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湾改编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及其时代价值_秦宏毅.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89415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5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湾改编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及其时代价值_秦宏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湾改编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及其时代价值_秦宏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湾改编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及其时代价值_秦宏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 期 秦宏毅,刘云飞:三湾改编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及其时代价值 17 第 40 卷第 2 期 萍乡学院学报 2023 年 4 月 Vol.40 NO.2 Journal of Pingxiang University Apr.2023 三湾改编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及其时代价值 秦宏毅,刘云飞(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摘 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长期执政的基础。秋收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面临着提升军队战斗力、保证党的领导权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大危机,三湾改编随之出现。在三湾改编中,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探索出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2、、发挥基层组织力量和重视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性经验,且深刻彰显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人民群众作为中心和将制度建设作为保障的时代价值。关键词:三湾改编;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D267;D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49(2023)02-0017-05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长期执政的基础,也是保证党拥有核心战斗力的关键。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内便一直

3、高度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湾改编是党的历史上以军队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中心任务而进行的一次伟大创新和伟大发展,同时也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次伟大探索和伟大胜利。新时代条件下,毛泽东在三湾改编中创造性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士兵委员会”等伟大举措,这不仅为党领导下的军队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也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一、三湾改编的历史必然性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进行军队建设的进程。但在三湾改编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普遍存在旧式军队的弊端,即“军为将

4、属”、思想不统一和战斗力低下等关键问题。随着秋收起义部队在攻打平江、浏阳、醴陵的重挫失利,中国共产党内部便深刻思索着人民军队的前途命运。1927 年 9 月 29 日,在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时,前敌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将军队进行缩编,并先后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实行党代表制度,将“支部建在连上”,在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和开展军队内部民主建设等。三湾改编是党领导下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次伟大探索,也是将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一)提升人民军队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三湾改编是党领导下建设人民军队的开端,是党在历史危急时刻的一次自我革命,有效提升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

5、力。在三湾改编之前,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内部存在多重矛盾。其一,由于军队内部人员组成复杂,既有农民、工人、破产手工业者等无产阶级和大量游民,又有小资产阶级和一些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官,这复杂的组成结构客观上影响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二,由于党中央过高地估计了革命形势,秋收起义部队在攻打平江、浏阳、醴陵遭受重挫,军队整体损失惨重,军心涣散,士兵数量的下降和部队规模的减小进而导致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落千丈。其三,在队伍中旧式官僚军队的管理思想与体制仍然存在,官兵地位不平等、内部不和谐,军队中存在的打架、体罚等陋习,这也长期影响着军队战斗力的建设与提升。在三湾改编的过程中,内部的复杂矛盾也给改编带来了重重

6、的阻力。首先,由于军队内部结构组成复杂,在改编初期不仅上层军官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且下层士兵在短时间内也难以理解与接受,军队内部的思想统一难度较大。例如,时任师长的余洒度便提出了各种质疑。其次,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对多数游民难以开展政治教育工作与实施制度条例管理。收稿日期:2023-03-06 作者简介:秦宏毅(1964),男,广西桂林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萍乡学院学报 2023 年 18 值此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提升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已成为保存中国共产党有生力量的首要任务和继续奋斗革命的先决条件,随后便对军队内部进行改编。三湾改编一方面从改造旧军队的弊病

7、出发,严厉打击军阀主义、封建主义和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则加强军队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实行军官与士兵平等对待的民主政策,开创军队民主建设的先例。在经历了部队缩编、思想整顿和军队民主建设等工作后,三湾改编从根本上避免了党领导下的军队成为旧军阀或个人争权夺利的私器,大大提升了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和内部团结性。这不仅挽救了中国革命的生力军,也成功实现了党领导下军队的蜕变,使军队真正建设成为一支党指挥下的战斗队、先锋队和宣传队,成为一支能坚决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新型武装力量。(二)保证党的绝对领导权的必然要求 三湾改编是党领导下的军队基层组织建设的伟大创新,是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必然要求。首先,在三湾改

