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文档(5) 资金问题可见“体验化消费” 广受大学生的欢迎、喜欢,这是我们创业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成功秘诀:好市口个性经营营销环境信息收集索引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辖的“促进就业基金”,还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担保,贷款最高上限达到万元。“碧芝”的成功归于他的唯一,这独一无二的物品就吸引了各种女性的眼光。300-400元1632%我们长期呆在校园里,没有工作收入一直都是靠父母生活,在资金方面会表现的比较棘手。不过,对我们的小店来说还好,因为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投资。(2)物品的独一无二夏日的街头,吊带装、露背装、一步裙、迷你裙五彩缤纷、争妍斗艳。爱美的女孩们不仅在服饰搭配上费
2、尽心机,饰品的选择也十分讲究。可惜在商店里买的项链、手链、手机挂坠等往往样式平淡无奇,还容易出现雷同现象。论文题 目: 供应链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作 者:学 号:班 级:专 业:指导教师:评阅教师: 年 月 日精品文档论文中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化,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国内外供应网络关系越来越复杂,供求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使供应链中的各企业和领导都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导致供应链风险的剧增,给企业供应链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鉴于很多企业因未作好供应链风险控制而招致损害,首先阐述了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发展及其含义,然后说明了供应链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
3、,接着说了供应链风险的特征及其识别,然后简要描述了下供应链风险的分类,最后根据供应链风险产生原因详细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对策及具体措施。关键词:供应链; 供应链风险; 供应链风险防范论文外文摘要Title: Supply Chain Risk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ng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creasingly intensified market competition, products and technology life cycle is
4、 becoming shorter and shor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upply network more complex, uncertain supply and demand increased, so that the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And leadership are difficult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leading to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risk of supply ch
5、a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usiness to bring more difficulties.In view of this article did not make a lot of business because of the supply chain to control the risk of damage incurred, first of all on the supply chain risk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its implications, and then describes the
6、supply chain risks arising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went on to say that the risk of supply chain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cation, and then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under the risk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nal supply chain risk in detail the reasons put forwa
7、rd a number of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pecific measures.Key words: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risk; supply chain risk prevention目录1 绪论 12 供应链风险概述12.1 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发展12.2 供应链风险的含义23 供应链风险的形成因素 23.1 供应链风险内部因素23.2 供应链风险外部因素44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及其识别54.1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54.2 供应链风险的识别65 供应链风险的类型76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对策76.1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微观对
8、策76.2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宏观对策9结论 11参考文献 111 绪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国际化、信息网络化,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基于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研究的重点。特别是由于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系紧密,供应链越来越朝向全球供应链发展,风险对供应链的破坏程度比对单个企业的要严重得多,一个微小的风险很可能带给供应链巨大的打击,甚至完全破坏一条供应链,使之不复存在。供应链风险日益成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障碍,对企业产生了相当大的危害,严重制约供应链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供应链风险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研究供应链风险可降低供应链价值分配的变动程度,增加供应链
