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吉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823328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一中2022-2021届高二班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化学测试试卷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留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注释) 1、冶金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而不用电解MgO的方法制取镁,其缘由是(  ) A.熔融的MgO不导电 B.MgO分子间作用力很大 C.MgO熔点高 D.MgO属原子晶体 2、以下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状况。其中违反了洪特规章的是( ) A.① B.①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具有规章几何外形的固体确定是晶体 ②NaCl晶体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共有12个 ③非极性分子中确定含有非极性键 ④晶格能由大到小: NaF> NaCl> NaBr>NaI ⑤含有共价键的晶体确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⑥s-s σ键与s-p σ键的电子云外形相同 ⑦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⑧中心原子实行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形不愿定是正四周体 A.①②⑤⑥  B.③④⑥⑦  C.②④⑦⑧     D.③④⑤⑧ 4、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 B.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猛烈作用,在确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变形而消逝 C.钙的熔沸点低于钾 D.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5、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右图中的“?”)和氯离子(右图中的“”)组成的,且均为等距离的交叉排列。已知食盐的密度是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1。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最接近于(  ) A.3.0×10-8 cm B.3.5×10-8 cm C.4.0×10-8 cm D.5.0×10-8 cm 6、对于原子半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除了稀有气体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对于第三周期元素,从钠到氯,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C.各元素的原子半径总比其离子半径大。 D.阴离子的半径大于其原子半径,阳离子的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 7、如图是乙烯分子的模型,对乙烯分子中的化学键分析正确的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能参与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8、氯仿(CHCl3)常因保存不慎而被氧化,产生剧毒物光气(COCl2):2CHCl3+O2―→2HCl+2CO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CH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周体 B.COCl2分子中中心C原子接受sp2杂化 C.COCl2分子中全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使用前可用硝酸银稀溶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9、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W B.原子序数:Y>X>Z>W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Y>X D.还原性:X>Y,W2―>Z― 10、以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依次增多 B.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 转变为 时,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C.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可能相同 11、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化合价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确定是第ⅦA族元素 B.R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O3 C.R的气态氢化物能燃烧 D.R的气态氢化物易溶于水显碱性 12、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同种类型的是(  ) A.液态HF与液态HBr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氯化铵与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氯化钠与氯化氢分别溶解在水中 D.碘与干冰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13、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与表中元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铝是其次周期元素 B.氯原子的半径比硫原子的半径小 C.氢氧化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镁的碱性弱 D.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14、用一带静电的玻璃棒靠近A、B两种纯液体流,现象如右图所示据此分析,A、B两种液体分子的极性正确的是(  ) A.A是极性分子,B是非极性分子 B.A是非极性分子,B是极性分子 C.A、B都是极性分子 D.A、B都是非极性分子 15、已知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个,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  ) A.BA2 B.BA3 C.A3B2 D.B3A2 16、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2-与Y+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Y、Z位于同一周期。下列推想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 B.同周期元素中Y的金属性最强 C.