8、编前,由于军队内部人员构成复杂,各阶级出身的士兵与军官之间长期存在矛盾,严重影响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和控制权。其次,军事上的连续失利导致军队内部成为一盘散沙,出现了消极情绪和悲观主义,党的领导权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再次,党对于基层士兵的重视程度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仍有欠缺,导致党的领导在军队内部上下难以贯通和统一。最后,党内的政治教育与思想整顿工作也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的匮乏和军队内部普通士兵难以接受的困境。在秋收起义的军队到达三湾村后,党中央认识到革命想要胜利必须建立一支绝对服从党的领导且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毛泽东在深刻分析军队内部存在的问题后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党代表制度、

9、士兵委员会和发展工农阶层新党员等一系列新的治军措施与主张。三湾改编通过大力加强军队的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使士兵真正了解到战斗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的利益,而且使军队真正成为一支党领导下的坚决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的军队。在三湾改编后,党也成功实现了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与控制权,军队的整体实力也得到稳步提升。在党的政治引领下,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有力的武装斗争,一次又一次成功完成了党的政治任务。(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湾改编是党的历史上对于基层组织建设的一次伟大探索,是加强军队内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首先,在三湾改编之前,我们党内的军队绝大部分来自整合和收编国民党的军队,为了防止军

10、队的哗变与动乱,党组织的设置与政治工作主要集中于团一级及以上的上层组织,连一级及以下没有党组织。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基层政治工作的缺失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缺乏。其次,在军队中设立的政治指导员只负责宣传教育工作,并未深入到基层军队中去;而且教育形式也过于“口号化”和“形式化”,使党的政治工作与基层工作严重脱离,群众基础也进而被弱化。最后,面对成分复杂的军队,党内初期也并未积极发展基层党员和构建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成为党内军队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面对军队战斗力的低下与党在军队中领导权的缺失,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将军队改造为人民军队和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必然要求。三湾改编通过建立

11、党代表制度和“将支部建在连上”,一方面夯实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基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军队中各级党组织的密切联系,形成上下贯通、思想坚定的新型人民军队风气。在三湾改编之后,基层党组织不仅有效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且也大幅提升了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二、三湾改编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确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宗旨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经验,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宗旨。在三湾改编之前,尽管中国共产党开始重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问题,在军队中也建立了一定的党组织,但这些党组织的建设与巩固更注重于团一级及以上的领导干部群体,虽然下设

12、政治指导员,但其真正发挥的作用与成效甚微,由此也导致了基层组织、基层思想和基层生活状况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与重视,进而影响到党对于基层组织的领导权。支部建在团上,而团到普通士兵中间有营、连、排、班四级,团一级设立的支部距离普通士兵太远,以致抓不住部队中最基本的力量普通士兵2。脱离了军队的核心战斗力群体,即最广大的基层军人,直接导致早期军队的战斗力与组织力较低,且军队在关键战役中往往出现问题。例如,叶挺与贺龙的部队在起义中便被逐个击溃。在部队改编过程中,毛泽东积极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班级设立党小组,营、团一级设有党委等制度。自此之后,从连一级开始,军队便有了专职的党组织书记,由党代表担

13、任且专门负责做连以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得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从思想认识上、组织体制上和领导制度上都真正落到实第 2 期 秦宏毅,刘云飞:三湾改编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及其时代价值 19 处、深入基层。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施行,既密切了党和普通士兵之间的血肉联系,又实现了党对于军队一以贯之的领导。经过三湾改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初显成效,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逐步得到完善和巩固,军队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罗荣桓曾在他的回忆中写道:“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当时,如果不是毛泽东同志英明地解决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那么,这支部队便不会有政治灵魂,不会有明确的

