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同步练习必修二-双基限时练7.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823113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同步练习必修二-双基限时练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同步练习必修二-双基限时练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基限时练(七)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分 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保鲜冷藏技术的进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 1~2.解析 由题可知图中农产品为蔬菜、花卉,保鲜期较短,交通运输和保鲜技术较差的时期很难长距离运输,只能就近销售。随着交通和保鲜冷藏技术的进展,该农产品可进入更远的市场。 答案 1.C 2.C 人类的农业活动对地球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P平原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机械化水平低 D.生产规模大 4.图中P平原的农业生产中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不包括(  ) A.土壤肥力下降 B.湿地面积削减 C.土壤盐碱化 D.使用农药,破坏生态系统 5.关于P平原进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形平坦 B.热量丰富 C.水源充分 D.地广人稀 3~5.解析 由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区域为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当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是其生产特点。由于人类的开发,导致当地消灭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尤其是黑土流失和湿地萎缩。由于东北地区纬度高,蒸发弱,土壤盐碱化问题不明显,热量也不丰富。 答案 3.D 4.C 5.B 6.下表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状况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国家 种植面积(万公顷) 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 总产量(万吨) 甲 4 400 2.14 9 416.00 乙 168 4.36 732.48 丙 2 950 4.23 12 478.50 丁 1 036 1.80 1 864.80 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解析 结合表中信息及选项中的国家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大的国家,故丙为中国;日本耕地面积狭小,科技投入多,因此单产高,具有此特征的是乙。故选项A正确。 答案 A 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月开头种植大豆,在乐观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舞农夫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回答7~9题。 7.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由于巴西(  ) A.技术力气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分 8.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缘由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9.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7~9.解析 第7题,巴西与美国相比,经济进展落后,开发历史较晚,有大面积可开垦的土地资源,利于大规模生产与经营,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气候与劳动力条件与总产量增加无关。巴西技术条件不及美国。第8题,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的价格低于美国,说明其生产投入成本低,故D项正确。第9题,依据中国大豆质量下降的信息,可推出应加大科技投入。 答案 7.C 8.D 9.A 读“种植园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乳畜业和大牧场畜牧业景观图”,回答10~11题。 10.甲、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有(  )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交通便利 D.劳动力充分 11.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  )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10~11.解析 由图中景观可以看出:甲为大牧场畜牧业,乙为乳畜业,丙为现代旱作谷物农业,丁为种植园农业。甲、乙两种农业的共同区位在于交通便利,以便于把产品准时销往市场。但其区位并不是都接近市场。丙、丁两种农业的共同特征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商品化程度高,因而受市场影响大。 答案 10.C 11.D 读“大陆和大洋分布示意图”,回答12~15题。 12.图中①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游牧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畜牧业 D.稻作农业 13.图中②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谷子 14.图中③地进展农业有利的条件不包括(  ) A.雨热同期 B.劳动力多 C.水资源充分 D.科技发达 15.图中④地进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 A.光照 B.水源 C.热量 D.地形 12~15.解析 由图中亚欧大陆及纬度30°—50°之间可以确定①—④的农业地域类型,即①乳畜业,②传统旱作谷物农业,③稻作农业,④地中海式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稻作农业科技水平低;地中海区夏季酷热干燥,水源是进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答案 12.B 13.A 14.D 15.B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该镇四周要进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五种农业,请在A、B、C、D、E五个区位支配这五种农业, 并说明理由。 A布局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布局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布局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布局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布局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应当支配养鱼,由于A处是水库; B应支配果园,由于B处地形为丘陵,适宜进展经济林业;C应支配乳牛,由于鲜牛奶易变质,应选择距离市场(即城镇)较近且交通便利(靠主要大路)的地方;D应支配花卉,由于花卉要保鲜且其生长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应当支配在有水源且离城镇近的地方;E处种小麦,由于E处地形为平地,面积大,有河流浇灌,距城镇远,地价低。 17.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①、②、③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①、②、③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3)上述地区进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我国东北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与之相比较最明显的劣势是什么? 解析 该题考查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和对学问的机敏运用力量。第(1)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地区为玉米带,②为春小麦区,③为冬小麦区。第(2)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第(3)题,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也是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区,但相比而言,科技落后是最大的差异。 答案 (1)玉米 春小麦 冬小麦 (2)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①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分,气候适宜,雨热同期);②交通便利;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发达;⑤科技先进。科技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