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HX7200制动系设计学生姓名:_学 号:_班 级: _专 业:_指导教师:_2015年4月目 录目 录2摘 要4Abstract5第1章 绪论61.1本课题研究背景61.2制动系统的研究现状81.3本课题的设计内容9第2章 制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02.1 制动器的结构型式的选择102.2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型式的方案比较选择112.3 制动管路的多回路系统13第3章 制动器设计计算163.1 HX7200车的主要技术参数163.2 制动系统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163.2.1 同步附着系数163.2.2 制动强度和附着系数利用率183.3 制动器因数和制动蹄因数2
2、13.4 制动器的结构参数与摩擦系数213.4.1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参数213.5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223.5.1 制动蹄摩擦面的压力分布规律223.5.2 制动器因数及摩擦力矩分析计算253.5.3 制动蹄片上的制动力矩273.6 摩擦衬片的磨损特性计算283.7 制动器的热容量和温升的核算293.8驻车制动计算303.9 制动器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323.9.1.制动盘323.9.2制动钳323.9.3制动块323.9.4 摩擦材料323.9.5 制动摩擦衬片33第4章 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334.1 轮缸直径与工作容积334.1.1 盘式制动器直径与工作容积344.2 制动主缸直径与工作容
3、积354.3 制动轮缸活塞宽度与缸筒的壁厚354.3.1 盘式制动轮缸活塞宽度与缸筒壁厚354.3.2 盘式制动器活塞宽度与缸筒壁厚364.7 真空助力器364.7.1 真空助力器的选择364.8 制动液的选择与使用384.9 制动力分配的调节装置384.9.1 感载比例阀38第5章 结 论39参考文献40致 谢41摘 要国内汽车市场迅速发展,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制动系统则是汽车主动安全的重要系统之一。因此,如何开发出高性能的制动系统,为安全行驶提供保障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另外,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等
4、,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本说明书主要根据已有的HX7200车辆的数据对制动系统进行设计。首先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结构、分类,并通过对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及优缺点进行分析。采用液压双回路盘式制动器。对主要部件进行了设计。关键词:汽车制动系统;盘式制动器;液压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auto market, with the increase in car ownership, and security problems ar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the brake
5、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ystem of vehicle active safety. Therefore, how to design a high-performance braking system,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safe driving is the main problem we must solve. In addition, with the auto market competition, how to shorten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 improve the desi
6、gn efficiency, reduce the cost,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has become the key to business success.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the braking system design of HX7200 vehicle existing data. It firs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brake system, the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7、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disc brake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 Hydraulic dual circuit brake disc.