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35_T 2082-2022人民防空疏散基地建设基本要求.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1626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35_T 2082-2022人民防空疏散基地建设基本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清正版)DB35_T 2082-2022人民防空疏散基地建设基本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清正版)DB35_T 2082-2022人民防空疏散基地建设基本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清正版)DB35_T 2082-2022人民防空疏散基地建设基本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清正版)DB35_T 2082-2022人民防空疏散基地建设基本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20822022人民防空疏散基地建设基本要求Basic requirements for civil air defense evacuation base construction2022-10-27 发布2023-01-27 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ICS 95.020CCS P 1835DB35/T 20822022I目次前言.引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35选址要求.46功能分区与建设要求.47出入口与道路建设要求.208场地竖向设计要求.209平战结合建设要求.2110 标识标牌设置要求.22附录 A(资料性)人防

2、疏散基地与人防疏散地域基本建设标准比较.23附录 B(资料性)标识标牌.24参考文献.31DB35/T 2082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建省人防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福建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福建省人防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洪、薛莉莉、张弢、刘元、王中兴、赵贵华、周勇、刘钊、伏海艳、林靖靖、卢俊、王彬彬、李海晏。DB35/

3、T 20822022III引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福建省人民防空条例,落实福建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城市人民防空疏散基地建设的战略部署,推动福建省人民防空疏散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本文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城市发展建设实际情况制定。人民防空疏散基地的建设需要与国土空间规划、人民防空方案要求相统一,纳入人民防空专项规划内容,并与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相协调。人民防空疏散基地的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重点建设、平战结合、平灾结合、绿色生态的原则,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既有基础设施,实现资源整合,并充分发挥战备、社会、经济综合效益。人民防

4、空疏散基地的建设要求统一规划,允许分期实施。DB35/T 208220221人民防空疏散基地建设基本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人民防空疏散基地(以下简称“人防疏散基地”)的规划布局、选址要求、基本功能组成、规模指标、主要建设内容、主要设施配置及其设计与建设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人防疏散基地的规划、设计与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2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35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CJJ 37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JGJ 64饮食建筑设计标准DBJ/T 13-273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计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平时peacetime和平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既无战争又无明显战争威胁的时期。来源:GB 500382005,2.13.2战时wartime战争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自开始转入战争状态直至战争结束的时期。来源:GB 500382005,2.13.3临战时imminence

6、of war临战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自明确进入战前准备状态直至战争开始之前的时期。来源:GB 500382005,2.1DB35/T 2082202223.4人口疏散population evacuation战时依据敌空袭目标的规模和强度,组织城市人口远离危险区,避开空袭兵器的杀伤,保存有生力量和战争潜力的有效防护措施。由县以上人民政府统一组织,根据国家发布的命令实施。注:按疏散时机,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3.5早期疏散early evacuation战争即将爆发至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之前的时间内,按照城市人口疏散计划,组织城市居民向预定地域实施的疏散。3.6临战疏散pre-wa

7、rfare evacuation国家宣布战争状态后至战争爆发的时间内,按照城市人口疏散计划,组织重要目标附近、易发生次生灾害目标附近和人口密集区的城市居民向预定近郊区或低危险区实施的疏散,早于紧急疏散。3.7紧急疏散emergency evacuation空袭警报后,组织留城、留守人员就近就地,利用地形、地物或人防设施等实施的疏散与掩蔽。3.8人防疏散基地civil air defense evacuation base设置在城市人口疏散的主要方向上,位于城市近郊或低危险区,战时作为城市人口疏散的指挥中心及部分临战疏散人口安置的场所。注:人防疏散基地战时是集疏散指挥、人员安置、医疗保障、物资储

8、备、运输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平时具备教育培训及应急避难等功能。3.9人防疏散地域civil air defense evacuation zone设置在城市中心城区以外,位于城市远郊或行政管辖范围内的乡镇,战时作为城市早期及临战疏散人口安置的主要场所。注:人防疏散地域战时具备基本生活、医疗、教育和物资保障条件,安置人口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并能开展一定的生产活动。3.10疏散指挥区evacuation command area人防疏散基地内的核心区域,战时具有人口疏散指挥、物资筹运、内外通信联络、基地管理等职能的场所。3.11人员安置区personnel relocation are

