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T 25121-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电力电子电容器.pdf

上传人:et****ng 文档编号:38829 上传时间:2021-05-22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79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25121-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电力电子电容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GBT 25121-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电力电子电容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GBT 25121-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电力电子电容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GBT 25121-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电力电子电容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GBT 25121-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电力电子电容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 C S2 9 2 8 0 S3 5 囝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2 5 1 2 1 2 0 1 0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 电力电子电容器 2 0 1 0 - 0 9 - 0 2 发布 R a i l w a y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 R o l l i n gs t o c ke q u i p m e n t - - C a p a c i t o r sf o rp o w e re l e c t r o n i c s ( I E C6 1 8 8 1 :1 9 9 9 ,M O D ) 2 0 11 - 0 2 - 0 1 实施 宰瞀髁

2、紫瓣譬矬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况1 9 前言- l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使用条件” 4 1 正常使用条件 4 2 非正常使用条件- 5 质量要求和试验- - 5 1 试验要求 5 2 试验类别 5 3 电容值与t a n 3 的测量 5 4电容器损耗角正切( t a n 3 ) 的测量 5 5 端子间的电压试验“ 5 6 端子与外壳间的交流电压试验 5 7 内部放电器件的试验 5 8 密封性试验 5 9 浪涌放电试验 5 1 0 热稳定试验 5 1 1自愈性试验 5 1 2 谐振频率的测量- 5 1 3 环境试验- 5 1 4 机械试验一 5 1 5 耐久性

3、试验 5 1 6 破坏性试验一 5 1 7 熔丝的断开试验 5 1 8 局部放电测量 6 最高允许电压 7 安全要求一 7 1 放电装置“ 7 2 外壳连接 7 3 环境保护 7 4 其他安全要求 8 单元的标志- 8 1 铭牌 8 2 警告牌- 8 3 数据表- - 9 安装及应用导则一 9 1 概述 目次 G B T2 5 1 2 1 2 0 1 0 - - - - ”I - - - - - - - - ”1 - - - 2 - - - - - - - - 5 - 一5 - - - 一6 - - - 6 - - - 6 - - - - 6 一一7 - - - - 8 - - - - - 8

4、 - - - 8 - - - - - 9 - - - - - 9 - - - 9 - 9 - - - - 一1 0 ,- - - ,- - - 1 0 - - - 1 0 1 1 一1 1 - 1 3 - - - - - - 1 6 1 7 1 7 - 1 8 1 8 - 1 8 - 1 8 - 1 8 - - 1 8 - 1 8 - ”1 9 - 1 9 - “1 9 - - - 1 9 I G B T2 5 1 2 1 2 0 1 0 9 2 额定电压的选择一 9 3 工作温度 9 4 特殊使用条件 9 6 过电压- - - - - - - 9 6 过电流 9 7 投切和保护装置 9 8

5、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选择 9 9 连接件 9 1 0 电容器的并联 9 1 1 电容器的串联 9 1 2 磁损耗和涡流 9 1 3 熔丝和隔离器保护导则-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与I E C6 1 8 8 1 :1 9 9 9 章条对照- -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波形 附录C ( 规范性附录) 在作为频率函数的正弦电压和最高温度( 口一) 下电容器的运行限值 附录D ( 规范性附录) 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示例一 参考文献 螬加加加孔扎孔趴毖船筋卵船 前言 G B T2 5 1 2 1 2 0 1 0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 E C6 1 8 8 1 :1 9 9 9

6、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电力电子电容器 ( 英文版) 。附录A 给出本标准章节与I E C6 1 8 8 1 的章节对应关系。 本标准与I E C6 1 8 8 1 :1 9 9 9 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 I ) 进 行标示。本标准与I E C6 1 8 8 1 :1 9 9 9 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由于I E C6 0 0 8 0 和I E C6 0 1 6 6 已经废止,故删除;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了采用对应于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并增加G B T1 6 9 3 5 1 ; 由于在G B T2 1 4 1 3 1 2 0 0 8 中,正常工作海拔为

