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垄丝日期:丝丝!:至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 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2、(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槐扭新躲烨日期:型地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1ABSTRACT2第一章绪论3第一节“底层”和“底层文学”概说3 1“底层”概说32“底层文学”概念论争和研究现状5 第二节“怨恨”概说和“怨恨叙事与底层文学8 1“怨恨”研究渊源和现状82“怨恨叙事”研究现状10第三节“怨恨叙事与底层文学12第二章底层文学中怨恨叙事的三种类型15 第一节乡村贫苦男性和留守女性的悲怨乡村罪恶15 1无力改变的现状贫苦男性之恨152无计可施的伦理困境留守女性之怨17 第二节进城男性的仇怨和女性的愁怨城市梦魇22 1向往的绝望进城男性的怨恨222浮华的代价
3、进城女性的性别怨恨25 第三节城市下岗男性和女性的激怨时代原罪29 1失落的尊严下岗男性的怨恨292突然丢失的梦下岗女性的哀怨32 第三章底层文学怨恨叙事的内在独特性及其精神资源探寻34 第一节底层文学怨恨叙事的内在差异性探究34 1底层文学怨恨叙事的不同风格342底层文学对怨恨的几种不同思考36第二节怨恨叙事的暴力处理倾向391底层怨恨叙事文学中的暴力及其表达39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底层怨恨叙事中暴力叙事的必然性45 第三节底层怨恨叙事的批判性及其精神资源探寻48 1底层文学怨恨叙事现实批判性482底层文学怨恨叙事的精神渊源50 第四章底层文学怨恨叙事的价值、局限及其根源52 第一节底层文
4、学怨恨叙事价值52第二节底层文学怨恨叙事的模式化倾向55l缺乏深意的苦难怨恨故事552先入为主的城市罪恶观563怨恨悲剧有怜悯无崇高的遗憾58第三节底层怨恨的根源和文学的回应601社会底层怨恨根源欲望和匮乏交织的矛盾602文学对底层怨恨的合理回应62结语65参考文献67致谢73II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ONTENTSChinese abstract1English abstract2Chapter One The introduction 31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the underlying and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underly
5、ing3 11The briefintroducfion ofthe underlying 3 12The argu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underlying。52Tbe briefintroducfion ofresentment and the resentment narration821 The origin and status ofthe resentment research822 The research status ofthe resentment narration103The conne
6、ction betwen the resentment narration and iterature about the underling 12 Chapter Two Three types of rensentment nar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underlying1 51The rensentment ofthe rural poor men and the left-behind women 15 l。1 Unable to change the reality-poor ruual mens rensentment 15 12 E
7、thical dilemma-the leftbehindwomens resentment172The resentment of the migrant workers2221Men workersdesperation ofthe city。22 22 Women workersprice ofvanity25 3The resentment ofthe layoffs2931The laid-offmenS lost for their dignity2932 The laid-offwomenS 10st for their dream32Chapter ThreeThe uniqu
8、eness of the resentment narration in literature about theunderlying andsearching for the spiritual resources34 1The difference ofthe resenlment narration in literature about underlying people 34 11Different types ofthe rensentment narration34III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 Different results ofrensentment-crime,self
9、-destruction,faith,rebirth362Violence writing tendercy in resentment narration 39 21Violence writing in resentment narration 3922The necessity ofthe violence writing in resentment narration453The criticalness and the spirit resources ofthe resentment narration4831 The criticalnessofthe resentment na
