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教案:1.1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23283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5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教案:1.1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教案:1.1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头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宽敞视角。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连接,利用同学已有的学问阅历,又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内环境这一概念,包括本节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等。该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同学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生疏。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整来维持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到底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化探讨。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肯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⑴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 ⑴充分利用同学已有的学问、阅历和图片搭建学习新学问的桥梁,挂念同学对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感性生疏。 ⑵通过资料分析讲解内环境理化性质。 ⑶将同学分组争辩“思考与争辩”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 ⑴同上。⑵结合图解讲解。 四、课时支配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预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模型教具 六、同学活动 1、启发同学观看相关图片,挂念理解和把握新学问。 2、组织同学开展阅读、思考与争辩,资料分析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同学主动建构环境及其理化性质的学问。 七、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入:利用教材供应的“问题探讨”来完成。 我们知道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水里猎取生存必需的养料,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那么人体的体内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同学阅读教材P2—3相关内容,老师设问: 1、什么叫体液? 2、血液全是体液吗? 3、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什么? 4、什么叫细胞内液? 5、什么叫细胞外液? 6、内环境是指什么?“内”的含义是什么?(“内”与“外”是相对的,从细胞来看,细胞外液属于其生活的外界环境,其内环境为细胞内液;而从人体来看,细胞外液是内环境) 7、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如何? 8、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9、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10、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11、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1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13、人体注射胰岛素可看作进入内环境吗? 14、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 15、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输卵管、输尿管和膀胱等内的液体属于内环境吗? 老师结合教科书中的图讲清讲透上述问题。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 二、细胞外液的成份 [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组成。引导同学分析教材P4资料。 争辩: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 2、除表中所列成格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养分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同学阅读教材P5相关内容,并结合P4表,争辩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哪些性质? 2、什么叫溶液渗透压?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什么打算? 4、正常人血浆的PH是多少? 5、人为什么能保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6、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度? 7、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 8、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 人在猛烈运动时,肌肉组织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后,血液的PH将发生什么变化? 血液中含有很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当机体猛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把握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加,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整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思考与争辩]将同学分组争辩教材P5问题。老师结合下图归纳总结。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三)总结 内环境的概念、组成、理化性质及物质交换。 (四)作业布置 1、教材P6练习。 2、教材P7“体温变化规律”的调查。 (五)板书设计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内液 1、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淋巴 2、内环境的概念 3、内环境成分中三者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成分 水:90%左右 1、血浆的主要成分 无机盐:1%左右 蛋白质:7%——9%左右 其它物质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渗透压 1、细胞外液的主要理化性质 酸碱度 温度 2、正常人血浆的PH值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