7、14 0 0m ,故本标准也作相应更改; 在9 3 原文基础上增加9 3 1 概述,后继子章节递增; 9 8 原文为“正在考虑中”,本标准对此具体化,改为“套管、对地绝缘子、台架问绝缘子等均应 符合G B T1 6 9 3 5 1 ,要确保所有有关气候条件,尤其是湿度急剧变化等必要条件,需经制造 厂和购买方共同确定。”。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在I E C6 1 8 8 1 :1 9 9 9 存在的错误: a ) 2 1 5 4 和2 1 5 5 中所引用的条款错误,分别应为“2 1 5 2 ”和“2 1 5 2 和2 1 5 4 ”,在本 标准中改为“5 1 5 2

8、 ”和“5 1 5 2 和5 1 5 4 ”; b ) 2 1 6 2 中引用条款“2 1 7 5 ”应为“2 1 7 4 ”,在本标准中改为“5 1 7 4 ”; c ) 试验N b 无转换时间,应该是试验N a ; d ) I E C6 1 8 8 1 表6 注3 中U 。一u 。= ( 1 _ 2 5 1 3 5 ) U w ,在本标准中改为“U ,一U ,一( 1 2 5 或 1 3 5 ) U N ”。 5 2 增加表2 试验项目一览表,原表2 及后表序号顺序递增。 本标准是在T B T3 0 7 5 - - 2 0 0 3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电力电子电容器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的

9、附录C 、附录D 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 、附录B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T c2 7 8 ) 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宁波市江北九方和荣电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智强。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冯晓云、王秋华。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 电力电子电容器 G B T2 5 1 2 1 2 0 1 0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轨道交通机车车辆中使用的电力电子电容器。 本标准所涉及的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最高到1 00 0 0V 。 采用此类电容器

10、系统的工作频率通常低于25 0 0H z ,而脉冲频率可高达几千赫,在某些情况下可 能超过1 00 0 0H z 。 电容器分为交流电容器和直流电容器两种。 电容器作为部件安装在壳体中。 注:本标准适用的电容器技术范围很广,包括过电压保护、直流和交流滤波器、开关电路、直流储能、辅助变流器等 许多应用中使用的电容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下电容器: 频率在4 0H z 2 40 0 0H z 之间的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容器( 见G B T3 9 8 4 1 和G B T3 9 8 4 2 ) ; 交流电动机使用的以及类似的电容器( 见G B T3 6 6 7 1 ) ; 用于电力供电网中抑制一种或多种谐

11、波的电路中使用的电容器; 用于荧光灯和放电灯用的小型交流电容器( 见G B1 8 4 8 9 或G B T1 8 5 0 4 ) ; 抑制电磁干扰用的电容器( 见G B T1 4 4 7 2 ) ; 额定电压l0 0 0V 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见G B T1 1 0 2 4 1 、G B T1 1 0 2 4 2 ) ; 额定电压10 0 0V 及以下的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力电容器( 见G B T1 2 7 4 7 1 、 G B T1 2 7 4 7 2 ) ; 额定电压10 0 0V 及以下的交流电力系统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力电容器( 见G B T1 7 8 8 6 1 、

12、G B T1 7 8 8 6 2 和G B T1 7 8 8 6 3 ) ; 用于非主电路的电子电容器;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见G B T6 1 1 5 1 、G B T6 1 1 5 2 和G B T6 1 1 5 3 ) ;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 见G B T1 9 7 4 9 ) ; 用于要求储存能量大电流放电,如影印机和激光机中的电容器; 微波炉用电容器。 示例在第9 章中给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13、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T2 4 2 3 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 a b :恒定湿热试验 ( G B T2 4 2 3 3 2 0 0 6 ,I E C6 0 0 6 8 2 7 8 :2 0 0 1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t e s t i n g - - P a r t2 - 7 8 :T e s t s - - T e s tC a b : D a m ph e a t ,s t e a d ys t a t e ,I D T ) G B T2 4 2 3 2 2

