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潜课程教学教材.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66701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课程教学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潜课程教学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潜课程教学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潜课程教学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潜课程教学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潜课程精品文档课程的本质是指课程的根本属性,涉及构成课程的基本成分和课程的根本功能。为正确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准确把握当代课程的本质。目前,国内学者的观点最突出的有三种:课程的本质是知识;课程的本质是经验;课程的本质是一系列课堂教学事件(此观点是第二种观点的激进式表述)。笔者不赞成这些观点。笔者认为,当代课程的本质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当代新课程是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引下,由系列化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与运行活力的,用以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主动发展的指南。这一界定包含五个要点:培养目标的指引;构成课程的基本成分;复杂的结构与运行活力;课程的根本功能;育人指

2、南。育人指南是基于前四个要点而对“课程是什么”即课程的本质作出的简要概括。“育人指南”具有三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给学生指引了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蓝图,包括一定学段内学生发展的目标、学习的总体内容、学习的基本途经以及学生应采取的主动学习的态度。其二是给教育者指引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蓝图,包括一定教育周期内教育者施教的目标、总体内容、基本途径以及教育者应对学生采取积极引导和主动服务的态度。其三是反映了当代课程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地位。这三个方面的含义从三个侧面说明,当代课程是为育人而预设与生成、也为育人而运作的,它的根本属性就是当代学校全面育人、科学育人的指南。这正是当代新课程的本质。在课改实践中怎样才能

3、把握新课程的根本属性呢?第一,以全面育人的标准作为构建课程的根本尺度。这一原则的基本精神是,课程的设计、运作和评价须以全面育人为本,要按照全面育人的标准来设计、运作和评价课程,使课程真正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主动发展的指南。第二,把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作为构建课程的中心任务。这一原则的基本精神是,把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置于课程建构的中心地位,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层面地提供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主动权,使当代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的有力武器。第三,保证需要系统学习的间接经验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紧密联系。这一原则的基本精神是,按照新型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

4、活动课程的不同性质与特点,以不同的要求和方式,将一节一节或一课一课的书本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主动学习,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受到全面、深刻、有效的教育。一提起“课程”的概念,近年来,那些“课改专家”们几乎是清一色地都会罗列起一堆所谓在历史上存在的几种课程观,如某个阶段以来的“知识本位观”、以某某某为代表的“经验本位观”、以某某某为代表的“活动本质观”。连现在的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等高教教材也概莫能外,有的还冒出了更多的这个观、那个观,似乎是罗列得越多认识越清楚。我就纳闷,这都是“课程本质观”吗?这些观念都是对“课程是什么”的解答吗?其实不然!学士从来都认为

5、,课程的本质就是知识!系统的知识,用来教育教学的系统知识! 而其他所谓的这个观那个观无非就是围绕课程、围绕知识的某个要素的解读!知识的本质是经验,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在学校课程里,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这应该是公认的吧。所以,所谓的“课程是经验”“经验本质观”说来也没错,但只不过是对课程知识的来源之一(直接经验)的片面强调而已。而所谓的“课程是活动”“活动本质观”其实就是对知识的获取方式的一种强调。承认课程就是知识,并不意味着教学比将走向知识本位,课堂就一定是填鸭式、题海战术,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活动体验、忽视师生的互动等等。所以,说“课程是活动”是相对于“课程是知识”的批判简直就是

6、无稽之谈,“课程是知识”的认识并不排除课程的实施要重视实践活动!类似的还有“课程是生活”“生活本质观”,那更荒谬。知识本就来源于生活,又要最终服务于认识生活与改造生活。所以,“生活本质观”其实强调的只是知识的来源、获取途径与实用价值,同样也称不上是对“课程是什么”的回答,算不上是一种“课程本质观”!凡此种种,其实这么多的观念都离不开“知识”,是对课程某一属性的回答。总之,课程的本质是用来教育教学的系统知识、知识体系,课程论的任务就是要对于这些知识的来源、选择(体现为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呈现(体现为教材编排)、获取(体现为教学方式)、运用(体现为课程目标)等方面问题进行解答。而所谓的“经验观”