9、a人防疏散基地内,战时保障疏散安置人员居住、生活的场所。3.12物资储备区provisions storage area人防疏散基地内,战时储备疏散安置人口基本生活物资的场所。3.13医疗保障区medical security area人防疏散基地内,战时对伤病员进行早期救治和开展卫生防疫的场所。DB35/T 2082202233.14运输保障区transportation support area人防疏散基地内,战时满足运输车辆临时或短期停放、修整的场所。3.15有效用地面积effective land area人防疏散基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可以有效使用的土地面积,为战时基本功能区有效用地面

10、积之和。注:有效用地包含疏散基地内地面建筑与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出入口广场、内部人行与车行道路、停车场、室外场地等;不包含疏散基地内不便于使用的林地、水面、不利地形地貌等不适宜建设的土地面积,以及疏散基地出入口外的道路、绿化等用地面积。4基本规定4.1人防疏散基地是城市人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应根据城市人民防空方案和人民防空专项规划要求建设,宜合理利用人民防空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等既有资源。4.2人防疏散基地是城市绿地建设及防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4.3人防疏散基地与人防疏散地域应统一规划,统筹协调选址与布局、规模与数量、建设标准与服务保

11、障能力等。人防疏散基地与人防疏散地域的基本建设要求比较见附录 A。4.4人防疏散基地的建设应坚持平战结合原则,充分考虑平时功能与战时功能相适应。平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功能定位与建设模式,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设施配置等应安全可靠、方便使用与维护管理,有利于保障战时功能,有利于快速实现平战功能转换。4.5人防疏散基地战时应具备疏散指挥、人员安置、物资储备、医疗保障和运输保障五项基本功能;平时应兼顾防灾避难、人防宣传培训、人防演练和技能训练等需求。4.6人防疏散基地可结合平原或条件适宜的山地建设,建设规模应与实际建设条件相适宜,按战时安置疏散人口的数量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类。平原地区

12、用地规模宜符合表 1 的规定;山地地区用地规模宜按不低于平原地区用地规模的 1.2 倍取值,用地范围内的密林、溪流、河湖、深潭、沟壑等不适合人员使用、不适合开发建设的区域不计入总用地面积。4.7人防疏散基地的实际可安置疏散人口数量(以下简称“实际安置人数”)允许在表 1 安置疏散人口数量(以下简称“安置人数”)基础上有 20的增量。当安置人数介于某个区间时,可采用插入法计算对应的用地面积指标。表 1人防疏散基地分类及规模指标分类安置疏散人口数量(人)有效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大型6 00070 000100 000中型2 000,6 00024 500,70 00035 000,100 0

13、00小型2 00024 50035 000DB35/T 2082202245选址要求5.1人防疏散基地位于城市人口疏散的主要方向上,其选址应遵循交通便利、安全可靠、有利保障、有利生存、平战结合等原则,应根据城市规划布局、设防等级、人口规模、行政区划范围、自然地理条件等情况,合理控制人防疏散基地与城市中心城区的距离,宜在城镇开发边界内,与城郊绿地建设相结合。5.2人防疏散基地应具备一定的地幅和隐蔽条件,应选择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有可靠水源、电源保障,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宜临近医院、卫生所的区域。5.3人防疏散基地的选址应避开危险源及次生灾害易发区,且应符合以下规定:a)避开敌重要空袭方向和军事设施

14、、水厂、电厂等重要目标;b)避开地震断裂带,以及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地段;c)避开水库或堰塞湖泄洪区、山洪威胁区、洪水期间的主流区、濒险水利设施下游地段;d)避开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和仓库、可燃材料堆场、加油(气)站等有爆炸危险源地段,并符合重大危险源安全防护距离要求;e)避开生产或大量使用有毒化学品的工业区,以及有害液体、重毒气体储罐等重污染源地段,且位于这些区域的上风向;f)避开高压线走廊、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高压电杆等的次生灾害影响范围;g)避开地面建(构)筑物倒塌影响范围。5.4人防疏散基地应具备至少与两条城市疏散干道相衔接的条件,两条城

15、市疏散干道宜为不同方向。6功能分区与建设要求6.1一般规定6.1.1人防疏散基地应包含疏散指挥区、人员安置区、物资储备区、医疗保障区和运输保障区五个战时基本功能区。6.1.2战时基本功能区的布局宜符合以下规定:a)当位于平原地区时,各功能区相互毗邻、集中布置;当位于山地地区时,各功能区可结合地形分散布置,合理控制规模与间距;各功能区设人行与车行道路,并相互连通;b)疏散指挥区选择场地条件良好,水源、电源等基础设施较齐备的位置;c)人员安置区选择场地条件较好,靠近水源、电源的位置;d)物资储备区选择地势较高,干燥通风,靠近基地出入口,具备运输及装卸物资条件的位置;e)医疗保障区临近疏散指挥区和人