14、 2 0 0 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 :温度变化 】 G B T2 5 1 2 1 - - 2 0 1 0 ( I E C6 0 0 6 8 2 1 4 :1 9 8 4 ,B a s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t e s t i n gp r o c e d u r e s P a r t2 :T e s t s - - T e s tN :C h a n g eo f t e m p e r a t u r e ,I D T ) G B T2 4 2 3 2 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T :锡焊( G B T2

15、4 2 3 2 8 2 0 0 5 ,I E C6 0 0 6 8 2 2 0 :1 9 7 9 ,B a s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t e s t i n gp r o c e d u r e s - - P a r t2 :T e s t - - T e s tT :S o l d e r i n g , I D T ) G B T4 7 9 8 5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5 部分:地面车辆使用( G B T4 7 9 8 5 2 0 0 7 , I E C6 0 7 2 1 3 5 :1 9 9 7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16、o n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c o n d i t i o n s - - P a r t3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g r o u p s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a r a m e t e r sa n dt h e i rs e v e r i t i e s - - S e c t i o n5 :G r o u n dv e h i c l ei n s t a l l a t i o n s ,M O D ) G B1 3 5 3 9 1 低压熔断器第1 部分:基本要求(

17、G B1 3 5 3 9 1 2 0 0 8 ,I E C6 0 2 6 9 1 :2 0 0 6 ,I D T ) G B T1 6 9 3 5 1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 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 B T1 6 9 3 5 i - - 2 0 0 8 ,I E C6 0 6 6 4 - 1 :2 0 0 7 ,I D T ) G B T2 1 5 6 3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G B T2 1 5 6 3 - - 2 0 0 8 ,I E C6 1 3 7 3 : 1 9 9 9 ,I D T ) I E C6 0 0 6 8 2 2 1 :1 9 9 2 电子电

18、工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u :引出端 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电容器元件( 或元件) c a p a c i t o re l e m e n t ( o re l e m e n t ) 电容器不可再分的部件,它由被电介质隔开的两个电极构成。 3 2 电容器单元( 或单元) c a p a c i t o ru n i t ( o ru n i t ) 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同一外壳中并有引出端子的组装体。 3 3 电容器组c a p a d t o rb a n k 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电容器单元的组装体。

19、 3 4 电容器c a p a c i t o r 在不需表明其是元件、单元或电容器组时所用的一般术语。 3 5 电容器设备c a p a c i t o re q u i p m e n t 电容器单元和用来连接到网络上的附件的组合体。 3 6 电力电子电容器c a p a c i t o rf o rp o w e re l e c t r o n i c s 用于电力电子设备中,并能在正弦及非正弦电流和电压下连续运行的电力电容器。 3 7 金属箔电容器( 非自愈式) m e t a l - f o i lc a p a c i t o r ( n o ns e l f - h e a l

20、 i n g ) 电极通常由电介质隔开的金属箔构成的电容器。如果电介质被击穿,电容器不能够自行恢复。 3 8 自愈式金属化电介质电容器s e l f - h e a l i n gm e t o l l i z e dd i e l e c t r i cc a p a c i t o r 采用金属化层( 通常需蒸镀) 作为电极的电容器。如果电介质被击穿,电容器能够自行恢复。 2 G B T2 5 1 2 1 - - 2 0 1 0 3 9 交流电容器a c c a p a c i t o r 设计用于在交流电压下工作的电容器。 注:只有在得到电容器制造商的认可后,交流电容器方可用于其额定电压

21、及以下的直流电压场合。 3 1 0 直流电容器d c c a p a c i t o r 设计用于在直流电压下工作的电容器。 注:只有在得到制造商的认可后,直流电容器才可用于交流电压场合。 3 1 1 模型电容器m o d e lc a p a c i t o r 电气试验中,在电气、热力和机械状况的严酷度均不降低的条件下,模拟完整单元或元件的较小 单元。 注:应考虑综合应力,例如,温度、机械条件与电气强度的综合。 3 1 2 内部( 元件) 熔丝i n t e r n a l ( e l e m e n t ) f u s e 装在电容器内部的,当发生击穿时断开一个或一组元件的器件。 3 1