14、行动纲领,旧式军队的习气,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都不可能得到改造,其结果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3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三湾改编成功解决了怎样才能抓住枪杆子和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的根本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建军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三湾改编不仅成功实现了军队内部的思想统一和政治稳定,而且通过加强党的领导保证了军队的所有权牢牢掌握在党组织的手中,将以“农民和旧军人”为主的武装力量改造成一支“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使其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革命目标,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二)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的力量,保证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战斗力 积极发挥基层

15、组织的力量,是保证军队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战斗力的要义所在。三湾改编前,由于党对基层组织建设的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尤其在秋收起义部队攻打平江、浏阳、醴陵被国民党反动派逐个击破后,军队的战斗力受到了极大的挫伤,军队内部人心涣散。面对军队内部的基层组织问题和军队外部的阶级矛盾问题,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发动基层群众参与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在三湾改编中,党便高度重视并开展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积极发动人民群众,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提高军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以此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政治上的纯洁性。毛泽东所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就是将一个个独立的基层党组织联合起来,最终在党的领导下

16、焕发出巨大的战斗力,在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军队的整体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开展。“三湾改编正是通过建立健全部队各级党的组织和制度,特别是夯实基层连队党的组织,打通了部队组织体系的最后一公里,才真正实现了队伍系统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4 基层党组织构成了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基层党组织是无可替代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三湾改编后,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逐步增强、战斗力逐步提升,为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提供了先决的制度保证和战力基础。人民军队也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上下贯通、经络通畅,在艰难险阻的困境中不断攻坚克难完成党的使命与任务。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

17、争中指出:“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之所以能艰难奋战而不溃败,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56566(三)重视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生机活力 重视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与民主化水平,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生机活力的前提条件。三湾改编不仅彰显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所焕发的生机活力,而且凸显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三湾改编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由于遭受军事失利,内部人员不足千人且思想混乱,不少党员和群众失去了革命的热情和信心。在到达三湾村后,党深刻认识到军队内部出现的问题,确立了以军队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为主的民主整顿工作方针并制定了相应的

18、规章制度。其一,明确规定和实行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和建立士兵委员会等措施。士兵委员会是工农革命军中的群众组织,代表每一个士兵的利益,其成员由全体士兵民主选举产生,每一个士兵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过实现政治民主,军队内部不论官兵都有一定的权力,在营造了民主平等的氛围基础之上,有效提高了军队的凝聚力和高度密切了士兵与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其二,通过部队缩编实现了军队核心战斗力的提升与整合,给予不愿意继续从事革命事业的军队士兵自主权力,避免了军队内部的不团结与不和谐事件的发生。通过军队的缩编,不仅优化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组成结构,而且保证了人民武装力量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其三,通过颁布三大纪律等军

19、队的规章制度,维护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密切了党、军队和人民群众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成就了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又推动着党内外的民主化建设。在三湾改编后,通过党内民主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军队内部的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焕发出了生机活力。正如毛泽东在文章中写道:“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钱即一律两角钱,四角钱即一律四角钱,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 萍乡学院学报 2023 年

20、 20 的影响。”565自此以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的人民军队,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革命热情斗志昂扬,不仅充分调动了军队内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三、三湾改编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时代价值“三湾改编是我党在特殊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军队建设实际结合起来的典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我党基层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6新时代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仍然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三湾改编形成的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现阶段继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一)坚定不移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

21、建各项工作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建工作的方向和效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7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也必须坚定不移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在三湾改编中,“支部建在连上”的核心要义是要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起来,加强军队自上而下的党性修养和政治性建设,将党领导下的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的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在三湾改编后,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直保持高度的党性修养,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在实现以政治建设统领各项工作之后,极

22、大地提高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与凝聚力,保留了红色武装力量,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时代新征程中,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愈加突显。基层党组织是打通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是沟通上下的桥梁,在群众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基层党建中的首要工作也是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注重发挥基层党员的生机活力,坚定党员的政治信仰,引领基层党员同志时刻牢记初心与使命,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坚定不移将人民群众作为中心,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与使命,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三湾改编中

