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钟山记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者、石钟山。背诵课文。2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3学习课文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揣摩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反对臆断、亲自考察的精神。明白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
2、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3、完成导学预习自测并把相关知识点落实到课文。4、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5、实词析疑: 鼓: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击鼓;例:一鼓作气。弹秦。例:令赵王鼓瑟。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是.例:问今是何世。正确。例:辨清是非.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得到、找得。例:得双石
3、潭上.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鸟叫。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坚决。例:相如固止之。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通暮(m)。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对、向。例:当窗理云鬓。阻挡。例:豺狼当道。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重量单
4、位。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6、课文第一段知识点预习(“:”为解释及其用法,括号为注音)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 下临深潭,微风鼓: 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 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 踪,得: 双石于潭上,扣而: 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 句式: ),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二、分析朗读1、放课文朗读录音2、朗读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3、结合注解疏通第一段4第一段写什么内容?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
5、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锐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
6、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2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用课文原话回答)明确第一问: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
7、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浮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第二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三、拓展练习1。临A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C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 莅临指导2.是A 是说也,人常疑之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C 觉今是日昨非 D 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3。得A 得双石于潭上 B 此余之所得也C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二)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枹止响腾,余韵
8、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三)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第二节一、预习(“:”为解释及其用法,括号为注音)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 齐安舟: 行适: 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 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之,硿硿焉: .余固: 笑而: 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 )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 )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句式: ,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 欲还,而大声发于
9、: 水上,噌吰( )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 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不知其浅深: ,微波入焉: ,涵淡澎湃而: 为此也。舟回: 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 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古: 今: 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 )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 笑谓迈曰:“汝识: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二、分析课文1第二段写什么内容?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
10、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11、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人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
12、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人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
13、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2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
14、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第一问:“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这段描写与下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照应.第二问: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如乐作焉。三、拓展练习(一)补充注释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赴任,就职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4。森然欲搏人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因:于是(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1.因A 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B 因笑谓迈
15、曰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事出有因2。焉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 语焉不详E 且焉置土石3.固A 余固笑而不信也 B 固已怪之矣C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E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相A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B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C 则将焉用彼相矣 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E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F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四)辨析写列句子
16、的句式特点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第三节一、预习预习(“:”为解释及其用法,括号为注音)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故莫: 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 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 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二、分析第三段1、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
17、,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
18、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2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他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在本段结尾,他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用课文原话回答)明确第一问: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
19、无,可乎?第二问: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第三问: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3文章是按什么来组织材料的呢?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三、拓展练习(一)补充注释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1。实A 自以为得其实 B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20、,其实百倍C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绝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 (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
21、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而真正要彻悟它,却必须结合时代背景,联系作
22、者身世。 苏轼是结合自己的惨痛经历在感慨:事不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还要尊重事实.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以为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 石钟山记的艺术特色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石钟山记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因此,石钟山记除具有游记(具有一般游记的特点。第一,清楚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第二,它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第三,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的特点外,还具有某些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