同主族元素中X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评卷人 得分 二、试验题(注释) 17、某同学做元素周期律性质递变规律试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试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试验现象如下表(记录现象时顺手记在纸片上,不对应,需整理): 试验方案 试验现象 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逝,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格外猛烈,产生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④镁带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D.猛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⑤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逝 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 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挂念该同学整理并完成试验报告。 (1)试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验内容: 试验方案 (填序号) 试验现象 (填序号) 有关化学方程式 (4)试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洁说明具有上述结论的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一位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列试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猜想试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猛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毁灭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看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疼惜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取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看到C中溶液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试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注释) 19、通常状况下,CO与O2的混合气体m L,用电火花引燃后体积变为n L(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1)试确定原混合气体中CO与O2的体积。 (2)若反应后的气体密度在相同条件下为氢气的15倍时,试确定反应气体的组成及体积之比。 20、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用H2S、空气和KOH溶液可以组成燃料电池,其总反应式为2H2S+3O2+4KOH==2K2SO3+4H2O。(1)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应通入 。 (2)该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3)该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的pH (填“上升”“不变”“降低”) (4)有人提出K2SO3可被氧化为K2SO4,因此上述电极反应式中的K2SO3应为K2SO4,某学习小组欲将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电解质溶液取出检验,以确定电池工作时反应的产物。试验室有下列试剂供选用,请挂念该小组完成试验方案设计。 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1mol·L-1HNO3,1mol·L-1H2SO4,1mol·L-1HCl, 0.1mol·L-1Ba(OH)2,0.1 mol·L-1 BaCl2。 试验步骤 试验现象及相关结论 ①取少量电解质溶液于试管中,用pH试纸测其pH。 →试纸呈深蓝色,经比对溶液的pH约为14,说明溶液中有残余的KOH。 ②连续加入( ) 溶液,再加入( )溶液,振荡。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含有K2SO4。 →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没有K2SO4。 ③另取少量电解质溶液于试管中,先加1 mol·L-1的H2SO4酸化,再滴入2~3滴0.01 mol·L-1KMnO4酸性溶液,振荡。 →( ) ; (5)若电池开头工作时每100mL电解质溶液含KOH56g,取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电解质溶液20.00mL,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沉淀,将沉沉在空气中充分加热至恒重,测得固体质量为11.65g,计算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 ) 。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假设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已知:M(KOH)=56,M(BaSO4)=233,M(BaSO3)=217) 评卷人 得分 四、推断题(注释) 21、某金属元素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的单质0.6 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可得到1.0 g氧化物XO。试通过计算推导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2、在下列条件下能否发生离子反应?请说明理由。 (1)CH3COONa溶液与HCl溶液混合。 (2)向澄清的Ca(OH)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3)Cu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 23、A、B、C、D、E五种微粒,它们可能是原子或离子,并且所含的元素都在短周期。A显负价时,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金属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前一周期的同族元素多8,其单质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C元素有三种同位素,Cl、C2、C3,C1的质量数分别为C2、C3的1/2和1/3;D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显碱性;E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带负电荷的微粒,它共有10个电子,E极易与C+结合成中性微粒。回答: (1)写出五种微粒的符号:A 、B 、C 、D 、E 。 (2)C的同位素名称:C2 。 (3)C和D形成分子的电子式为 ,空间结构为 。 