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临沂大学《教育管理学》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949297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沂大学《教育管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临沂大学《教育管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临沂大学《教育管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临沂大学《教育管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合理配置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教育管理活动的意义1、 现代教育已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事业2、为了协调教育的发展3、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资源4、为了服务于教育教育管理活动与其他管理活动的比较共同点:教育管理活动也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教育管理的对象,同样是人、财、物、事、时间、空间等成分;教育管理也表现为一个过程,并有其专门的管理职能;其管理方式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等。不同点(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一面即特性):一教育领域中很多东西人们难以定论或把握,如教育目的、教学技能、学习态度、学术氛围等。二教育完

2、全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而人的发展要受多种因素制约,这就导致教育管理的很多方面难以量化,并直接影响到评判的标准。三教育是价值高度涉入的事业,所以教育管理活动常常会碰到伦理、道德、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四在教育系统中,教学有日趋专业化的迹象。五对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评价,比对其他管理工作的评价要复杂得多。六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学校组织的管理为核心,并探讨与学校教育事业有关的种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实验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稷下学宫:办学体制:官方出资,私家主持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

3、理文献之一.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行为科学,代表人物梅奥;当代管理理论,代表人物西蒙、巴纳德。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基本主张:一把高效率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认为“效率原则是衡量任何组织的基础”。二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管理活动的最基本手段。三统一指挥。四工作标准化.五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六看重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制度.七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八坚信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影响:古典管理理论中的许多管理方法在今天学校管理中运用;被看作是“管理实践的最好的思想基础”。它给教育管理人员这样一种观念上的启示:教育管理活动是可以控制

4、的,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编制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遵循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原则,再辅之以严格的奖惩手段,学校组织也能像其他一切组织一样,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佳的管理目标。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代表人物梅奥)强调员工的动机、工作满意度、非正式组织的意义等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价值。在人和组织之间,人际关系学说更看重人.人际关系学说理论家坚信,只有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改善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才能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其影响:1大量的著作和论文推动了人际关系理论在教育界的传播;2学校行政人员对满足教师心理需要、提高教师士气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3有识之士呼吁学校在制定计划时倾听教师的意见

5、,作到民主参与决策;4部分教师开始有意识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以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行为科学:领域:(1)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2)西蒙的决策理论.(3)领导行为的研究。(4)激励理论。(5)人际沟通、组织发展和变革、角色冲突、组织文化、参与决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影响:(1)理论角度.它改变了以往抽象的哲学思辨和单纯的经验总结,在教育管理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化工作。(2)研究方法方面。行为科学基本的研究手段是实证研究,包括编制问卷、访谈调查、实地观察、个案分析等,使得教育管理的研究更为严谨和科学。(3)学科建设方面。科学的成分大大增强,学科的体系也日趋严密和完

6、善。 教育管理体制的含义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1)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制约;(2)社会的经济状况的制约;(3)受本国教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4)受国际改革潮流的影响;(5)与管理主体有关。教育管理体制的功能(1)领导和指挥的功能。(2)权力分配的功能.(3)分工协作的功能.(4)提高效率的功能。教育管理体制的意义(1)理论层面:有助于澄清对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模糊认识,加深对教育管理体制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的认识,使我们更深刻理解由教育管理体制所构成的各种教育管理现象。(2)实践层面:有助于理清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7、促使我们认真反思近年来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经验及所应吸取的教训,使今后的体制改革工作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可行。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一: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三种类型中最重要)依据:中央和地方关于教育管理事权的分配关系。二:从属制和独立制依据:教育行政管理机关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三:专家统治制和非专家统治制依据:教育管理决策权是否由教育专家掌握校长负责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岗位责任制和人员聘用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教育管理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的异同。相同点:(1)都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2)从优缺点两方面来看,两种体制各有利

8、弊,绝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3)教育管理体制难以解决一切教育问题,它更多影响的是国家政策及管理层面的东西,而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则小得多。不同点: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表现为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以实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1)校长负责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2)岗位责任制和人员聘用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确定教职工的岗位数、岗位职责和任务,根据有关原则实行聘任制,建立合理的聘任程序).(3)校内结构工资制的改革: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

