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基限时练(五)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爱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世界石油资源状况的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B石油消费量与新探明的石油比例是1:4C石油的两大用途:一是作为能源;二是作为化工原料D世界石油供应将消灭紧缺态势解析世界石油消费量与新探明的石油储量的比例是4:1,石油消费量远远大于探明储量,全部国家都将面临石油危机。答案B2下列关于能源消耗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高,进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低B目前,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但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C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看,进展中国家应负有
2、更大的责任D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和人均耗能量都很低解析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很大。发达国家耗能普遍较高,进展中国家耗能普遍较低,因此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所以A正确,C错误。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很大,但人均耗能量较低,目前全球能源大部分来自非可再生能源。答案A3下列煤炭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采煤导致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B积累如山的煤矸石自燃C煤炭运输中的粉尘污染D火电站造成的空气污染解析C、D都会在煤的开发利用中造成大气污染。B中的煤矸石积累会造成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日晒自燃会造成大气污染。故B、C、D都属于环境污染,错误。答案A4下列
3、采矿过程中的哪一环节能造成水污染()采掘运输废矿石堆放表土剥离ABC D解析采掘过程中为了防止起尘,常接受喷水压尘的方法;废弃的矿石或尾砂中含铝、砷、铅、铁等,其可溶性物质被雨水淋滤后析出进入四周水体,造成水污染。答案D5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中,主要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A转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B对开采能源破坏的地表由采矿者负责复垦,恢复到原状态C对矿物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D实行能源结构调整,在矿物燃料中尽可能使用石油解析A项主要削减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耗损;B项主要是爱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防止生态破坏;C项是为了减轻环境污染;D项使用石油排放大量CO2,污染环
4、境。答案C6石油、自然气、煤相比()A从集中程度看,自然气、石油在地理分布上的集中程度小于煤炭B从可供使用时间看,煤炭长于石油,石油长于自然气C从污染程度看,自然气优于石油,石油优于煤炭D从燃烧值看,煤炭大于石油,石油大于自然气解析在分布上看,石油、自然气在地理分布上的集中程度大于煤炭;可供使用的年限,煤炭长于自然气,自然气长于石油;煤炭污染最严峻,自然气污染最小;自然气燃烧值最高,石油次之,煤炭位居最终。答案C2006年我国确定岱山、镇海、黄岛和大连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一期工程的基地。读图回答78题。7我国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目的是()削减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调整石油生产与消费的需求加快石
5、油加工产业链的进展转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A BC D8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需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有()海运条件优越接近消费市场国防平安需要石化工业发达的城市A BC D78.解析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目的主要是以备不时之需,尽量削减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的影响,调整我国石油生产与消费的需求,从图中可看出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海运条件优越,接近消费市场。答案7.A8.C阅读下列材料,回答910题。美国地理杂志2010年报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 000 万桶(每7桶合一吨),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靠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受了五六十年的开采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
6、“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9材料显示出产生石油危机的缘由是()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靠性强石油资源的储量消耗高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石油的供需严峻失衡A BC D10为应对石油危机,我们应()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推广节油新技术和新工艺查找石油的替代品禁止高耗能产业的生产A BC D910.解析第9题,“全世界每天消耗8 000万桶”说明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靠性强:“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靠于110座大油田”说明石油的供需失衡;“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说明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石油的储量消耗是指石油的已开采数量,材料中没有相关数据。第10题,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禁止高耗能
7、产业的生产是不现实的。答案9.C10.A下表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状况。读下表,回答1113题。11.上表数据表明()A. 国以煤炭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 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 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 国以自然气为主,且自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12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13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 BC D1113.解析第11题,据表中数据可知,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69.6%,比重最大,其水电核电仅占6.7%,比值小
8、于其他,A错。国煤炭、石油、自然气等矿物能源消费构成分别占24.9%、39.7%、25.7%,差距不大,较为均衡,且石油所占比重最高,B对。国石油所占比重最大,但其石油消费总量为7.151.1%3.63(亿吨标准煤),低于国的30.739.7%12.19(亿吨标准煤),C错。国自然气占消费结构的55.3%,比重最大,但其消费量为8.555.3%4.7(亿吨标准煤),小于国30.725.7%7.89(亿吨标准煤),故D错。第12题,四国中,中国为进展中国家,因煤炭资源的丰富和石油储量的短缺,使中国成为以煤炭为主的国家,排解A、C,日本因常规能源的短缺及较高的技术水平,使其核能的比重较高,所以为日
9、本,故答案为B。第13题,中国人口远多于其他国家,而能源消费总量并不远高于其他国家,所以不行能有与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接近的国家,排解A、D。美国与日本人口数量相当,而消费总量美国为日本的四倍半,所以两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不行能相当,B错。只有俄罗斯和日本人口总数相当,能源消费总量相当,所以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接近。该题目易错点在于不知道四个国家的人口规模。答案11.B12.B13.C下图为我国20012010年城镇、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415题。14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A风能为主 B水能为主C化石能源为主 D生物能源为主15导致农村和城镇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主
10、要缘由是()A新型能源的利用 B经济水平的提高C节能减排的实施 D生态农业的进展1415.解析第14题,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0%左右,其次是石油,故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第15题,导致农村和城镇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多的缘由是经济水平的提高。答案14.C15.B二、综合题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面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材料二日本能源平安状况(19732000年度)。材料三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头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日本假如能够争到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靠度就可以降到6
11、5%。(1)从材料一可看出30年后自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的缘由是_。(2)从材料二可看出,日本主要从中东进口石油,其运输路线是_。(3)日本本国的优势能源有_。(4)材料三是针对日本的什么能源平安问题而做出的努力?(5)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理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能源平安状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答案(1)石油对环境污染较重,而自然气对环境污染较轻(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日本(3)丰富的水能和地热能(4)石油进口渠道单一。(5)能源来源多元化;大力进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新华社2004
12、年1月报道,2003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其次大原油消费国。2003年中国石油进口大幅度增加,净进口石油9 700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36.4%。材料二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我国将在将来510年患病“石油平安”问题,10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峻。国外阅历表明,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平安战略的核心内容,建立必要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以防止石油供应中断对国民经济造成损失。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圈定浙江镇海、岱山、山东黄岛、辽宁大连四个石油储备基地。材料三(1)从材料三中可看出,巨大的供需缺口将使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对外依存度将于_年之
13、前超过50%;我国目前进口的石油主要来源于_地区。(2)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缘由是什么?(3)依据材料说明石油储备的目的是什么?(4)(多选)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升趋势,我国应实行的乐观能源政策有()A严格把握石油进口数量,不断提高煤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B建设西气东输工程C加快西部油气资源开发D节省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E相应提高国内能源产品价格答案(1)2021中东(2)受石油资源条件限制,增产困难;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加快,供需缺口越来越大。(3)防止进口石油中断,保障产业和国家平安。(4)CD18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实行什么环保措施?答案(1)剥离表层土壤及植被,易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易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会占用大量土地;易污染环境。(2)造成当地大气污染。(3)实行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