10、rration4832 The spirit resources ofthe resentment narration50 Chapter FourThe values,limitations,and the future ofresentment narration 521The values ofresentment narration522The stereotyped tendency ofthe resentment narration55 21The miserable stories ofthe underlying5522The fixed thought that city
11、is guilt5623 The pity of full ofmercy without sublime58 3The reason ofthe resentment and the literature responses60 31 ne true reason iS the controdiction ofdeske and deficient6032 Reasonable literature responses ofthe reality 62 Conclusion65References67Acknowledgements73IV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新世纪底层文学引起了作家和评
12、论家普遍的关注,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也引 起了人们对于时代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在底层文学中,大部分底层人被冠以苦难 的标签。在与城市交锋过程中,他们的欲望迅速膨胀,这与他们资本匮乏的生存 状况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因嫉妒、不平、愤怒等因素产生的怨恨成了底层人的 一种普遍情绪,这些怨恨经过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演变,最终大多会造成怨恨主体 或怨恨对象非死即伤的悲惨结局,这在底层文学中表现为怨恨叙事。从底层文学 怨恨叙事中我们可以窥见底层生存和精神的焦灼和困境,研究底层文学怨恨叙事 也成了了解底层生存状态和认识人性善恶裂变的有效途径。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绪论部分是概说“底层”和底层文学,怨恨和怨恨 叙事以及
13、怨恨叙事和底层文学的关系,大致梳理其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第一部 分主要是将怨恨分为三大类六小类,三大类分别是乡村罪恶、城市梦靥和时代原 罪,而六小类依次为乡村贫苦男性和留守女性之恨,进城男性和进城女性的怨恨, 下岗男性和下岗女性的怨恨,这几类底层人的怨各有不同;第二部分是对底层文 学怨恨叙事内在差异性及其精神资源的探寻,这包括作家对底层怨恨的不同思考 和处理,底层文学的暴力叙事倾向,怨恨叙事的批判性和精神资源探寻。第三部 分是分析底层怨恨叙事的价值和局限,同时探究底层怨恨的根源以及文学的合理 应对。本文通过研究底层怨恨叙事,审视当下底层的生存困境和人性善恶,了解底 层不同群体怨恨的特性和表现,
14、从审美的角度分析底层的怨恨叙事与暴力叙事并 行的倾向性。怨恨叙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家对底层现实的悲悯和对社会公平正 义的呼唤,具有直逼现实,直击人性的现实主义价值。论文将侧重分析底层文学 小说文本中的怨恨表现,进而分析不同作家对于怨恨主题表达的差异性及艺术特 色,从中感受作家不同的审美眼光和人性理想。理论方面,主要吸收西方和国内 怨恨理论的己有成果中的合理成分,结合新世纪以来底层的生存新情状以及底层 文学现状进行整合运用。关键词:新世纪;底层文学;怨恨叙事:暴力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in the new century,literature about The underlyin
15、g people have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the writers and critics generallyThe living state of the underlying group makes writers to tllink of the human natureThey are often called labels of suffering When they get into the city,they must give up their traditionIn front of the realistic contradiction be
16、tween rising desire and resource scarcity,they are adapting to produce resentment111e resentment narration of literature about the underlying people hasbecoming a unique literature phenomenonStudying the resentment narration inliterature about the underlying is a ideal way of knowing their living st
17、ate and thechange of human natureThe thesis mainly includes four parts:the fwst par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underlying people and literature about the underlying,at the same time,1 will introduce the resentment and the resentment narration;The second part is mainly categorizing resentment,th
18、ey are rural men and leftbehind womenresentment,the resentment of people who go to city and work in city and the resentment of the laidoff;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difference of the resentment narration in literature about underlying people,and searching for the Spiritual resources;the last part