9、价值,具体地,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减弱和克服供应链中的风险,进而从降低供应链系统内的交易成本、降低供应链中断预期成本、留住顾客等方面增进供应链的价值,对构建高效快速的供应链将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2 供应链风险概述2.1 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发展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风险是很难界定的,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国外学者对供应链风险的研究是从研究供应风险开始的,Mithchell(1995)认为供应市场的特征(如市场结构的稳定性、市场利率的变化等)影响供应而带来风险;Zsidisin(1999)将供应风险定义为“供应的不及时而导致货物和服务质量的降低”;Harland(2001)认为供
10、应风险是指“供应对资源的流入产生负的影响以致公司不能运作,也称投入风险”;另有一部分文献通过对实际发生的意外事件带给供应链的影响,对供应链风险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指出人们应该重视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如Mark David和JAYASHANKARM.SWAMINATHAN对2002年我国的非典事件进行了讨论,并指出由于不可预料的意外事件,世界上任何一种技术和预测方法都不能阻止供应中断的发生,因此惊醒我们要构建一个合理的供应链;Zsidisin,G.A(2003)对供应链风险概念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对供应链的供应风险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供应风险存在于任何制造企业中,并提出了下列关键的供应风险:供应商经
11、营风险、供应商的生产力约束风险、质量风险、生产技术变化风险、产品设计变化风险、以及各种灾害风险;Roshan Gaonkar & N.Viswanadham(2004)把供应链的风险视为不确定性,并且指出了三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偏离、中断和灾难。国内对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赵红、吕芳(2001)从合作的角度出发,将供应链的风险分为关系风险和绩效风险,他们认为,关系风险主要指供应链企业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相互信任的缺乏而产生的风险,绩效风险则指与合作情况无关的所有能够导致供应链整体失败或损失增加的危险;马士华(2002)将供应链风险分为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大类,他认为内生风险产生于道德风
12、险、信息扭曲和个体理性,而外生风险主要来源于政治、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方面;丁伟东(2003)认为供应链风险是种潜在的威胁,“它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 张向阳(2004)指出了供应链中存在市场、合作、技术、信息、财务、解散风险;胡金环等(2005)指出供应链存在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林朝阳把供应链的风险归为四个方面,市场需求风险、合作风险、经济波动和利润波动风险、信息资源风险。2.2 供应链风险的含义供应链风险的概念,许多文献都没有明确说明,而是直接给出了供应链风险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从侧面表述了供应链风险的相关含义,其中只有少数几
13、位给出明确的定义。借鉴一些专家的定义,本文将“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供应链在其运作过程中由于系统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使其正常运作受到影响、偏离预定目标,从而受损的可能性。3 供应链风险的形成因素由于供应链中的风险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供应链风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供应链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认识讨论,以便于从根本上防范供应链风险的发生。供应链中的风险因素可以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角度来划分。3.1 供应链风险内部因素(1)道德风险因素。供应链伙伴关系一个重要的合作基础就是“信任”,即相信方在某些情况下不会采取所谓的机会主义行为,不会通过损害共同利益来获得暂时的个体利益。但伙伴企业不
14、同于纵向一体化企业,不同企业具有独立的利益,没有更高一级的权威来监督企业是否进行了机会主义行为,而依靠市场契约也无法对所有可能行为作出规定。可以依靠的只有相互的信任。这种合作特点很容易诱发企业的道德风险,使的供应链中各合作企业都存在着逃避责任的倾向,每个企业都有借口在不确定因素条件下,指责对方的行为,推卸责任。导致成员企业存在“偷懒”、违背承诺和虚报信息等败德行为的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可以导致供应链上各企业缺乏信任,造成供应链运行困难。 (2)信息传递风险因素。供应链各主体在获取信息及传递信息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错误、失真、滞后、不对称及泄露的可能性,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信息对整个供应链运作
15、起着很大的作用,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可以减少供应链的运作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可以使各个企业之间很好的沟通,避免冲突,使得整条“链”更加牢固。 (3)合作伙伴能力风险因素,指供应链运营中由于某一个或一些合作伙伴的能力问题所导致的供应链运作受影响的可能性。能力风险涉及到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指被选择的合作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供应链分配的任务,是否具备高效率的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快速反应市场的能力等。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生产能力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实力有高有低,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并
16、决定着供应链的稳定与否。供应链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各节点企业之间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组成一个网链群体,根据“木桶理论”,该网链的整体效率与能力取决于供应链上效率最低的那个企业,能力最薄弱的节点企业会限制供应链整体能力的发挥,成为整条链的瓶颈。供应链整体能力风险又可细分为四个更具体的方面:供应能力、制造能力、分销能力及物流运作能力,各环节能力越大风险就小,相反能力越小风险就越大。 (4)物流运作风险因素。物流活动是供应链管理的纽带。供应链要加快资金流转速度,实现即时化生产和柔性化制造,离不开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这就需要供应链各成员之间采取联合计划,实现信息共享与存货统一管理。但在实际运行中是很难做到