2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人积极践行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宗旨和原则,始终注重密切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和加强党与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不仅激发了士兵的“主人翁”意识,而且密切了同老百姓的血肉联系,在树立起良好政党形象的同时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部队改编中对于普通士兵的留去问题也遵循自愿原则,既达到筛除党内消极分子的作用,又保证了人民军队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人民军队成为一支始终服从于党的领导、始终维护人民利益的新型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执政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坚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宏伟事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走向成功,人民群众是中

24、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8。新时代新征程中,基层党组织是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而人民又是党内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将人民群众作为中心,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推动基层党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基层党组织也必须做好“桥梁”作用,既要善于听取和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又要坚持做到实事求是地处理各项事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9。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5、,必须始终心中有民,一心为民。(三)坚定不移将制度建设作为保障,始终以制度约束为建章立制的根本基点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保障,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纯洁性建设的有力抓手。在三湾改编中,毛泽东创造性提出的党代表制度与士兵委员会制度是保证改编成果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前提。首先,党代表制度的确立与实施,不仅加强了人民军队内部的有效整合,而且有力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其次,士兵委员会制度也大幅提高了军队中的民主水平和基层官兵的积极性。在制度建设的保证下,士兵的革命热情与“主人翁”意识被高度调动起来,部队中既形成了上下平等、官兵统一的新型官兵关系,又开创了军队中的新风气与新局面。新时代新征程

26、中,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与建设关乎国家党建的总体进程,关乎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制定制度是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执行制度则是关键。百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三湾改编所创造的党代表第 2 期 秦宏毅,刘云飞:三湾改编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及其时代价值 21 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制度、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以及先后颁布的相关规章纪律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是保证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基础,是保证人民军队始终维护人民利益的前提。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工作也必须以宣传和坚持党组织的核心地位为中心,以人民监督为重点,将权力放在制度的笼子里,使权力真正为民所用,真正做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

27、感和归属感。三湾改编是以军队党建为立足点所进行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次伟大创新与伟大发展。三湾改编确立的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士兵委员会等基层党建制度,不仅有力增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而且有效提高了军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是党在危急关头作出的一次伟大的自我革命,成功保住了中国革命复兴的希望,至今仍对我国军队建设的发展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在党领导下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基层党组织不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当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党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积极借鉴和吸收三湾改编中对

28、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伟大历史经验,以此更好地开辟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国 家 而 团 结 奋 斗 N.人 民 日 报,2022-10-26(1).2 廖勇.三湾改编对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启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0(3):105111.3 罗荣桓.罗荣桓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562.4 申川.从三湾改编领悟新时代党建工作规律J.重庆行政.2021(4):9294.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 陈珊珊.“三湾改编”历史经验对高校学生党

29、建工作的启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4):67.7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国 家 而 团 结 奋 斗 N.人 民 日 报,2022-10-26(1).8 孟桢.以人民为中心是百年大党践行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J.传承,2022(3):4652.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6:43.责任编校:吴侃民 The Exploration of Sanwan Reorganiz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s Grass-roots Org

30、anizations and Its Value of the Times QIN Hong-yi,LIU Yun-fei(School of Marxism,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Guangxi 541006,China)Abstract:The Partys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artys combat power and the basis of its long-term governance.After the failure of the A

31、utumn Harvest Uprising,the Peoples Arm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was faced with three major crises:enhancing the combat power of the army,ensuring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which led to the emerge

32、nce of the Sanwan Reorganization.In the Sanwan Reorganization,the CPC not only actively explored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adhering to the absolut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giving full play to the power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Party dem

33、ocracy,but also profoundly demonstrated the values of the times of putting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first place,taking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and making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as the guarantee.Key words:Sanwan Reorganization;Communist Party of China;grass-roots organizations;the value of the tim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