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design.Keywords: automobile brake disc brake; hydraulic system;第1章 绪论1.1本课题研究背景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用得最多,最普遍,也是最方便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制动系是汽车底盘上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制约汽车运动的装置。而制动器又是制动系
8、中直接作用制约汽车运动的一个关键装置,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件。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随着公路业的迅速发展和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必须为汽车配备十分可靠的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自从汽车诞生之日起,汽车的制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并且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汽车行驶车速的提高,其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明显。制动性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太长、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情况有关。汽车制动性就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并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以及汽车在一定坡道上能长时
9、间停车不动的驻车制动器性能。汽车的制动性主要由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三方面来评价。 1、 制动效能: 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是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制动距离与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直接的关系,它指的是汽车空档时以一定初速,从驾驶员踩着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停止为止所驶过的距离。制动距离与制动踏板力以及路面附着条件有关。制动减速度反映了地面制动力,因此它与制动器制动力(车轮滚动时)及附着力(车轮抱死拖滑时)有关。由于各种汽车动力性不同,对制动效能的要求也就不同:一般轿车、轻型货车的行驶速度高,所以要
10、求其制动效能也高;而重型货车行驶速度相对较低,其制动效能的要求也就稍低一些。 2、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过程实际上是把汽车行驶的动能通过制动器吸收转化为热能,汽车在繁重的工作条件下制动时(例如下长坡长时间、连续制动)或高速制动时,制动器温度常在300C以上,有时甚至达到600-700C,制动器温度上升后,摩擦力矩将显著下降,这种现象就称为制动器的热衰退。所以制动器温度升高后,能否保持在冷状态时的制动效能已成为设计制动器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汽车在高速行驶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称为抗热衰退性能。制动器抗热衰退性能一般用一系列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的保持程度来衡量。根据国际标准草
11、案ISODIS6597,要求以一定车速连续制动15次,每次的制动强度为3ms2,最后的制动效能应不低于规定的冷试验制动效能(5.8ms2)的60(在制动踏板力相同的条件下)。制动器抗热衰退性能与制动器材料和制动器的结构型式有关。 此外,汽车在涉水行驶后,制动器还存在水衰退的问题。当汽车涉水时,水进入制动器,短时间内制动效能的降低称为水衰退。汽车应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原有的制动效能。 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即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制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制动跑偏、后轴侧滑或前轮失去转向能力而使汽车失去控制离开原来的行驶方向,甚至发生撞入对方车辆行驶轨道、下沟、滑