17、这一点的,导致在原料供应、原料运输、原料缓存、产品生产、产品缓存和产品销售等过程中可能出现衔接失误,这些衔接失误都可能导致供应链物流不畅通而产生风险。例如,运输障碍使原材料和产品不能及时供应,造成上游企业在承诺的提前期内无法交货,致使下游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不利影响。 (5)企业文化差异风险因素。供应链一般由多家成员企业构成,这些不同的企业在经营理念、文化制度、员工职业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采取不一致的工作方法,最后输出不同的结果,造成供应链的混乱。(6)利润分配风险因素。供应链中的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供应链整体利润一定的条件下,某些企业
18、利润的提高会导致其他企业利润的降低,某些企业获利水平过低将导致消极合作甚至退出供应链,使供应链崩溃。(7)成本分担风险因素。供应链上任何一级的节点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从自己的利益或目标考虑,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本降下来,都会在批量-库存、库存-运输、提前期-运输、产品多样性-库存、库存-顾客服务等一系列成本问题上权衡考虑。当链条上的节点企业只考虑自己的成本,而不考虑其他企业的成本时,在成本上产生了相互挤压,引起供应链的不稳定。另外,链上的价格波动也会使成本分摊因素变得更突出,诱发更大的冲突。3.2 供应链风险外部因素(1)市场风险因素。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瞬息万变,技术日新月异,这既给企业提供了
19、参与市场竞争的机遇,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上游市场供应关系变动、市场需求变动及竞争对手变化等引起的风险。影响市场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旦出现不可预料的需求不利因素就可能导致销售下滑,市场出现逆转,货物积压;或者供应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货源紧缺等。(2)经济周期风险因素。市场经济的运行轨迹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繁荣和衰退交替出现,这种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加大。在经济繁荣时期,供应链在市场需求不断升温的刺激下,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增加存货、补充人力,相应地增加了现金流出量。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供应链销售额下降,现金流入量减少,而未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仍
20、需大量资金的继续投入。此时市场筹资环境不理想,筹资成本加大。这种资金流动性差的状况就增大了供应链的经营风险。(3)政策风险因素。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对供应链的资金筹集、投资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产生极大影响,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增加。例如,当产业结构调整时,国家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措施,对一些产业的鼓励,给供应链投资指明了方向;对另一些产业的限制,使供应链原有的投资面临着遭受损失的风险,供应链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进行产业调整。 (4)法律风险因素。供应链面临的法律环境的变化也会诱发供应链经营风险。每个国家的法律都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法律法规的调整、修订等等不确定性,有可能
21、对供应链运转产生负面效应。 (5)环境风险因素。环境风险主要是由供应链外部环境因素所产生的风险,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风险,如水灾、火灾、地震、雷击、风暴、冰雪损害、山体滑坡,以及其他各种不可抗拒因素;社会环境风险,如伊拉克战争、英国口蹄疫、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2003年初的SARS及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等都给许多跨国公司的供应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企业因其供应链的瓦解而破产。都会引起非常规性的破坏,影响到供应链的某个节点企业,从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使供应链中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受阻或中断,使生产经营过程遭受损失,既定的经营目标、财务目标无法实现等。4 供应链风险的
22、特点及其识别4.1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供应链风险除了具有一般风险具有的客观性、普遍性、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无形性外,还具有以下几点不同于一般企业风险的特点:(1)传递性传递性是供应链风险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由其自身组织结构所决定的。由于供应链从产品开发、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到流通过程,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根据流程的时间顺序,各节点的工作形成了串行或并行的混合网络结构,其中某一项工作既可能由一个企业完成也可能由多个企业共同完成。因此各环节环环相扣,彼此依赖和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其他环节,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这种传递性指的是供应链风险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传递,利用
23、供应链系统的连动性,对其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危害和损失。如最具代表性的“牛鞭效应”就是由于需求信息风险在供应链上传递引发的;又如当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供货不及时或缺货,则直接影响下游制造商的生产,也间接影响了末端的销售,风险从上一直传递到下游各节点企业。(2)多样性和复杂性供应链从构建起就面对许多风险,它不仅要面对单个成员企业所要面对的风险,如财务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赊销风险等;还要面对由于供应链的特有组织结构而决定的企业之间的合作风险、道德信用风险、企业文化风险、信息传递风险及利润分配风险等。因此供应链风险相比一般企业的风险,类型多、范围广,也更为复杂。(3)实际运作性供应链
24、风险中外部风险是客观存的,但由系统内部因素引起的一些风险,如合作风险、道德信用风险、企业文化风险、信息传递风险及利润分配风险等,在本质上是实际运作风险。只有企业之间以供应链方式存在实际运作时,才有这些风险发生。因此对供应链风险研究必须要熟悉了解供应链的构建与运作流程,特别是供应链风险研究人员应该加强与实际运作供应链的人员交谈,和他们一起发现供应链的风险。(4)此消彼长性供应链中的很多风险是此消彼长的,一种风险的减少会引起另一种风险的增加。在以前的企业管理中库存是防范风险的一种手段,但是保持过多的库存会引起供应链的营运风险,库存过多会引起资金的积压,库存物品陈旧损失。于是供应链中的企业纷纷寻找减