19、willanalyze The limitations and value of resentment nar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underlying people,at the same time,1 will try 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the underlyingresentment and have a beaer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about the underlying people By studying the resentment narration,we c
20、an feel how the literature tllink of thepoorS living state and the change of their human nature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esthetic,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 of underlying peopleS resentment tells US that the resentment narration is always go with the violence narrationTIlis thesis will focus o
21、n the resentment happened in the novels describing the underlying people From this we can find out Writersdifferent aesthetic vision and their thinking abouthuman natureIn regard to theory,on one hand 1 will absorb some useful western anddomestic theory achievements;on the other hand,1 will combine
22、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underlying peop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literature about the underlying peopleKey words:new century,literature about the underlying people,resentment narration, violence narration2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第一节“底层”和“底层文学概说1“底层概说“底层”是一个社会学术语,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底层”是社会阶层分 化的结果,是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着
23、的社会结构,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它 代表的群体一定处于社会结构的最下端,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任何 优势,更不用说话语权了,所以他们也是典型的失声群体。它附属于上层结构, 为其服务被其管辖,因而具有从属性。但是,新世纪以来,底层人在获取物质的 渠道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陆续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来到城市谋生发展,逐 渐演化成城市里的“边缘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将社会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起决定作用的 经济资本和劳动资本在这两个阶级中严重不平衡,甚至可以说是对抗性的存在, 无产阶级无疑处于被统治的从属地位。随着阶级社会的瓦解和市场经济的兴盛, 这种“几乎只强调经济因素对阶级的决定作
24、用的分层方式无法运用于解释当 下的诸多不平衡现象。韦伯就市场经济的情况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念进行了一定 的补充,他认为现在的阶级所代表的就是市场中诸如技能、财产、职业等这些变 量,资源占有量和使用这些资源获得利益的方式成了定义群体阶级的方法。随着 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现在我们更多地是以阶层论,而哪些资本在市场经济中对社 会分层的影响越来越大呢?根据特纳对皮埃尔布迪厄的资本理论整理,归纳出 四种:“1经济资本,是指可以用来获得商品与服务的金钱和物质性财富;2社 会资本,指在群体或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与联系;3文化资本,指的是那些非正式 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味与生活方式;4象
25、征 资本,是指运用符号使各种层次上的占有合法化,使其它三种形式的资本合法 化。国内最有代表性的社会分层理论是陆学艺带领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戴维格伦斯基著,王俊译:社会分层,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2月,P5。 圆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P192。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 社会阶层的资源占有的大致情况。他们细致地将中国社会分成了十个阶层,其标 准是以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组织资本(权利资本)的占有情况,这三个标准和皮埃尔布迪厄的前三个显性资本基本吻合。而所谓底层,就是对于这三种资本占有很少或者
