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1_T 3041-2023佯黄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6496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1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_T 3041-2023佯黄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51_T 3041-2023佯黄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51_T 3041-2023佯黄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51_T 3041-2023佯黄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51_T 3041-2023佯黄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CCS B 61 DB 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0412023 佯黄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n high-yield cultivation for bamboo forest of 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 2023-02-07 发布 2023-04-08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育苗技术.1 5 造林技术.3 6 经营技术.4 7 有害生物防治.5 8 竹材采伐.5 附录

2、 A(规范性)佯黄竹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勇、郑仁红、余英、周国强、陈鹏。本次为首次发布。佯黄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育苗、造林、经营管理和采伐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丛生竹适生区纸浆用佯黄竹材用林

3、的丰产栽培和经营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2 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母竹 mother bamboo 从竹丛中挖取具备繁殖能力的1年带篼竹株,称为母竹。利用母竹的秆、蔸、枝等营养器官,在圃地通过埋秆、埋蔸、插枝等方式无性繁殖培育的1度2度竹苗,俗称小母竹。3.2 笋目 bu

4、d 佯黄竹秆基上还未萌发的芽,也称笋芽。依笋目着生位置,从下到上,第一对笋目为头目,第二对笋目为2目。4 育苗技术 圃地选择 4.1 佯黄竹的育苗圃地要求土层厚度60cm以上,pH值5.07.5,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水良好。繁殖材料 4.2 佯黄竹育苗的繁殖材料主要为母竹和小母竹。4.2.1 母竹 母竹要求地径3cm4cm,竹龄1度2度,纤维化,无病虫害,笋芽、节芽饱满、鲜活,秆基、秆身无破损,保留3个节以上。4.2.2 母竹 小母竹要求地径2cm4cm,苗高40cm60cm(保留2个4个竹节),竹蔸完整具2个以上饱满笋芽,秆基、秆身无破损,鲜活,无病虫害。整地作床 4.3 苗圃地

5、冬季进行深翻,去除石块、草蔸、树根等杂物,同时施入总养分40%以上的氮磷钾复合肥(N:P:K=30:5:5)或经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氮磷钾复合肥5000kg/hm210000kg/hm2,厩肥、堆肥20000kg/hm230000kg/hm2。结合施基肥可撒施代森锌粉剂或多菌灵300kg/hm2600kg/hm2对土壤进行杀虫消毒。次年初春,再翻耕一次,碎土耙平,然后作床。苗床宽120cm,高40cm,苗床间距30cm,长度随地形而定。育苗时间 4.4 佯黄竹无性繁殖育苗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株行距 4.5 佯黄竹无性繁殖育苗栽植株行距为0.5m0.5m,行间篼与秆尖相间。栽植方法 4.

6、6 采用斜埋法,母竹或小母竹秆与苗床成515倾斜,仅露出竹秆上部1个芽在外即可,放母竹或小母竹时,相间母竹或小母竹秆尖与篼交错,秆柄向下,秆节芽向两侧,竹蔸部覆土10cm15cm,竹秆部覆土6cm10cm,压实。浇水覆盖 4.7 小母竹、母竹栽好后及时将定植穴浇水淋透,后盖5cm厚度稻草,利于保温保湿遮阳。苗期管理 4.8 4.8.1 除草保湿 栽植1个2个星期内,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要即时拔除苗床上超过母竹枝叶的杂草,拔草时不能触动母竹和碰伤幼竹。4.8.2 施肥 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每2周3周追肥一次,施氮磷钾复合肥,每次按5000kg/hm2的施肥量。4.8.3 培土 对有竹蔸裸

7、露的竹苗,应即时培土;杂草过多时应松土除草。4.8.4 打顶整枝 当第一批幼竹高1.5m以上时,不等侧枝抽出,在1.5m处切去上面部分(即“打顶”),以减少营养消耗,促进新笋萌发。竹苗出圃 4.9 起苗根据造林时间进行。起苗时尽量不要损伤秆基笋目、根系,防止秆柄劈破、撕裂,竹苗留秆长度60cm左右,保留3个完好竹节,其余部分用快刀切去,切口要平滑且呈马耳形,马耳形开口方向应与秆基两侧笋目方向一致,距第一竹节不少于10cm,然后置于阴凉避风处分级包装,打捆运输,远距离运输应注意包装与覆盖。竹苗分级 4.10 起出的竹苗要求笋芽饱满,根点发育成熟,秆基、秆身无破损,无病虫害。级竹苗要求新秆地径2.

