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解题方法技巧.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067603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解题方法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解题方法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解题方法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解题方法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解题方法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解题方法技巧1单选题1、蜜蜂中,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的子代中,雌蜂的基因型是AaBb、aaBb,雄蜂的基因型是Ab、ab。这对蜜蜂产生的卵细胞与精子基因型分别是()A卵细胞:AB、aB;精子:abB卵细胞:Ab、ab;精子:aBC卵细胞:aB、ab;精子:AbD卵细胞:aB;精子:AB、ab答案:B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

2、发育而来的,子代中雄蜂的基因型是Ab、ab,所以亲代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知亲本雌蜂的基因型是Aabb;子代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子代中雌蜂基因型是AaBb、aaBb,而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则精子的基因型是aB。故选B。2、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250.500.0B250.500.250C500.2

3、50.0D750.250.0答案:A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双亲的基因型均为Bb,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BbBb1/4BB、1/2Bb、1/4bb,由于每对亲本只能形成1个受精卵,1000对动物理论上产生的受精卵是1000个,且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的概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即产生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1/41000=250个,产生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1/21000=500个,由于

4、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致死,因此获得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0。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3、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花粉所含淀粉遇碘呈蓝色,糯性品系花粉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色。将W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w基因用蓝色荧光标记。现将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F1未成熟花粉,若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可作为分离定律的直接证据B观察F1未成熟花粉,若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可判断该细胞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C将F1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

5、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D将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3:1答案:D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中的过程。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配子中只存在等位基因中的其中一个。杂合子的测交和杂合子的配子种类能够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根据题意可知,纯种非糯性WW与糯性ww水稻杂交的子代F1基因型为Ww,F1自交产生的F2的基因型有1/4WW、1/2Ww、1/4ww,观察F1Ww未成熟花粉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

6、光点分别移向两极,即含2个红色荧光点WW的染色体与含2个蓝色荧光点ww的同源染色体在分离,因此是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A正确;B、观察F1未成熟花粉时,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W和1个蓝色荧光点w分别移向两极,可能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导致一条染色体上既有W又有w基因存在,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可发生1个红色荧光点W和1个蓝色荧光点w分别移向两极的现象,B正确;C、F1成熟花粉中非糯性和糯性的花粉的比例为1:1,故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C正确;D、F2的基因型有1/4WW、1/2Ww、1/4ww,F2所有植株产生的成熟花粉w:W的比例是11,选择

7、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D错误。故选D。4、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曲线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C曲线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曲线和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答案:CA、曲线II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F2(1/2AA+1/2Aa)随机交配以后,得到F3为9/16AA+6/16Aa+1/16aa,淘汰掉aa以后,比例是3/5AA+2

8、/5Aa,A正确;B、曲线II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曲线III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因为Aa自交和随机交配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1/4AA+1/2Aa+1/4aa,淘汰掉aa后,则基因型比例是1/3AA+2/3Aa,如果自交则其后代是1/3AA+2/3(1/4AA+1/2Aa+1/4aa),淘汰掉aa以后,得到的后代是3/5AA+2/5Aa,Aa所占的比例是0.4,B正确;C、曲线IV是自交的结果在Fn代纯合子的比例是1-(1/2)n,则比上一代Fn-1增加的数值是1-(1/2)n-(1-(1/2)n-1)=(1/2)n,C错误;D、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F1代的Aa的基因型频率都是1/2,

9、所以I和IV符合,但连续自交的结果是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随机交配后代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不再改变,所以I是随机交配的结果,IV是自交的结果。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这两者都不存在选择,所以不会发生A和a的基因频率改变,D正确。故选C。5、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实验组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红果黄果1红果黄果4925042红果黄果99703红果红果1511508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F1