25、少库存的方法。但是现在可以看到,供应链中断的许多因素是由于减少库存引起的,营运风险和中断风险是相互对立的。减少库存营运风险减少,中断风险增加;反之。例如在“非典”的影响下,台湾许多PC厂商均在4月下旬SARS疫情开始加温后,启动紧急应变措施,要求上游协力厂商提高库存,以确保供应链不会中断,减少了中断风险。但应变措施的启动,也相对提升了跌价损失的风险。由于全球PC市场需求仍相当疲弱,国际大厂如戴尔电脑、惠普为刺激需求,不断以降价、快速推出新机种的方式提振买气,在此情形下,台湾代工厂的库存却相形升高,无异增加了营运风险。因此在研究供应链风险,加强对供应链风险的控制时就要充分考虑风险的相互影响性,对
26、此消彼长的风险进行权衡以确保供应链整体风险最小。4.2 供应链风险的识别供应链风险识别,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第一个基本环节,它是指供应链风险管理者,通过对大量的供应链信息、资料、数据现象等进行系统了解分析,认清供应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供应链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供应链风险既有表现明显的风险,也有潜在的风险,明显的风险管理者易于识别,潜在的风险则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识别,隐藏的潜在的风险带来的损失更大,所以识别供应链风险要剖析风险的结构性质,然后对症下药。同时,供应链是相互依存的合作链,每个企业参与合作的程度各不相同。供应链风险对各个企业的影响程度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分析结构后,还
27、需分析风险的归属,即风险的所有者。所有权的明确可以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明确了风险的所有者,分析风险是某个企业内部的风险,还是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风险,有利于风险的及时解决,以及风险的分担和公平的风险补偿。5 供应链风险的类型供应链风险是由多种多样因素引起的,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1)按风险行为主体划分。供应链是一个多参与主体、多环节的复杂系统。参与供应链活动的主体,通常包括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制造或组装厂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因此按照风险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供应商风险、制造商风险、批发商和零售商风险、物
28、流服务商风险。 (2)按管理目标分。供应链整体风险按其管理目标可划分为质量风险、成本风险和时间风险。 (3)按供应链管理层次分。整个供应链网络的运作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战术层及操作层。相应地供应链的风险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风险、战术层风险及操作层风险。(4)按风险因素划分。供应链整体风险还可根据风险因素的不同划分为自然环境因素风险和社会环境因素风险两大类。(5)按供应链内外系统环境分。从系统学角度来看,供应链作为一个包含着多个企业、多个环节的系统,不断地与系统外部交换着物质和能量,也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另外由于其自身的组织结构特点决定了存在系统内耗与约束的风险,因此可以把其风险分为
29、供应链系统内部风险和供应链系统外部风险。6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对策6.1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微观对策(1)加强对供应链企业的激励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社会诚信机制很不完善,供应链企业间出现道德风险是难以避免的。要防止败德行为的出现,就应该尽可能消除对信息不对称性,积极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和机制,使合作伙伴能得到比败德行为获取更大的利益,来消除对方的败德风险。(2)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和信息手段管理并优化整个供应链体系,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对供应链企业进行互连,实现信息共享,使供应链企业之间实现无缝连接,所有供应链企业分享业务计划、预测信息、POS数据、库存
30、信息、进货情况以及有关协调货流的信息。从而供应链上的客户、零售商、分销商、生产厂、各级原材料供应商、物流运输公司和各个相关业务合作伙伴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协同工作。一般来说,若企业上下游之间有先进的通讯方式,及时的反馈机制、规范的处理流程,供应链风险就小,反之就大。 (3)优化合作伙伴选择核心企业在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时,要从多方面衡量,特别是信誉和能力。如果选择的合作伙伴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于重要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应有连续的评估体系和监督体系,对其业绩、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交货协议等方面作及时的调查,并进行科学的评估。一
31、旦发现某重要供应商可能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对方进行预防和改进,必要时要对有关的合作伙伴进行调整。(4)对供应链进行流程重组,消除冗余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使物流畅通针对供应链进行组织流程重组,对各企业采购、制造、营销和物流等过程采取跨职能部门的平行管理,将多余的交接工作、垂直管理的弊病、不确定性和延误降到最少;对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运输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对生产设备和运输工具进行管理和维护,降低故障率,增强可用性;对分销网络和运输路线进行优化,采用专用运输工具和路线;采用第三方物流,将包装和运输服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安排充足的提前期和时间裕度,加强运输过程实时跟踪控制和及时信息反馈,通过这些方式保
32、证物流的安全和高效运行。(5)加强供应链文化建设,打造共同的价值观良好的供应链文化将能在系统内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增强成员企业之间的团结协作,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从而减少内耗,并且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双赢关系;使得供应链的成员与整体有相同的利益要求和共同的价值标准,从而维持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6)公正合理制定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担机制供应链构建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链上的各合作伙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由于供应链总利润中有一部分是成员企业共同努力创造的,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供应链管理的难点,也是风险防范的一项重要措施。影响供应链企业间利益