16、员安置区设置;f)运输保障区选择靠近基地出入口,具备车辆通行、集中停放条件的位置。6.1.3人防疏散基地内的主体设施包含平时与战时的功能用房、室外场地等,其建设遵循平战结合、绿色环保、经济适用、安全可靠、景观协调等原则,并符合以下规定:a)地面建筑宜为低、多层建筑,宜采用装配式、绿色节能建筑类型;b)地面建筑的规划布局与设计应符合 GB 50016、GB 50352 和 GB 50011 的相关要求;c)大、中型人防疏散基地宜结合地下室或利用地形高差修建人员与物资掩蔽场所、设备房间等;d)临时住宿用房、临时库房、临时医疗用房等平时应预留场地,临战时设置。DB35/T 2082202256.1.

17、4人防疏散基地内的基本保障设施包含通信设施、监控与广播设施、消防设施、水电保障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及无障碍设施等,其建设遵循整体统筹、平战结合、安全耐用、方便维护管理等原则,并应合理利用既有设施。6.1.5人防疏散基地内的应急保障设施包含应急设施与应急车辆,可临战时设置。6.2疏散指挥区6.2.1疏散指挥区宜采用低、多层建筑,应包括指挥用房、通信用房、保障用房、停车库或停车场、室外训练场。各功能用房和停车库宜集中布置在疏散指挥中心大楼,大、中型疏散基地宜结合地下室设置战时人员掩蔽工程;室外训练场应综合用地条件、合理布局。6.2.2指挥用房包括指挥室(具备视频会议功能)、指挥长休息室、各职能办公室

18、和机要室;通信用房包括基本通信室、通信控制室、应急通信与通信值班室、监控与应急广播室;保障用房包括值班室、休息室、装备器材库、卫生间、盥洗间及固定电站、深井泵房、备用水库或水箱间等相关设备房间。各功能房间应合理分区、紧凑布局。6.2.3装备器材库大小根据平时与战时使用需求确定,宜布置在建筑首层;个人防护用具根据战时疏散指挥区工作人员的数量配置,宜设专用房间存放。6.2.4疏散指挥区以停放应急通信车和小型车为主,大型人防疏散基地宜配置应急电源车;平时有山林防火需求时,应配置消防车。大型人防疏散基地停车库宜按停放 2 辆轻型车、4 辆小型车考虑;中型人防疏散基地停车库宜按停放 1 辆轻型车、2 辆

19、小型车考虑;小型人防疏散基地停车库宜按停放 2 辆小型车考虑。6.2.5当停车库建设数量不足或不适合建设时,可设停车场补充,停车场的车辆配置与用地面积指标参照停车库要求;当停车库满足配置要求时,也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设置停车场,停车库与停车场的面积指标宜符合表 2 的规定,两者互为补充。6.2.6室外训练场应满足战时使用要求,场地平坦、方便人员集结,宜结合绿地设置。6.2.7疏散指挥区的工作人员数量及相关面积指标宜符合表 2 的规定。表 2疏散指挥区的工作人员数量及相关面积指标项目大型中型小型工作人员数量(人)18060,18060功能用房建筑面积()5 0001 800,5 0001 800停

20、车库最小建筑面积或停车场最小用地面积()28014080室外训练场()2 4001 200,2 4001200总建筑面积a()5 3002 000,5 3002 000有效用地面积()5 5002 500,5 5002 500a总建筑面积为地面疏散指挥中心的功能用房与停车库建筑面积之和,有人防设施时,可增加人防设施的建筑面积。6.2.8当人防疏散基地的战时基本功能区分散布置时,远离疏散指挥区的其他功能区内宜配置使用面积不小于 8 的通信值班室或配置 1 辆小型应急通信车停车位,其面积应计入所在功能区的面积指标中。DB35/T 2082202266.2.9疏散指挥区的主要设施配置,宜符合表 3

