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个性特征与现代行政管理
学号:201507417 姓名:牛淑君
摘要: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一般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致胜的法宝之一。而作为一个管理者,用个性心理学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管理行为,充分的了解人的个性特点以达到知人善用,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工作,才能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由此可见,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了解掌握员工的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至关重要。
关键词:个性;管理;气质;能力;性格;行政管理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行政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工作环节,越来越突显出它在公司内部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职能与作用。与此同时,对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与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更加严格,当面对众多形形色色的人,作为一个管理者,用个性心理学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管理行为,充分的了解人的个性特点以达到知人善用,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工作,才能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由此可见,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了解掌握员工的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至关重要.
一、个性与管理
个性也可称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风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形成原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即个性是具有具有一定遗传素质的人在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个性的心理结构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的心理特征。个性的倾向性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以及性格。下面主要从个性的心理特征来考究个性与管理:
(一)、气质与管理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它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又都有其消极的一面。管理者应正确的利用每一个员工气质的积极因素,控制其消极的影响,做到扬长避短。
1.气质的四种类型
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汁、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类,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不影响一个人的成败,但是气质影响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下面以四种传统的气质类型为例来分析一下各种特性的有规律的结合:
(1).多血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露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
(2).胆汁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高,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
(3)。黏液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
(4).抑郁质: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倾;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不灵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按照四种传统气质类型来划分,只有少数人是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多数人是介于各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因此,在判断某个人的气质时,并非一定要把他划归为某种类型,主要是观察和测定构成他的气质类型的各种心理特性以及构成气质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
2。气质在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1)。在管理中选人用人时。对于需要交往较多的工作,如接待工作、协调工作,应选用多血质的人。而对于需要长久细心的工作则选用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适宜;
(2)。在管理团队时做思想工作.对不同气质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对胆汁质的人决不能“硬碰硬",因他们脾气暴躁,要以疏导为主.对多血质的人,要尽量多次督促,因他们持久性差;管理工作中学习时。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应多看儒家和道家的书,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的论著。而粘液质和抑郁质的要多看一些法家的书,如韩非子、商鞅的论著;
(3)。在管理人际关系时。做领导管理工作,协调好内外关系非常重要,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首先要分清对方的气质类型,根据他们的气质特点,分清他们的爱好,就容易找到接近他们的切入点,就找到了处好人际关系的切入点,然后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这样就提高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效率.
(二)、性格与管理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1。性格的理论
性格的理论分为性格类型理论与性格特质理论两大类:
(1).性格类型的理论:包括体格类型说、荣格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论、威特金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类型说和社会价值类型论。
(2).性格特质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性格是有个体特质组成,特质是构成性格的基本单位。特质在量上因人而异,从而形成有差异的性格,如情绪稳定性就是人的性格特质。
2.性格在管理中的作用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社会本质的集中体现。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与能力、气质相比较,性格更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对社会的贡献各不相同,但如果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就可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社会。不同的气质特点不会影响人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性格则不同,它贯穿于人的全部行为之中,既表现出一个人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又反映着他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是一个人品德和世界观的具体标志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
人的性格特征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活动效果,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因而可以作出优劣评价。例如:热情真诚友善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冷酷虚伪狡诈却会使人际关系恶化.对祖国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坚定信念能使人对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而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卑劣品格却只能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危害。可见,人的性格对组织活动的影响不可忽视。研究性格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管理心理学应有的内容。
(三)、能力与管理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成功的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
1。能力的分类: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一般能力是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这是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特殊能力是指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如数学、音乐能力等。
2.能力在管理中的作用
研究个体的能力结构和能力差异,有助于管理者发现人才,量才用人,合理分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想境界,提高组织活动的绩效.为此,组织活动中要注意处理好下列问题:
(1).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
一个好的管理者并不是谋求把能力最优者聚集在自己的周围,而是正确确定本企业所需要的能力标准,谋求适应该组织能力标准的人才,做到择人为贤、量才录用、包容并蓄、不拘一格、不求完人.只有这样才能既不浪费人才,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这几年,有的领导者片面理解“企业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大量招聘高学历人才,结果用非所学,既增加内耗,提高了管理成本,又浪费了人才。”
(2)。人的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
不同性质的组织工作,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需要有不同的能力。作为管理者,一般必须具备决策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技术业务能力。但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上述三种能力要各有侧重.担任高层职务的管理者应侧重于决策、计划指挥、协调等组织管理能力;担任基层职务的管理者应侧重于业务技术事务性能力;同时他们又都应该兼顾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人的能力与工作,职务应该想匹配,而不能“高职低能”,用庸才、蠢材,造成管理低水平,工作低效率。
(3)。团体成员的能力要互补
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是有类型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普遍的.一个团体中,特别是领导班子中,要有不同能力特点的人互相搭配,相得益彰。
任何组织活动,无论是具体的工作,还是管理活动,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靠人去工作,主要是靠人的能力去工作。无数整合证明,使一个人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大大增强人的的归属感、荣誉感、成就感,是最有效的激励人才的手段。唐太宗不拘一格,选贤任能,遂有政通人和,天下归一的贞观之治;林肯慧眼识英雄,力排众议,起用格兰特,迅速扭转南北战争局面;玻尔宽和大度,容人之长,成为哥本哈根学派的精神领袖;吴大猷独具匠心,因材施教,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培养出李政道、杨振宁二位诺贝尔奖得主。管理者应力求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到这一点,在其他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事业就能蒸蒸日上,战无不胜。
二、现代行政管理与素质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行政管理也面临着调整旧方式、适应新形势的任务。加强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 ,是搞好企业内部管理 ,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转机建制的重要环节 ;对于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一般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一般素质包)括 :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优秀的政治素质、强烈的创新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能力结构包括以信息处理能力、组织咨询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择优决断能力为内容的决策制定能力和以善于选择实施办法、用人知人善任、协调统筹全局、应变临阵不乱为内容的决策实施能力。知识结构则包括一般知识、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三大方面。可以说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致胜的法宝之一。
三、企业对员工个性进行管理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同时新经济引发的变革正冲击着各行各业并深刻影响着企业管理系统的每一个环节, 企业面临的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从全球来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已集中表现在人才与技术上,尤其是以个性特征为首的个人因素,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企业人事管理活动中逐渐占据了核心地位。
因此, 现代企业普遍注重人事管理活动, 力求通过对员工个性的管理, 达到人与事的最佳契合, 在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 实现企业应有的效益价值。那么,企业究竟要如何做,才能有效地把员工的个性发展纳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去,使企业与员工互利共存,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附:
参考文献:
1。俞文钊,苏永华编著。《管理心理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4
2.李春霞。《试论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内蒙古煤炭经济〉[J],2010(1)
3.邓定华.《浅谈现代企业行政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