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元写作学案
训练目标 中心明确。
“意犹帅也”“万变不离其宗”“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这里所说的“帅”“宗”和“主脑”指的均是文章的中心。明显,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作者笔下的全部材料,假如没了中心的统一,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中心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那么,中心明确指什么呢?中心明确就是要求文章的中心思想要表达得清楚、精确 ,作者要说明的问题,发表的主见,抒发的感情都不能模糊和晦涩。
1.文本借鉴
光和影交织的空间,尘嚣浮动的世界,一切仿佛是如梦如幻的消灭。于亘古黑夜之中,一枝清绿嫩芽从土壤中静静冒出,想要张开双手去触摸,却如水中月影般散去。醒来,还是空白而单调的四壁。窗外,还是拥挤的街道和熙攘的人群;天空,还是烟雾蒙蒙如黑夜;河流,早已不见了鱼戏水莲的闲适;心情,照旧压抑……
城市,犹如一个钢结构的空间,虽然明丽亮丽,却总是感觉缺少运动,一根根巨大如炮管的烟囱,无时无刻不在渲染着蓝天,而那些貌似流淌的河水里,再也映不出飞鸟拂过的身影。人们不断蚕食自然,不断铺张资源,街上的名车后面总拖着一条尾巴,社区旁总堆满过多的垃圾,一切的一切,都在摧毁着人的心灵……
此文通过鲜亮对比,形象地阐释了文章的主旨——绿色生活是人们永久的追求。你看,尘嚣浮动的梦幻现实,促使作者回归自然,追寻绿色生活;乡村的绿叶、翠竹和亲情之美,让心灵染上了绿色。
2.写法总结
从近几年的高考阅卷状况来看,一些作文思路散漫,笔墨不够集中,基本思想游移不定,基本观点若隐若现。其主要缘由在于:写作之前没有“明确中心”的意识,写作之时缺少“突出中心”的方法;文章仅仅是内心感受的自然表现,而不是经过细心加工后的中心明确的文本。为此,在平常写作中应当留意“四种方法”。
(1)话题作文要有点明话题的语句。话题尽管不是中心思想,但在文中应当得到有效的彰显,这也是突出中心的一种方法。
(2)命题作文要有点击标题的语句。标题或标题中的关键词语,通常应当消灭在文章的首尾,以及主体部分的显要位置,协作文章观点的表述,突出文章的中心。
(3)材料作文要有涉及材料的语句。材料作文并不要求表述全部材料,只要涉及材料即可。假如一点材料都不提,简洁让阅卷老师认为是“另起炉灶”。
(4)全部作文都要有表述文章中心的语句。有的考生在作文中没有明确中心的句子,这是格外危急的,应当在文章的显著位置明确地表述出来。奇妙设置“文眼”、卒章显志等,都是突出中心的有效方法。
1.病例诊断
与时俱进不等于忘本
①21世纪经济迅猛进展,我们身边充斥着机遇与挑战,我们要与时俱进,但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同时也不行忘了自己的本儿!
[问题诊断]
[①联系现实,提出观点,照应题目。]
雷锋精神永流传
②雷锋,多么生疏的名字,在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后,雷锋精神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有的人说雷锋是傻子,拿自己几个月的津贴去挂念别人。但是当社会需要“傻子”、人民需要“傻子”的时候,我们就应当去做这个“傻子”。雷锋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久地活在我们的心中!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就是这样!21世纪有的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惜哄骗消费者……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当黑了良心,我们应当向雷锋学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服务!
[②语言过于平实。小标题作为本论骨架,构思要有创意。
“雷锋精神”概念模糊,过于宽泛。可以聚焦到“干好本职工作”上。画线句子东拉西扯,“黑了良心”指什么?]
万里长征
③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战略转移。一路上千般水深,万般火热,一面是国民党围追堵截,一面是雪山草地。但最终红军在甘肃成功会师,保留了革命的火种。这种艰苦斗争的精神,不正是当今我们迎接挑战并战胜它所需的法宝吗?
[③小标题“万里长征”和题目中的“本”没有关联。要另拟题目,突出本段中“艰苦奋斗”的精神。]
④在当今的社会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不仅要擅长抓住机遇,更要勇于接受挑战!艰苦奋斗,永不放弃!假如抓住了机遇面对挑战束手无策,岂不行笑!机会总是给有预备的人预备的!
[④把“艰苦奋斗”和“机遇”“机会”并列,游离本段的中心话题。]
与时俱进世博会
⑤五月一日世博会在中国上海开幕,游人络绎不绝。记得前几年无意在电视中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或许是记者采访一位外国友人,问他对上海世博会的看法之类的问题,外国友人只说了一句话,字幕打出“中国人排队了”。看到后我心中不禁一凉,中国号称是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然而直到今日我们才学会了排队,这不是天大的讽刺吗?
