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2 人口的空间变化【地理卷2021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2211)】H2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流经A处的河流为时令河。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完成2628题。26对该地区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均匀分布 27若A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缘由表述最不行能的是A. 水源充分 B. 资源开发C. 交通便利 D.地势高峻28. A地区农业生产应留意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河流污染 D.人口增长过快【学问点】本题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答案解析】26.A 27.A 28.A解
2、析:26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人口分布的差异应当表现为西北、东南的差异。题干告知说“人口持续增长”,也就是说1990年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经过的地方到2010年人口已超过25人/平方千米,依据等值线的规律,2010年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西北多东南少。A正确。27题,本题要留意审题,选择不正确的选择项。据26题分析,2010年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东南人口密度应当小于25人/平方千米,若A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说明人类生产、生活条件更优越,水源充分、资源开发、交通便利皆有可能,而地势高峻则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应低于周边
3、地域。D正确。28题,依据题干信息“某干旱半干旱地区”可知,该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思路点拨】本题对图中信息提取力量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中等。【地理卷2021届湖北省襄阳四中、 龙泉中学高三班级十月联考(202210)】H1 H2 下图为 20002008 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 78 题。7.导致该市人口波动增加的主要因素是A.生育率B.自然增长率C.机械增长率D.环境人口容量8.2004 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头明显下降的缘由最可能是该市 A. 产业转移和升级B.消灭逆城市化C.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D.城市居住用地紧急【学问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迁移。
4、【答案解析】 7.C 8.A 解析:7题,该市自然增长率是负值,所以人口总数应当是削减,机械增长率是正值,所以人口是增加,据题意选C。8题,2004 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头明显下降的缘由最可能是该市产业转移和升级,需要的劳动力削减,所以迁移来的人口削减,消灭逆城市化一般在城市化后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与人口机械增长关系不大,城市居住用地紧急始终存在,不是机械增长率下降的缘由。【思路点拨】人口机械增长率一般由人口迁移而变化,自然增长率一般由诞生率和死亡率打算。补充: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有利影响: 人口流淌给城市供应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进展制造了条件; 促进了城市商业的进展,增加城市的收
5、入; 转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进展作出贡献; 促进城市第三产业进展; 促进城市四周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进展;不利影响: 大量流淌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 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 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地理卷2021届浙江省温州十校(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2211)】H1 H2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2627题:26.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头时期是A. B. C. D.27.假如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时人口数量比时多
6、 B.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C.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学问点】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答案解析】26. C 27. D 解析:26题,由甲图可以看出,当处于位置时,人口迁移率为负值,说明人口迁出多于迁入的阶段,此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因而此时人口总量削减,因而选项A错误;位置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此时人口自然增长量为负值,人口迁移率为0,所以人口总数照旧呈现削减状态,故选项B错误;位置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说明此时人口自然增长量为0,但是人口迁移率大于0,即人口迁入多于迁出,所以人口总数已经呈现持续增多状态,故选项D错误;因而应当是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头时期,故选项
7、C正确。27题,由乙图可以知道,从到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因而到阶段,人口是在不断增多的,到位置时,自然增长率由正值转变为0,人口数量不再增加,此时人口数量达到最多;由到之间自然增长率是负值,说明人口数量在削减,所以时人口数量最少,故选项D正确。【思路点拨】正确理解坐标含义,留意坐标中人口迁移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正负数值变化。【地理卷2021届河南省试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2211)】H2下表为2010年世界最大移民接收国和输出国人口迁移数量(单位:万人),据此完成1920题。最大移民接收国美国4280俄罗斯德国1080最大移民输出国中国3500印度2000菲律宾70019、依据
8、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接收国( )A.多为进展中国家 B.多为发达国家C.均为东半球国家 D.均为西半球国家20、菲佣是指来自菲律宾的家政服务人员。菲佣有文化、懂英语,素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之美誉。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是菲佣的主要分布地。影响菲佣迁往上述各地的最主要缘由是()A.语言优势B.文化水平高 C.经济差异D.国家政策优势【学问点】本题考查区域地理事物的分析。【答案解析】19.B 20.C 解析:19题,主要接收国是美国,德国等,所以多为发达国家。B正确。20题,菲律宾经济落后,而上述地区经济发达,所以很多菲佣来打工,所以是经济差异。【思路点拨】总结图表的规律,分析菲佣产生的缘由。
9、【地理卷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2211)word版】H2 I1 甲图为北京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乙图为1996年、2001年北京市制造业人口密度与服务业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影响北京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人口密集 交通通达度 制造业分布 城市化水平 A B c D4读乙图,1996年、2001年北京市R值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 AR值变小,反映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 BR值的极大值离市中心变远,说明北京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北京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CR值变大,说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10、 D大约离市中心30千米的地方,R值最大,说明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密度都达到最大值【学问点】本题考查服务业空间分布和读图判读。【答案解析】3.A 4.B 解析:3题,读图甲可知:服务业空间分布密度由市中心向远郊快速递减,服务业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人口,在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通达度高,接受服务的人口多,故A项正确。4题,读图乙归纳 R 值变化规律:与 1996 年相 比,2001 年 R 值变小,反映服务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R 值的极大值由 1996 年的距离市中心 20 千米处向外推 移至 30 千米处,说明工业向郊区