26、几乎不占有的群体。 “底层”这个概念最初是印度底层研究者从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学者安东尼奥葛兰西那里借用过来的,他在狱中札记中使用的是“底层阶级”(subaltern class),但是他没有给出清晰肯定的定义。按照另一个底层研究者查特吉的说法, 葛兰西概念里的“底层”只是作为产业无产者的代名词,而这只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结构里能够看到的底层阶级问题。相较而言,印度的底层研究是做得最有代 表性的,在1970年末,一些印度知识分子对受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的精英 主义历史观进行反思和批判,尤其以印度加尔各答社会研究中心贡献最大。这个 中心组成的“底层研究小组”的研究领域逐渐从历史学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
27、, 空间上从南亚发展到欧美、拉美和东亚等地,被称为“底层研究学派”。美国政 治学、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针对底层提出了“生存伦理、“弱者的武器”和“隐藏的文本”等概念,得到了国内很多社会学家的认同。巴西教育学家保罗弗 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和查吉特的关注底层等都是底层研究的重要理论 和成果。而中国当代学者对“底层”的研究兴趣的兴起,最初源于1990年以来的贫富差距。知识分子纷纷在天涯、读书等发表大量文章,刘旭较早指出: “所谓底层,就是处于社会最下层的人群。这是个不需要思索的概念,处于 最下层就是划分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内容如果再详细一些,可能包括政治地 位低下、经济上困窘、文化上教育程度低等,被称
28、为底层的,可能这几个条件全 部满足,也可能只满足其中的一个条件。但国内对“底层的研究还处于少量 研究文章和社会调查的阶段,理论研究和专著很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温铁军、 陆学艺、曹锦清等人的研究。温铁军关注“三农”问题和农村的改革,陆学艺进 一步关注农民工问题的治理,新农村建设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流动等与底层密切 相关的问题。曹锦清除了关心农村和农民问题,他还从文化微观的角度分析农村 的传统和价值观的转变问题。当下现实用“底层”取代“阶级”的概念,一方面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P3。4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避免了以往左翼文学所具有的阶级性叙述的模式化和简单
29、二元对立的弊病,另一 方面又包含了“阶级概念中追求公平正义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2“底层文学”的概念论争和研究现状 顾名思义,“底层文学”就是反映底层人物和生活的文学。但由“底层文学论争可以看出这个概念并非一目了然。它涉及底层文学立场,精神资源,“写底 层”,“底层写”等等一系列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底层文学”的写作对象主要是 农村里最贫困的农民,城市里务工的农民工,还有城市下岗者,失业者,拾荒者, 卖淫女等等。对于什么是底层文学,李云雷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我们 可以试着总结一下底层文学的概念或内涵:在内容上,它主要描写底层生活 中的人与事;在形式上,它以现实主义为主,但并不排斥艺术上的创
30、新与探索; 在写作态度上,它是一种严肃认真的艺术创造,对现实持一种反思、批判的态度, 对底层有着同情与悲悯之心,但背后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资源;在传统上,它主要 继承了20世纪左翼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传统,但又融入了新的思 想与新的创造。这是我所理解的“底层文学”,它在整个文学界基本上还处于弱 势的地位。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相对全面合理的界定。但是,有些评论家从个 人感受和理论经验出发也提出了一些不同见解。李龙认为底层文学更多的是一种 赋予救赎意味的文艺创造:“底层文学不仅是文学对自我的救赎,它更是一种救 赎的文学,是在时代和历史的空白处对那些被压抑、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弃的底 层群体精神的
31、救赎,同时也是对社会现代性的一种救赎和反思。圆他是站在底层 文学为何而作的实用角度进行思考的。他认为“底层文学表达的是对底层群体 的悲悯和疗救之意,同时也是对社会发展弊端的一种揭示和反思。而刘复生对于 “底层和“底层文学”关系的理解显得更加直接和悲观:“从根本上说,底层 不是一个文学或者美学命题,而是一个历史的、乃至政治的命题,任何试图使它纯文学化的努力都是无意义的。”底层文学涉及了底层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不仅在内容上注重深度挖掘, 在艺术上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李云雷甚至认为:“这几年最好的小说都是关于李云雷:新世纪文学中的“底层文学”论纲,文艺争鸣新世纪文学研究,2010年第6期。 圆李龙