12、下山坡的危险情况。一般把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称为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合格的车辆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产生不可控制的效应使它离开一定宽度的试验通道。 制动时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称为“制动跑偏”。造成汽车制动时跑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动力不相等;二是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其中第一个原因是制造、调整误差造成的,汽车究竟向左还是向右跑偏,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而第二个原因是设计造成的,制动时汽车总是向左(或向右)一方跑偏。侧滑是指制动时汽车的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
13、。其中最危险的情况是在告诉制动时发生后轴侧滑,此时汽车常发生不规则的急剧回转运动而失去控制,严重时甚至可使汽车调头。 前轮失去转向能力是指汽车的弯道制动时,汽车不再按原来弯道行驶而是沿弯道切线方向驶出,和直线行驶制动时转动方向盘汽车仍按直线方向行驶的现象。 侧滑和跑偏是有联系的,严重的跑偏会引起后轴侧滑,而易于发生侧滑的汽车也有加剧跑偏的趋势。失去转向能力和后轴侧滑也是有联系的,一般汽车如果后轴不会侧滑,前轮就可能失去转向能力;后轴侧滑,则前轮常仍有转向能力。由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制动时若后轴车轮比前轴车轮先抱死拖滑,就可能出现后轴侧滑;若能使前、后轴车轮同时抱死或前轴车轮先抱死、后轴
14、车轮抱死或不抱死,则能防止后轴侧滑。不过若前轴车轮抱死,汽车将失去转向能力。 制动跑偏、侧滑和前轮失去转向能力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一些国家对交通事故的统计表明,发生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中,在潮湿路面上约有13与侧滑有关;在冰雪路面上有70-80与侧滑有关。而根据对侧滑事故的分析,发现有50是由制动引起的。因此,从保证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的角度出发,首先不能出现只有后轴车轮抱死或后轴车轮比前轴车轮先抱死的情况,以防止危险的后轴侧滑?鸦其次,应尽量少出现只有前轴车轮抱死或前、后轴车轮都抱死的情况,以维持汽车的转向能力。最理想的情况是,防止任何车轮抱死,前、后车轮都处于滚动的状态,这样就可以确
15、保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因此,各国都制订了一些规范来对汽车制动器的制动性提出要求。 1.2制动系统的研究现状制动器有两种型式: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前面提到,制动过程是把汽车行驶的动能通过制动器吸收转化为热能,而高温会使制动器出现热衰退现象,因此,制动器的散热能力至关重要。 鼓式制动器是最早的汽车制动器,当盘式制动器还没有出现前,它已经广泛用于各类汽车上。但由于结构问题使它在制动过程中散热性能差和排水性能差,容易导致制动效率下降,因此在近三十年中,在轿车领域上已经逐步退出让位给盘式制动器。但由于成本比较低,仍然在一些经济类轿车中使用,主要用于制动负荷比较小的后轮和驻车制动。典型的鼓式制动器主要
16、由底板、制动鼓、制动蹄、轮缸(制动分泵)、回位弹簧、定位销等零部件组成。底板安装在车轴的固定位置上,它是固定不动的,上面装有制动蹄、轮缸、回位弹簧、定位销,承受制动时的旋转扭力。每一个鼓有一对制动蹄,制动蹄上有摩擦衬片。制动鼓则是安装在轮毂上,是随车轮一起旋转的部件,它是由一定份量的铸铁做成,形状似圆鼓状。当制动时,轮缸活塞推动制动压迫制动鼓,制动鼓受到摩擦减速,迫使车轮停止转动。 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它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
17、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图四)。这种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有些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加速通风散热提高制动效率。当然盘式制动器也有自己的缺陷。例如对制动器和制动管路的制造要求较高,摩擦片的耗损量较大,成本贵,而且由于摩擦片的面积小,相对摩擦的工作面也较小,需要的制动液压高,必须要有助力装置的车辆才能使用,所以只能适用