21、的规定。表 3疏散指挥区的主要设施配置6.3人员安置区6.3.1人员安置区应包括固定住宿用房、临时住宿用房、食堂、保障用房和室外公共设施场地。6.3.2固定住宿用房应根据人防疏散基地平时使用要求和投资建设能力确定建设规模,可采用新建或租用等方式建设,宜按不低于安置人数的 20设置。临时住宿用房可采用临时板房、帐篷等,按扣除固定住宿用房安置人数后的实际安置人数设置。分区主要设施配置大型中型小型主体设施地面疏散指挥中心室外训练场室外停车场室外公共卫生间平时地下车库,战时人防设施地下设备用房装备器材个人防护用具训练装备、器材日常工具应急设施或应急车辆应急通信车应急电源车设备抢修车轻型消防车基本保障设

22、施通信、监控、应急广播设施消防设施水电保障设施安全保障设施无障碍设施注 1:“”表示应设,“”表示宜设,“”表示可设,“”表示不需要设。注 2:应急设施和应急车辆临战时配置,装备器材临战时补充。DB35/T 2082202276.3.3临时住宿用房平时应预留场地,临战时搭建,应设防洪、防火、防雷电等保护措施,应远离大树和高压电杆等易受雷击的物体。平原地区宜集中布置,山地地区可结合地形分散布置。预留场地宜地面平坦,坡度不应大于 0.2;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 8时,宜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6.3.4固定住宿用房的建筑面积与临时用房的有效用地面积应根据平时使用需求、建设资金保障能力、后期

23、维护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宜符合表 4 的规定。6.3.5食堂宜单独设置,规模应兼顾平时与战时需求,符合 JGJ 64 相关设计指标要求。其中,就餐区面积宜按平时使用需求确定,饮食加工与食品库房区面积宜按战时实际安置人数的食品加工需求量考虑,建筑层数不宜超过两层。6.3.6保障用房包括消防水泵房、消防水库、配电间、值班室、淋浴间、公共卫生间、垃圾存放间。临战时可根据战时需求,配置应急储水箱或应急供水车、应急电源车、野战炊事车、移动淋浴车、移动厕所、垃圾清运车、消毒喷洒车等。6.3.7室外公共设施场地宜平整开敞,面积按实际安置人数每人 0.4 0.6 配置,并宜独立划分防火分隔区。战时可用于应急保

24、障车辆停放,结合临时住宿用房设置公共服务点、物资分发点、医疗点、供水点、垃圾收集点和公共卫生间等;平时可供住宿人员活动或临时停车使用。6.3.8人员安置区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及设施。6.3.9人员安置区的规模指标,宜符合表 4 的规定。表 4人员安置区规模指标项目大型中型小型固定用房住宿人数(人)1 200400,1 200400临时用房住宿人数(人)6 0002 000,6 0002 000固定住宿用房建筑面积a()13 8004 600,13 8004 600食堂建筑面积()2 200800,2 200800保障用房建筑面积()800400,800400临时住宿用房有效用地面积()(含室外公共

25、设施用地及防火间隔面积)48 00016 000,48 00016 000总建筑面积b()16 8005 800,16 8005 800有效用地面积()55 70018 800,55 70018 800a表中的固定住宿用房建筑面积按安置人数的 20、人均使用面积 8、使用面积系数 0.7 确定。b总建筑面积为固定住宿用房、单独设置的食堂和保障用房的建筑面积之和。6.3.10人员安置区的主要设施配置,宜符合表 5 的规定。DB35/T 208220228表 5人员安置区的主要设施配置6.3.11当临时住宿区采用帐篷搭建时,帐篷按 12 的规格设置,每个帐篷可满足 46 人使用。每个帐篷组为一个防

26、火分隔单元;每个帐篷组团按 7 个帐篷组配置,并设 1 处集中的室外公共设施场地,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帐篷单元按 3 个帐篷组团配置,3 个帐篷组团的室外公共设施场地可分散设置,也可结合设置。帐篷住宿区的分级控制指标应符合表 6 的规定。分区主要设施配置大型中型小型主体设施固定住宿用房食堂保障用房临时住宿用房预留场地室外公共设施场地地下设备用房应急设施或应急车辆应急储水箱或应急供水车野战炊事车移动淋浴车移动厕所可移动垃圾储运设施基本保障设施通信设施消防设施水电保障设施安全保障设施无障碍设施注 1:“”表示应设,“”表示宜设,“”表示可设,“”表示不需要设。注 2:应急设施和应急车辆临战时配置。D