9、口。完善:有很多新问题值得研究,如:如何对现有的小学教师进行适当分流,如何看待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等,需要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进一步去分析和探索。学校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保障组织的含义组织是一个复杂、永远处于活动状态、又不断在自我调整和自我发展的综合系统。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根据组织编制、章程或其他正式制度、规范而建立起来的系统,它是人们长时间置身其中,作用明显而且直接的社会群体,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载体。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内部,由于部分成员的性格、气质、爱好、兴趣等较为接近,因而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结下比一般成员更密切的朋友关系,并形成特有的小团体,且这样的

10、小团体有自己特有的权威和领袖,甚至有自身不成文的规范或章程。两者关系:相互影响和关联,一个正式的组织不可能完全排斥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如果处理和协调地好,有助于正式组织的目标实现。教育政策指政党、政府等各种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而协调内外关系所制定的行动准则.基本模式共有八类,理性模式、渐进模式、综合模式、组织模式、团体模式、精英模式、竞争模式、系统模式.理性模式定义:政策制定者根据一套近似完美的、合乎理性的政策制定程序来制定政策。不足:政策目标难以操作化和量化,资料难以收集齐全,任何国家不存在绝对中立的价值。渐进模式定义:制定新政策时只对过去的政策做局部的调整和修改,

11、使新政策成为过去政策的延伸和发展.优点:政策制定比较稳妥可靠,不必做整体上的调整,执行起来阻力较小.局限性:比较保守。团体模式(=政治协商模式)定义: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广泛听取各政党、团体及不同职业的人的意见,在充分讨论、对话和协商的基础上,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最终达成具有妥协谅解色彩的决定。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它是一种经常运用的方法.教育法的体系包括: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单行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教师聘任制度: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机关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而设置的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评

12、述教育行政机关应该如何依法行政.1无论哪一级教育行政机关,都必须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事,充分、及时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管理其权限范围内的教育事业。2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有实施、监督和管理本辖区内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的法定职责。3教育行政机关通过教育行政立法、教育行政监督检查、教育行政许可、教育行政处罚和教育行政强制执行等教育行政行为实施依法行政。3教育行政机关要有依法行政的意识,要依法管理教育事业。评述学校应该如何依法治校。1依法治校的“法”有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2为了加强教师管理的科学和规范,国家逐步建立一整套基本法律制度,如教师

13、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任用制度、教师奖惩制度等。3学校依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对中小学生的管理要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4学校教育活动是非营利性的,学校通过依法举办校办产业、开展社会服务、收费等方式得到的收入只能用于学校机构自身的建设和发展。5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收费管理也是依法治校的一个重要内容。6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也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领导者的角色组织发展的导引者、组织运行的指挥者、组织沟通的促进者、组织示范者。教育决策的含义和分类含义:广义,教育领导者对教育组织中各种问题的处理或对各种方案的选择.狭义,指教育领导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14、而对本组织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所做的决定。分类:1依据决策的来源:居中的决策、请求的决策、创造的决策.2依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3依据所选择的决策态度:积极的决策和消极的决策.在教职工参与决策程度上,把握三个原则:相关原则(看决策是否与参与者的利益相关);能力原则(考虑参与者的专业能力);权限原则(参与决策者对所决定的事项是否有管辖权).参与决策的方式:照会式,寻求意见式,民主集中式,议会式,参与者共同决断式。巴纳德的组织沟通七项要点是基本观点教师管理的基本内容教师的任用、教师的评价、教师的培训、教师的激励等教师激励的策略物质激励、目标激励、民主激励、情

