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T 2477—2022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规范-(高清正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1123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T 2477—2022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45T 2477—2022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45T 2477—2022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45T 2477—2022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45T 2477—2022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3.CCS C 5广Specif2022-080 56 西壮养fication-01-26 发 壮族养老机 for pret发布 广西壮族自机构传evention the Old-a壮族自治区自治 传染病and conage care 区市场监督区病预防trol of institu督管理局 地DB控制规infectioutions 发 布 45方标B45/T 247规范 ous dise2022-0布 5 标准772022 ases of 02-28 实准 2 in实施DB45/T 2477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2、4 预防.1 5 控制.4 6 保障.5 附录 A(资料性)报告处置流程.8 DB45/T 2477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提出并宣贯。本文件由广西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梧州市民政局、梧州市社会福利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进忠、陈冬艳、易铭良、高洁凤、陈东林、赖卫、梁展、林锦秀、李婕、覃家裕、陀昆芳。DB45/T 24772022 1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规范 1 范围 本文

3、件规定了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预防、控制、保障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养老机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0213 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 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 19082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T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GB/T 273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餐饮业要求

4、 GB 27950 手消毒剂卫生要求 GB/T 34855 洗手液 GB 38600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YY 0469 医用外科口罩 YY/T 0969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3 术语和定义 GB 3860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预防 4.1 健康宣教 4.1.1 养老机构应对工作人员和老年人进行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技能的健康教育,每年不少于 2 次。4.1.2 对养老机构内员工、老年人、老年人家属等定期进行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公告栏、微信、广播、讲座、出入口海报张贴等多种形式,进行有针

5、对性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4.1.3 养老机构要在专业卫生机构的指导下,为老年人和员工及时提供预防接种相关信息,倡导易感DB45/T 24772022 2 人群科学合理地进行防疫注射,降低养老机构内传染病暴发的风险。4.2 健康管理 4.2.1 养老机构应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和工作人员及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宜智能信息化管理。4.2.2 工作人员就职前,提供相应的健康体检材料,由养老机构核实、存档备案后方可入职。4.2.3 老年人入住前,应进行健康体检和评估,筛除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性疾病,提供

6、相应的健康资料后方可入住。4.2.4 应定时巡查,根据老年人的情况定时测量体温、脉博、呼吸、血压,给予健康指导,及时修正老年人的健康信息。4.2.5 定期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每年至少组织老年人体检 1 次。4.2.6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康复锻炼。4.2.7 应定期为老年人、家属、护理服务人员开展健康宣教,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营养卫生知识进行健康指导,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咨询和预防指导。4.2.8 对老年人常见病进行观察,根据病情变化,按照医嘱或按照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要求进行有针对性护理。4.2.9 老年人突发危重疾病时应立即

7、救治并及时通知相关第三方,不能处置的应协助做好老年人转院工作,并做好记录。4.2.10 养老机构出现传染病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4.3 卫生管理 4.3.1 基本要求 4.3.1.1 养老机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符合 GB/T 22000 的规定;食品安全管理符合 GB/T 27306 的规定;二次供水设施卫生应符合 GB 17051 的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应符合GB 5749 的规定。4.3.1.2 养老机构各类公共场所和老年人生活、学习及活动场所的环境卫生,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的规定。4.3.1.3 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加强

8、老年人生活区、老年人活动区、后勤保障区、行政办公区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机构公共设施及公用器具的保洁和消毒工作。4.3.1.4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实施消毒管理,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受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消毒试剂的配置、选择与使用应符合 WS/T 367 的要求。4.3.1.5 所有进入老年人生活区、老年人活动区的工作人员,都应进行手消毒或清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4.3.2 环境 4.3.2.1 按养老机构总体布局,做好内外环境、楼层、居室、电梯、开放通道的管理。4.3.2.2 合理使用各区域设施设备,防止交叉感染,保持通风、换气、消毒。4.3.2.