24、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    ,该元素的符号是    ; (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该元素的名称是    ; (3)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    ; (4)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3,产物还有Zn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 (5)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其次、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凹凸并说明理由   。 25、已知:G、Q、R、T、X、Y、Z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G的简洁阴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T2R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Y原子基态3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Z元素位于第11列。 回答下列问题: (1) Z的核外外围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X以及与X左右相邻的两种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挨次为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 QR2分子中,Q原子实行________杂化,写出与QR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子式为G 2R、G 2Y的两种物质中一种更稳定,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的氯化物的熔点比Q的氯化物的熔点高,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据报道,由Q、X、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四周距离最近的Q原子有______个。 26、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全部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W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2)X单质与水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M熔点较高的缘由是________。将确定量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接受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_,O—C—O的键角约为________; (4)X、Y、Z可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占据全部棱的中心,Y位于顶角,Z处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Y∶Z=________; (5)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________色。很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五、填空题(注释) 27、(1)有一种金属结构单元是一个“面心立方体”(注:八个顶点和六个面分别有一个金属原子),该单元平均是由    个金属原子组成的。 (2)假如有一种立方晶胞中每个顶点、面心、边心、体心都各有一个金属原子,则此晶胞有    个金属原子。 28、当n=4时(n为主量子数,n值所表示的电子运动状态称为电子层),电子层的最大容量为________个电子,假如没有能级交叉,该层各轨道的能量由高到低的挨次为________。 29、已知: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即可得到协作物A。其结构如右图: ⑴Cu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 ⑵元素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挨次为 。 ⑶A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 ⑷1mol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⑸氨基乙酸钠分解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等电子体: (写化学式)。 ⑹已知:硫酸铜灼烧可以生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0、X、Y、Z、Q、E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    ; (2)XZ2与YZ2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别是    和    ,相同条件下两 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    (写分子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Q的元素符号是    ,它属于第    周期,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    ; (4)用氢键表示式写出E的氢化物溶液中存在的全部氢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YZ2在固态时为    晶体,1 mol YZ2中含σ键    mol,π键   mol。 31、如图是s能级和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形,每个s能级有______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__形,每个p能级有________个原子轨道。 (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_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方向;元素X的名称是________,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若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那么X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符号。 (1)其次电子层 s能级________ (2)n=3 p能级________ (3)第五电子层 d能级________ (4)n=4 p能级________ (5)n=2 p能级沿y轴取向的轨道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C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C 【解析】 从NaCl晶体结构模型中分割出一个小立方体,如右图所示,a表示其边长,d表示两个Na+中心间的距离。 6、【答案】C 【解析】 7、【答案】A 【解析】对乙烯分子中的化学键分析正确的是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8、【答案】A 【解析】 9、【答案】A 【解析】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10、【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项:p轨道的数量不会转变,数量都3个轨道,只是能量随离核距离的增加而增大;p轨道的外形像两个概览球的尖部相连(或称为哑铃状),故错;C项:3p轨道上有3个等价轨道:px,py,pz,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按洪特规章,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能量相等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4个电子占了3个轨道,其中一个轨道有2个电子成对,有2个轨道分别只有1个电子未成对,故错;D项:电子的运动都是不同的,故错。