15、感激励、榜样激励、环境激励、信息激励。教师评价中应注意处理好哪些基本关系.显性(教师的出勤、任课节数等)与隐性(学生的品德教育等)的关系;定量(工作质量通过一定工作数量表现出来)与定性的关系;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学习常规管理:学习活动的基础性工作1、开端管理2、过程管理3、终端管理在学生管理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一是在教育组织活动中,加强正确的导向;二是通过值周班制度、“一周班长制度、班干部轮换制度等措施,将班级建设成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基本阵地;三是运用教育评估手段,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学管理的涵义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教学管理包括宏观和

16、微观两个层次.微观层次指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学校管理者根据教育方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工作的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原则,通过计划、组织、检查、总结等管理环节,对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组合,推动教学工作正常地、高效率地运转。)宏观层次指教育行政机关对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如何做好教研组的建设:一是要按照不同学科建立和健全教研组;二是要有相应的制度;三是要选好教研组长.如何加强教学质量:一是要对教学质量要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教学质量不仅仅指学生的考试成绩。二是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认识教学质量问题。三是教学质量管理要

17、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针对少数拔尖学生。四是教学质量管理要体现一种全过程的管理.五是确立全员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教育经费管理的功能(教育经费是用来做什么的)筹资功能、导向功能、监管功能教育经费的衡量指标(1)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教育财政预算占国家总预算的比例。(3)生均教育经费指数。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区别:制定的主体不同.教育法律只能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政策制定的主体包括政党和国家机关.表现的形式不同。教育政策通常是以决议、决定、纲要、通知、意见、指示等文件形式出现的,而法律则是以法律条款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的。实施方式不同。政策主要是依靠党和国家机关的组织纪律和工

18、作纪律对其特定的工作人员的约束来保证实施。而法律的实施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要求任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必须遵守。作用不同。政策具有指导性、调控性和灵活性,而法律作用的特点则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联系:政策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而法律是政策的特定表现形式,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在政策指导下进行.政策和法律有着共同的本质,这是政策和法律保持协调一致的基础。政策和法律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使其在调整社会关系上具有各自特有的优势。学生管理的内容:1、学生学籍的管理2、常规管理3、德育管理4、学习管理教学管理的任务(内容)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心任务)2、确保教学的

19、正确方向。3、建立和维护教学为主的工作秩序,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4、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体系。5、加强教学科研工作,促进教学科学化.6、充分跳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合理配置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教育管理活动的意义1、 现代教育已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事业2、为了协调教育的发展3、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资源4、为了服务于教育教育管理活动与其他管理活动的比较共同点:教育管理活动也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教育管理的对象,同样是人、财、物、事、时间、空间等成分;教育管理也

20、表现为一个过程,并有其专门的管理职能;其管理方式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等。不同点(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一面即特性):一教育领域中很多东西人们难以定论或把握,如教育目的、教学技能、学习态度、学术氛围等.二教育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而人的发展要受多种因素制约,这就导致教育管理的很多方面难以量化,并直接影响到评判的标准。三教育是价值高度涉入的事业,所以教育管理活动常常会碰到伦理、道德、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四在教育系统中,教学有日趋专业化的迹象。五对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评价,比对其他管理工作的评价要复杂得多。六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学校组织的管理为核心,并探讨与学校

21、教育事业有关的种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实验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稷下学宫:办学体制:官方出资,私家主持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行为科学,代表人物梅奥;当代管理理论,代表人物西蒙、巴纳德。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基本主张:一把高效率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认为“效率原则是衡量任何组织的基础.二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管理活动的最基本手段。三统一指挥.四工作标准化。五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六看重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制度。

22、七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八坚信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影响:古典管理理论中的许多管理方法在今天学校管理中运用;被看作是“管理实践的最好的思想基础”.它给教育管理人员这样一种观念上的启示:教育管理活动是可以控制的,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编制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遵循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原则,再辅之以严格的奖惩手段,学校组织也能像其他一切组织一样,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佳的管理目标.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代表人物梅奥)强调员工的动机、工作满意度、非正式组织的意义等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价值.在人和组织之间,人际关系学说更看重人。人际关系学说理论家坚信,只有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改善组织中的人际