18、于轻型车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要频繁进行制动操作,由于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和人身安全,因此制动性能是车辆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当车辆制动时,由于车辆受到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所以才导致汽车的速度逐渐减小至零,对这一过程中车辆受力情况的分析有助于制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因此制动过程受力情况分析是车辆试验和设计的基础,由于这一过程较为复杂,因此一般在实际中只能建立简化模型分析,通常人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制动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目前,
19、对于整车制动系统的研究主要通过路试或台架进行,由于在汽车道路试验中车轮扭矩不易测量,因此,多数有关传动系!制动系的试验均通过间接测量来进行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其车轮与地面的作用力是汽车运动变化的根据,在汽车道路试验中,如果能够方便地测量出车轮上扭矩的变化,则可为汽车整车制动系统性能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试验数据和性能评价。1.3本课题的设计内容制定出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确定制动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已知HX7200的发动机最大功率107/6400KW/rpm,最大扭矩178/4800Nm/rpm。为HX7200设计制动系,完成其总装配图、部分零件图和分总成图;第2章 制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汽车制动系统总
20、体方案设计,主要涉及制动器的结构型式选择,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型式选择,制动管路布置结构型式的选择等三个方面。本章将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2.1 制动器的结构型式的选择车轮制动器主要用于行车制动系统,有时也兼作驻车制动之用。制动器主要有摩擦式、液力式、和电磁式等三种形式。电磁式制动器虽有作用滞后性好、易于连接而且接头可靠等优点,但因成本太高,只在一部分总质量较大的商用车上用作车轮制动器或缓速器;液力式制动器一般只用缓速器。目前广泛使用的仍为摩擦式制动器2。摩擦式制动器按摩擦副结构不同,可以分为鼓式、盘式和带式三种。带式只用于中央制动器;鼓式和盘式应用最为广泛。鼓式制动器广泛应用于商用车
21、,同时鼓式制动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鼓式制动器又分为内张型鼓式制动器和外束型鼓式制动器。内张型鼓式制动器的固定摩擦元件是一对带有摩擦蹄片的制动蹄,后者又安装在制动底板上,而制动底板则又紧固于前梁或后桥壳的凸缘上(对车轮制动器)或变速器壳或与其相固定的支架上(对中央制动器);其旋转摩擦元件为固定在轮毂上或变速器第二轴后端的制动鼓,并利用制动鼓的圆柱内表面与制动蹄摩擦片的外表面作为一对摩擦表面在制动鼓上产生摩擦力矩,故又称为蹄式制动器。外束型鼓式制动器的固定摩擦元件是带有摩擦片且刚度较小的制动带;其旋转摩擦元件为制动鼓,并利用制动鼓的外圆柱表面和制动带摩擦片的内圆弧面作为一对摩擦表面,产生摩擦力
22、矩作用于制动鼓,故又称为带式制动器。现外束型鼓式制动器主要用于中央制动器的设计。相对于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具有以下优点:(1)热稳定性好;(2)水稳定性好;(3)制动稳定性好;(4)制动力矩与汽车前进和后退等行驶状态无关;(5)在输出同样大小的制动力矩的条件下,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尺寸和质量比鼓式制动器的要小;(6)盘式制动器的摩擦衬块比鼓式制动器的摩擦衬片在磨损后更易更换,结构也比较简单,维修、保养容易;(7)制动盘与摩擦衬块间的间隙小,一次缩短了油缸活塞的操作时间,并使驱动机构的力传动比有增大的可能;(8)制动盘的热膨胀量不会像制动鼓热膨胀那样引起制动踏板行程损失,这也使得间隙自动调整机构的设
23、计可以简化;(9)易于构成多回路制动驱动系统,使系统有较好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保证汽车在任何车速下各车轮都能均匀一致地平稳制动;(10)能方便地实现制动器磨损报警,能及时地更换摩擦衬片。轻型商用车总质量较小,因此采用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领从蹄式鼓式制动器。按摩擦副中的固定摩擦元件的结构来分,盘式制动器分为钳盘制动器和全盘制动器两大类。全盘制动器的固定摩擦元件和旋转元件均为圆盘形,制动时各盘摩擦便面全部接触。这种制动器的散热性差,为此,多采用油冷式,结构复杂。前盘式制动器按制动钳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固定钳盘和浮动钳盘两种。其中浮动前盘式制动器只在制动盘的一侧装油缸,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布置,结构