27、B35/T 208220229表 6帐篷住宿区分级控制指标项目帐篷组帐篷组团帐篷单元住宿人数(人)1401 0003 000防火间距要求(m)21212有效用地面积a()6008 00024 000a帐篷组团、帐篷单元的有效用地面积为多个帐篷组、组间防火间隔面积及室外公共设施场地面积之和。6.3.12帐篷住宿区应划分防火分隔区,并符合以下规定:a)每个防火分隔区占地面积不宜大于 600,帐篷搭建长度不宜大于 50 m;b)防火分隔区内人行通道净宽度不应小于 2 m;c)防火分隔区内帐篷门与门的最小间距为 2m,帐篷门与墙的最小间距为 1.5m,帐篷墙与墙的最小间距为 1 m;d)防火分隔区之间

28、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 12m,帐篷与临时板房或其他地面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2 m;e)帐篷住宿区应配置室外消火栓;每个帐篷组内应至少配置 2 个灭火器设置点,每个灭火器设置点配置 MF/ABC4 型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 2 具,最大保护距离 20 m;f)帐篷应选用阻燃型、环保材质。6.3.13当临时住宿区采用临时板房搭建时,临时板房不应超过二层,且总数不宜超过 1 000 间。临时板房按 24 的规格设置,每间面宽 4m,山墙进深 6m,可满足 46 人使用。每个板房组为一个防火分隔区;每个板房区按 2 个板房组配置,集中设 1 处 400 600 室外公共设施场地。临时板房住宿区分级控制

29、指标应符合表 7 的规定。表 7临时板房住宿区分级控制指标项目板房组板房区住宿人数(人)5001 000板房间数(间)100200防火间距要求(m)35建筑面积()2 5005 000有效用地面积a()4 0008 000a板房区的有效用地面积为板房组、组间防火间隔面积及室外公共设施场地面积之和。DB35/T 20822022106.3.14临时板房的布局与防火要求主要包括:a)临时板房可单层或双层布置,以山墙拼接横向成行,若干行组成一个防火分隔区,单层每行最大拼接长度不应大于 60 m,双层每行最大拼接长度不应大于 40 m。防火分隔区内两行板房之间的行距及山墙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3m,不设置

30、房间门的墙面与相邻板房的行距不宜小于1m;b)板房住宿区每个防火分隔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2 500,且板房数量不应大于 100 间。防火分隔区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 5 m,与帐篷防火分隔区的间距不应小于 12 m。当防火分隔区之间设车行道时,道路的净宽与净高均不应小于 4 m;c)人员安置区集中设置临时板房的总数接近 1 000 间时,与其他住宿用房的间距不应小于 30 m;d)板房住宿区应配置室外消火栓;每 10 间临时板房应至少配置 1 个灭火器设置点,每个灭火器设置点配置 MF/ABC1 型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 3 具,最大保护距离 25 m;e)板房应采用阻燃型、环保材料搭建。6.3.1

31、5人员安置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符合以下规定:a)公共卫生间、医疗点、垃圾收集点与帐篷区应留有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并宜设置在下风向,宜用绿化带隔离;b)公共卫生间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50 m,每 500 人应设 1 处公共卫生间,并应考虑无障碍设施,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当采用移动厕所时,厕位数宜按每 100 人 2 个确定;当采用暗坑式水冲厕所或旱厕时,厕位数宜按每 100 人 1 个确定,女厕位数量宜为男厕位数量的 1.5 倍;c)医疗点、物资分发点及其他管理服务点的占地面积宜为 36;d)每个帐篷组团配置 2 处集中供水点,并设遮雨棚,宜按每 100 人至少 1 个水龙头设置;e)每个帐

32、篷组应设垃圾分类收集桶,每个帐篷组团应设 1 处垃圾收集点,并配置可移动垃圾储运设施;f)临时住宿区宜结合室外公共设施场地设置面积不小于 70 的公共活动场所。6.4物资储备区6.4.1物资储备区应包括固定库房、临时库房、室外货场、临时停车场及附属用房。物资应分类、分区存放。大型人防疏散基地的临时停车场面积宜按停放 2 辆轻型车、1 辆中型车考虑;中型人防疏散基地停车场面积宜按停放 1 辆轻型车、1 辆中型车考虑;小型人防疏散基地停车场面积宜按停放 1 辆中型车考虑。6.4.2固定库房与临时库房的建筑面积均宜按不小于每人 0.17 确定,保障人数分别按实际安置人数的一半考虑;室外货场面积按固定