22、 3 过压力装置 3 1 3 1 过压力隔离器o v e r p r e s s n r ed i s c o n n e c t o r 在电容器内,设计用于在电容器失效时切断电流通路的隔离装置。 3 1 3 2 过压力检测器o v e r p r e s s u r ed e t e c r o r 通过电气开关信号检测内部压力异常增加并间接切断电流通道的装置。 3 1 4 内部放电器件i n t e r n a ld i s c h a r g ed e v i c e 装在电容器内部,接在单元的两端,在电容器与电源断开后能迅速有效地将电容器上的剩余电压降 到零的器件。 3 1 5 交流

23、额定电压( u N ) r a t e da c v o l t a g e 设计电容器时所采用的、波形可正负变换的、在任一极性下的最高工作峰值周期电压。 注1 :波形可能有多种形状,附录B 给出了示例。 注2 :波形的平均值可能是正值或负值。 注3 :要注意交流额定电压不是方均根值。 注4 :本标准所用的定义不同于G B T2 1 4 1 3 1 。 3 1 6 直流额定电压( u N D c ) r a t e dd c v o l t a g e 设计电容器时,考虑连续运行状态所采用的、但不能变换方向的任一极性的最高工作峰值电压。 用于门极关断晶闸管( G T O ) 的阻尼电容器可以看

24、作纹波电压等于额定直流电压( u w D c u ,) 的直 流电容器。 在反向电压情况下,使用时应经用户与制造商商定。 注:如果反向电压较小( 小于额定电压的1 0 ) ,电压波形可认为没有反向。基于实验目的,u w 叱和U r 应该增加反 向电压U 。 3 G B T2 5 1 2 1 - - 2 0 1 0 3 1 7 纹波电压( u ,) r i p p l ev o l t a g e 单向电压的峰到峰的交流分量。 3 1 8 不重复浪涌电压( u 。) n o n - r e c u r r e n ts u r g ev o l t a g e 由于通断或系统其他干扰所导致的峰值

25、电压,此电压只允许持续比基本周期短的时间和出现有限 的次数。 3 1 9 绝缘电压( U 1 ) i n s u l a t i o nv o l t a g e 电容器端子对外壳或对地的绝缘正弦波电压的方均根值。如果不作规定,绝缘电压的方均根值就 等于额定电压除以虿。 3 2 0 最大峰值电流( i ) m a x i m u mp e a kc u r r e n t 在连续工作期问可能发生的最大峰值电流。 3 2 1 最大电流( I 一) m a x i m u mc u r r e n t 连续运行时的最大方均根电流。 3 2 2 最大浪漏电流( i 。) m a x i m u ms

26、 u r g ec u r r e n t 由于通断或系统其他干扰所导致的允许峰值电流,此电流只允许出现有限的次数。 3 2 3 脉冲频率( ,p ) p u l s ef r e q u e n c y 周期性电流脉冲的重复频率。 3 2 4 电流脉冲宽度( f ) c u r r e n tp u l s ew i d t h 电容器从一个电压值充电或放电到另一个电压值的过程中电流流过的时间。 注:脉冲电流波形的示例参见附录B 。 3 2 5 谐振频率( ,) r e s o n a n c ef r e q u e n c y 电容器阻抗为最小值时的最低频率。 3 2 6 工作周期 3

27、2 6 1 持续工作周期c o n t i n u o u sd u t y 在大多数时间里电容器处于热平衡状态的工作时间。 3 2 6 2 间断工作周期i n t e r m i t t e n td u t y 不连续工作或变动负荷工作,它们应以“通断”或“高低”周期与持续时间来标识。 3 2 7 工作温度o p e r a t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 在热平衡状态时电容器外壳最热点的温度。 3 2 8 最低工作温度( 0 m ) l o w e s to p e r a t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 电容器可以赋能的最低温度。 d