24、尺寸紧凑,可将制动器进一步移近轮毂,同一组制动块客兼用于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因此作为轻型商用车前制动器采用浮动前盘式制动器。2.2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型式的方案比较选择根据制动力源的不同,制动驱动机构可分为简单制动、动力制动以及伺服制动三大类型。而力的传递方式又有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和气压-液压式的区别,如表2.1所示。表2.1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型式制动力源力的传递方式用途型式制动力源工作介质型式工作介质简单制动系(人力制动系)司机体力机械式杆系或钢丝绳仅限于驻车制动液压式制动液部分微型汽车的行车制动动力制动系气压动力制动系发动机动力空气气压式空气中、重型汽车的行车制动气压-液压式空气、制
25、动液液压动力制动系制动液液压式制动液伺服制动系真空伺服制动系司机体力与发动机动力空气液压式制动液轿车,微、轻、中型汽车的行车制动气压制动系空气液压伺服制动系制动液简单制动单靠驾驶员施加的踏板力或手柄力作为制动力源,故亦称人力制动。其中,又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完全靠杆系传力,由于其机械效率低,传动比小,润滑点多,且难以保证前、后轴制动力的正确比例和左、右轮制动力的均衡,所以在汽车的行车制动装置中已被淘汰。但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故障少),还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型汽车的驻车制动装置中2。液压式简单制动(通常简称为液压制动)用于行车制动装置。液压制动的优点是:作用滞后时间较短(0.
26、10.3s);工作压力高(可达1020MPa),因而轮缸尺寸小,可以安装在制动器内部,直接作为制动蹄的张开机构(或制动块的压紧机构),而不需要制动臂等传动件,使之结构简单,质量小;机械效率较高(液压系统有自润滑作用)。液压制动的主要缺点是过度受热后,部分制动液汽化,在管路中形成气泡,严重影响液压传输,使制动系效能降低,甚至完全失效。液压制动曾广泛应用在轿车、轻型货车及一部分中型货车上。动力制动即利用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并表现为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作为汽车制动的全部力源。驾驶员施加于踏板或手柄上的力,仅用于回路中控制元件的操纵。因此,简单制动中的踏板力和踏板行程之间的反比例关系,在动力制动中便
27、不复存在,从而可使踏板力较小,同时又有适当的踏板行程。气压制动是应用最多的动力制动之一。其主要优点为操纵轻便、工作可靠、不易出故障、维修保养方便;此外,其气源除供制动用外,还可以供其它装置使用。其主要缺点是必须有空气压缩机、贮气筒、制动阀等装置,使结构复杂、笨重、成本高;管路中压力的建立和撤除都较慢,即作用滞后时间较长(0.3s0.9s),因而增加了空驶距离和停车距离,为此在制动阀到制动气室和贮气筒的距离过远的情况下,有必要加设气动的第二级元件继动阀(亦称加速阀)以及快放阀;管路工作压力低,一般为0.5MPa0.7MPa,因而制动气室的直径必须设计得大些,且只能置于制动器外部,再通过杆件和凸轮
28、或楔块驱动制动蹄,这就增加了簧下质量;制动气室排气有很大噪声。气压制动在总质量8t以上的货车和客车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主、挂车的摘和挂都很方便,所以汽车列车也多用气压制动。用气压系统作为普通的液压制动系统主缸的驱动力源而构成的气顶液制动,也是动力制动。它兼有液压制动和气压制动的主要优点,因气压系统管路短,作用滞后时间也较短。但因结构复杂、质量大、成本高,所以主要用在重型汽车上。全液压动力制动,用发动机驱动液压泵产生的液压作为制动力源,有闭式(常压式)与开式(常流式)两种。开式(常流式)系统在不制动时,制动液在无负荷情况下由液压泵经制动阀到贮液罐不断循环流动;而在制动时,则借阀的节流而产生所需的
29、液压并传人轮缸。闭式回路因平时总保持着高液压,对密封的要求较高,但对制动操纵的反应比开式的快。在液压泵出故障时,开式的即不起制动作用,而闭式的还有可能利用蓄能器的压力继续进行若干次制动。全液压动力制动除了有一般液压制动系的优点以外,还有制动能力强、易于采用制动力调节装置和防滑移装置,即使产生汽化现象也没有什么影响等好处。但结构相当复杂,精密件多,对系统的密封性要求也较高,目前应用并不广泛。各种形式的动力制动在动力系统失效时,制动作用即全部丧失。伺服制动的制动能源是人力和发动机并用。正常情况下其输出工作压力主要由动力伺服系统产生,在伺服系统失效时,还可以全靠人力驱动液压系统以产生一定程度的制动力
30、,因而从中级以上的轿车到重型货车,都广泛采用伺服制动。按伺服力源不同,伺服制动有真空伺服制动、空气伺服制动和液压伺服制动三类。真空伺服制动与空气伺服制动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但伺服动力源的相对压力不同。真空伺服制动的伺服用真空度(负压)一般可达0.05MPa0.07MPa;空气伺服制动的伺服气压一般能达到0.6MPa0.7MPa,故在输出力相同的条件下,空气伺服气室直径比真空伺服气室的小得多。但是,空气伺服系统其它组成部分却较真空伺服系统复杂得多。真空伺服制动多用于总质量在1.1t1.35t以上的轿车和装载质量在6t以下的轻、中型货车,空气伺服制动则广泛用于装载质量为6t12t的中、重型货车,以