[⑤画线句子杂糅混乱。
抒发感叹,表明对“文明古国文明迟”的圆满,具有肯定的讽喻效果。]
⑥人们在追求进展的同时却遗忘了对素养、道德的培育,这才使得外国友人在惊异我国经济进展速度的同时也在称赞我们文明素养的低下。
[⑥承接上文,指出造成国人“文明素养低下”的缘由。但最好给出改正的举措或建议。]
⑦进展当然重要,与时俱进也当然重要,但进展的前提是人,核心是人,我们不能够遗忘自己是什么,与时俱进谋进展的同时我们不应当遗忘自己的本儿!
[⑦结论部分,总结上文,照应论点,点明主旨。画线句子的语言显得笼统,过于直白。]
2.升格途径
假如把三个小标题改为“艰苦奋斗之本”“做好本职工作之本”“现代生活之本”,再依次放入长征、雷锋、世博会等例,一来照应了题目中的“本”,二来整篇文章结构清楚而严谨,这样就使原本紊乱的思路有了较好的规整。当然,内在的语言表述也很重要,如上所述的自相冲突、牛头不对马嘴的事例或者现象必需要摒弃。只要内容分一上去,其他两项的分值也就自然上升了。
附:升格作文
与时俱进不等于忘本
21世纪经济迅猛进展,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既要与时俱进适应当代的生活节奏,更要在各种诱惑中保持糊涂的头脑,不行忘了自己的立身处世之根本!
艰苦奋斗之本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战略转移。一路上爬雪山、过草地,历尽风霜雪雨,饱受寒冷酷暑;一面要迎战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一面要战胜各种疾病熬煎、粮食奇缺的困难;用草根树皮填饱肚子,用坚韧的毅力走到甘肃,最终在甘肃成功会师,保留了革命的火种。这种艰苦斗争的精神,不正是他们当年立于不败,走向成功的法宝!
在当今的社会中,物质条件优越,生活环境美化,很多人便忘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肆挥霍,铺张铺张,极度铺张,遗忘了应对各种逆境的不二法宝——艰苦奋斗,实属惋惜、可叹。
做好本职工作之本
雷锋,多么生疏的名字,在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后,雷锋干好本职工作的精神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有的人说雷锋是傻子,拿自己几个月的津贴去挂念别人。殊不知,作为一名军人,为人民服务正是他们的工作之本。当社会需要“傻子”、人民需要“傻子”的时候,我们就应当去做这个“傻子”,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让人民放心,让社会满足。时下这种敢当“傻子”的本位观念,已经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贪图享乐的自私观念所替代,难怪社会上长期流传着“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感叹!
现代生活之本
五月一日世博会在中国上海开幕,游人络绎不绝。一位外国友人看到这种现象后,只说了一句话:中国人排队了。
人多时自觉排队本应当是现代文明生活的根本,是一个人良好道德素养的体现,但在号称是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中国,直到今日我们才学会了排队,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不该汗颜自问吗?
人们在追求经济进展的同时,更要强化对素养、道德的培育;身在福中要糊涂,享乐之时勿忘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警钟要经常敲响,洪亮的钟声时时提示着我们:在与国际事物接轨、在向高标准生活迈进的同时,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千万不要遗忘立身处世之本!
点评 文章在题目中明确了写作的中心“与时俱进不等于忘本”,然后按时间挨次布局全篇,围围着“本”分设三个小论点“艰苦奋斗之本”“做好本职工作之本”“现代生活之本”来逐层剖析,规律严密,呼应题目。本体部分的三个小标题分别照应选用的材料,有理有据,思路清楚。另外语言上经过研磨斟酌,变得流畅通顺,表意明白。纵观全文,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片段升格
阅读下列选段,先指出存在的毛病,再进行升格修改,使其中心明确。
关怀之花
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难后,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便赶到灾区探望群众。看到灾区的凄惨景象,温总理流下了泪水,脸上挂满苦痛的表情。看到总理鬓角的白发,听到总理嘶哑的声音,人们感动着,也在思考着:该用怎样的行动来重建家园,让总理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
……
还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着的事情和画面,让我们感动着,让我们牢记着。让我们的生命也为他人开一朵花。信任到那时,漫山遍野都将是奉献之花、生命之花……到那时,将是花的海洋,爱的海洋。(高考作文《为他人开出一朵花》)
我的升格:
二、整体训练
1.命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要求作文。
消遣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表演而予受者喜悦,并带有肯定启发性的活动。当下“全民消遣”已成时尚,各类“时尚”的消遣活动纷纷登场,“消遣”这个词与我们的生活有了亲密的关联,消遣无极限,消遣令人眼花缭乱:街头群众舞操、八卦新闻、网络搞笑、电视真人秀、电视相亲、电视选秀,等等。对这种现象,有人观赏道:“消遣让我们的文化精神与世界接轨。”也有人感叹道:“我们在享受消遣的时候,也在被消遣!”