7、“活动观”“本质观”等等,顶多就是对课程的某一方面的属性的解读,根本没资格谈得上是一种“课程本质观”!从“课程”到“潜课程”说明了什么潜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至今众说纷纭,无公认的术语。常通用的有隐蔽课程、隐性课程、隐形课程、潜在课程、潜隐课程、第三类课程(与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并列),本文多采用“潜课程”概指这一类课程。1.潜课程提出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课程研究与发展表现出浓重的“技术性”、“理性化”。深受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认为教学是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转让给学习者,讲求教学的可控制性和效率性;在教学内容方面,过分注重社会实用性,抑制学习者的个性与和谐发展。专门

8、化教育忽视人类学习的广泛性(学习有正式、非正式,有意识和无意识等多种形式),过多地注重“组织”与“计划”,使教育越来越脱离现实生活实际。教育的“工具性”和“理性化”,使教育产生了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70年代,世界范围内“反理性文化运动”兴起。人们对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工具主义”进行了猛烈批判。认为,工具性所建立的通则性知识价值与事实截然相对;在许多情况下,人类活动是“非理性”的。在此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受到了批评“泰勒模式”(工具模式)同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的“科学结构运动”一道受到了怀疑和鞭笞,“反知主义”、“反科技的工具理性主义”、“反科层体制文化”等呼声日渐高涨。与此同时,

9、信息爆炸,社会走向信息化,信息社会不允许教育成为封闭的孤岛。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成为当今趋势。“信息超载”的环境使人类纯粹依靠理性所建构的世界开始崩溃。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应接受理性的东西,也应该接受非理性的东西,理性应获得发展,非理性也应获得发展。于是,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的潜课程兴起了,它着重解决教育中的过分目的性、正规化问题,重视人的发展。潜课程的提出,对原有的课程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促使人们更加慎密地思考课程问题。2.潜课程的涵义及其特征关于潜课程,目前尚无一致性界定。分析各家观点,从中可见一些共识。(1) 潜课程与显课程(又称正规课程、形式课程等)相对应。显课程之外的课程即是潜课程。

10、(2) 潜课程主要指价值、态度、规范、信念、情意、人际关系等非学术性内容。(3) 潜课程的影响是无意的、非预期的,但也可能是有意识的。(4) 潜课程可使学习者获得系统的共同的经验,也可能使其得到个别的、零碎的经验。 潜课程具有哪些特征?也无一致性意见。但一般认为,以下几个特征是比较突出的:(1) 潜在性:潜课程以隐蔽的方式,将有关道德、审美、政治意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观点、经验等渗透给学习者。寓教于无声无息之中。(2) 模糊性:潜课程的作用有时难以明确化和量化,它以整体性方式产生影响,使人在无意状态下接受潜移默化的效力。因此,潜课程的作用又往往不易觉察。(3) 多样性:潜课程会依附于多种多样

11、的客观载体之中,人、事、物、关系等都是其物质承担者。(4) 非预见性:潜课程多样性、差异性强,发挥作用的途径多,不容易严密计划与控制,因而难于准确预见。(5) 非强迫性:潜课程作用的方式是隐蔽的,会使学习者于不知不觉之中接受教育者“有意图的”教育影响,而不产生困难感。因此,潜课程具有非强迫性。3.潜课程给我们的启示从潜课程产生的背景,潜课程的涵义及其特征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 潜课程的提出,使我们必须重视预先计划好的课程之外的教育性经验对学习者的影响,增强教育的意识性,统一考虑一切可能对学习者有产生作用的因素。(2) 课程不仅包括理性内容,也包括情意、动机、态度等非理性内容;课程

12、既要发展学习者的理性,也要发展学习者的非理性;要把学习者看作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3) 培育学生,既要采取强迫性、主观性措施,也要采用隐喻式、潜在性方式,利用教育环境感染熏陶学生。(4) 要注意教育系统内部课程的统整优化,也要注意学校内外不同因素的教育作用相互配合。(5) 课程是教育目的性过程,但有时教育目的性并不明显。要提高课程效果,必须增强教育意识,并重视课程作用的方式。综上所述,从“课程”到“潜课程”,表明了原有“课程”本质观念的局限性和不完全科学性,表明了人们对课程范围认识的拓展,表明了人们对影响儿童发展的非计划性因素的教育意识提高,预示着人们对课程本质认识的深入,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