33、库房与临时库房建筑面积之和的 30确定。6.4.3固定库房平时应建设到位;临时库房平时应预留场地,临战时可采用装配式棚架等快速搭建;室外货场平时应建设到位,用于物资临时堆放、装卸、晾晒、安全检查等,可与临时停车场结合设置;临时停车场主要考虑停放轻型车、中型车;附属用房包括值班室、办公室、卫生间等,卫生间厕位不应少于 2 个,宜为水冲厕所。6.4.4固定库房和临时库房宜为单层,室内净高应与货物堆放高度相匹配,室内外高差不应小于 0.3m,并应有监控、防盗、防鼠、防火、防水、防潮、排水、通风除湿等措施。6.4.5战时物资主要包含食品物资、生活物资、设备工具等不同类型,药品可结合医疗保障用房储备。战

34、时物资的储备量与保障人员数量、物资保障标准及保障时间等有关。平时库房的物资储备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战时库房的物资储备量应按实际安置人数保障 15d 考虑。战时主要物资储备符合以下要求:a)主食储备量不低于每人每日 0.4 kg,饮用水储备量不低于每人每日 1.5 L;b)住宿帐篷(12 规格)按每 4 人 1 顶储备,医疗帐篷(36 规格)按每千人 1 顶储备;DB35/T 2082202211c)折叠床、棉被、毛巾被、急救包、日常生活用品等按单人储备。6.4.6物资储备区的建设规模宜符合表 8 的规定。表 8物资储备区的建设规模项目大型中型小型固定库房建筑面积()600200,600200

35、临时库房建筑面积()600200,600200室外货场面积()360120,360120停车场面积()20014080总建筑面积a()600200,600200有效用地面积b()3 0001 000,3 0001 000a总建筑面积不包含临时库房建筑面积。b有效用地面积包含室外货场和停车场的用地面积。6.4.7物资储备区的主要设施配置,宜符合表 9 的规定。表 9物资储备区的主要设施配置分区主要设施配置大型中型小型主体设施固定库房临时库房预留场地室外货场临时停车场附属用房地下库房应急设施或应急车辆货物运输车货物装卸或搬运工具,如铲车、推车等货物防雨篷布等DB35/T 2082202212表 9

36、物资储备区的主要设施配置(续)6.4.8物资储备区的固定库房设计要求主要包括:a)库房的防火设计、消火栓、灭火器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置、与周边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等应符合 GB 50016 的要求;b)库房地面应高于室外地面,地坪荷载应满足货物堆放及装卸机械的运输和通行要求;c)当利用地下空间或自然岩洞等作为物资储备库时,应确保结构安全,并有通风除湿、防潮、防雨水倒灌及排水等措施。6.4.9物资储备区的临时库房设计要求主要包括:a)临时库房的搭建材料应采用阻燃型、环保材料,消火栓、灭火器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置、与周边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等应符合 GB 50016 的要求;b)临时库房的

37、预留场地宜做地面硬化处理,满足货物堆放及装卸机械的运输和通行要求,应高出周边地面,并设有效防排水设施,物资宜采用底部架空的货架存放。6.5医疗保障区6.5.1医疗保障区应包括固定医疗用房、临时医疗用房与停车场。平时用于使用人员的门诊、急诊、送医、常规救治和卫生防疫等;战时用于安置人员的日常巡诊、伤病员的早期救治和卫生防疫等。6.5.2人防疏散基地的医疗用房主要由诊疗用房、医技用房、普通病房、办公用房、保障用房等组成。医疗用房的平时床位数根据基地规模配置,战时医疗帐篷的床位数按人防疏散基地实际安置人数的 0.5标准确定。战时普通病房采用 36 医疗帐篷,每个帐篷设置 46 床;医疗方舱和传染病房

38、方舱采用 4m6 m 规格。6.5.3战时供水点、移动厕所宜结合医疗帐篷和医疗方舱设置,供水点 12 处,供水龙头数量不宜小于医疗帐篷数量;移动厕所 12 处,每处不宜少于 4 个厕位,男女各一半;供水点和移动厕所的服务半径均不宜超过 30 m。6.5.4人防疏散基地医疗用房的设置要求符合表 10 规定。大型人防疏散基地宜配备远程医疗系统。大型人防疏散基地停车场用地面积宜按停放 1 辆中型车、2 辆轻型车考虑;中型人防疏散基地停车场用地面积宜按停放 1 辆中型车、1 辆轻型车考虑;小型人防疏散基地停车场用地面积宜按停放 2 辆轻型车考虑。分区主要设施配置大型中型小型基本保障设施通信设施消防设施

