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蜀汉文化国际休闲度假区开发建设项目建议书一、总论(一)项目名称:三国蜀汉文化国际休闲度假区开发建设项目(二)项目单位概况:罗江县白马关镇位于川西盆地边缘,南距中国西部重装基地德阳15公里,北距中国西部科技城绵阳27公里,是四川“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四川旅游“九环线上的旅游重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有以金牛古道、换马沟、落凤坡、诸葛亮点将台、八卦古战场为重点的三国遗址,有飞来古佛万佛寺。(三)项目拟建地点:罗江县白马关镇(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按照罗江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以旅游开发为突破口,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的经济发展思路,分步实施区域开发,着
2、力把罗江打造成现代都市人除工作以外的休闲娱乐“第三空间,打造成面向2000万人口,2000亿GDP的“成-德绵”地区的休息室、后花园、休闲消费地。目前,罗江县人民政府已与中原国信开发公司签订了投资20亿元人民币的“锦绣天府”工程开发协议,以庞统祠为中心,建设AAAA级风景区,实施13。8平方公里整体开发。围绕“锦绣天府”核心工程,罗江县在白马关镇区域内规划建设两条休闲旅游经济带,一是108线白马关段休闲旅游经济带,该带全长7公里,开发面积104公顷(1560亩),涉及广济、松林、凤鸣、二酉、七里桥5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1998人,该经济带建成后将与罗江县城融为一体。二是广济桥到万佛寺沿线
3、观光农业休闲经济带,全长6公里,开发面积110公顷(1650亩),涉及广济、新村、天台3个村、11个组、1187人。白马关休闲旅游经济带,利用原生态地貌和植被,自然布置建筑,以亲和自然造园等手法,结合川西民居风格,依山傍水、随坡就势、仿古建筑,集休闲、娱乐、美食、山地运动、住宿、观光农业为一体,融入三国文化和佛教文化,形成人文自然交融,山川田园同存的娱乐休闲场所.白马关休闲旅游带建设,采用政府指导、企业(业主)投资的方式自主经营,政府按程序和相关政策提供土地,负责水、电、气供应及项目审订,并做好协调配套服务工作.休闲旅游经济带建成后,每年可接待游客50万人次,年增加旅游收入5000万元以上,当
4、地综合经济实力将会明显增强.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该项目系综合性旅游开发项目,可吸纳高、中、低档旅游消费群体。高档旅游消费主要针对企业家、富豪、白领阶层进行高尔夫运动、马术运动、山野运动俱乐部、度假别墅区开发;中、低档旅游消费主要针对到四川、白马关的一次性游客,城市中产阶级、学生团体、成德-绵地区周末消费群体,喜好生态观光、民俗体验、运动休闲、佛教信仰等消费群体。同时可吸引国内外对三国文化感兴趣的特殊群体、喜欢温泉养生保健的消费群体和喜欢运动、探险的地质探险爱好者。通过对白马关实行整体开发建设,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知名品牌。预计年接待游客可达200300万人次。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
5、开发区域面积达13。5平方公里,项目规划为一条中央水系,二组生态带,三个功能分区,四大基地,八个核心项目。一条水系:以人民渠调水暗线、凤雏湖、景观水塔、景观水系、水泊等组成。二条农业带:东部生态林果带、西部生态高效农业带。三个功能分区:北部观光旅游区、中央休闲度假区、南部宗教文化区。四个项目基地:体验基地、会议基地、运动基地、旅游农副产品生产研发基地.八个核心项目:白马关、地质公园、古战场、俱乐部、庄园、会议中心、精舍、会馆。四、开发方案白马关镇旅游资源丰富,有三国文化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张飞点将台、落凤坡、三国古战场等;有自然人文景观-凤雏湖、芙蓉溪、桃花溪等;有佛教圣地-大
6、霍山万佛寺、宝峰寺;有保健养生资源-温泉,热矿水出口温度达45以上,日出水量为500M3.拟引进资金,进行整体开发,把白马关打造成以传统历史文化为背景,融进现代旅游要素,结合农业和农村发展,结合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发展综合性区域性旅游产业,形成以三国文化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都市度假休闲旅游、养生保健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产品)集群。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总投资约30亿元。其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亿元,旅游项目建设投资20亿元。六、效益分析旅游收入可达6亿元/年以上,利润3亿元/年。预计57年可收回投资。七、前期工作1。已完成白马关三国蜀汉文化国际休闲度假区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2。各景点的水、电、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完善。3.温泉正在钻采中,预计10月能出水.4。白马关镇已争取到国家旅游小集镇建设试点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