13、步界定课程到底是什么。二、课程应该是什么前人关于课程的界定,为我们讨论课程本质提供了基础。透过各种各样的课程概念的具体表述,以及课程本质观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探讨课程本质的有益启示。(一) 从课程概念的变化看课程本质观综观各式各样的课程概念,或重内容,或重经验,或重过程,或重方法,或重几者的结合,但其间也存在共同趋势,主要表现为:1.课程本质观从静态走向动态:从把课程理解为静态的知识、内容、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经验,到把课程理解为动态的活动或学习过程。2.课程的有意性发生变化:从把课程理解为具有严密计划性和结构性的知识体、经验系统,到由计划中和非预计的内容的混合体,从而扩大了课程范围。潜课程被公

14、认为学校课程的重要部分。课程是潜课程和显课程的集合体,而且强调显课程和潜课程的协调。3.课程重心的转变:课程的物性减弱,人性增强;从强调学习对象到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者,即由重物转变为重人;在重人方面,又由强调“教育者”转向强调学习者。4.课程是整个教育系统的软件,包括学校课程和社会课程,是两类课程的有机整体。课程从学科教学内容扩展为学校指导下学生获得的一切学习经验和从事的一切学习活动。以几点反映了课程中几对矛盾关系:课程的静态性与动态性,计划性与非计划性(相关的矛盾:目的性与无目的性、正规性与非正规性),课程中人与物的矛盾以及人的因素中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双方,都构成了课程定义的影

15、响因素。了解了课程的这些变化趋势,把握了课程的矛盾,有助于对课程本质的重新界定。(二) 研究课程本质所涉及的方面不论将课程定为什么,研究课程本质, 必须讨论或说明如下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界定课程本质至关重要。1.课程的教育目的性:课程是教育发生影响的主要途径或媒介,必然也必须指向一定教育目标。课程是为了人的发展,而且是要促进人良好发展,因此必须加以优化。课程不能无目的。2.课程中的学习者:暂且不论学习者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如果不存在“人”或“受教育者”,“课程”也就自然无所谓有与无。课程是人所特有的“属性”,其他动物与“课程”无关。3.课程的态性:课程有两种状态, 一是静态, 一是动态, 是两种

16、状态的混合物。课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是一种运动状态。课程是学习者参与其中的一种过程。静态课程是课程的特殊形式。当知识、经验不与学习者发生联系时,只是课程的“准备物”。通常所说的“教材”,如果不与学习者发生联系, 便只能是静态的课程。这种课程的效果如何, 必须使之动态化, 才能加以检验和评价。而当某种过程没有学习者参与或非为教育目标而进行时,该过程也不属于课程,如成人的玩耍、工作等,就不能称为课程。4.课程媒介:课程的产生必须有一定媒介,有与学习者为了一定教育目标而相互作用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教材、教具等进入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它们共同构成教育环境。其中,教育者是特殊而重要的教育因素。5.课程中

17、心:课程的中心是学习者。学习者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一切人,可以是幼儿、少年、成人,也可以是老年人。因此,学习者不单指学校(幼儿园)里的学生。课程在教育者不直接参与下也会进行或延续;教育者是相对于“受教育者”而在一定条件下才存在的。学习者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是课程的主体。根据以上分析和界定,课程本质涉及:1.人的因素:学习者和教育者,二者不可或缺。其中,学习者的任务是学习和发展;教育者的任务是准备和提供适宜的教育条件或环境。2.教育环境:一切进入教育过程中的因素总和称为教育环境。其中,与学习者发生直接关系的部分称为教育情境。3.教育结果:课程是一种具有教育意图的目的性活动过程,必然追求一定的教育结果。

18、教育目的应主要指向学习者身心健全发展。课程,就应该是以上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过程。 (三) 课程本质的概念化根据以上的所有分析和规定,可以将课程定义为: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动。这一课程本质规定有以下特点:1.含盖性强。它将发生在一切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课程现象纳入课程之中,既包括占主体地位的学校课程,也包括了社会课程;既能概括正规化的显课程,也能含括计划外的潜课程,具有统整性。2.课程的中心放在了学习者身上,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课程的重心放在实际发生的过程,强调学习者与教育情境的(相互作用);表明,只有实际进行的教育性活动,才是真

