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1吉林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长城修筑状况地段修筑概况东段:辽宁阜新市内蒙古化德县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部分是新筑的;累石为城,树榆为塞中段:内蒙古兴和县乌兰布和沙漠北缘在战国赵长城基础上加以重新修缮,阴山至贺兰山间的宽敞缺口是新筑的;依托大青山和阴山,主要用石块垒砌西段:内蒙古准格尔旗甘肃岷县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长城随山就势凹凸起伏,城墙系夯土筑造摘编自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材料二(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1)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
2、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第(1)问,首先要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可以从因旧长城、因地形、因材料等角度体现“因地制宜”。第(2)问,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是,秦朝实现了天下的统一。“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前者要突出长城的军事功能,后者要联系修筑长城等繁重的徭役激化了阶级冲突,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答案(1)对旧长城重新修缮;借助地形新建长城;就地取材,建材多样。(2)背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评述:这个观点符合史实。
3、秦始皇修筑长城,加强了边防,保证了社会清静,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滥用民力修筑长城,引起人民抵制,实行暴政,加速了秦朝灭亡。2(2021洛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二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材料三“不知自己过失是最
4、大的病痛”;“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亚里士多德(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学问回答,封建统治者为什么尊崇孔子,抬高孔子的地位?(3)依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追求。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像的观点?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分析比较力量。解答第(1)题要突出材料一中的“仁”(德)“礼”(道)两个重要方面。第(2)题要从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作用的角度来回答。第(3)题从材料三中的“求知”“更爱真理”“中庸”等关键词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追求,然后比较孔子的主见找出其相像点“中庸”。答案(1)主要政治观点:主见维护周“礼”,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见以德治国。(2)缘由: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冲突、维护统一。(3)思想追求:渴求学问;追求美德(中庸);敬重老师,并不盲从。相像观点:两人都提出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