28、 G B T2 5 1 2 1 - - 2 0 1 0 3 2 9 外壳温升( A 0 。) c o n t a i n e rt e m p e r a t u r er i s e 外壳最热点的温度与冷却空气温度的差值。 3 3 0 冷却空气温度( O m ) c o o l i n g - a i rt e m p e r a t u r e 在稳态条件下,两单元之间中间点测得的电容器最热位置的冷却空气的温度。 如果所涉及的仅为一个单元,此温度则指在大约离电容器外壳0 1m 和距其基底2 3 高处所测得 的空气温度。 3 3 1 最高工作温度( 0 一) m a x i m u mo p

29、 e r a t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 电容器可以工作的最高外壳温度。 3 3 2 稳态s t e a d y - s t a t ec o n d i t i o n s 在恒定输出和恒定冷却空气温度下电容器达到的热平衡。 3 3 3 电容器损耗c a p a c i t o rl o s s e s 电容器所消耗的有功功率。 注:除非另有说明,电容器的损耗应理解为包括作为电容器组成部分的熔丝和放电电阻的损耗。 在高频时,电容器的损耗主要为连接件、接触点和电极引起的损耗。 3 3 4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 t a n 6 ) t a n g e n to ft

30、h el o s sa n g l eo fac a p a c i t o r 在规定的正弦交流电压和频率下,电容器等效串联电阻与容抗的比值。 3 3 5 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e q u i v a l e n ts e r i e sr e s i s t a n c eo fac a p a c i t o r 一个有效电阻,当它和所考核的电容器有相等电容值的理想电容器相串联时,在规定的运行条件 下,该电阻中的损耗功率将等于该电容器中耗散的有功功率。 3 3 6 最大损耗功率( P ) m a x i m u mp o w e rl o s s e s 在最高外壳温度条件下,电容器可承载

31、的最大损耗功率。 3 3 7 最大损耗功率和最大电流时的最高频率( ,2 ) m a x i m u mf r e q u e n c yf o rm a x i m u mp o w e rl o s sa n d m a x i m a mc u r r e n t 指电容器在最大电流( J 一) 时产生最大损耗功率( P 一) 时的频率。 4 使用条件 4 1 正常使用条件 4 1 1 海拔 不超过14 0 0 m 。 注:如果海拔超过14 0 0m ,应考虑海拔对于对流冷却和外部绝缘的影响。 4 1 2 温度 气候环境温度由G B T4 7 9 8 5 的5 K 2 类中得出,其范围从

32、- - 2 5 + 4 0 。 环境温度超出这个范围,应由用户和制造商商定。 电容器可以工作的外壳温度上限值E 。应在5 5 、7 0 和8 5 值中选择。 G B T2 5 1 2 1 2 0 1 0 4 1 3 强迫冷却下的运行温度 如果用流动介质对电容器进行强迫冷却,则应遵守4 1 2 中规定的工作温度条件。 应优先采用表1 所提供的冷却液体的温度; 表1无时间限制时冷却介质的最高温度 人口温度出口温度 C 3 5 4 0 4 55 0 5 56 0 冷却液的最低人口温度可以是一2 s 。 有两种方法规定冷却介质的温度上限,既可使用人口温度也可使用出口温度。 除非另有协议,方法的选择一般

33、应由电容器制造商决定。 对于使用入口温度的方法,应规定冷却介质的流量。 4 2 非正常使用条件 除非制造商与买方另有协议,本标准不适用于那些使用条件通常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电容器。 非正常使用条件要求增加测试,以保证即使在这些非正常使用条件下也能遵循本标准的条件。 5 质量要求和试验 5 1 试验要求 5 1 1 概述 本条给出电容器单元的试验要求。 5 1 2 试验条件 除非对于特殊的试验或测量另作规定,电容器电介质的温度应在+ 5 + 3 5 范围内。 如需校正,除非制造商与买方之间另有协议,基准温度应为+ 2 0 。 注:如果电容器在恒定的环境温度下为了达到热平衡状态保持不赋能状态一段适当