23、关系,才能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其影响:1大量的著作和论文推动了人际关系理论在教育界的传播;2学校行政人员对满足教师心理需要、提高教师士气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3有识之士呼吁学校在制定计划时倾听教师的意见,作到民主参与决策;4部分教师开始有意识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以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行为科学:领域:(1)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2)西蒙的决策理论。(3)领导行为的研究。(4)激励理论。(5)人际沟通、组织发展和变革、角色冲突、组织文化、参与决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影响:(1)理论角度.它改变了以往抽象的哲学思辨和单纯的经验总结,在教育管理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化工

24、作.(2)研究方法方面。行为科学基本的研究手段是实证研究,包括编制问卷、访谈调查、实地观察、个案分析等,使得教育管理的研究更为严谨和科学。(3)学科建设方面.科学的成分大大增强,学科的体系也日趋严密和完善。 教育管理体制的含义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1)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制约;(2)社会的经济状况的制约;(3)受本国教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4)受国际改革潮流的影响;(5)与管理主体有关。教育管理体制的功能(1)领导和指挥的功能.(2)权力分配的功能.(3)分工协作的功能。(4)提高效率的功能。教育管理体制的意义(1)理论层面:有助于澄清

25、对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模糊认识,加深对教育管理体制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的认识,使我们更深刻理解由教育管理体制所构成的各种教育管理现象。(2)实践层面:有助于理清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促使我们认真反思近年来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经验及所应吸取的教训,使今后的体制改革工作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可行。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一: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三种类型中最重要)依据:中央和地方关于教育管理事权的分配关系.二:从属制和独立制依据:教育行政管理机关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三:专家统治制和非专家统治制依据:教育管理决策权是否由教育专家掌握校长负责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校长全

26、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岗位责任制和人员聘用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教育管理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的异同。相同点:(1)都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2)从优缺点两方面来看,两种体制各有利弊,绝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3)教育管理体制难以解决一切教育问题,它更多影响的是国家政策及管理层面的东西,而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则小得多。不同点: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表现为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以实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1)校长负责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

27、);(2)岗位责任制和人员聘用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确定教职工的岗位数、岗位职责和任务,根据有关原则实行聘任制,建立合理的聘任程序)。(3)校内结构工资制的改革: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完善:有很多新问题值得研究,如:如何对现有的小学教师进行适当分流,如何看待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等,需要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进一步去分析和探索。学校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保障组织的含义组织是一个复杂、永远处于活动状态、又不断在自我调整和自我发展的综合系统。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根据组织编制、章程或其他正式制度、规范而建立起来的系统,它是人们长时间置身其中,作用明显而且

28、直接的社会群体,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载体。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内部,由于部分成员的性格、气质、爱好、兴趣等较为接近,因而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结下比一般成员更密切的朋友关系,并形成特有的小团体,且这样的小团体有自己特有的权威和领袖,甚至有自身不成文的规范或章程。两者关系:相互影响和关联,一个正式的组织不可能完全排斥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如果处理和协调地好,有助于正式组织的目标实现。教育政策指政党、政府等各种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而协调内外关系所制定的行动准则。基本模式共有八类,理性模式、渐进模式、综合模式、组织模式、团体模式、精英模式、竞争模式、系统模式。理性模式定义:政

29、策制定者根据一套近似完美的、合乎理性的政策制定程序来制定政策.不足:政策目标难以操作化和量化,资料难以收集齐全,任何国家不存在绝对中立的价值。渐进模式定义:制定新政策时只对过去的政策做局部的调整和修改,使新政策成为过去政策的延伸和发展.优点:政策制定比较稳妥可靠,不必做整体上的调整,执行起来阻力较小。局限性:比较保守。团体模式(=政治协商模式)定义: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广泛听取各政党、团体及不同职业的人的意见,在充分讨论、对话和协商的基础上,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最终达成具有妥协谅解色彩的决定.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它是一种经常运用的方法.教育法的体系包括: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教育基本法律,教

