“王孫草”,故此句藏“當歸”之意。尤其是對“王孫草”,諸種舊抄皆以其爲草名,集九認爲非也,他引 大全本草“第七蘼蕪”“第八當歸”“第九王孫”説明,“蘼蕪即芎藭苗也”,並配以“永康軍芎藭圖”佐證;而“當歸”屬芹類,在平地者名“芹”,生山中而粗大者名“當歸”;“王孫”吴名白功草,楚名王孫,齊名長孫,主要生長於海西川谷及汝南城郭

39、垣下。可見蘼蕪、當歸、王孫草是三種植物,詩句“蘼蕪亦是王孫草”中,“王孫草”只能如心田清播所解:“王孫只指屈平。”而非舊抄所謂的草名。集九不無遺憾地表示,大全本草 中未録當歸、王孫之本草圖,因此不 圖1 天下白 繪 文州當歸圖 滁州當歸圖683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五輯 曉風集 第三卷,葉1 4。能形象地説明這三種植物。但 大全本草 第八其實有“文州當歸”“滁州當歸”兩幅本草圖,天下白 中注釋蘇軾 寄劉孝叔 一詩,就補繪了這兩幅本草圖(圖1)。可知集九著 曉風集 時不知何種原因未見當歸本草圖,後來在 天下白 中得以補充,由此推測 曉風集 的成書應早於 天下白。(三)辨名實唐詩中有諸多植物古今

40、名稱有别,口語與書面語有異,“名”與“實”之差異對詩意的理解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集九對於這一問題也非常重視,如解釋鄭谷 經賈島墓 中“鼓子花”究竟爲何物時,便以本草文獻進行辨析。水繞荒墳縣路斜,耕人訝我久諮嗟。重來兼恐無尋處,落日風吹鼓子花。關於“鼓子花”,天隱原注:“今米祥根花,或以爲牽牛花。”集九引用 大全本草“第七 草部”反駁:“按本草,牽牛花如鼓子花,明牽牛非鼓子也。”雖然牽牛花與鼓子花相似,但實際上是兩種植物。以此爲起點,他對這首詩的主旨重新進行了闡釋。即今來見賈島墓,尚有鼓子花可吊,若他日重來,荒草蕪没,恐花與墳皆不可見也,因爲“鼓子花不堅固者也”,“野花也,所以久嗟”。集九又借本

41、草圖辨析了季昌注以鼓子花爲“旋花”的觀點:天隱注引鼓子花,非牽牛花,故並記鼓子花與牽牛花本草,供後學之一覽也。季昌注云,本草旋花謂之鼓子花,言其形肖也。集九徵引 大全本草 本草衍義 對鼓子花、牽牛花、旋花三種植物進行辨析。據 大全本草 第七、本草衍義 第八,“旋花”味甘,無毒,主益氣。蔓生於河北京西關陝田野,最難鋤治,世人俗稱爲“鼓子花”,因爲二者形肖相似。“牽牛花”載於 大全本草 第十一,“味苦寒,有毒,主下氣,治療水腫,除風毒”。集九又附“旋花”“施州旋花”“越州牽牛子”本草圖,以强調詩783 曉風集 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學問史的新變萬里集九 天下白 第十二卷,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寫本(請求

42、記號:WA 1 61 0 4),葉91 0。曉風集 第五卷,葉1 6。曉風集 第五卷,葉1 8。曉風集 第五卷,葉1 9。歌中的“鼓子花”只是野花,而詩歌的主旨也是借鼓子花不長久,慨歎詩人賈島墓之荒蕪。(四)證地理 曉風集 常以本草考證詩歌創作地點,如對雍陶 西歸出斜谷 詩句“萬里客愁今日散,馬前初見米囊花”的考證。集九先否定了舊抄中以“米囊花”爲中原之花的觀點:又有説云,米囊花是中原之花,故遠若見之而喜也。梅謂此説非也。又有一説曰,雍陶避亂自蜀移越時之作,梅謂此義亦不可也。同時,對於舊抄認爲這首詩是詩人自蜀移越時所作也進行了批評。他引用 大全本草 第二十六、本草衍義 第二十,指出雍陶詩中的“

43、米囊花”實爲罌粟:“櫻粟,或作罌粟,或作鶯粟,或作櫻粟,其實一米囊也。”同時附“罌子粟圖”並補 本草圖經,指出米囊花“今處處有之,人家園庭多蒔以爲飾”,非只是中原之花,而這首詩作於雍陶出成都赴簡州任刺史之時,並非是自蜀移越避難時,以此糾正舊注中的謬誤。再如對韓翃 送客之上黨 詩句“佳期别在春山里,應是人參五叶齊”的解釋,集九先舉舊説對“人參”的注釋:信仲和尚講云:佳期有三。即:其一,凡别離雖悲,有所期也。上黨之行必取人參贈吾也。其一,取人參而有五葉齊,自穀神是佳期也。其一,春山人參五葉齊時必歸,故云佳期也。梅謂,此三説似穿鑿,雖然記以爲話柄而已。他認爲這三種觀點都有穿鑿附會之嫌,故描摹“衮州人