19、正的“课程”,从而避免课程重“物”不重“人”的弊端。因此,好的课程必然表现为好的教育过程;已编制好的课程计划如果不与学习者发生关系,那实质上没有多大价值。3.课程在本质上是动态过程。重视这个过程,是课程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此过程中,所有发生了作用的因素都成为“课程”。课程是教育性活动。4.课程具有教育目的性,它指向学习者有益经验的获得与身心健全发展。这其中,也包含了课程评价标准。5.强调教育情境的作用,强调课程的即时性,它能说明为什么相同的“教材内容及其时间安排”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过去把教师的教育方法、言谈举止、学习者的相互影响等因素,排除在“课程”之外,实际上是不科学的。根据本课程定义

20、,具体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言语态度等,都是课程,甚至同一活动中其他学生的发言、回答问题等,也成为课程。因此,所有实际发生的课程又都是具体的;有多少学习者,就有多少不同的课程。6.教育情境是教育环境的具体化。教育环境是进入教育过程中各种因素的总称。往常所说的制定教育目标、编写教材、选择教育内容,都是准备教育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 设计课程, 制订课程方案, 就是准备教育环境。7.这一课程本质观将环境的自然影响,以及学习者自发地从外界获得的经验排除在课程之外,避免了一切学习经验均为课程的偏颇。课程是具有教育性、目的性、计划性的活动,不是自发性偶然事件。8.课程既不是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不是教育所

21、取得的结果,也不是教育的准备,而是教育的过程本身。当然,课程离不开教育准备,要达成一定目标,也必然能获得一定教育结果。课程实际上是连续的经验累积和改造过程。它既表现为外显的教育性活动,也包括发生在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是内外活动交互作用的过程。总之,该课程本质观具有更大的概括性,更能反映课程实质,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因为从历史上看,不管课程的具体形成怎样,人们怎样表述课程,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类课程本质论。一是学科课程论,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传递,是相对静态的课程观,突出教师作用;一是强调儿童兴趣的活动课程论,突出经验和学习者的“做”,是相对动态的课程观。两重课程观各有优势,但有时也互

22、相抵触,走向偏激。本文界定的课程本质观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统一起来,即把知识经验、教育过程与结果、教育教学计划与教育教学方法,有意识与无意识,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有计划的活动和即时性经验等动态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育过程有机统一起来,但强调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发挥与发展,是较科学的课程本质论。三、从课程结构看课程本质进一步探讨课程的本质,必然涉及课程的结构问题。(一) 课程结构是什么课程结构指的是什么?人们对此问题的理解与回答并不相同。有的人(Eisner,1979;Hargreaves,1982;Kelly,1989;Goodlad,1979;Glatthorn,1987a)将课

23、程结构理解为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类型,如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隐性课程( Inplicit Curriculum);正式(形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非正式(形式)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有的人则认为,“组成课程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课程结构。也有人将课程结构等同于课程内容结构;或干脆与课程类型混同起来使用,不加区分。目前关于课程结构的研究,多是从课程分类学角度思考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六分法”、“四分法”、“三分法”、“两分法”。持六分法观点的学者们认为,学校课程分为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24、核心课程、经验课程六类,它们构成了完整的学校课程结构。科目课是由一系列具有独立体系的科目构成,强调各科的系统性,忽视各科间的联系;相关课程则是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学科组成,既保持了各科相对独立性,又注意各科间的联系;融合课程是由若干相关学科构成的新学科,如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合并为地球学等;广域课程一般由两门或以上学科综合而成,内容广阔;核心课程以重要问题为中心组织;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以儿童活动为中心,强调儿童兴趣与需要,又称活动课程。持四分法的学者们把学校课程分为四大类:科目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经验课程(美国教育行政人员协会持此观点)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潜在课程(刘克兰

