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六 静电场
(2022·高考重庆卷)空间中P、Q两点处各固定一个点
电荷,其中P点处为正电荷,P、Q两点四周电场的等势面分
布如图所示,a、b、c、d为电场中的4个点.则( )
A.P、Q两点处的电荷等量同种
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c点的电势低于d点的电势
D.负电荷从a到c电势能削减
(2022·高考天津卷)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
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
速度从图中A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终
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
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2022·高考安徽卷)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
O处的电势为0 V,点A处的电势为6 V,点B处的电势
为3 V,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200 V/m B.200 V/m
C.100 V/m D.100 V/m
(2022·高考山东卷)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
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
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
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
A.带负电
B.在c点受力最大
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
(2022·高考福建卷)如图,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将
两个带正电的摸索电荷q1、q2分别置于A、B两点,虚线为等
势线.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若将q1、q2移动到无穷远的过
程中外力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电势大于B点电势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C.q1的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
D.q1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q2在B点的电势能
(2022·高考江苏卷)真空中,A、B两点与点电荷Q的距离分别为r和3r,则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 )
A.3∶1 B.1∶3 C.9∶1 D.1∶9
(2022·高考江苏卷)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变化状况是( )
A.C和U均增大 B.C增大,U减小
C.C减小,U增大 D.C和U均减小
答案:
【解析】选D.由等势线特点可推断Q带负电,故A项错,a、b两点对称场强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B错,c点电势高于d点,故C错,负电荷从a到c电势上升电势能削减,故D正确.
【解析】选C.由等势面可画出电场线方向,粒子所受静电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始终线,故粒子做曲线运动;静电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故C正确.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电场中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
由φ0=0,φA=6 V,可知OA中点C处φC=3 V,因φB=3 V,
则BC为等势面,由B、C坐标可知θ=30°,BC的垂线OD
沿电场线方向,且xOD= cm,UOD=-3 V,则
E== V/m=200 V/m.
故A项正确,本题留意,E=公式中d为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解析】选CD.本题考查正点电荷的电场中的场强、电势等基本学问,由轨迹特点可知粒子带正电,A项错.a点离电荷最近,场强最大,受力最大,B项错.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φb>φc,故C项正确.由U=E·d定性分析ab间电势差Uab大于bc间电势差Ubc,再由ΔEk=qU可得D项正确.
【解析】选C.本题考查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线,通过电场力做功为负,可以断定Q带负电,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φA<φB,A错;通过等势线的疏密可知EA>EB,B错;将q1、q2移动到无穷远,克服电场力做功相等, |q1φA|=|q2φB|,q1<q2,EpA=EpB,C对,D错.
【解析】选C.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C正确.
【解析】选B.由C=,插入电介质后,介电常数εr变大,C增大,由C=知,Q不变,U减小,B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