9、3 做好院内环境卫生清洁与消毒,专人负责电梯、按钮、门把手、卫生间、洗手池、浴室的消毒,每天消毒 1 次电梯、1 次桌椅、1 次房间。4.3.2.4 办公区环境保持清洁,每日至少开窗通风 2 次,每次 30 min 以上。4.3.2.5 若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时,注意室内温湿度,注意老年人保暖。DB45/T 24772022 3 4.3.3 老年人 4.3.3.1 护理要求如下:a)指导、协助老年人正确佩戴口罩、定期更换;b)老年人每日测体温 2 次,如有疑似传染病症状应及时按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理;c)老年人餐具、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实行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卫生监督;d)尽量在居室用餐,餐具由

10、专人统一收拾、清洗、消毒;e)应做好个人卫生管理,餐前、便后洗手;f)老年人如厕后,及时冲洗坐便器,应执行好坐便器消毒制度;g)应做好老年人通讯设备消毒;h)隔离观察室(区)老年人转诊后,房间、床单位、物品应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4.3.3.2 若传染病症状表现较轻微或不易察觉,当老年人出现如下表现时,应重点关注,注意跟进监测:a)体温较平常升高 1 或以上;b)神智混乱、意识模糊及烦躁不安;c)不明原因的行为转变;d)不明原因的身体功能转变;e)排便习惯或大便质量转变;f)食欲不振或体重无故减轻;g)昏睡嗜眠,较平常虚弱乏力或无故跌倒;h)气促、心跳加速等。4.3.4 工作人员 4.3.4.1

11、 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前后(如:喂食、洗浴、换尿布等)应用流动水及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手卫生应符合 WS/T 313 的要求;应引导、协助老年人在饭前、便后、活动后洗手。4.3.4.2 消毒人员、保洁人员工作时,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操作前、后应勤洗手、消毒。4.3.4.3 行政、后勤等人员做到勤洗手、消毒。4.3.5 老年人居室 4.3.5.1 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无卫生死角,定期消除鼠害和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的危害。4.3.5.2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通风换气至少 2 次,每次不小于 30 min。当通风不良时,可采用机械送风或机械排风。室内空气消毒,选择紫外线消毒时,每日 1 次,

12、每次至少 30 min。4.3.5.3 居室、卫生间等分别设置专用拖洗工具,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消毒后悬挂晾干备用。拖洗工具宜选择可拆卸类型。4.3.5.4 床铺湿式清扫,抹布用后应消毒。4.3.5.5 床单、被套宜定期更换,遇有污染及时更换。枕芯、棉褥、床垫应根据条件选用适宜的消毒方法定期清洁消毒,宜选择日光暴晒的方式。服务对象转、离院或死亡后,床单元及居住环境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4.3.5.6 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每周消毒;若服务对象出现感染性疾病时,应及时清洁消毒。4.3.5.7 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封闭运送。DB45/T 24772022 4 4.3.6 食堂 4.3.6.1 堂工

13、作人员应持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上岗,出现有碍食品安全病症时,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4.3.6.2 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应更换专用卫生的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应执行好手卫生要求。4.3.6.3 应建立采购索证索票台账及留样制度。4.3.6.4 食堂应每日处理餐厨垃圾,无积存。4.3.6.5 设置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定期检查使用情况并保障其功能完好,且有相应检查记录,厨房内无虫害迹象。4.3.7 洗衣房 4.3.7.1 洗衣房布局应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工作流程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4.3.7.2 洗涤服务人员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并按 WS/T 313 要求进行手卫生。4.3.7.3 应在指

14、定地点收集待洗织物,避免在服务对象居住区域清点污物,做到专车、专线(人)运输。4.3.7.4 被血液、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除汗液外)污染的织物或疑似传染病服务对象的织物,应单独收集、封闭运输,并做好消毒和清洗工作。4.3.7.5 运输工具洁污标识清晰,应根据污染情况定期清洗消毒。运输工具运送感染性织物后应清洗消毒,消毒方法按 WS/T 367 执行。4.3.7.6 选择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时,应对其资质、管理及织物运送、洗涤消毒流程等进行审核。应要求服务供应商定期提供洗涤消毒效果检测报告。4.4 出入管理 门卫加强出入管理,每天对所有出入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安排专人测量体温,询问并记录健康状况

15、,访客进入机构时,应进行手部消毒或清洁等卫生防护措施。5 控制 5.1 报告 5.1.1 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明确养老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报告时限和流程,并公布养老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单位及部门的联系方式,保证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及时报告,报告流程参见附录A。5.1.2 1 天内有 1 名或连续 3 天内有多名老年人(2 人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咯血、皮疹、腹泻、呕吐等)或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应立即报告养老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5.1.3 在机构老年人、工作人员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以及自觉有疑似传染病症状发生时,应立即向养老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报告