32、:文学的救赎与救赎的文学一底层文学与现代性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3期。刘复生:纯文学的迷思与底层写作的陷阱,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底层的,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真正的好小说,绝大部分都是关于底层的。”虽然 底层文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有许多质疑的声音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疑问和批评意见:底层文学的界定是否正确?知识分子能否 为“底层”代言?底层文学是否在“抢占道德制高点?底层文学只有社会学意 义而缺乏“文学性等等。关于这些问题的论争似乎已经超出了“文学”的界限, 其围绕着“作家写底层”、“为底层而写”和“底层写”等关系争论不休,莫衷一
33、 是。从来没有一种文学像底层文学这样,是一种作者,读者和主人公交叉重叠的 存在,他们共同组成了一幅丰富复杂,特征鲜明的文学图景。不论是作为一种对现实观照的精神自觉,还是抢占道德的制高点,或是抱着 猎奇心态吸眼球造名气,“底层文学创作己经日趋成熟,并且是对“新世纪文 学”的有力支撑,“虽然新世纪文学概念我们已不陌生,但是新世纪文学 一词更多的属时间性的概念,难有特殊的内质与所指,缺少实在的逻辑支点和命 名根据。”对底层文学的全面讨论和质疑,可以看作是对新世纪文学格局的探 索和梳理,是赋予这个概念以新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底层文学是在 支撑、引导和挽救“新世纪文学”。由此可见对于“底层文学”
34、的研究热合理且 有效。其实在上个世纪末就有一部分人注意到这个群体,并意识到用文学来表述 和关注他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1998年,上海文学第七期发表了燕华君 的小说应春玉兰,反映了下岗工人靠微薄收入生活的窘境。值得注意的是其 中以“编者的话”一一倾听底层的声音为题提出:“我们的确是到了应该认 真听一听底层人民的声音的时候,我们必须正视底层人民的利益所在,我们必须 尊重底层人民的感情。”这成为关注底层的先声。作家的关注,主流刊物的倡导 和评论家的褒贬,是“底层文学越来越热的主要因素。但是,真正掀起对“底层文学”的集中关注和评论,应该是从曹征路的那 儿开始。那儿突出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当下很典型一类
35、人国有企业下 岗者,他们由光荣稳定的中上层陡然跌落至底层,甚至要沦落至卖身苟活。历史 前进的脚步不可违,但这个过程中人的生存困境和挣扎揪人心肺。作家曹征路现实主义的诚恳态度及其平实化的书写引起了知识分子对于底层的集中关注和讨。李云雷: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1月,P91。于文秀:“新世纪文学”的空泛能指与文化想象,光明日报,2008年lO月17日。6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同年,蔡翔和刘旭的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一文发表,引起广泛 关注。随后有一大批的评论文章发表,如刘旭的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吴志峰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续)故乡、底层、知识分子及其它、 高强我们
36、在怎样表述底层?固、王文初的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三种人文关照 “底层文学”正式成为文坛争论和思考的焦点。自2004年至2006年短短 三年, 北京文学、上海文学和文艺争鸣等期刊和新闻媒体组织并展 开了十几次有关底层文学的讨论和对话。其中,南帆、贺绍俊、刘庆邦等一批评 论家和作家积极参与并推进了这场争论。对“底层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底层文学”现象本身。就 其命名、发生原因、作品内涵和美学价值进行褒贬和评论,如刘旭底层能否摆 脱被表述的命运从社会学角度对底层进行讨论。南帆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 述如何可能对于什么是底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薛毅和刘旭就底层问题 整理出了有关底层的问答。对底
37、层进行追根溯源的有刘勇和杨志底层写 作与左翼文化传统等。而对于“底层文学”美学方面的讨论更是众说纷纭, 如陈晓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一一对当前小说艺术倾向的分析、左 芬试论底层文学新的美学原则的确立11等,大多是对底层文学缺乏美学意味 的批评言论,尤其表达了对其概念化模式化的苦难和悲情、无节制的暴力叙事和 乏力的温情叙事等问题的不满。二是由“底层文学”和知识分子及写作传统的问 题。这些文章主要谈论“底层文学”与知识分子关系,重新审视知识分子在新世 纪文学的立场、态度和作用,进一步探讨新时期文学的精神资源,同时表达出对 未来文学发展的焦虑情绪,牛学智从“启蒙到“底层一对新世纪之交文学 批评的一
38、种观察12贺仲明论“底层文学”的精神资源及价值选择13等。三蔡翔、刘旭:底层问题和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第3期。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天涯,2004年第3期。吴志峰: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续)故乡、底层、知识分子及其它,天涯,2004年第6期。高强:我们在怎样表述底层?,天涯,2004年第3期。王文初: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三种人文关照,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ll期。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天涯,2004年第3期。 o南帆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上海文学,2005年第1l期。薛毅、刘旭:有关底层的问答,天涯,2005年第l期。刘勇、杨志: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化传统