8、00cm,笋目数4个以上;级竹苗要求新秆地径1.50cm2.00cm,笋目数2个以上。级、级竹苗为合格苗,按每20株捆成一捆。5 造林技术 立地选择 5.1 5.1.1 适生条件 年平均气温16,1月平均最低气温1,年日照时数900h,年均降水量900mm16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5.1.2 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环境条件符合GB/T 15776要求。造林地宜选海拔1000m以下,土层厚度40cm、坡度35、pH值5.07.5的沙壤土或壤土。5.1.3 立地类型划分 立地类型分为三级,见表1。表1 立地类型划分 立地类型 坡度()土层厚度(cm)010 60 1

9、120 50 2135 40 规划设计 5.2 佯黄竹造林规划及作业设计按GB/T 15776、GB/T 15782、LY/T 1607执行。造林 5.3 5.3.1 造林季节 在春季的2月在春季的2月4月上旬。5.3.2 清林整地 整地原则上在冬季进行。全面清理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木;采用块状、带状或全垦方式整地,整地深度20cm30cm。采用“品”字型配置种植点,放线打窝,种植穴规格为底长60cm,宽40cm,深40cm。种植穴挖好后在穴底施底肥,农家肥每穴施5kg或氮磷钾复合肥每穴施0.5kg于窝底,并回填细土,混匀,深度约为10cm。5.3.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为630株/hm2840

10、株/hm2,立地级株行距为4m4m,、立地级株行距为3m4m。5.3.4 栽植方法 栽植前,将母竹基部的笋壳除掉,用泥浆蘸根,然后将竹苗斜放入回填好细土的穴中,竹秆与地面呈515的倾斜角度,露出一个芽,侧芽朝向两侧,马耳形切口向上,依次填入表土和心土,覆土厚度10cm12cm,分层踏实。竹蔸部覆土时要让细土与之紧密结合,分层踏实,将穴面堆成弧型,高约3cm5cm。栽植好后每穴浇足定根水或在穴面覆盖稻草等以便保温保湿。6 经营技术 幼林管护 6.1 6.1.1 除草松土 造林后3年内每年除草松土1次2次。第1年第1次在6月7月,第2次在9月10月。除草松土注意不要损伤竹蔸、笋芽和嫩笋。第2年和第

11、3年宜在3月份和10月份进行松土扩穴,引导竹丛向外扩展。6.1.2 适量施肥 结合除草和松土进行施肥。在竹蔸四周环型开沟,深10cm15cm,或竹蔸上方挖穴进行施肥,施后覆土。施肥时间在每年6月和9月。第1年、第2年薄施氮磷钾复合肥,每次按160kg/hm2320kg/hm2或210kg/hm2420kg/hm2的施肥量,第3年开始适当增加氮磷钾复合肥用量至630kg/hm2840kg/hm2。6.1.3 护笋养竹 新造竹林以护笋养竹为主,及时疏去弱笋、小笋及退笋,留优去劣,直至成林。6.1.4 管护 造林后加强管护,防止人畜践踏。注意旱涝,雨天积水要及时排涝,久晴无雨要浇水保苗。6.1.5

12、补植 造林成活率低于95%的应及时补植。经营成林 6.2 6.2.1 留笋养林 在出笋盛期的6月8月,尽量保留粗壮、成竹质量好的竹笋,及时采割初期和末期出土的弱笋、小笋和退笋。割笋时,保留笋蔸。保留秆基头目或2目萌动的健壮芽,避免新竹根丛高出地面。6.2.2 除草松土 及时开展松土除草作业,松土深度宜为15cm30cm,并清理竹丛周边的杂草、石头等杂物,将表层的有机物翻入土中,对竹丛适度培土,覆盖笋目。6.2.3 配方施肥 科学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结合竹林松土施肥,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0kg/hm220000kg/hm2或氮磷钾复合肥4500kg/hm27500kg/hm2。氮磷钾复合肥可采用

13、撒入林地,待松土时翻入土内,或在竹丛边缘10cm15cm左右开环型沟,深10cm15cm,将肥料干施或兑水均匀施入沟内,再覆土。6.2.4 培土除蔸 10月11月对竹林进行培土。培土不能留穴,培土高度以杆基为准,约10cm15cm。11月至次年2月,挖除3度以上的老竹蔸,留足长笋所需的地下空间。7 有害生物防治 佯黄竹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详见附录A。8 竹材采伐 采伐原则 8.1 遵照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全面采伐成熟老竹,并清理病虫竹、风倒竹和雪压竹。采伐方式 8.2 择伐。采伐年龄 8.3 采伐3度以上全部老竹和50%的2度竹。伐后1度新竹:2度竹比例约为2:

14、1左右。采伐时间 8.4 10月至翌年4月,发笋前或发笋后实施采伐作业。竹材产量 8.5 佯黄竹丰产竹林竹材产量应达到以下标准:立地类型每年45t/hm2,立地类型每年30t/hm245t/hm2,立地类型22.5t/hm2。否则应进行改造。A A 附录A (规范性)佯黄竹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 佯黄竹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 佯黄竹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 有害生物种类 危害部位 防治方法 注意事项 蚜虫、竹螨 笋、茎、叶 1)加强抚育管理,改善竹林内光照、通风和卫生条件。及时清除被害竹叶,集中烧毁。2)通过施肥、排灌等措施,促进竹子健壮生长,提高竹林自身抗逆能力

15、。3)加强母竹检疫,保护瓢虫和草蛉等天敌。4)2.无风时用 1苦参碱(烟雾型)喷烟防治。烟剂在早晚使用 竹笋夜蛾 笋、叶 1)及时挖除虫蛀笋(退笋)。2)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清除杂草、灌木等。6 月至 7 月在成虫产卵后结合抚育,消灭杂草中的虫卵。11 月再浅翻一次,降低虫害。3)6 月份成虫飞羽化期用黑光灯或灯光诱杀。4)在夜蛾幼龄期末蛀入竹笋前(3 月中旬),用白僵菌 30kg/hm2喷粉防治。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 竹大象虫 笋 1)冬季浅翻土壤,破坏成虫越冬的土室。2)利用成虫假死性人工捕捉成虫。3)在产卵孔下方剥开笋壳,杀死虫卵和幼虫。4)成虫期:3%高渗苯氧威 2000

16、倍5000 倍喷雾;1.2%苦烟乳油喷雾;绿色威雷喷雾;1%苦参碱(烟雾型)喷烟。幼虫期:向林间及地面喷施白僵菌。5)利用引诱剂、诱捕器进行生态诱杀。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 黄脊竹蝗 叶 1)在 3 月底前,结合抚育挖除卵块,集中处理。4 月至 5 月间,在大多数跳蝻出土但未上竹前,在清晨露水未干时,用扫把扑打小竹、灌木和杂草上的跳蝻。2)喷白僵菌(50 亿孢子/g 粉剂),7.5kg/hm2;绿僵菌使用 50亿孢子/g 粉剂,3.0kg/hm24.5kg/hm2喷雾。3)诱杀:6 月初跳蝻上竹前,将玉米芯或稻草用尿液淋透,每公顷放置 30 堆,引诱跳蝻和成虫,然后用药液喷杀。或将

17、药剂直接拌入尿液中,浸透稻草或玉米芯直接诱杀。4)25灭幼脲3号胶悬剂,用药量为每300mL/hm2375mL/hm2,加清水稀释至 15kg75kg 晴天喷雾;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 300g/hm2450g/hm2,在叶面露水未干的早上或雨后进行为佳。1苦参碱(烟雾型)喷烟。5)保护天敌。烟剂在早晚使用 表A.1 佯黄竹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续)有害生物种类 危害部位 防治方法 注意事项 竹织叶野螟 叶 1)结合竹林抚育工作,冬季松土,人工清除受害虫叶,可消灭越冬幼虫和虫茧。2)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选择阴天或阴雨天喷洒白僵菌,或向竹林投放赤眼蜂进行防治。3)在 5

18、 月底成虫出现期间,可用黑光灯或灯光诱杀。4)在第一代成虫发生期对附近的蜜源植物进行药物防治,可大幅减少害虫危害。5)保护天敌。笋腐病 笋 1)发现笋尖叶腐烂的病苗时,应立即从基部剪除和喷药。2)挖排水沟,避免积水,增强土壤通透性。3)用“根腐灵”对竹兜进行包裹后再栽种,或用 50%多菌灵、50%敌克松 500 倍液浸泡后栽种。竹根腐病、基腐病 秆基、根 1)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抗病性。清除林内病竹,减少侵染源。2)出笋前在林内撒生石灰或在笋周围铺撒黄心土,发病初期剥除受害竹株基部的笋壳。3)挖排水沟,避免积水,增加土壤通透性。竹煤病 叶、秆 1)及时防治介壳虫和竹蚜虫(其分泌物是诱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2)适时抚育择伐,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以降低林分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