10、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实验组2中红果黄果的后代只有红果,实验组3中红果红果的后代有黄果,出现性状分离,都说明红果为显性性状,黄果为隐性性状。A、根据分析可知,番茄的果实颜色中,红色为显性性状,A错误;B、实验1的子代中红果黄果11,属于测交,则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B错误;C、实验2红果与黄果杂交,后代只出现红果,说明亲代红果为AA,黄果为aa,所以后代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Aa,C正确;D、实验3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红果:黄果31,说明亲本均为杂合体Aa,杂交后代F1中红果番茄为显性,其基因型为AA或Aa,黄果基因型

11、为aa,D错误;故选C。6、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果蝇。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A1:1B2:1C5:1D8:1答案:D分析: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相对于黑身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F1的基因型为Aa。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Aa)杂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取其中的灰身果蝇中AA占1/3.Aa占2/3,所以含A基因的配子占2/3.含a基因的配子占1/3。结

12、合分析可知,F2中的灰身果蝇群体中A基因占2/3.a基因占1/3。则F2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子代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2/32/3)(21/32/3)(1/31/3)=441,所以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81。D正确。故选D。7、蝴蝶的翅形(正常翅对残缺翅为显性)和翅长(长翅对短翅为显性)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基因A纯合时雄蝶致死,基因b纯合时雌蝶致死。基因型为aabb的雄蝶和基因型为AABB的雌蝶交配得到F1,F1随机交配得到F2。F2蝴蝶中正常长翅:正常短翅:残缺长翅:残缺短翅为A6:2:3:1B15:5:6:2

13、C9:3:3:1D15:2:6:1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对教材中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迁移应用,可分析F2蝴蝶中各种表现型的比例。基因型为aabb的雄蝶和基因型为AABB的雌蝶交配,F1的基因型为AaBb,F1随机交配,F2蝴蝶中雌雄个体的比例11,基因A纯合时雄蝶致死,雄蝶中正常长翅:正常短翅:残缺长翅:残缺短翅=6:2:3:1,基因b纯合时雌蝶致死,雌蝶中正常长翅:残缺长翅=9:3,则F2蝴蝶中正常长翅:正常短翅:残缺长翅:残缺短翅为15:2:6:1,选D。小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F2蝴蝶中雌雄个体的比例11,可先对F2中雌雄蝴蝶的表现型分别进行分析

14、,然后把对应的表现型相加即可。8、柑桔的果皮色泽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即aabbcc)为黄色,否则为橙色。现有三株柑桔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果皮的色泽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实验乙的子代橙色个体具有九种基因型C实验甲中亲代红色个体和子代的红色个体基因型不同D实验乙橙色亲本有2种可能的基因型答案:B分析:由于黄色是隐性纯合子,根据甲中测交后代红色:橙色

15、:黄色=1:6:1,推测该性状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故红色的基因型为A_B_C_,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cc,橙色可能的基因型为:A_B_cc,aabbC_等。实验甲中,红色(A_B_C_)黄色(aabbcc)红色:橙色:黄色1:6:1,相当于测交,由于子代出现了黄色植株,说明亲本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其产生的ABC配子占1/8,即(1/2)3,则可推测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实验乙中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由于后代出现了黄色果皮(1/16aabbcc),且红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Cc,故亲本相当于一对杂合子自交

16、、两对杂合子测交。A、实验甲中,红色(A_B_C_)黄色(aabbcc)红色:橙色:黄色1:6:1,相当于测交,由于子代出现了黄色植株,说明亲本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其产生的ABC配子占1/8,即(1/2)3,则可推测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乙中红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Cc,亲本相当于一对杂合子自交、两对杂合子测交,若橙色亲本的基因型Aabbcc,实验乙子代基因型共有32212(种),其中红色子代有2种基因型,黄色子代有1种基因型,则橙色子代有9种基因型,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甲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Ccaabbcc,则子代红色

17、果皮植株的基因型也是AaBbCc,C错误;D、实验乙中,根据以上分析可推测橙色亲本含1对杂合基因和2对隐性纯合基因,橙色亲本可能有3种基因型,即Aabbcc、aaBbcc或aabbCc,D错误。故选B。9、若哺乳动物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现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自由交配所得F2表现型及比例一黄色褐色全为黄色黄色:褐色=13:3二全为褐色黄色:褐色=1:3A第二组中F2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第一组中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DD,组合二中则为aaDdC第