对于“‘全民消遣’已成时尚”这样的现象,你是怎样生疏的?请结合你的经受、体验和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2.审题立意
(1)审要求:
A.显性要求:
B.隐性要求:
(2)审(标题)内涵:
(3)审提示(材料提示语):
答案 材料阐释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全民消遣”,要求考生对这样的一种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材料提出了两种相对的问题,这就给写作者供应了角度选择的空间。考生构思时可以依据自己的感受去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来思考,当然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无论是选择哪个问题,关键是看你站的角度,或者说是看你的消遣心态。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消遣和被消遣,该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与生疏一种消遣的表现形式和价值,最终表现的是你的一种价值认同观。这是本题写作立论的要领,或者说是将文题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的关键。本题更适合于写谈论文,考生可以找一个角度或一种消遣现象切入,开放思路,文中可以抒发自己对消遣的感受、情怀,也可以就某种消遣现象发表你的看法或评论,表达你的价值认同观;当然,思维发散性好、语言驾驭力量强的同学也可以编故事,用叙述故事的方式来演绎主题。
3.编写提纲
中心: (用一句简练的话写出你要写的文章的中心)
开头: (注明如何点题)
中间: (注明如何扣题)
结尾: (注明如何照应题目)
我的亮点构思:
4.整合成文
例文
在消遣中反省
祝 阳
“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单车上笑。”这是《非诚勿扰》节目中拜金女马诺的名言,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内心有种莫名的苦涩:当下社会,从何时起已经以金钱作为衡量欢快的标准了?
社会日益进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是,我们却同时渐渐走进了一个怪圈——“全民消遣”低俗化。是的,从报刊上的八卦绯闻到网络上热炒的“孔雀哥”“Hold住姐”等,全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消遣江湖,刀光剑影,群英荟萃,各显神通。
身为“90后”的一代,我们自然特殊关注消遣,书包中也常带着几本时尚杂志,闲谈时,口中常消灭的是明星绯闻之类,否则,可能被同龄人视为“落伍”。其实,赶潮流只是一种与伴侣沟通的资本,但有时候想想其实也很累人。
对于健康的“全民消遣”,我并不反对,生活节奏那么快,人们需要消遣来放松放松,这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全民消遣也给很多人供应了发挥特长的机会,让观众生疏了很多草根明星,各式各样的相亲达人、无臂的钢琴王子……那些百姓的消遣舞台被记住的是这些带给人话题和感动的平民,他们的消灭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欢快与兴奋。
在让人眼花缭乱的消遣节目中,我很宠爱湖南台的《每天向上》,主持人之一欧弟很有共性,他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力气,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幽默自然的主持风格下,《每天向上》这档节目越来越火。而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当我了解到欧弟这么一个阳光的小伙子,竟然毅然背负起父亲高额的欠债时,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我很感动,感动于他的和善、责任心,这样的人格魅力确定能赢得观众的宠爱。
我也曾经做过很多当大明星的美梦,想象着有朝一日能受人崇拜,前后分散着很多粉丝。但是,随着时间消逝,我的心变得踏实起来,不再浮躁,不再好高骛远,由于我渐渐地明白:人的一生有太多的追求,有一些是不切实际的,只能平添苦恼。人生之路要靠自己走,而唯一能把握的也只有自己。
那些为了成名,不惜恶搞自己的名声的人,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凤姐”注定只能是过眼云烟,为人们徒增笑料;“Hold住姐”或许会成为一时的“时尚”品,但终究还是会变成过眼云烟。没有真才实学,通过“丑化”炒作自己,靠网上的点击率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总有一天,大众会“审丑”疲惫的。
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身边的消遣,同时,我也想奉劝那些没有真材实料而想通过炒作来出名的人,醒醒吧!不要脏了大众的眼球,也污损了自己的心。
在消遣中,让我们不断反省自我,反省社会,反省世界。
点评 本文立意实践了“化大为小”的技巧,从“反省”这个角度诠释了自己对消遣的生疏:认同宠爱乐观向上的消遣,鄙视否定炒作低俗的消遣。并用具体的事例来分析论证自己的看法,内容充实,让材料和观点有机结合,说理实在。在谈论中,作者还联系了自身,让我们看到了一个“90后”的年轻人对自身的生疏,对健康消遣的召唤。语言生动,说理具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