故选B。 考点:核外电子运动状况 点评:本题考查的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相关学问,题目难度适中,同学要平常应多留意对基础学问的学习。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D 【解析】依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结合已经学习过的学问分析, 13、【答案】B 【解析】依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学问。 14、【答案】B 【解析】由图示用一带静电的玻璃棒靠近A时,A不偏转,说明A无极性,靠近B时,B偏转,说明B有极性。 15、【答案】D 【解析】核外电子总数B比A多5个,则A原子L层确定没排满,如B的L层已排满,则A的L层只有5个电子,A为N元素,B共有2+5+5=12个电子,应为Mg元素,N和Mg可以形成Mg3N2。 16、【答案】A 【解析】依据题中所给的信息,结合已经学习过的学问分析,X是O,Y是Na,Z是Cl。 二、试验题 17、【答案】(1)验证Na、Mg、Al、S、Cl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加的规律 (2)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 (3) 试验方案 (填序号) 试验现象 (填序号) 有关化学方程式 ③ A 2Na+2H2O===2NaOH+H2↑ ① B Mg+2H2OMg(OH)2+H2↑ ④ D Mg+2HCl===MgCl2+H2↑ ⑤ C 2Al+6HCl===2AlCl3+3H2↑ ⑥ E 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② F H2S+Cl2===2HCl+S↓ (4)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S<Cl (5)Na→Cl,随原子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增大,失电子力气减弱,得电子力气增加,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加 【解析】分析每个试验可得出的结论:①③做的是镁、钠分别和水反应的试验,比较两者和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及两者碱性的强弱;②Cl2能从H2S中置换出硫;④⑤可分别得出镁、铝和盐酸置换反应的难易;⑥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把上述分析结果连成一个整体从中可比较出钠、镁、铝三种元素金属性强弱和氯、硫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2)回忆每个试验过程可知,这些试验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等。 (3)依据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可确定试验操作挨次和相关试验现象。 (4)该小题具有确定的开放性,如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S<Cl都对。 (5)该题应当主要从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回答。 18、【答案】(1)钾 铝 铝 (2)S2-+Cl2===S↓+2Cl- (3)锥形瓶 防止倒吸 (4)变蓝 NaOH[或Ca(OH)2] (5)有白色沉淀生成 饱和NaHCO3 【解析】(4)本试验利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然后让氯气与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反应,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来比较氯和碘非金属性强弱。过量的氯气会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应用碱液吸取。(5)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比较硅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制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杂质氯化氢存在,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应先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氯化氢。 三、计算题 19、【答案】(1)(A)当两者恰好完全作用时,V(CO)=2(m-n) L V(O2)=(m-n) L; (B)当CO过量时,过量的CO的体积=m L-[2(m-n) L+(m-n) L]=(3n-2m) L,原混合物中V(O2)=(m-n) L V(CO)=(3n-2m) L+2(m-n) L=n L; (C)当O2过量时,过量的O2的体积=m L-[2(m-n) L+(m-n) L]=(3n-2m) L;原混合物中V(CO)=2(m-n) L,V(O2)=(3n-2m) L+(m-n) L=(2n-m) L; (2)CO2与CO的体积比为1∶7。 【解析】由反应: 2CO + O2====2CO2   ΔV 2 1 2 1 2(m-n) (m-n) (m-n) 可知:(A)当两者恰好完全作用时,V(CO)=2(m-n) L V(O2)=(m-n) L (B)当CO过量时,过量的CO的体积=m-[2(m-n)+(m-n)]=(3n-2m) L 原混合物中V(O2)=(m-n) L V(CO)=(3n-2m) L+2(m-n) L=n L (C)当O2过量时,过量的O2的体积=m L-[2(m-n) L+(m-n) L]=(3n-2m) L 原混合物中V(CO)=2(m-n) L V(O2)=(3n-2m) L+(m-n) L=(2n-m) L 若反应后的气体密度在相同条件下为氢气的15倍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30,由于产物中确定有CO2,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所以另一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必小于30,另一种气体只能是CO(也就是说O2不行能有余),该混合气体的组成可用下法求得: 可得V(CO2)∶V(CO)=1∶7 20、【答案】 (1) 空气(或氧气) (2) 2H2S+16H+-12e-=2SO32-+10H2O (3) 降低 (4) 足量的1mol/LHCl,少量的0.1mol/LBaCl2溶液 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退去,则说明溶液中含有K2SO3,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没有退去,则说明溶液中不含有K2SO3。 (5)5.0000mol/L. 【解析】 本题涉及的学问点有:电化学之原电池中的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硫酸根的检验方法;鉴别硫酸根和亚硫酸根的方法;探究和分析混合溶液的一般方法;计算反应后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在解答的时候,第(1)、(2)问有模型可套,《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关于燃料电池的内容,已经归纳出正极(O2)的反应式子: ①碱性:O2+4e-+2H20=4OH- ②中性和酸性:O2+4e-+4H+=2H2O 总方程式已经给出,所以负极可以由总方程式2H2S+3O2+4KOH==2K2SO3+4H2O减去①×3得到。