18、一组F1的基因型为AaDd,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第一组F2中,黄色的基因型有7种,黄色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3答案:C分析:结合题干和表格分析,褐色的基因型为A_dd,黄色的基因型是A_D_,aa_。A、第二组中黄色和褐色杂交后代全是褐色,且F1自由交配,F2黄色:褐色=1:3,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ddAAdd,F1的基因型是Aadd,则F2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分离的结果,A错误;B、第一组中F1的黄色的基因型是AaDd,亲本的基因型是aaDDAAdd,即黄色亲本的基因型是aaDD,组合二中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dd,B错误;C、第一组F1自由交配后代表现性及比例为13:3,

19、是9:3:3:1的变形,则F1的基因型为AaDd,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第一组F2中,黄色的基因型有AADD:AaDD:AADd:AaDd:aaDD:aaDd:aadd=1:2:2:4:1:2:1,共有7种基因型,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3,D错误。故选C。10、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豌豆自花传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答案:D分析:1.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0、,这两大定律的得出过程中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所以自然状态下的豌豆都为纯种;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花大,易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操作。(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研究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4)运用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3.测交是孟德尔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所用的一种杂交方法。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21、。A、孟德尔杂交实验中选用豌豆做实验是成功的基础,豌豆是一种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A正确;B、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也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B正确;C、测交是与隐性的个体进行杂交,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C正确;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是指受精过程,不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因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是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D错误。故选D。11、已知等位基因B、b分别决定山羊的有胡子和无胡子但是基因型为Bb的雌性山羊却表现为无胡子。让有胡子

22、雌山羊与无胡子雄山羊杂交产生F1,F1中个体交配产生F2(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中雌性表现为有胡子BF1雄性中,50%表现为有胡子CF2纯合子中有胡子和无胡子两种表现型均有D控制山羊有无胡子的基因的遗传为伴性遗传答案:C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山羊胡子是从性遗传实例。Bb在雄性中为显性,在雌性中为隐性,则亲代中有胡子雌性与无胡子雄性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其杂交产生的F

23、1为:Bb(无胡子),Bb(有胡子),胡子基因遵循孟德尔分裂定律。A、F1中雌性Bb表现为无胡子,A错误;B、F1的基因型是Bb,在雄性都表现为有胡子,B错误;C、F2纯合子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既有有胡子,也有无胡子,C正确;D、控制山羊胡子的基因的遗传为常染色体遗传,表现为从性遗传,D错误。故选C。12、显性个体可能为纯合子或杂合子,为了确定某一显性动物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假设为一对等位基因),采用的方法最好是()A使用显微镜直接观察以确定遗传因子组成B让该动物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C让该动物与隐性个体杂交D让该动物与显性杂合个体杂交答案:C分析: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鉴别

24、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测定某一显性动物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好的方法是让该动物与隐性个体杂交,如果后代全为显性个体,说明待测个体为显性纯合子,如果后代中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的比例约为11(前提是后代数量足够多),说明待测个体为杂合子,C正确。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中信息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多选题13、某昆虫体色的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翅形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这两种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

25、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2:3:3: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两种性状独立遗传,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BF2中灰身长翅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9,是因为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致死C若对F1个体进行测交,则在得到的子代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3D选择F2中的灰身长翅、灰身残翅的雌雄个体随机杂交,子代表现为黑身残翅的概率为1/9答案:ACD分析:题意分析,某昆虫体色的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翅形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两种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2中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2331;为

26、9331的变式,说明在灰身长翅中存在致死现象。若为配子致死,由子代份数为2+3+3+1=9可知,雌雄配子中各有一种类型死亡,又由于后代只有双显性个体减少,所以可初步判断雌雄配子中均出现AB配子致死现象,此时子二代符合题目所示2331的表现;若为合子致死则无法出现上述比例。A、根据分析可知,雌雄配子中均出现AB配子致死现象,所以两纯合亲本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ABBaabb,只能是aaBBAAbb,A正确;B、F2中灰身长翅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9,是因为F1(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都没有受精能力导致的,B错误;C、由于雌雄配子中均出现AB配子致死现象,则F1(基因型为A