16、。5.1.4 养老机构医务部门应在诊治过程中保存门诊随诊记录、开展传染病症状监测,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向养老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报告并做好相应的登记记录。5.1.5 养老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依法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报告养老机构主管领导。5.2 控制措施 DB45/T 24772022 5 5.2.1 基本要求 5.2.1.1 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养老机构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实行晨检、午检或晚检。对老年人、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登记。5.2.1.2 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养老机构应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传染病疫情的控制和病人的救治,并落实相关的防控措

17、施,包括高危人群预防性干预等。5.2.1.3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应依法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调查、采集样本、密切接触者筛查、隔离治疗、预防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反映有关情况。5.2.1.4 患传染病的老年人,应根据病情、病种,依法做好防控隔离措施。5.2.1.5 老年人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应持医疗机构认可的有效证明到养老机构相关部门查验后方可返回养老机构所在区域。5.2.1.6 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时,养老机构应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议,取消大型聚集活动,并做好防护措施。5.2.2 出入管理 5.2.2.1 加强出入管理,每天对所有出入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安排专人测量体温和消毒,查验并记录旅行史、

18、健康状况等。有以下任意一种情况者不应进入:a)在严重传染病区域内逗留或接触过严重传染病区域相关人员;b)体表温度异常(如腋温、耳廓、额等体表温度37.0,口温37.3);c)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d)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e)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经历;f)有皮疹、皮肤出血点等症状;g)有其他疑似症状。5.2.2.2 访客应执行体温检测、戴口罩、全身及随身物品消毒等卫生防护措施,安排专门接待室,在指定区域和路线活动,不应在生活区活动,并遵守相关预防控制要求。5.2.2.3 确因特殊情况请假外出的人员返回时,应详细报告并记录活动轨迹、接触人群、聚餐饮食等情况,经观察或隔离观察无异常后方可返

19、回所在区域。5.2.2.4 车辆出入管理如下:单位公车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派遣使用,应在指定位置消毒并停放;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开窗通风,使用前后消毒;非特需车辆不应进入机构,工作人员车辆应在指定位置消毒后可进入。5.2.3 废弃物管理 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6 保障 6.1 组织保障 6.1.1 应建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机构负责人全面负责预防控制工作,制定并实施预防控制方案和应急预案,划片分区,责任到人。建立机构内感染控制与隔离制度、流程并组织实施,并接受疾病DB45/T 24772022 6 预防控制机构的监督和技术指导。6.1.2 应成立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领导小组和工

20、作小组,做到责任落实于个人。6.2 人员保障 机构内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或岗前培训合格证明和健康合格证明;应配备1名及以上专兼职医生,每年参加传染病预防控制培训不少于1次。6.3 设施保障 6.3.1 应设置隔离室(区)。配置相应防护用品和护理用品,隔离室应不少于两间,应有独立的卫生间,应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品。6.3.2 隔离室(区)应设置在远离公共通道,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有独立卫生间的单人房间,并处于机构下风向,明确人流、物流、隔离专用通道,做到标识上墙。6.3.3 根据现有条件,设置老年人生活区、老年人活动区、后勤保障区、行政办公区;实行分区管理,划分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6.3

21、.4 应设置污物室。污物室应设置在远离生活区,配备消毒和冲洗设施。6.3.5 应设置独立洗衣区(室)。洗衣区(室)应相对独立,配备专用洗衣机,消毒和冲洗设施。6.4 防护物资保障 6.4.1 应做好防疫物资储备,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消毒物品类、防护用品类、器械类,设有储备间用于专门存放相应防护用品。定期清点防护物资库存,检查物资储备情况,确定物资储备清单,确保物资在有效期内。6.4.2 应配备体温计、口罩、手套、鞋套、帽子、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自动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等基本设备和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应符合以下要求:a)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应符合 GB 19082 的要求;b)医用外科口罩应符合 YY

22、 0469 的要求;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应符合 YY/T 0969 的要求;c)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应符合 GB 10213 的要求;d)手消毒剂卫生要求应符合 GB 27950 的要求;e)洗手液应符合 GB/T 34855 的要求。6.5 制度保障 应制定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相关制度,包括但不限于:a)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b)突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c)隔离观察室(区)工作制度;d)突发传染病疫情期入院老年人制度;e)防疫物资管理制度;f)出入机构管理制度;g)工作人员和老年人健康管理制度;h)消毒制度;i)分餐制度;j)值班制度;DB45/T 24772022 7 k)垃圾分类管理制度。DB45/T 2478 报告处 772022 处置流程见图A.1。附报图A.1 _A A 附录A (资料性)报告处置流程 A 报告处置流_流程图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养老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规范 DB 45/T 24772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