11、迁移,中心城区范围扩大,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所以B 项正确。【思路点拨】理解 R 值的含义:R制造业人口密度/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R 大于 1制造业人口多于服务业人口,经济以其次 产业为主;R 小于 1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R 值变小分子变小或分母变大劳动力由其次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R 值的极大值所在地,制造业人口密度大,为工业区城市功能区。【地理卷2021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2211)】H1 H229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淌人口达221亿人。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我国1982-2010年流淌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八大经济板块吸
12、取的流淌人口占全国流淌人口比重表。(1)据材料一分析,19822010年间我国流淌人口的数量变化特点。(3分) (2)据材料二,说出全国八大经济板块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该地区人口大量流入带来的影响。(5分)(3)2005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取的流淌人口比重逐年增加,试分析其缘由。(2分)【学问点】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流淌数量变化特点及成因分析。【答案解析】(1)流淌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比重持续增长(1分);1990年之前流淌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每年的增幅相对较小(1分); 1990年之后流淌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数量每年的增幅明显变大。 (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图表数据
13、分析力量。本题要主要分时间段来分析。结合图表数据可知,19822010年间我国流淌人口的数量变化特点为流淌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比重持续增长。1990年之前流淌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每年的增幅相对较小;1990年之后流淌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数量每年的增幅明显变大。(2)南部沿海地区(1分)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加社会活力;促进产业升级经济进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任答两点,2分)不利影响:对交通问题、城市环境、居住问题以及就业、治安等社会方面的问题。(任答两点,2分)解析:本题为影响类试题类型,此类题目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开分析。结合题目数据可知,全国八大经济板块流入人口
14、最多的地区是南部沿海地区。大量的人口涌入南部沿海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加社会活力;促进产业升级经济进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其实就是城市化问题,即对交通问题、城市环境、居住问题以及就业、治安等社会方面的问题。(3)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进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2分)解析:我国中西部地区吸取的流淌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主要从政策、经济进展水平、产业转移的角度来分析。西部大开发政策及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进展,吸引大批的劳动力从东部回流到中西部地区;另外就是东南沿海劳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思路点拨】本题对
15、图表信息提取力量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中等。【地理卷202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202211)】 C4 H2 L8 M213(28分)阅读江苏省的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 江苏省气温存降水分布图材料2 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比较江苏省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4分)(2)干旱是甲乙两地共同面临的自然灾难,请分析两地干旱时间和成因的差异。(10分)(3)说出该省的人口迁移流向。并简述对迁入地的影响(8分)(4)结合材料2描述江苏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和差异。(6分)【学问点】本题考查等温线
16、走向、干旱、人口迁移、区域经济进展。【答案解析】(1)7月等温线呈西北东南走向,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1月比7月密集。(4分)解析:本题是考查多条等值线描述。其方法是先整体把握其变化趋势,若有极值点区域,然后再微观突出极值点。结合图中信息可知,7月等温线呈西北东南走向,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1月比7月密集。本题无极值点,可以忽视不写。(2)甲地春旱;甲地春季雨季来临晚,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增发旺盛;乙地夏季伏旱;乙地夏季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增发旺盛。(12分) 解析:依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靠近黄淮海地区,其春旱严峻,缘由是:春季雨季来临晚,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增发旺盛;乙地
17、靠近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夏季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增发旺盛。因此乙地夏季干旱严峻。(3)由北向南。(2分)对迁入地的影响: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进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等。(4分)解析:江苏省南部经济发达,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高,而北部经济不发达,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低,所以人口迁移流向为由北部向南部流淌。对迁入地的影响有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有利影响: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进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等。(4)资本对经济进展的贡献度基本稳定在60%左右,是经济进展的重要促进力气;劳动力对江苏省经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比较大,近年有上升
18、趋势;技术创新对江苏省的经济进展贡献率始终比较小。(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图表信息解读力量。依据图表信息可知,资本对经济进展的贡献度最大,基本稳定在60%左右,是经济进展的重要促进力气;劳动力对江苏省经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比较大,近年有上升趋势;技术创新对江苏省的经济进展贡献率始终比较小。【思路点拨】生疏多条等值线描述方法、江苏省北部春旱及南部伏旱缘由、人口迁移的影响及精确解读图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补充:线状事物的描述(以等温线为例)走向规律弯曲规律变化趋势及疏密状况与其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分布特征闭合规律1、就一组线描述其变化趋势、疏密程度变化趋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疏密状况冬季
19、温差大,等温线密集;夏季温差小,等温线稀疏2、就一根线(1)平直的线描述其走向(或延长方向,用方位表示)。分析等温线的延长方向,可以看出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等温线的走向有以下几种类型: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东西走向)说明气温受纬度(即太阳辐射)的影响显著。说明同一纬度气温相同,同一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同;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一般消灭在下垫面性质均一的地区,如海洋上、平原上。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较大。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比较明显,这是由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海洋对气温起了调整作用。等温线与山地或高原的边缘(或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较大。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高山地区比较明显,这是由于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结果。(2)弯曲的线描述其走向。弯曲的线则要分段描述。先分成较为平直的几段,然后用(1)的特征和缘由描述(3)弯曲的线描述其凸向(凹凸纬、东南西北方)。气温高凸向高纬,气温低凸向低纬;1月大陆等温线向南方凸。缘由: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