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衡阳市八中2021年上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
命题人:谭文岳 袁玉立 审题人:陈继霞
考生留意:本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预备修建从A城(120.5°E,28°N)到B城的大路。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所示的四条备选线路方案中,最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一般来说,影响现代交通运输线路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水文 C.气候 D.经济
下图是“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全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 )
A.盆地和湖泊四周 B.沿海与大陆架上
C.大陆边缘与岛屿 D.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
4.该自然资源是( )
A.自然 气 B.石油
C.冰川 D.煤炭
5.近几十年来,该自然资源削减的主要缘由是( )
A.全球变暖 B.大气臭氧层变薄
C.人们的需求量增大 D.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读“我国旱涝灾难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P和Q地经常此旱彼涝,主要缘由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B.夏季风的进退
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
7.旱涝灾难都严峻的地区多( )
A.人口稀有 B.经济落后
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回答8~9题
8.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9.按表中数据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下图(图2)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 ③ D.④
11.图中③国65岁以上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实行的相应措施是( )
A.20℅,鼓舞生育 B.15℅,实行移民政策
C.60℅,方案生育 D.30℅,鼓舞人员出国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缘由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美国老年人口退休后从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 ① B.③ C.④ D.⑥
右图是某地区某种人文景观的分布图。据此回答14~16题。
14、右图的标题可能是( )
A.乳畜带分布图 B.石油工业区分布图
C.城镇分布图 D.种族严峻冲突地区分布图
15、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此类景观多分布于( )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
C.坎坷山区 D.简洁的丘陵地区
16、影响图中景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开发时间的长短 B.宗教与军事
C.气候与河流 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17~18题。
17.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间低地 B.山前冲积扇
C.盆地中部 D.山谷地带
18.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
19、从北到南,我国居民的墙壁由厚到薄,屋顶坡度由小到大,这种文化反映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哪些变化( )
A、降水量由北到南渐渐削减 B、热量由北到南渐渐削减
C、热量和降水由北到南渐渐削减 D、热量和降水由北到南渐渐增多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结合所学学问,完成20~22题。
20.依据明太祖的该法令,明朝将毁灭( )
A.较高的诞生率 B.较高的死亡率
C.生育时间缩短 D.亲子年龄差距增加
21.明太祖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 )
A.顺应民意 B.增加劳动力
C.鼓舞垦荒 D.奴化民众
22.目前,下列地区中最可能毁灭类似法令的是(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非洲
读“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哪一处交通通达性最高 ( )
A.甲 B.乙 C.丙 D.丁
24.该处最有可能位于( )
A.高级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中心
D.放射式道路与城市环线交汇点
读我国某城市的重工业迁移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a、b、c表示地租分布等值线,关于各点地租凹凸的推断,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d>e>a D.e>d>c
26.从环保角度动身,重工业区进行了迁移,则推断该市最不行能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下图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 )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
28.下列关于该城市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C. 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削减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29.在抱负的平原上,中心地服务范围表现为( )
A.以中心地为核心的圆形 B.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五边形
C.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条带形 D.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30.关于门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服务人数低于门槛,中心地难以正常运行
B.服务人数高于门槛,中心地难以正常运行
C.服务人数高于门槛,中心地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经营利润
D.门槛是指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服务范围或服务人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搬迁、乞力马扎罗山冰雪溶化了80%、三十年后欧洲人将可能告辞阿尔卑斯山的皑皑白雪……全部这些事物的变化正在告知我们——全球气候变暖。
材料二 如图是近几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示意图
(1)近几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人为缘由什么?(4分)
(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温 ,这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猛烈吸取 的缘由。(4分)
(3)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将产生什么影响?(4分)
32.(14分)阅读A、B两地区基本状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面积
(104km2)
人口数(万)
诞生率
(%)
死亡率
(%)
人均
GDP
(美元)
≥65岁
人口所
占比重
1995年
2005年
A
28
3 000
2 500
2.3
0.8
1 000
6%
B
1.6
1 500
2 000
0.9
1.1
5 000
11%
(1)B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__%,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___模式,其死亡率比A高的最主要缘由是________ 。 (6分)
(2)A、B之间的人口流淌方向主要是A→B,其最可能的缘由是:( )(2分)
A.自然环境 B.经济 C.家庭婚姻 D.求学
(3)A、B两地中多子多福观念较严峻的可能是____________地。(2分)
(4)简述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4分)
33.(14分)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城市规划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图中,绘出一条曲线以示意地租自A到B的变化状况。(2分)
(2)a、b、c、d四地中,环境质量最佳的应当是________。推断理由是什么?(6分)
(3)现假定要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一处建设一个高档生活小区,那么该小区应选择在何处?缘由是什么?(6分)
衡阳市八中2021年上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高一地理
一 选择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C
A
B
C
B
D
B
A
C
A
C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D
A
B
D
C
D
C
B
B
A
D
B
二 非选择题(40分)
31. (12分)
(1)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破坏。(4分)
(2)上升(变暖) 地面(长波)辐射。(4分)
(3)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沉没;世界各纬度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将会发生变化。(4分)
32.(14分)(1)-0.2(2分) “三低”(低—低—低) (2分) 老年人口比重大(2分)
(2)B (2分)
(3)A (2分)
(4)(4分)有利:①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进展。
②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
③推动城市化进展。
不利:①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②给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问题。
33.(14分)
(1)图略(只要示意中间高,两端低即可)。(2分)
(2)d 地势较高,处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大气环境较好;远离工业区和生活区,污染小;靠近河流且在河流上游方向;靠近文化区。(6分)
(3)丁 处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大气环境质量较好;靠近文化区,文化生活资源丰富;远离工业区,污染较小。(6分)
版权全部: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