27、aBb)测交后代基因型和比例为AabbaaBbaabb=111,分别对应灰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显然,子代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3,C正确;D、由于雌雄配子中均出现AB配子致死现象,则子二代灰身长翅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111,子二代中灰身残翅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该群体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bab=21,则二者随机杂交,子代表现为黑身残翅的概率为1/31/3=1/9,D正确。故选ACD。14、水稻的雄性不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MsA、MsN和Msch中控制,其中MsA和Msch控制可育,MsN控制不育。现有雄性不育植株甲和基因型为M

28、sAMsA的植株乙杂交,F1植株全部表现为雄性可育,F1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植株占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MsAMsNMschB甲的基因型为MsNMsN,F1植株均为杂合子CF1自交后代雄性可育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D若让F1中不同基因型的植株杂交,则子代中雄性不育植株占1/4答案:AD分析:雄性不育植株甲(MsN_)和基因型为MsAMsA的植株乙杂交,F1植株全部表现为雄性可育(1/2MsAMsN、1/2MsA_),F1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MsN_)植株占1/8=1/21/4,说明雄性不育植株甲为MsNMsch,且显隐性的关系为MsAMsNMsch。A、

29、据以上分析可知,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MsAMsNMsch,A正确;B、甲的基因型为MsNMsch和基因型为MsAMsA的植株乙杂交,F1植株(MsAMsN、MsAMsch)均为杂合子,B错误;C、F1(1/2MsAMsN和1/2MsAMsch)自交后代雄性不育MsNMsN=1/21/4=1/8,因此雄性育植株占7/8,可育纯合子为MsAMsA=1/21/42=2/8.MschMsch=1/21/4=1/8,及雄性可育植株占后代的3/8,因此雄性可育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7,C错误;D、若让F1不同基因型的植株(MsAMsN、MsAMsch)杂交,则子代为1MsAMsA、1MsAMsN、

30、1MsAMsch、1MsNMsch,其中雄性不育植株(MsNMsch)占1/4,D正确。故选AD。15、下图是生活在阿拉斯加的一个家族的眼色遗传系谱图,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图中I3.I4的基因型不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褐眼对蓝眼为显性,II3产生的配子中,可能只有含褐眼基因的配子BII3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CIII1是褐眼纯合子的概率为6/11DIII1是褐眼纯合子的概率为6/12答案:ABC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

31、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题图分析,I1.I2均为褐眼,却生出了蓝眼女儿,说明控制眼色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褐眼对蓝眼为显性,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I1.I2的基因型均为Aa。A、由分析可知,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又知I3.I4的基因型不同,二者应为一个是AA,另一个是Aa,则II3的基因型为AA或Aa,因此其产生的配子中,可能只有含褐眼基因的配子,A正确;B、因为I3.I4的基因型不同,即二者应为一个是AA,另一个是Aa,则II3的基因型为AA或Aa,二者比例为11,显然其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2,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I1.I2的基因型均为Aa,则II2的基因型为AA或Aa,且二者的比例

32、为12,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a=21,又知II3的基因型为AA或Aa,且比例为11,其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a=31,则II2和II3婚配生出的III1是蓝眼的的概率为1/31/4=1/12,生出褐眼个体的比例为1-1/12=11/12,褐眼纯合子的概率为2/33/4=1/2,因此,二者婚配生出的III1是褐眼纯合子的概率为(1/2)(11/12)=6/11,C正确;D、根据C项分析可知,D项错误,D错误。故选ABC。16、山茶花有红色花和白色花,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A_B_)时,表现为红色花,其他的基因组合均表现为白色花。下表是两组纯合