44、參圖”“滁州人參圖”“潞州人參圖”“威滕軍人參圖”等來證明,又舉 大全本草 第六:“人參,惡鹵鹹。生上黨郡,人形者上,次出海東新羅國。”認爲此詩乃韓翃在京師而作,所送客人爲采人參而赴上黨,因五葉人參爲上當特産,“此客爲采此藥而背官柳青青之盛,匹馬而冒沖清明時節之風雨,所采春山之人參,883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五輯 曉風集 第四卷,葉2 2。曉風集 第四卷,葉2 2。曉風集 第三卷,葉2 0。曉風集 第三卷,葉2 0。必可五葉齊也”。在抄物 帳中香 中,集九再次引用 曉風集 中“人參”本草注文,對任淵注山谷詩 送顧子敦赴河東 詩句“紫參可掘宜包貢,青鐵無多莫鑄錢”中的“紫參”提出質疑:此一聯

45、先輩云,河東近上黨,則紫參山谷指紫團參,故可掘紫參而貢。蓋上黨者人參之所産,又别種有紫參者,産晋州,載 大全本草,非人參。山谷此句只指人參邪?彼一種之紫參邪?舊注認爲,山谷詩中的紫參即人參。但集九“以 大全本草 質之,則人參全非紫參”。因爲紫參産於河西晋州,他又繪製“晋州紫參圖”“滁州人參圖”“潞州人參圖”,證明“紫參葉似羊蹄,紫花青穗”,與人參明顯不同,因此任淵注本以紫參爲人參,實爲不妥。“故今録出人參並紫參之圖畫,以備好事之一覽矣。又 增注 大極注曰:紫團參乃牡蒙之一名也。此注蓋未質本草者也”。由此可見,以本草文獻爲依據,對詩文中的植物進行名實辨析,實際上貫穿著集九的整個中國詩文注釋活動。

46、以上概述了 曉風集 中本草注的主要功能,無論是爲訓讀音、釋比興,還是辨名實、證地理,整體上都未脱離中國傳統注釋學的範疇。但集九的貢獻,是將北宋本草學文獻引入日本的唐詩講釋活動中,使得文學與本草學交相成趣,在不同的知識領域之間形成對照與互滲,這一方面滿足了日本人借中國詩文講釋來全面提高漢學修養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影響了日本人對本草學知識的關注。那麽,觸發集九以本草圖注釋 三體詩 的契機是什麽?這就要從 曉風集 大量征引的北宋本草學文獻談起。四四 曉曉風風集集 與與北北宋宋本本草草學學文文獻獻 曉風集 中所引用的本草文獻均爲北宋時期編纂。毫無疑問,北宋是中國歷代官修本草文獻的高峰期,開寶六年(9 7

47、 3)宋太宗命諸臣重訂 開寶983 曉風集 本草圖注與日本禪林學問史的新變 曉風集 第三卷,葉2 1。萬里集九 帳中香 卷四(下),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古活字版(請求記號:WA 79 2 2 6),葉2 6 a。送顧子敦赴河東,萬里集九 帳中香 卷四(下),葉2 7 a。新詳定本草,嘉祐七年(1 0 6 2)蘇頌等奉敕撰 圖經本草 二十卷亦鏤版施行。可惜原書已佚,主要内容保存在 證類本草 和 本草綱目 之中。元祐年間(1 0 8 61 0 9 3),蜀醫唐慎微將 嘉祐本草 圖經本草 兩書合併,增補成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三十一卷。唐慎微的原書没有流傳下來,但其内容全部被 大觀本草(全稱 經史證類

48、大觀本草)與 政和本草(全稱 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繼承,因此這三種書均可稱爲 證類本草。事實上,大觀本草 是大觀二年(1 1 0 8)艾晟根據唐慎微原本增訂而成,政和本草 則是政和六年(1 1 1 6)曹孝忠等奉宋徽宗敕令校訂 大觀本草 而成,從此 證類本草 便成爲了北宋正式官修本草文獻的主流。證類本草 將本草學與儒家文化聯繫在一起,成爲東亞古代知識階層獲取本草學乃至博物學知識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日本中世文人必備的“百科全書”。證類本草 早在1 2世紀中葉已經傳入日本,這一時期往來宋日之間的人物主要是禪僧,其中不乏醫術高明的僧醫,他們傳入了諸多宋代新刊的本草學文獻。據藤原通憲(?1 1

49、5 9)通憲入道藏書書目 來看,當時 大觀本草目録 一帖、大觀證類本草 上帙十卷、下帙十二卷等已成爲知識人的藏書。又據大道一以(1 3 0 51 3 7 0)編 普門院經論章疏語録儒書等目録(1 3 5 3年成書)記載,大觀本草局方 一册、圖注本草 九册等也在1 4世紀傳入。曉風集 主要引用 證類本草,但集九始終以 大全本草 稱呼,由此推測他使用的可能是北宋滅亡後金人所刊的貞祐本或其重刊本。當時金人爲避諱北宋“大觀”年號,改書名爲“大全本草”。渡邊幸三曾考證過這一問題,他引用瞿鏞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録 記載,“經史證類大全本草 三十一卷,附 本草衍義 二十卷,貞祐二年(1 2 1 4)嵩州福昌孫

50、(縣)夏氏書籍鋪刊行”,大全本草 之名由此而始。集九在 帳中香 中曾提到,舊抄多引 證類本草,“頗與 大全本草 説同,故不録”,可見他093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五輯岡西爲人 本草概説,創元社,1 9 7 7年,頁1 0 5。王勇主編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典籍卷,浙江人民出版社,頁7 0。王勇主編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典籍卷,頁5 2。渡邊幸三 唐慎微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系統版本,東方學報 第2 1册,1 9 5 2年。萬里集九 帳中香 卷一六(上),贈高子勉四首 其一,葉1 6 b。更爲注重 大全本草,以區别於以往舊抄。緑川英樹教授指出,帳中香中不乏將 大全本草 與 證類本草 信息對照合記之例,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