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新课标版语文】
一、练高考
1.(2021•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其次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2.(2021•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
3.(202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4.(202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 江 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际。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际”的“恨”是指什么?(2分)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仆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5.(2022·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 城 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很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奇怪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很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二、练模拟
1.(15届广东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宋]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②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②顾藉:顾念。
⑴请对首联中的“拥”字进行赏析。(3分)
⑵请结合全诗,分析“倦鹊”“飞鸿”两个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2.(15届吉林公主岭第一中学高三上其次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山居十首
陈造
一室市声外,生经良不孤。
园花非独笑,风竹巧相娱。
为客求鹅母,供家课橘奴。
残年温饱尔,外此亦何须。
⑴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⑵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形象。(6分)
3.(15届辽宁大连市第八中学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岸帻
(宋)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闻吟。
【注】①帻是掩盖在额头的头巾。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此诗写于他被放逐闲居时期。
⑴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5分)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4.(14届四川成都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⑴本词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4分)
⑵本诗表达感情含蓄委婉,请结合下阕对此简要赏析。(4分)
5.(14届东北三校高三联合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题。
[越调]柳营曲·范蠡①
无名氏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如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庭秋。
进西施一捻②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助越王灭吴后,归隐江湖。②一捻:一把,形容西施的体态格外纤秀。
⑴此曲塑造了怎样的范蠡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⑵此曲的最末一句与李煜《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练原创
⑴词的前三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何作用?(5分)
⑵全词选取了哪些意象?塑造了什么样的红梅形象?(6分)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玉楼春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时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1)诗歌开头两句描述了一副什么图景?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为什么诗人会有“今日芳尊惟恐浅”的感受?(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风流子
(宋)张耒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⑴词的上阕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2分)
⑵全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⑶思考,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4.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宫词 (唐)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宫词 (唐)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⑴这两首诗的题目都是“宫词”,试比较两首诗中仆人公形象的不同。(4分)
⑵这两首诗都有描写景物的诗句,试指出来并分析它们在抒发感情时接受方式的不同。(4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千秋岁引①
王安石
别馆寒砧②,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③。楚台风,庾楼月,犹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惋惜风流总闲却。当时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考着。
【注释】①千秋岁引:列入《钦定词谱》,王安石创调。②砧(zhēn):捣衣石。③“东归”二句:是说秋季燕子归去,大雁南飞。④此词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后的晚年作品。⑤楚台风: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庾楼月”亦用典。《世说新语。容止》中说:瘐亮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 “华表语”就指“去家来归”云云。“秦楼”本指妇女的居处。
⑴词的上片从哪些方面描绘了什么样的秋景,请结合诗句试做简要分析。(6分)
⑵“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惋惜风流总闲却”三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情感?(5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