33、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亲本组合F1植株性状及比例F1自交得F2植株的性状及比例红色花白色花红色花白色花白色花白色花89890273212红色花白色花86024180A基因控制的花瓣颜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组合的F2红色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值为8/9C亲本组合的F1中一株红色花植株进行测交,后代中白色花植株占1/2D若让亲本组合中的F2红色花植株自交,则F3中红色花:白色花=6:1答案:BC分析:根据题意,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A_B_)时,表现为红色花,其他的基因组合表现为白色花,根据组合F1全为红花,自交的F2中红花:白花=273:

34、2129:7,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花的颜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由分析可知:F2中红花:白花=273:2129:7,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花的颜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组合的F1全为红花,自交的F2中红花:白花=273:2129:7,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红花植株基因型有1AABB、2AaBB、2AABb、4AaBb,故杂合子所占比例为8/9,B正确;C、组合亲本为红色花(A-B-)白色花,后代均为红色花(A-B-),自交的F

35、2中红花:白花=241:803:1,说明F1中只有一对基因为杂合,另一对为显性纯合(如AaBB或AABb),所以若F1中一株红色花植株(AaBB或AABb)进行测交,后代中白色花植株占1/2,C正确;D、亲本组合中的F2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或1/3AABB、2/3AABb,1/3AABB或1/3AABB自交后代为1/3红色花,2/3AaBB或2/3AABb自交后代为2/33/4红色花、2/31/4白色花,所以F3中红色花白色花(1/32/33/4)2/31/451,D错误。故选BC。17、下列对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对基因为杂合的植株经过多年自交,其后代

36、绝大部分为纯合子B“复等位基因”的存在并没有违背了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规律C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为3/8D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答案:AB分析:1.一对等位基因为杂合的植株自交n代,子代杂合子概率为1/2n,所以自交代数越多,杂合子越少,纯合子越多。2.有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纯合子杂交,亲本有两种情况,即AABB和aabb、AAbb和aaBB。A、一对等位基因为杂合的植株自交n代,子代杂合子概率为1/2n,杂合子概率减小,所以绝大部分为纯合子,A正确;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

37、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复等位基因的存在并没有违背了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规律,B正确;C、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纯合子杂交,若亲本为AABB和aabb,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的个体占总数的3/8;若亲本为AAbb和aaBB,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的个体占总数的5/8,C错误;D、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杂交再自交,得出3:1的分离比是提出假说的基础,D错误。故选AB。18、玉米高杆紫茎对矮秆绿茎为显性,豌豆高茎红花对矮茎白花为显性,两种生物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利用玉来和豌豆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8、)P(纯合)组别处理方式玉米高杆紫茎矮杆绿茎一自然种植直至Fn二自然种植,自F1开始逐代去掉矮杆个体直至Fn豌豆高茎红花矮茎白花三自然种植直至Fn四自然种植,自F1开始逐代去掉矮茎个体直至FnA第一组和第三组Fn中所得纯合子的比例相同B第二组和第四组中茎色和花色的基因频率始终不变C第三组Fn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4)nD第四组比第二组更容易得到纯合子答案:AC分析:玉米自然状态下进行随机授粉,而豌豆进行自花传粉,设玉米的高杆为A,紫茎为B;豌豆的高茎为C,红花为D,则玉米P:AABBaabbF1AaBb,豌豆P:CCDDccddF1CcDd,据此分析作答。A、玉米自然状态下进行随机授粉,而豌豆

39、进行自花传粉,故第一组和第三组Fn中所得纯合子的比例不同,A错误;B、由于第二组和第四组淘汰的是矮茎或矮杆个体,对于茎色和花色没有影响,故正常情况下,第二组和第四组中茎色和花色的基因频率始终不变,B正确;C、由于各存在两对等位基因,每对等位基因(AABB、aabb或CCDD、ccdd)纯合的概率为1/2,则F1纯合的概率为1/21/21/4,故第三组Fn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4)n,杂合子比例为1-(1/4)n,C错误;D、第二组是随机授粉,子n代纯合子的概率为n/n+2,而第4组纯合子的概率为2n1/2n+1,从子二代开始,第四组每代到纯合子的概率更大,故第四组比第二组更容易得到纯合子,D正