39、水电保障设施安全保障设施注 1:“”表示应设,“”表示宜设,“”表示可设,“”表示不需要设。注 2:应急设施和应急车辆临战时配置。DB35/T 2082202213表 10医疗用房设置要求区域大型中型小型固定医疗用房诊疗用房内科、外科诊室、急诊综合诊室、急诊诊疗室医技用房检查室、X 光室、B 超室、心电图室、化验室、药房、处置间、治疗室、消毒供应室检查室、B 超与心电图室、化验室、药房、治疗室、消毒供应室检查室、化验室、药房、治疗室、消毒供应室医护办公用房2 间12 间1 间普通病房2 床1 床2 床无保障用房开水间、盥洗间、卫生间和污物间等(20)开水间、盥洗间、卫生间和污物间等(10 20

40、)开水间、盥洗间和卫生间等(10)使用面积合计250 100,250 100 临时医疗用房医疗帐篷36 床(6 个9 个帐篷)1236 床(2 个9 个帐篷)12 床(2 个3 个帐篷)医疗方舱4 个24 个2 个传染病房方舱2 个12 个1 个保障设施供水点、供餐点、移动厕所、污物收集点供水点、供餐点、移动厕所、污物收集点供水点、供餐点、移动厕所、污物收集点6.5.5医疗保障区应合理分区,洁污分离,合理组织人员与车辆、医务人员与病人流线,并符合以下规定:a)医疗用房应设置明显标识,人员出入口与通道应考虑无障碍设计;b)医疗废弃物清运口应单独设置,远离人员出入口,且不应与其他基本功能区的垃圾清

41、运口合用;c)传染病房方舱应单独设置,采用消毒措施,与其他房间之间应有不小于 20 m 隔离间距,并应采用绿化带分隔;d)医疗污水应配置消毒处理设施,经消毒处理后排放;e)医疗废弃物应单独收集、消毒处理后单独清运。6.5.6医疗方舱、医疗帐篷平时预留场地的地面宜平整开敞。6.5.7医疗保障区的规模宜符合表 11 的规定。表 11医疗保障区规模项目大型中型小型固定医疗建筑面积()360150,360150临时医疗用地面积()1 200500,1 200500停车场用地面积()200140120总建筑面积a()360150,360150有效用地面积()2 000900,2 000900a总建筑面积

42、为固定医疗用房建筑面积,不包含帐篷医院、方舱医院等临时医疗用房建筑面积。DB35/T 20822022146.5.8医疗保障区的主要设施配置,宜符合表 12 的规定。表 12医疗保障区的主要设施配置6.6运输保障区6.6.1运输保障区应包括停车场地、车辆检修与清洗场地、人员休息区及附属用房,用于安置人员的接送、应急物资运输等,不考虑车辆加油、加气或充电设施的配置。6.6.2停车场进出车道应分开设置,确保流线组织顺畅;检修、洗车宜室外独立设置;人员休息区宜按安置人数的 5、每人 1.2 计算所需面积;人员休息区应设饮水设施,宜按每 100 人 1 个水龙头配置;附属用房包括管理室、调度室、广播室

43、、公共卫生间等,公共卫生间宜按休息人数每 100 人 2 个厕位设计,男女均等。6.6.3运输保障区的主要道路及出入口宽度宜满足运输车辆双向通行要求;若条件受限、只能单向通行时,宜与环形消防车道结合设置,或考虑车辆回转空间。6.6.4大型人防疏散基地的运输保障区宜结合室外停车场地设置直升机起降坪,并应满足中型直升机的安全起降要求。6.6.5运输保障区的规模宜符合表 13 的规定。分区主要设施配置大型中型小型主体设施固定医疗用房临时医疗用房预留场地停车场应急设施或应急车辆医用帐篷、医疗方舱及配套装备移动厕所医疗救护车应急电源车应急储水箱或应急供水车可移动垃圾储运设施基本保障设施通信设施消防设施水

44、电保障设施安全保障设施无障碍设施注 1:“”表示应设,“”表示宜设,“”表示可设。注 2:应急设施和应急车辆临战时配置;医用帐篷平时可储存于物资仓库,临战时搭建。DB35/T 2082202215表 13运输保障区规模项目大型中型小型停车数量(辆)208,208停车场地面积()2 000800,2 000800人员休息区面积()360120,360120车辆检修与清洗场地面积()18012060附属用房建筑面积()200100,200100总建筑面积a()200100,200100有效用地面积()3 0001 200,3 0001 200a总建筑面积为附属用房建筑面积。6.6.6运输保障区的主