31、及少数几种高级轿车上。CA1041总质量4.06t,本次设计采用真空助力式伺服制动系统。2.3 制动管路的多回路系统为了提高制动驱动机构的工作可靠性,保证行车安全,制动驱动机构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系统,即应是双管路的。应将汽车的全部行车制动器的液压或气压管路分成两个或更多个相互独立的回路,以便当一个回路失效后,其他完好的回路仍能可靠地工作。根据GB 72582004规定制动系统部分管路失效的情况下,应能有一定的制动力。 (a) (b) (c) (d) (e)1双腔制动主缸;2双回路系统的一个分路;3双回路的另一分路图2.2双轴汽车液压双回路系统的5种分路方案图2.2为双轴汽车的液压式制动驱动机构
32、的双回路系统的五种分路方案图。选择分路方案时主要是考虑其制动效能的损失程度、制动力的不对称情况和回路系统的复杂程度等。图2.2(a)为前、后轮制动管路各成独立的回路系统,即一轴对一轴的分路型式,简称型。其特点是管路布置最为简单,可与传统的单轮缸(或单制动气室)鼓式制动器相配合,成本较低。在各类汽车上都有采用,但在货车上用得最广泛。这一分路方案若后轮制动管路失效,则一旦前轮抱死就会失去转弯制动能力。对于前驱动的轿车,当前轮管路失效而仅由后轮制动时,制动效能将显著降低并小于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另外由于后桥负荷小于前轴,则过大的踏板力会使后轮抱死导致汽车甩尾。图2.2(b)为前、后轮制动管路呈对角连接
33、的两个独立的回路系统,即前轴的一侧车轮制动器与后桥的对侧车轮制动器同属一个回路,称交叉型,简称X型。其特点是结构也很简单,一回路失效时仍能保持50%的制动效能,并且制动力的分配系数和同步附着系数没有变化,保证了制动时与整车负荷的适应性。此时前、后各有一侧车轮有制动作用使制动力不对称,导致前轮将朝制动起作用车轮的一侧绕主销转动,使汽车失去方向稳定性。所以具有这种分路方案的汽车,其主销偏移距应取负值(至20mm),这样,不平衡的制动力使车轮反向转动,改善了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所以多用于中、小型轿车。图2.2(c)的每侧前制动器的半数轮缸与全部后制动器轮缸构成一个独立的回路;而两前制动器的另半数轮缸构
34、成另一回路。可看成是一轴半对半个轴的分路型式,简称HI型。图2.2(e)的两个独立的回路均由每个前、后制动器的半数缸所组成,即前、后半个轴对前、后半个轴的分路型式。简称HH型。这种型式的双回路系统的制动效能最好。HI,LL,HH型的结构均较复杂。LL型与HH型在任一回路失效时,前、后制动力比值均与正常情况下相同,剩余总制动力LL型可达正常值的80%而HH型约为50%左右。HI型单用回路3(见图2.2(c),即一轴半)时剩余制动力较大,但此时与LL型一样,在紧急制动时后轮极易先抱死。本次设计采用图2.2(a)所示前、后轮制动管路各成独立的的回路系统符合了GB 72582004对制动管路布置的要求
35、。第3章 制动器设计计算 车轮制动器是行车制动系的重要部件。按GB7258-2004的规定,行车制动必须作用在车辆的所有的车轮上。3.1 HX7200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在制动器设计中需预先给定的整车参数:HX7200制动器为盘式制动器,3.2 制动系统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3.2.1 同步附着系数对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汽车,只有在附着系数等于同步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前、后车轮制动器才会同时抱死,当汽车在不同值的路面上制动时,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4。1、当时线在曲线下方,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这是一种稳定工况,但丧失了转向能力;2、当时线位于曲线上方,制动时总是后轮先抱死,这时容易发生后轴侧滑而
36、使汽车失去方向稳定性;3、当时制动时汽车前、后轮同时抱死,这时也是一种稳定工况,但也丧失了转向能力。为了防止汽车制动时前轮失去转向能力和后轮产生侧滑,希望在制动过程中,在即将出现车轮抱死但尚无任何车轮抱死时的制动减速度为该车可能产生的最高减速度。分析表明,汽车在同步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其制动减速度为,即,为制动强度。在其他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达到前轮或后轮即将抱死的制动强度。这表明只有在的路面上,地面的附着条件才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附着条件的利用情况可以用附着系数利用率(或称附着力利用率)来表示,可定义为 (3.1)式中:汽车总的地面制动力; 汽车所受重力; 汽车制
37、动强度。当时,利用率最高。现代的道路条件大为改善,汽车行驶速度也大为提高,因而汽车因制动时后轮先抱死的后果十分严重。由于车速高,它不仅会引起侧滑甚至甩尾会发生掉头而丧失操纵稳定性,因此后轮先抱死的情况是最不希望发生的,所以各类轿车和一般载货汽车的值均有增大趋势。国外有关文献推荐满载时的同步附着系数:轿车取;货车取为宜。我国GB126761999附录制动力在车轴(桥)之间的分配及挂车之间制动协调性要求中规定了除、外其他类型汽车制动强度的要求。 对于制动强度在0.150.3之间,若各轴的附着利用曲线位于公式确定的与理想附着系数利用直线平行的两条直线(如图3.1)之间,则认为满足条件要求;对于制动强