33、分配的因素很多,在不同情况下利益分配的模式和方法也不相同。(7)加强节点企业的风险管理供应链从采购、生产到销售过程是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而形成的串行或并行的混合网络结构。其中某一项工作既可能由一个企业完成,也可能由多个企业共同完成。供应链整体的效率、成本、质量指标取决于节点指标。由于供应链整体风险是由各节点风险传递而成。因此,通过对节点企业风险的识别与判断,进行 风险调整和优化,将大大加强整个供应链的风险控制。6.2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宏观对策(1)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首先通过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在风险发生之前,尽量消除各种风险隐患,减少风险发生。但供应链是多环节、多通道的一种复
34、杂的系统,往往难以避免发生一些风险事件,所以供应链企业要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充分的准备,提早预测各种风险的损失程度,制订应变措施和应对风险事件的工作流程,建立应变事件的领导小组,以便在风险难以避免和转嫁的情况下,企业有能力承担最坏的后果,将损失有效地控制在企业自身可接受的范围内。在风险事件出现后,要运用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对损失的后果及时进行补偿,促使其尽快恢复,使企业免遭灭顶之灾。(2)重视柔性化设计,保持供应链的弹性供应链合作中存在需求和供应方面的不确定性,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供应链企业合作过程中,要通过在合同设计中互相提供柔性,可以部分消除外界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传递供给和需求的信息。柔性设
35、计是消除由外界环境不确定性引起的变动因素的一种重要手段。另外,当今供应链管理强调JIT方法,减少库存以降低成本,这种运作模式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需求有较大波动时就会显得缺乏弹性。变色龙活的时间很长,是因为它应变的能力。因此在注重效率的同时仍应保持供应链适度弹性。 (3)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企业要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客观上要求供应链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双赢局面。因此,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风险防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要求供应链的成员加强信任;其次,应该加强成员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第三,建立正
36、式的合作机制,在供应链成员间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第四,加强契约规定等规范建设,促使伙伴成员以诚实、灵活的方式相互协调彼此的合作态度和行为。(4)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从下订单到配送中心接收,我们都能对库存进行全程监控,在途库存就能有效地成为企业的安全库存。虽然获得产品或者零部件的实时位置信息并非易事,但是交易管理软件已经能帮助我们实现货物流的全球跟踪,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企业还可以调整出货计划。(5)加强供应链风险控制与反馈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定期重复风险管理过程的各个步骤,以使这一过程融入供应链管理运作中。供应链风险反馈机制是一个信息循环机制,供应
37、链将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处理中得到的经验或新知识,或者是从损失或接近损失中获取的有价值的经验教训,集中起来加以分析并反馈到供应链相关经营活动中,从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结论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企业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增加了经营的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营环境的竞争加剧,供应链管理己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供应链的多参与主体、跨地域、多环节的特征,使供应链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链上各实体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形成供应链风险。本文研究了一般供应链普遍具有的风险问题,得出了以下一些结论。供应链风险形成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生因素还能进行一些控制,外生因素就较难
38、控制了;供应链风险的基本特点是不确定性、危害性等,它还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如传递性、复杂性、运作性、此消彼长性等;供应链风险识别,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第一个基本环节,如果早一步识别出并解决风险将有可能为各企业避免巨大损害;供应链风险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文中介绍了五种常见分类方法;对应供应链风险的形成因素,它的防范对策可分为微观对策及宏观对策。参考文献1 徐红晖.论供应链风险管理J.物流科技,2003,(3)2 李坤.军队物资供应链风险管理J.物流技术,2003,(3)3 李晓英,陈维政.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3,(9)4 马士华,等.
39、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张小兵,徐叶香.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商业研究,2002(4)6 丁伟东,刘凯,贺国先.供应链风险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4)7 张向阳,杨敏才等.供应链管理中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8 胡金环.供应链风险管理据探讨J.价值工程,2005,(3)9 林朝阳.供应链的风险及其管理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0 倪燕翎,李海婴,燕翔.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之比较J.物流技术,2004,(12)11 段圣贤.供应链风险探讨源与对策研究J.市场论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