45、要设施配置,宜符合表 14 的规定。表 14运输保障区的主要设施配置分区主要设施配置大型中型小型主体设施附属建筑(含人员休息、管理、调度、值班、广播室及公共卫生间等)停车场地人员休息区车辆检修与清洗场地直升机起降坪应急设施或应急车辆中型客车中型货车应急供油车应急储水箱或应急供水车基本保障设施通信设施消防设施水电保障设施安全保障设施无障碍设施注 1:“”表示应设,“”表示宜设,“”表示可设,“”表示不需要设。注 2:应急设施和应急车辆临战时配置。DB35/T 20822022166.7基本保障设施建设要求6.7.1通信设施建设要求主要包括:a)人防疏散基地应具备两种及以上通信手段,实现基地内各功

46、能区之间以及基地与外部各通信联络点之间的有线、无线通信联络。平时可利用固定电话、手机作为基本通信手段,战时配备无线电台、卫星电话等作为应急通信手段。大型人防疏散基地,有条件时可设置卫星通信地面站;b)人防疏散基地宜配置计算机局域网,进行基地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并应与互联网以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c)人防疏散基地应配备应急广播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d)大型人防疏散基地应在疏散指挥区配置人防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内外通信联络;宜建立人口疏散数据库及疏散体系管理平台,加强数字化建设;e)有线、无线通信设备可根据平时使用需要配置,临战时补充;有线通信线路及网络应敷设到各功能区并预留接口,便于今后的信

47、息化建设;f)主要通信设施的配置应符合表 15 的规定。表 15主要通信设施配置主要通信设施疏散指挥区人员安置区物资储备区医疗保障区运输保障区基本通信应急通信有线通信线路及网络的预留接口防空警报设施应急广播视频监控设备计算机局域网卫星通信地面站应急通信车注:“”表示应设,“”表示宜设,“”表示可设,“”表示不需要设。6.7.2消防设施建设要求主要包括:a)人防疏散基地内应设置消防车道,配备消防水源及消防设施。当基地周边或内部林木分布较多时,应设置防火隔离带等防火分隔措施;b)人防疏散基地内的建(构)筑物应依据 GB 50016 的相关要求,合理设置消防设施;c)人防疏散基地内应设置消防水库和消

48、防水泵房,宜设在人员安置区。人员安置区内的临时住宿区,应设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具体应符合 GB 50140、GB 50974 的相关要求;电气线路仅允许敷设低功率照明线路;d)人防疏散基地内的车行道路组织应兼顾消防车通行要求,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 8,净宽和净高均不应小于 4 m;当为尽端式道路时,其长度不宜大于 120 m,并应设置不小于 12 mDB35/T 208220221712 m 的回车场地;当为环形消防车道时,中心线间距不应大于 160 m;消防车应便于靠近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取水;消防车停留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 3;e)主要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表 16 的规定。表 16主要

49、消防设施配置主要消防设施疏散指挥区人员安置区物资储备区医疗保障区运输保障区防火分隔措施消防通道消防水库(池、箱)消防水泵房灭火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设施注:“”表示应设,“”表示宜设,“”表示可设,“”表示不需要设。6.7.3给水设施建设要求主要包括:a)人防疏散基地应有安全可靠、清洁卫生的水源保障,应与周边供水站建立联系。市政供水覆盖的区域,水源应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水源两种方式;市政供水未覆盖的区域,自备水源应不少于两处。自备水源宜优先采用深水井,并采取防护措施;可采用备用水库、储水池(箱)、应急供水车等储水;有条件时,也可利用溪水、泉水等自然水体,通过监测、净化措施达到使用标准;b)给水系统由取

50、水设施、水监测与处理设施、配水管网、储水设备、末端净水设备等组成,应在基地内统一配置;c)战时储水量应按人防疏散基地实际安置人数不低于 15 d 的战时最大用水量储备,同时考虑战时管线局部破坏、抢修造成的漏水损失;d)主要给水设施的配置应符合表 17 的规定。表 17主要给水设施配置主要给水设施疏散指挥区人员安置区物资储备区医疗保障区运输保障区深水井、深井泵房、备用水库或水箱间水净化设施应急储水箱或应急供水车配水管网消防环状管网配水点DB35/T 2082202218表 17主要给水设施配置(续)主要给水设施疏散指挥区人员安置区物资储备区医疗保障区运输保障区开水间注:“”表示应设,“”表示宜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