38、度,若后轴附着利用曲线能满足公式,则认为满足的要求4。参考与同类车型的值,取。图3.1除、外的其他类别车辆的制动强度与附着系数要求3.2.2 制动强度和附着系数利用率根据选定的同步附着系数,已知: (3.2)式中:汽车轴距,mm; 制动力分配系数; 满载时汽车质心距前轴中心的距离;满载时汽车质心距后轴中心的距离; 满载时汽车质心高度。求得: 进而求得 (3.3) (3.4)式中:制动强度;汽车总的地面制动力; 前轴车轮的地面制动力; 后轴车轮的地面制动力。当时,故,;。此时,符合GB126761999的要求。当时,可能得到的最大总制动力取决于前轮刚刚首先抱死的条件,即。此时求得:表3.1 取不
39、同值时对比GB 12676-1999的结果0.10.20.30.40.50.60.72473.45238.08344.611862.315878.622716.337000.80.0620.13150.20950.29780.39870.51490.55740.6210.65750.69830.77460.79730.85820.9290GB126761999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国家标准当时,可能得到的最大的制动力取决于后轮刚刚首先抱死的条件,即。此时求得:表3.2取不同值时对比GB 12676-1999的结果0.832069.80.80
40、601.0075GB126761999符合国家标准3.2.3 制动器最大的制动力矩为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制动效能和稳定性,应合理地确定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最大制动力是在汽车附着质量被完全利用的条件下获得的,这时制动力与地面作用于车轮的法向力 成正比。所以,双轴汽车前、后车轮附着力同时被充分利用或前、后轮同时抱死的制动力之比为: (3.5)式中:汽车质心离前、后轴的距离; 同步附着系数; 汽车质心高度。制动器所能产生的制动力矩,受车轮的计算力矩所制约,即 (3.6)式中:前轴制动器的制动力,; 后轴制动器的制动力,; 作用于前轴车轮上的地面法向反力;作用于后轴车轮上的地面法向反力;车轮的有效半
41、径。对于选取较大值的各类汽车,应从保证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出发,来确定各轴的最大制动力矩。当时,相应的极限制动强度,故所需的后轴和前轴制动力矩为 (3.7) (3.8)式中:该车所能遇到的最大附着系数; 制动强度; 车轮有效半径。Nm Nm单个车轮制动器应有的最大制动力矩为 、的一半,为3193 Nm 和1835.5Nm。3.3 制动器因数和制动蹄因数制动器因数又称为制动器效能因数。其实质是制动器在单位输入压力或力的作用下所能输出的力或力矩,用于评比不同结构型式的制动器的效能。制动器因数可定义为在制动鼓或制动盘的作用半径上所产生的摩擦力与输入力之比,即 (3.9)式中:制动器效能因数制动器的摩擦
42、力矩; 制动鼓或制动盘的作用半径; 输入力,一般取加于两制动蹄的张开力(或加于两制动块的压紧力)的平均值为输入力。3.4 制动器的结构参数与摩擦系数3.4.1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参数1、制动盘直径D制动盘直径D希望尽量大些,这时制动盘的有效半径得以增大,就可以降低制动钳的夹紧力,降低摩擦衬块的单位压力和工作温度。但制动盘的直径D受轮辋直径的限制,通常,制动盘的直径D选择轮辋直径的7079,而总质量大于2t的汽车应取上限mm取制动盘直径mm2、制动盘厚度h制动盘厚度h直接影响着制动盘质量和工作时的温升。为使质量不致太大,制动盘厚度应取得适当小些;为了降低制动工作时的温升,制动盘厚度又不宜过小。实心盘
43、的厚度选择10mm20mm,选择制动盘厚度为h=15mm。3、摩擦衬块工作面积A 推荐根据制动器摩擦衬块单位面积占有的汽车质量在范围内选取。根据推荐值取2.2,依汽车质量2180kg,得到单片摩擦衬块的工作面积取值为。 4、摩擦衬块内半径与外半径推荐摩擦衬块的外半径与内半径的比值不大于1.5。若此比值偏大,工作时摩擦衬块外缘与内缘的圆周速度相差较大,则其磨损就会不均匀,接触面积将减小,最终会导致制动力矩变化大。取摩擦衬块外半径,内半径 则摩擦衬块半径选取符合要求。3.5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3.5.1 制动蹄摩擦面的压力分布规律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制动器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及所产生的摩擦力对制动器因数有很大影响。掌握制动蹄摩擦面上的压力分布规律,有助于正确分析制动器因数。在理论上对制动蹄摩擦面的压力分布规律作研究时,通常作如下一些假定:(1)制动鼓、蹄为绝对刚性;(2)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仅发生在摩擦衬片上;(3)压力与变形符合虎克定律由于本次设计采用的是领从蹄式的制动鼓,现就领从蹄式的制动鼓制动蹄摩擦面的压力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如图3.5所示,制动蹄在张开力P作用下绕支承销点转动张开,设其转角为,则蹄片上某任意点A的位移为= (3.10)式中;制动蹄的作用半径。由于制动鼓刚性对制动蹄运动的限制,则其径向位移分量将受压缩,径向压缩为图3.5 制动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