25、等,1988)。我国台湾学者李祖寿先生综合了美国课程专家史密斯(B.O.Smith)、斯坦利(W.O.Stanley)和肖斯(J.H.Shores)等人的意见,将学校课程分为科目课程,活动课程和核心课程三类;其中,科目课程又分为分科课程、相关课程和广域课程。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专家艾丝纳(E.W.Eisner)认为,课程包括正规课程、潜在课程和虚悬课程(the nul curriculum).他所说的潜在课程是指:教学方法、奖惩制度、学校组织结构、物质环境等的“副产品”(by?/FONTproduct):虚悬课程则是学校理应传授却未传授的课程;它包括三个层面:学校教育忽略的心理能力,遗漏的科目或

26、教材,疏忽的情意陶冶(价值、情感、态度等方面)。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麦克唐纳(J.B.Macdonald)把课程区分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有意的、经得起考验的、为社会公认的显著课程;第二层次,是作为设计显著课程的基础的信念、价格体系的暗喻课程;第三层次,是无意的,难于考验的社会不予接受的潜在课程。华威克(D.Warwiclk)把课程三分为显著课程、理论课程和潜在课程。在此,显著课程是实际进行的、学校(教师)公认或公开的,也是一般最受重视的部分课程;理想课程根植于社会整体文化之中,既是显著课程的基础,又是课程追求的目标;潜在课程则是学习者同上述两种课程交互作用的副产品。 两分法是课程结构划分最

27、简单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支持者是美国学者哈格利佛斯(A.Hargreaves)和我国学者靳玉乐等人。他们认为,课程只分两类:正规课程与潜在课程,是两种基本的课程形态。所谓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而不受重视,不是有意设计的课程而是潜在课程。以上几种分类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都从一定角度考察了课程结构,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着课程本质。但是,它们又都不够严谨科学。六分法多是从课程的表现层面上划分课程结构的,所划分出的几种类型实际上有包含或交叉关系。四分法减少了重叠比例,但缺陷几乎与六分法类同。相比之下,三分法递进了一步,也较全面地探讨了课程结构,尤其是课程结构层次和层面的提出,使

28、课程结构呈现出立体性和动态性;但它也主要是从表层和次深层上考察课程结构,并不能完全将三种课程类型区分开。二分法将课程分为正规课程和潜在课程两类,摆脱了以上分类面临的困境。但是,由于课程是教育的心脏,而教育是有意识的活动,将“潜课程”这种无意设计的“课程”列入课程之中,显然犯了概念逻辑混乱的错误。如果把“潜在课程”视为课程,那么,“潜在课程”必然是“有意的”,这岂不自相矛盾吗?因此,所有上述分类都是不科学的。据此,难以深入探讨课程的本质。 (二) 课程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既然上面几种课程结构的分法都不科学,那么怎样划分课程结构才趋于合理而不陷入困境呢?课程结构是由课程要素按照一定关系而构成的整体

29、系统,它是课程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又制约着课程要素作用的发挥。课程结构反映着课程本质。如前所述,课程是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交互作用的活动。由于活动实际上区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两类,课程也相应地分为内部课程和外部课程。即是说,课程由内部课程和外部课程构成统一性结构。外部活动是显于外的可视的系列目的性动作与行为的总和。它既可以是群体性的,也可以是个体性的,但都离不开客观的物质条件。内部活动则是外部活动的内化,是隐于内的心理活动或思维活动。它总是个体性的,映像式的。当然,它是外部活动的内在反映,终竟脱离不了外界的制约。但它可以在程度上超越外界的限制,所谓思想的“神游”即是例证。

30、据此,外部课程即是显露于外的可视的课程。日常生活中,教师传授、学习听讲以及师生外部行为活动,就是所谓的外部课程。我们常讲的编写“教材”,制定“教育内容”,“上课”等,多是为外部课程做准备或是外部课程。经常,人们所讨论的课程,也仅指外部课程。外部课程是外部的客观存在,是一种现象性活动,它的共性大。但它难以说明为什么“上相同的课”或“课程相同”而学习者“收获”不同的原因。外部课程相比之下易于控制和模式化。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修订课程方案。内部课程则是内隐于每个学习者心灵中的课程。它是外部课程的内化,与外部课程具有同构性。但是,它又不完全是外部课程的产物。由于学习者是具有内在吸收力的主动学习者,他随

