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化学试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进展亲热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削减CO2的排放,可以削减酸雨的产生
B.削减SO2的排放,可以从根本上消退雾霾
C.新材料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HCN的结构式:H-C≡N B.HClO的电子式为:
C.HOCH2COOH缩聚物的结构简式: D.2-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3.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确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中性溶液:Cu2+、Al3+、NO3-、SO42-
B.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NO3-
C.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H4+、Fe2+、NO3-、SO42-
D.常温下,c(H+)/c(OH一)=1×10 12的溶液:K+、AlO2-、CO32-、Na+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玻璃容器盛放氢氟酸
B.碳酸氢钠具有弱酸性,可用于食品发酵
C.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配制消毒液
D.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NO和11.2 L SO3的分子总数为0.5NA
B.0.1molBr2与足量H2O或NaOH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
C.0.1mol的白磷(P4)或四氯化碳(CCl4)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NA
D.在精炼铜或电镀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铜32g转移电子数均为NA
6.下列有关试验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装置用于Cu和浓H2SO4反应制取少量的SO2气体
B.图2装置用于灼烧Al(OH)3
C.图3装置用于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
D.图4装置由于试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7.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C2O4水解:C2O42-+2H2O=H2C2O4+2OH-
B.AgOH溶于氨水:AgOH+2NH3·H2O=[Ag(NH3)2]++OHˉ+2H2O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CO2+3H2O=2Al(OH)3↓+CO32-
D.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2MnO4-+5SO2+4OH-=2Mn2++5SO42-+2H2O
8.下列A-D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确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甲
乙
丙
A
Al2O3
HNO3
Ba(OH)2
B
NH3
O2
H2SO4
C
SiO2
NaOH
HF
D
CO2
Na2O2
H2O
9.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确定值相等,Z的核电荷数是Y的2倍,W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微粒半径:Z2+>W2->R-
B.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W>R
C.W与X、W与Z形成的化学物晶体类型相同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
10.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RFC工作原理见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转移0.1mol电子时,a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O2 1.12L
B.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O+2e-=H2↑+2OH-
C.c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池
D.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钢铁的腐蚀过程中,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不行能同时发生
B.反应NH4Cl(s)=NH3(g)+HCl(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由于Ksp(BaSO4)<Ksp(BaCO3),因此BaSO4沉淀不行能转化为BaCO3 沉淀
D.25℃时,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c(OH-)/c(CH3COOH)增大
12.新型纤维酸类降脂药克利贝特可由物质X在确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克利贝特的分子式为C28H34O6
B.物质X分子中全部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
C.用饱和NaHCO3溶液可以鉴别物质X和克利贝特
D.1 mol物质X最多可以与含2 molBr2的溴水反应
13.室温时,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20mL,向混合物中逐滴加入0.05mol·L-1Ba(OH)2溶液时,生成的BaSO4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对应溶液的pH:a=1
B.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m=2.33g
C.原混合液中c(HCl)=0.2mol·L-1
D.当V[Ba(OH)2(aq)]=30mL时,有关离子浓度大小:
c(Cl-)>c(Ba2+)>c(H+)
14.25℃时,下列各溶液中有关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Na2S溶液中:2c(Na+) =c(S2-)+c(HS-) +c(H2S)
B.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 c(H+)= c(OH-)+c(CH3COO-)
C.0.1 mol·L-1盐酸与0.1 mol·L-1K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c(K+) >c(Cl-)>c(HCO3-)>c(OH-)>c(H+)
D.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至溶液恰好呈中性:
c(Na+)>c(NH4+)>c(SO42-)>c(OH-) =c(H+)
15. 确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s)+H2O(g) CO(g)+H2(g):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确定量C和H2O,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中,反应在前15 min的平均速率v(H2)=0.1 mol·L-1·min-1
B.丙容器的体积V>0.5L C.当温度为T1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25
D.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H2O)=0.4 mol,则T1< T2
容器
甲
乙
丙
容积
0.5 L
0.5 L
V
温度
T1 ℃
T2 ℃
T1 ℃
起始量
2 molC
1 molH2O
1 molCO
1 molH2
4 molC
2 molH2O
(二)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生活中下列物质的应用或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C.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空气污染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2.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3.某课外试验小组设计的下列试验合理的是( )
4.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状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状况的是( )
①过量的锌与18 mol·L-1的硫酸反应;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氮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③浓盐酸与过量的MnO2反应;④过量铜与浓硫酸反应;⑤过量稀硝酸与银反应;⑥过量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⑦过量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
A.②③④⑥ B.②③⑤⑦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⑥
5.下列物质熔点比较错误的( )