由此可见此电池负极是消耗OH-的,所以pH减低,第(3)得解。 第(4)问是经典的离子检验题目,检验硫酸根,在这里要排解亚硫酸根的干扰,回答的时候确定要“足量”的排解干扰,然后是“少量”的检验液。(虽然实际操作的时候并不简洁把握量的问题。第三步事实上减低了本题的难度,加入高锰酸钾的目的很明显,检验是否有还原性的物质亚硫酸根。据此不难得出结论。第(5)步貌似现在多了又这种计算题,为广东考生的死穴。首先不要可怕这么多字,先理顺反应关系,你会发觉其实无非就是几个复分解反应而已,计算题思路:首先梳理这里的反应关系,确认沉淀为硫酸钡,依据S的守恒关系,列出关系式,得出比例式: n(BaSO4)~~~n(K2SO4+ K2SO3)~~~n(KOH)反应 1 1 2 11.65/233=0.05 0.05 0.1 n(KOH)剩余= n(KOH)总 - n(KOH)反应 =56g/56(g/mol) ×(20/100)-0.1=0.1 C(KOH)=n/V=0.1/0.02=5.0000(mol/L) 存疑或改编问题: 如何知道所加盐酸是足量的?可以取上层清液,滴加盐酸,观看是否有气泡,没有了就说明足量了. 假如备选试剂有硝酸钡,(4)的②使用硝酸,是否可行?不行行,由于会把亚硫酸根氧化. 难度把握问题:其次问改成正极反应式,会降低难度;第(4)③若给出结论要求写步骤,可能会更难些.这里的步骤写法简洁扼要,同同学怕难达到这个水平. 备考策略:第(5)问的梳理反应关系,可以画出框图来理解. 残留的KOH浓度? C=n/v S守恒,加热恒重为SO42- 缺m反应,可找关系式 已知V 缺n,可m/M 已知M 缺m,可m总-m反应 已知m总 已知m(BaSO4)→ n(BaSO4)= 2n(KOH)反应 四、推断题 21、【答案】第三周期ⅡA族 【解析】设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r,则由题意知: 2X+O2===2XO 2Ar 2(Ar+16) 0.6 g 1.0 g =,解得Ar=24 由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所以X的原子序数为12,该元素是Mg,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22、【答案】(1)能反应,由于H+可与CH3COO-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2)能反应,由于Ca2+和OH-可吸取CO2生成难溶物CaCO3和弱电解质H2O。 (3)不能反应,由于CuCl2、H2SO4、CuSO4、HCl均为易溶的强电解质。 【解析】(1)CH3COONa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CH3COONa===Na++CH3COO-,HCl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HCl===H++Cl-,H+可与CH3COO-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CH3COOH。(2)Ca(OH)2电离出的Ca2+和OH-,可吸取CO2生成难溶物CaCO3和弱电解质H2O。(3)因CuCl2、H2SO4、CuSO4、HCl均为易溶的强电解质,故CuCl2不能与H2SO4反应。 23、【答案】(1) F Na H N OH- (2) 氘 (3)三角锥形 【解析】 24、【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As (2) 氧 (3)三角锥形 (4)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5)稳定性:NH3>PH3>AsH3,由于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 沸点:NH3>AsH3>PH3,NH3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3相对分子质量比PH3大,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AsH3的沸点比PH3高。 【解析】(1)X原子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可推出其元素符号为As。(2)Y原子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可能是或,即Y可能为1s22s22p2或1s22s22p4,再依据X2Y3,则Y只能是氧。结合X、Y、Z原子序数之和为42,则Z的原子序数为42-33-8=1,Z是氢。(3)化合物XZ3为AsH3,与NH3结构相像,为三角锥形。(4)由题中信息可以写出As2O3与Zn和H2SO4反应的方程式,依据电子守恒配平。(5)NH3可以形成氢键,沸点高,AsH3相对分子质量大于PH3。故沸点AsH3>PH3。 留意类比迁移(AsH3和NH3),留意氢键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本考点主要以填空题为主,重点是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等学问,特殊是电子排布式是高考必考的学问点。 复习备考时要重视抽象概念的理解,多用比较的方法来理解相近概念。复习时重点抓主干学问,关注特殊点,如泡利不相容、洪特规章等。学会运用电负性、电离能的学问推断元素的性质。复习时紧扣考纲,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25、【答案】(1) 3d104s1  (2) Na<Al<Mg (3) sp N2O(或CS2等) (4) O的非金属性比S强(或H2O的键能比H2S大)  T、Q的固态氯化物分别属于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高于分子晶体 (5) 2 【解析】依据G阴离子的电子数推断,G是H;依据Q原子的电子排布,Q是C;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 Z是第11列,在ⅠB族,是Cu元素;Y原子基态3p原子轨道上(在第三周期)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是3p2或3p4,若是前者,Y是Si,其单质不是分子晶体,故Y是S;T2R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T是+1价阳离子,R是-2价阴离子,R是O,则T是Na;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X是Mg。 (1) Cu原子电子排布要符合洪特规章。 (2) Mg的3s2处于全满状态,第一电离能比其左右多大。 (3) CO2中心原子C是sp杂化。 (4) O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H2O比H2S稳定。 26、【答案】(1)2s22p4 V形 (2)2F2+2H2O = 4HF+O2 (3)MgO 晶格能大 sp3和sp2 120° (4)3∶1∶1 (5)紫 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确定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解析】(1)依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W为氧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 (2)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0,由于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的原子序数大于8,第5周期的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