39、,文艺报,2006年8月22日。 回陈晓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对当前小说艺术倾向的分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左芬:试论底层文学新的美学原则的确立,北方文学,2010年第6期。12牛学智:从“启蒙”到“底层”一对新世纪之交文学批评的一种观察,南方文坛,2010年第3期。13贺仲明:论“底层文学”的精神资源及价值选择,山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是预测“底层文学的未来。这些文章探讨“底层文学与大众文学、纯文学如 何共处?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某种预测,试图勾勒一种理想构建方式,如刘 忠和万爱芹文学“大众化”与“底层如何文学、谭光辉论底层文学的 理想形态之建构、
40、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等。 我们必须承认,底层文学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上还不能服众,我们只能在一次次的论争,一次次的深度挖掘中渐渐明晰底层文学的问题和真正意义所在。第二节“怨恨概说和“怨恨叙事胗与底层文学1“怨恨研究渊源和现状“怨恨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涉及,只是其所在的语境不同。在汉语中, 它多存在于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中,多表现为一种感性心理和情绪。而在西方语 境中,怨恨得以发展成一个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术语,并有其相应的理论和话语 体系。克尔凯郭尔、桑巴特、西美尔、韦伯、舍勒等人都从不同的角度都对怨恨 进行过探讨。克尔凯郭尔关于“怨恨的文章见于现时代中,他对“现时代 有些悲观,
41、他认为人对时代和他人都是憎恨和嫉妒的。人因为过于理智,行动迟 缓,人变得软弱,思想无法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心中充满怨恨情绪,无法解脱。 从尼采开始,“怨恨逐渐成为一个理论专业术语。在论道德的谱系中,尼 采就明确把怨恨看作道德价值判断的根源,对怨恨进行了系统的表述,他认为现 代西方文化尤其基督教文化的价值观念是在怨恨的动机中形成的,怨恨联系着整 个现代性的颓废与虚无问题,现代性的各种学说与思潮都是通过怨恨而得。尼采 站在宗教的角度解说怨恨,认为基督教的道德尤其基督教之爱是最精巧的怨恨之 花。尼采这种强行解说虽然代表性有限,但是他第一次将“怨恨”引入德文,并 进行系统阐释,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将怨恨研
42、究上升到空前的理论高度,成为怨 恨研究的一个开端。西美尔和韦伯分别从生命和宗教的角度探讨了“怨恨的内涵和缘由,西美 尔认为现代人处于自身与外在世界的紊乱不安中,成了一个个孤独且具有了怨恨刘忠、万爱芹:文学“大众化”与“底层”如何文学,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谭光辉:论底层文学的理想形态之建构,当代文坛,201 1年第4期。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气质的个体。韦伯认为人们对于宗教的绝望促成了资本主义精神,怨恨也就是源 于这种绝望。松巴特看到了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本质,甚至具体提出 了怨恨是资本主义精神之源。遗憾
43、的是他并没有将二者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研 究。马克斯舍勒对怨恨的讨论使其具有了独特的伦理特色。他的代表性作品是价值的颠覆里的道德构建中的怨恨。他对怨恨并未明确地界定,只是将 其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怨恨是一种有明确的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 这种自我毒害有一种持久的心态,这是因强抑某种情感波动和情绪激动,使其不 得发泄而产生的情态;这种强抑的隐忍力通过系统训练而养成。 这种自 我毒害的后果是产生出某些持久的情态,形成确定样式的价值错觉和与此错觉相 应的价值判断。作者在书中详尽地分析了怨恨产生的根源,并最终得出结论: 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实质是“怨恨”,同时他精辟指出现代市民伦理的核心植 根
44、于怨恨,他成功地将怨恨的意义和范围从宗教角度外延到现代市民全体的精神 特质。在舍勒那里,“怨恨”成了把握西方现代性精神的一个基本视点,他由此 掀起了怨恨研究至今无人超越的高峰。中国文化对于“怨恨的理解源远流长,从古代诗词歌赋到近现代的小说, 无论哪一种文学形式中,这种情绪的渲染和描述都不绝于耳。但对于怨恨的兴趣 也更多停留于文学描述,这些描述多表现男男女女在世的无奈,愤恨,忧思,随 后渐渐发展为复仇故事或小说流传至今,如赵氏孤儿等。少量关于怨恨的理 论也都是散见于文学理论史上,不成体系。比如古代文论家季札提出的“怨而不言、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司马迁的“发愤说,韩愈的“不平则鸣”,李商 隐的“怨刺”说等等,但他们对怨恨的理解和理论仅止步于发各家之言。究其原 因,一则可能是儒家文化崇尚仁爱,重在教化人们如何解怨,化怨和去怨,并将 这些看成是提升自我境界的品德。比如论语宪问中“不怨天,不尤人”、论语颜渊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等;-N可能是中国的佛教、道教都 提倡“善、“无”,“空”等概念,将压抑和克制怨恨之举进一步合理化,所以怨 恨更适合作为一种感性情绪生长于丰富的文学土壤中。近现代以来,受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