A.Na<Mg<Al B.Br2<Cl2<I2 C.硅<碳化硅<金刚石 D.AlCl3<KCl<NaC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反应Cu+H2SO4CuSO4+H2↑可推出Cu的还原性比H2的强
B.电解含Pb(NO3)2和Cu(NO3)2的溶液,阴极上阳离子得电子次顺依次是Cu2+、H+、Pb2+
C.含amolNa2S的溶液最多能吸取2.5amol的二氧化硫气体
D.因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所以置换反应I2+2NaClO3===2NaIO3+Cl2不能发生
7.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确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序号
甲
乙
丙
①
CO2
SO2
石灰水
②
HCl
CO2
石灰水
③
CO2
SO2
Ba(NO3)2
④
NO2
SO2
BaCl2
⑤
CO2
NH3
CaCl2
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石油、煤、自然 气、氢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人们通常用标准燃烧热或热值来衡量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大小,某物质的热值越高则其标准燃烧热越大
D.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充入等量的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 ΔH<0,绝热容器中气体的颜色比恒温容器中颜色深
9.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退氮氧化合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CH4在反应①、②中转移电子数相同
B.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H>-574kJ/mol
C.4NO2(g)+2N2(g)=8NO(g);△H=+586kJ/mol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把NO2还原为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NA
10.向100mL 0.1 mol·L-1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0.1 mol·L-1 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溶液呈碱性
B.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2SO42-+2Ba2++3OH— =
Al(OH)3↓+2BaSO4↓
C.c点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为200 mL
D.a点的溶液呈中性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Cl-、S2-、ClO-
⑥强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②④ D.③⑤⑥
12.现有室温下的四种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NaOH溶液
醋酸
盐酸
A.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两溶液pH均增大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V1L④和V2L①溶液混合后,若pH=7,则V1<V2
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质
B.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在溶液中放少量铁粉,以防止Fe2+水解
C.室温下,向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CH3COOH的电离程度确定增大
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4.下列有关颜色变化错误的是( )
A.在4mL0.1mol/L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数滴1mol/LNaOH溶液,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
B.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钴晶体,滴加浓盐酸溶解后加水稀释至紫色,将试管置于热水中片刻,溶液颜色变成粉红色
C.向血红色的Fe(SCN)3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D.用50mL针筒抽取30mL红棕色的NO2气体并封住注射孔,当用力推压活塞,压缩针筒中的气体(此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变化),从针筒顶端观看,气体颜色渐渐变浅
15.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7.6mol NO和3.8mol O2,发生如下反应:
①2NO(g)+O2(g)2NO2(g)
②2NO2(g)N2O4(g)
测得NO2和N2O4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0~10min维持容器温度为T1℃, 10min后上升并维持容器的温度为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min反应的平均速率v(N2O4)=0.18mol·L-1·s-1
B.T1℃时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K=0.6
C.反应①、②均为吸热反应
D.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3.6mol NO2和2. 0mol N2O4,T1℃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10%
16. 室温下向1L pH=2的醋酸溶液中加入2L pH=2的盐酸,则混合溶液的pH为(假设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室温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8×10-5)( )
A.2.3 B.1.7 C.2 D.无法确定
17. 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辆。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供应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其电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的是( )
A.电池充电时,OH-由甲侧向乙侧移动
B.甲放电时为正极,充电时为阳极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Hn-ne- = M+nH+
D.汽车下坡时发生图中实线所示的过程
18.工业上把Cl2通入冷NaOH溶液中制得漂白液(主要成分NaClO)。一化学小组在室温下将氯气缓缓通入NaOH溶液,模拟试验得到ClO-、ClO等离子其物质的量(mol)与反应时间t(min)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制取漂白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B.a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c(Na+)>c(Cl-)>c(ClO3-)=c(ClO-)>c(OH-)>c(H+)
C. t2~t4,ClO-离子的物质的量下降的缘由可能是3ClO-= 2Cl-+ClO3-
D.使用漂白液时,为了增加漂白效果,可以向漂白液中加入浓盐酸
19.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确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起始温度和起始体积相同):N2(g)+3H2(g)2NH3(g) ΔH<0,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甲
乙
丙
相关条件
恒温恒容
绝热恒容
恒温恒压
反应物投料
1mol N2、3mol H2
2mol NH3
2mol NH3
平衡时容器体积
V甲
V乙
V丙
反应的平衡常数K=
K甲
K乙
K丙
平衡时NH3的浓度/mol·L-1
c甲
c乙
c丙
平衡时NH3的反应速率/mol·L-1·min-1
v甲
v乙
v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甲>V丙 B.K乙<K丙 C.c乙>c甲 D.v甲=v丙
20. 某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Fe2+、A13+、NH4+、CO32―、SO32―、SO42―、C1―中的若干种,现取X溶液进行连续试验,试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中确定存在Fe2+、NH4+、SO42― B.溶液E和气体F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X中确定不存在CO32―、SO32―、C1― D.沉淀I是A1(OH)3
参考答案
(一)
1.D 2.C 3.B 4.A 5.D 6.C 7.B 8.B 9.D 10.C 11.BD 12C 13.AC 14.BC 15.A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B
A
B
C
D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A
B
D
C
A
D
C
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