31、时随地都在学习、吸收知识、获得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参与到其已有的内部课程结构中,形成新的学习结构和能力。布鲁纳等人主张的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本课程观下的内部课程结构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内部课程是学习者与外部课程相互作用而继续不断地进行经验结构改造与累积的过程。这样,课程便呈现出相对又相联的“两个景图”:一是由学习者、教育者、教育环境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外部活动景图;一个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或先天遗传因素基础上,在外部课程作用下进行的内部活动景图。前者是可视的,通常得到重视的课程;后者则是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却是更重要而往往被忽视的课程。外部课程易于控制,教育者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课程的作用对象可

32、以同时有很多,如,上百个学生同堂上课即是,表现为共性。而内部课程则不然,它主要是学习者个体内部活动的过程,在反映共性的同时,更多的体现个性,真正地形成教育效果。鉴于此,外部课程必须通过内部课程,并真正地同内部课程发生有机联系,才能产生教育作用。教育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实质上是为了使学习者内部课程结构“活动”起来,以使学习者更好地同化外部活动,形成新的发展能力。由于学习者是由知情意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内部课程便不仅仅是知识累积和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它同时也是动机、兴趣、信念、价值、情绪情感、意志、愿望、态度等诸多方面产生、发展并相互作用而形成动态结构的过程。如此看来,外部课

33、程必须为学习者提供知、情、意、行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而不应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三) 课程结构与活动结构的关系课程是教育性活动,既是外显的活动,又是内隐的活动,是内外活动交互作用的过程。既然课程是教育性活动,那么,课程结构与教育性活动的结构就存在着较大的一致性。教育性活动是活动的一种,因此,分析活动的结构和性质便有助于探讨课程的结构与本质。 1.课程结构决定于教育性活动结构分析教育性活动,需要先分析活动结构和活动性质。活动是什么?“活动不是反应,也不是反应的总和,而是具有自己的结构、自己的内部转变和转化、自己的发展的系统。”活动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活动主体、活动客体和活动媒体。活动主体一般指从

34、事活动的人,是具有意识、情感、意志的个体或个体的集合。活动客体是活动主体有意识作用的对象,是通常意义上的事物或转入相对于主体而存在时的人及其人化物(思想、语言等)。活动媒体则是联结活动主客体的手段、方式或中介,它一般是直观的、显在的,有物质形式,但有时不明显,暗含在主客体之中。三者有机作用,组成活动。据此,教育性活动便由教育性活动主体、客体及媒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课程是教育性活动,课程结构取决于教育性活动结构。教育性活动具有丰富多采的内容,分为不同领域,如健康教育、艺术教育、语言教育、社会性教育,等等。这些教育性活动具有不同特点和功能,课程结构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特征和作用。课程也有自己的主体、

35、客体和媒体,即课程主体、课程客体、课程媒体,三者有机地形成课程活动。课程主体主要是学习者;课程客体主要表现为知识、经验以及附载它们的教育情境,将二者联结起来的因素是课程媒体。三者交互作用,决定着课程结构的特点。2.教育性活动对象形成课程客体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其对象性。活动对象不同,活动性质就不同。相应地,课程客体的类型和性质也不同。活动对象表现为两重性:第一性表现为对象的独立存在,它使主体活动服务于它并加以改造;第二性表现为对象的映象棗主体对象属性的心理反映的产物。由此,可把活动对象分为两大类:客观的第一性的存在物棗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的反映棗精神世界或心理世界。物质世界由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物质形成组成;精神世界则由语言、心理现象,思维活动等构成。基于上述,课程客体也分为两部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当物质世界或精神世界经过有教育意图的选择和组织时,它们便具有了“教材”的性质。“教材”即是为进行教育而准备的素材。它一般表现为一定形式的事、物,或者是固着在物质形式上的思想、观念等。具体说来,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客观事物、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关于这些方面的知识、活动等;人类社会中的人、事,与人关系密切的物,以及关于它们的知识、活动等;相对独立的思维、心理世界、符号系统,等等;都可以成为课程客体。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