40、确。故选AC。19、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量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的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父母皮肤颜色深浅不同的孩子占1/2B生出基因型为AaBb的男孩的概率是1/4C肤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D与母亲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占3/8答案:AB解析:根据题意,皮肤颜色深浅与基因A和B的个数有关,所以人类分皮肤颜色深浅的表现型有5种。A、根据分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

41、,子代可产生四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与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3:3:1,与父母皮肤颜色深浅不同的孩子占1/4,A错误;B、根据A分析可知,生出基因型为AaBb的男孩的概率是1/8,B错误;C、根据A分析可知,肤色最深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C正确;D、根据A分析可知,与母亲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对应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占3/8,D正确。小提示:20、回交育种是小麦育种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改良品种的特性,而且能加快育种进程。“宁春4号”小麦是一个适应性广、产量高、农艺性状好的品种,但抗条锈病的能力差。将其与表现为显性性状(基因型为RR

42、)的抗条锈病“中7606”小麦品系杂交,可获得抗条锈病的“宁春4号”小麦,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亲本杂交时需要对“宁春4号”小麦进行去雄处理B图中F1小麦的性状均表现为抗病且适应性广、产量高、农艺性状好CBC3F1中的抗条锈病小麦的基因型为RrDBC3F2需要单穗收获小麦种子后种植答案:ACD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宁春4号”小麦是一个适应性广、产量高、农艺性状好的品种,但抗条锈病的能力差,一般农业生产上小麦品种往往是纯合子,因此推测“宁春4号”小麦在适应性广、产量高、农艺性状方面为纯合子;由于“宁春4号”小麦抗条锈病的能力差,而抗条锈病为显性性状,因此“宁春4号”小麦在抗条锈病

43、方面基因型为rr。结合图中实验情况分析,亲本杂交得到的F1小麦的抗病性状基因型为Rr,然后F1通过不断与“宁春4号”小麦麦麦回交让更多的性状回归“宁春4号”小麦,同时保留抗性。A、根据题意可知图示可知,亲本杂交时需要对“宁春4号”小麦为母本,需要进行去雄处理,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F1小麦的在抗病性状方面基因型为Rr,均表现为抗病,但是杂交后不一定均表现为适应性广、产量高、农艺性状好,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杂交后子代F1小麦的在抗病方面的基因型为Rr,经过与“宁春4号”小麦不断回交后选择抗病性状,因此BC3F1中的抗条锈病小麦的基因型为Rr,C正确;D、该实验不断回交的目的

44、是让更多性状回归“宁春4号”小麦,同时选择出具有抗病性状小麦,然后通过自交使抗病性等不断纯合,因此BC3F2自交后需要单穗收获小麦种子后种植,以鉴定纯合子,同时保留纯合子,D正确。故选ACD。21、如图所示,表示纯合子的基因组成是()ABCD答案:BC分析:纯合子是指由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为纯合子,纯合子能稳定遗传。根据概念可知,B项是由基因型相同的配子Ab结合形成的,B正确;C项是由基因型相同的配子ab结合形成的,即C正确。故选BC。22、下列关于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研究一对相对性状,而自由组合定律可研究多对相对性状B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45、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定律C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得出过程都用了假说一演绎法D等位基因分离与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配子结合过程中答案:ABC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分离定律研究一对相对性状,而自由组合定律可研究多对相对性状,其中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A正确;B、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46、,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定律,B正确;C、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得出过程都用了假说一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C正确;D、等位基因分离与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而配子结合过程为受精作用,D错误。故选ABC。综合题23、马鹿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基因型A_aabbE_aabbeeaaBB_aaBbE_aaBbee表现型赤褐色无斑赤褐色无斑赤褐色有斑白色(胚胎致死)白色无斑白色有斑(1)当基因A不存在且_时,马鹿体色表现为白色;若已知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均为纯合子,请写出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的所有基因型_。(2)现有已知基因型的野生雌雄赤褐色无斑马鹿(纯合)若干头,请你设计一最佳实验方案,探究A/a与B/b基因是否位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