34、的时间,则可以认为电介质温 度与环境温度相同。 除非另有规定,交流试验和测量应在5 0H z 或6 0H z 正弦电压下进行。 5 2 试验类别 5 2 1 概述 表2 列出了电容器应进行的试验项目和试验类别。 表2 试验一览表 试验类型型式试验 例行试验条款 电容值和t a I l d 的测量 5 3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 t a n 测量 5 4 端子间的电压试验 5 5 端子与外壳间的交流电压试验 5 6 内部放电器件的试验 5 7 密封性试验 5 8 浪涌放电试验5 9 热稳定试验 5 1 0 自愈性试验 5 1 1 表2 ( 续) G B T2 5 1 2 1 - - 2 0 1 0

35、试验类型型式试验例行试验 条款 谐振频率的测量 5 1 2 环境试验 5 1 3 机械试验 5 1 4 目检 5 1 4 2 耐久性试验 5 1 5 破坏性试验 5 1 6 熔丝的断开试验 5 1 7 局部放电测量 5 1 8 8 该试验为可选型式试验。 5 2 2 例行试验 在交货之前,制造商应对每一个电容器做例行试验。 如有要求,制造商应提供详细说明该类试验结果的证明书。 试验顺序如上所示。 5 2 3 型式试验 除非另有规定,每一个用于型式试验的电容器样品应首先满足所有例行试验的要求。 型式试验是用来验证电容器设计的完善性及电容器在按本标准所详述的条件下运行的适应性。 型式试验应由制造商

36、进行,在有要求时应向买方提供详列这些试验结果的证明书。 这些试验应在与合同具有相同设计要求的一个电容器上进行,或者在试验中给出的相同或更严格 的试验条件所设计的一个电容器上进行。 不要求全部型式试验都在同一个电容器样品上进行。 5 2 4 验收试验 按照与买方的协议,制造商可能要进行的例行试验或型式试验或其中的某些试验。 作这些重复试验的试品数量、验收准则以及是否允许发送这些单元中的任何一件,均应由制造商与 买方商定并应在合同中加以说明。 5 3 电容值与t 6 的测量 5 3 1 测量程序 电容值和t a n a 的测量应在制造商选择的电压和频率下进行。 采用的测量方法应足以排除由于谐波或被

37、测电容器外部附件( 例如测量电路中的电抗器和隔直电 路) 所引起的误差。 测量方法的准确度应予以规定,对于电容值的测量,准确度应优于0 2 ,对t a m 的测量准确度应 优于1 0 ,但当测试频率在5 0H z 6 0H z 时,准确度不必优于1 l o 一。 电容值测量应在端子间的电压试验( 见5 5 ) 之后进行。 对于有内部熔丝的电容器,在电压试验之前也应进行电容值测量。 5 3 2 电容的允许偏差 若无其他规定,所测得的电容值与额定电容值之差( 丁j ) 应在一1 0 + 1 0 的范围之内。 5 3 3 损耗要求 有关电容器损耗的要求可由制造商与买方双方商定。 注:制造商可根据协议

38、规定提供在温度范围内,在额定输出的稳态条件下,电容器损耗与环境温度的函数曲线或 表格。 7 G B T2 5 1 2 1 2 0 1 0 5 4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 t a n S ) 的测量 5 4 1 测量 5 4 1 1 交流电容器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 t a n 的测量应在热稳定试验( 见5 1 0 ) 结束时进行。测量电压应为热稳定试验 的电压,频率应在5 0H z 1 2 0H z 的范围内。 5 4 1 2 直流电容器 1 该测量应在5 0H z 6 0H z 的频率范围内,在j 亍u 。( u ,为纹波电压) 下进行。 V 注:电极、连接件、引线和端子中的损耗皆为频率的函数,并

39、且能够计算。 5 4 2 损耗要求 按5 4 1 所测得的t a n 8 不应超过制造商所声明的值或制造商和买方双方商定的值。 5 5 端子间的电压试验 5 5 1 概述 试验应按表3 进行。 表3 端子间的试验电压 交流电容器直流电容器 非自愈式自愈式非白愈式自愈式 交流试验电压方均根值1 5 u o1 2 5 U 。 直流试验电压 2 1 5 U 。1 7 5 U 。2 u 1 5 U 。 如果电容器用于间断工作周期( 见3 2 6 ) 或短时制,则表3 中标明的试验电压值可以降低,新的电 压值可由用户和制造商商定。对于直接接至电网的电容器,端子间的试验电压可根据制造商和用户达 成的协议增