30、育单行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教师聘任制度: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机关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而设置的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评述教育行政机关应该如何依法行政.1无论哪一级教育行政机关,都必须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事,充分、及时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管理其权限范围内的教育事业。2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有实施、监督和管理本辖区内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的法定职责。3教育行政机关通过教育行政立法、教育行政监督检查、教育行政许可、教育行政处罚和教育行政强制执行等教育行政行为实施依法行政

31、。3教育行政机关要有依法行政的意识,要依法管理教育事业.评述学校应该如何依法治校.1依法治校的“法有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2为了加强教师管理的科学和规范,国家逐步建立一整套基本法律制度,如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任用制度、教师奖惩制度等.3学校依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对中小学生的管理要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4学校教育活动是非营利性的,学校通过依法举办校办产业、开展社会服务、收费等方式得到的收入只能用于学校机构自身的建设和发展。5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收费管理也是依法治校的一个重要内容。6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也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领导者

32、的角色组织发展的导引者、组织运行的指挥者、组织沟通的促进者、组织示范者。教育决策的含义和分类含义:广义,教育领导者对教育组织中各种问题的处理或对各种方案的选择。狭义,指教育领导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对本组织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所做的决定.分类:1依据决策的来源:居中的决策、请求的决策、创造的决策.2依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3依据所选择的决策态度:积极的决策和消极的决策。在教职工参与决策程度上,把握三个原则:相关原则(看决策是否与参与者的利益相关);能力原则(考虑参与者的专业能力);权限原则(参与决策者对所决定的事项是否有管辖权).参与决策的方式:照会

33、式,寻求意见式,民主集中式,议会式,参与者共同决断式。巴纳德的组织沟通七项要点是基本观点教师管理的基本内容教师的任用、教师的评价、教师的培训、教师的激励等教师激励的策略物质激励、目标激励、民主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环境激励、信息激励。教师评价中应注意处理好哪些基本关系.显性(教师的出勤、任课节数等)与隐性(学生的品德教育等)的关系;定量(工作质量通过一定工作数量表现出来)与定性的关系;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学习常规管理:学习活动的基础性工作1、开端管理2、过程管理3、终端管理在学生管理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一是在教育组织活动中,加强正确的导向;二是通过值周班制度、“一周班长”制度、班干

34、部轮换制度等措施,将班级建设成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基本阵地;三是运用教育评估手段,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学管理的涵义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教学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微观层次指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学校管理者根据教育方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工作的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原则,通过计划、组织、检查、总结等管理环节,对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组合,推动教学工作正常地、高效率地运转。)宏观层次指教育行政机关对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如何做好教研组的建设:一是要按照不同学科建立和健

35、全教研组;二是要有相应的制度;三是要选好教研组长.如何加强教学质量:一是要对教学质量要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教学质量不仅仅指学生的考试成绩。二是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认识教学质量问题.三是教学质量管理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针对少数拔尖学生。四是教学质量管理要体现一种全过程的管理.五是确立全员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教育经费管理的功能(教育经费是用来做什么的)筹资功能、导向功能、监管功能教育经费的衡量指标(1)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教育财政预算占国家总预算的比例。(3)生均教育经费指数.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区别:制定的主体不同。教育法律只能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政策制定的主体

36、包括政党和国家机关。表现的形式不同。教育政策通常是以决议、决定、纲要、通知、意见、指示等文件形式出现的,而法律则是以法律条款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的。实施方式不同。政策主要是依靠党和国家机关的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对其特定的工作人员的约束来保证实施。而法律的实施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要求任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必须遵守。作用不同。政策具有指导性、调控性和灵活性,而法律作用的特点则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联系:政策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而法律是政策的特定表现形式,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在政策指导下进行。政策和法律有着共同的本质,这是政策和法律保持协调一致的基础。政策和法律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使其在调整社会关系上具有各自特有的优势.学生管理的内容:1、学生学籍的管理2、常规管理3、德育管理4、学习管理教学管理的任务(内容)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心任务)2、确保教学的正确方向。3、建立和维护教学为主的工作秩序,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4、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体系.5、加强教学科研工作,促进教学科学化.6、充分跳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