40、加。 注1 :假如电压增加1 0 “,持续时间可以减少到2S 。 注2 :交流试验电压频率可为5 0I - I z 或6 0H z 。 5 5 2 例行试验 每个电容器在环境温度下应承受5 5 1 中任一项试验,持续时间为1 0S ,由制造商选择。在试验过 程中,不允许出现击穿和闪络。 允许自愈性击穿。 对于所有元件并联的单元来说,如果电容值的允许偏差仍满足要求,那么内部元件熔丝的熔断是允 许的。 注:如果必要,该试验仅可重复进行一次。 5 5 3 型式试验 电容器在最高外壳温度时,应承受5 5 1 中任一项电压试验,持续1r a i n 。 由制造厂选择来做。 在端子间进行电压试验后,对电容

41、值和t a n 3 进行测量。 5 6 端子与外壳间的交流电压试验 5 6 1 例行试验 所有端子均与外壳绝缘的单元应能承受施加在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与外壳间的电压,持续1 0S 。 试验电压值如下: u 一( 2 u 。+ 10 0 0V ) 或20 0 0V ,取两者中较大值。 式中: U ,绝缘电压。 8 G B T2 5 1 2 1 - - 2 0 1 0 电容器的绝缘电压值应由用户规定。除非另有规定,绝缘电压等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 2 。 在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击穿和闪络。即使某个端子拟在使用中连接外壳,也要进行此项试验。对 于一个端子固定连接到外壳的单元,则不应进行该试验。 注1 :如

42、果电容器( 带金属外壳) 装有外部过压力检测器,则检测器的端子应短接后再与外壳相连。 注2 :过压力检测器与外壳之间的电压试验宜由制造商与买方商定。 注3 :如果必要,该试验仅可重复进行一次。 5 6 2 型式试验 所有端子均与外壳绝缘的单元均应用与5 6 1 中相同的电压值进行试验,但持续时间为1m i n 。 对于直接与电网相连的电容器,试验电压可根据用户与制造商达成的协议增加。 对外壳绝缘的电容器在试验期间应有一层金属箔紧紧包裹在四周。 5 7 内部放电器件的试验 内部放电器件( 如有) 的电阻,应以测量电阻值或以测量自放电速率来检验。 该试验应在5 5 中规定的电压试验之后进行。 5

43、8 密封性试验 无能量的电容器单元应均匀地加热到至少比最高运行温度高5 ,并应在此温度下至少保持三倍 的热常数时间,但不应少于2h 。 不应发生渗漏。建议使用合适的指示器。 电容器的渗漏源可目测。 电容器单元的试验位置按照制造商和用户之间的协议进行,同时考虑装置的使用位置。 注:如果电容器不含有液态物质,则由制造商来选择试验方法,并可抽样进行试验。 5 9 浪涌放电试验 应以直流源对单元充电,然后通过尽量靠近电容器的放电器进行放电。单元应在1 0m i n 内承受 5 次这样的放电。 试验电压应等于1 1 U w 。 在此试验以后的5m i n 内,对单元作端子间的电压试验见5 5 。 在放电试验之前和电压试验之后均应对电容器进行测量。测量值的变化量应低于相当于一个元件 击穿或一个内部熔丝熔断的变化量。 对于自愈式电容器,电容值的变化量应小于士1 。 采用公式( 1 ) 进行核算: t a n s 一1 2 t a n C ? o + 1 1 0 。 式中: t a n 占一试验后的值; t a n 岛试验前的值。 然而如果规定了最大浪涌电流,那么应通过改变充电电压和放电回路阻抗,将放电电流调整到公 式( 2 ) 中的值: ,。一1 4 , ( 2 ) 5 1 0 热稳定试验 5 1 0 1 概述 本试验在交流电容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