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其上的等位基因分别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全部的非等位基因都可以自由组合
C.果蝇的红眼(或白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一般是一个来自于父方,一个来自于母方
解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伴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并非全部的非等位基因都可以自由组合,如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就不发生自由组合。
答案: B
2.如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质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cd段确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图甲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确定进行减数分裂
C.图乙中ab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D.图乙中cd段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确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解析: 图甲中cd段也可以发生在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A错误;精巢中细胞也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B错误;图乙中的cd段是减数其次次分裂,其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D错误。
答案: C
3.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16
B.图乙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C.图丙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图丁表示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至少能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
解析: 图甲中自交产生后代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8,A错误;图乙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B错误;图丙所示家系中所患病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C错误;图丁个体至少形成的4种配子是AXW、aXW、AY、aY,D正确。
答案: D
4.下面是人体细胞分裂时,A、B、C、D四个不同细胞分裂期染色体和DNA统计数据的柱状图,那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在( )
答案: B
5.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关于其形成的缘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子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殊减数其次次分裂正常
B.卵细胞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殊或减数其次次分裂特殊
C.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形成过程均正常
D.精子形成时可能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而减数其次次分裂特殊
解析: 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可能的缘由是在精子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殊,减数其次次分裂形成基因组成为XHY的配子,该配子与卵细胞(Xh)结合形成基因型为XHXhY的受精卵并发育为凝血正常的男孩。
答案: A
6.在果蝇杂交试验中,下列杂交试验成立:
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
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
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
A.1/2 B.1/4
C.1/8 D.3/8
解析: 首先推断暗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第②组亲本的基因型(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为XBXb×XBY,其子代中暗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BX-、XBY,这些果蝇交配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是1/4×1/2=1/8。
答案: C
7.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一个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双胞胎)。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号和5号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完全相同
B.由1号、2号和3号可推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5号和1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1/3
D.3号和5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5/9
解析: 分析图示知,3号和5号性别相同,但遗传物质不愿定完全相同,A错误;由图中的1号、2号和4号可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1号、2号和3号不能确定,B错误;假设该遗传病受等位基因A、a把握。则1号和2号的基因型均为Aa,5号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基因型为Aa的可能性为2/3,C错误;3号和5号的基因型可能均为AA,也可能均为Aa,所以相同的可能性为1/3×1/3+2/3×2/3=5/9,D正确。
答案: D
8.M、m和N、n分别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如右图所示,下面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状况分析合理的是( )
A.正常状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此时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B.正常状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着丝点分裂等变化
D.M和N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解析: 若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此细胞处于次级精母细胞后期;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图中染色体不发生复制和联会;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答案: B
9.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由于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由于它们的数目相等
解析: 卵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分裂两次形成的,继承了其1/4的核遗传物质,A错误;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但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概率是相等的,B错误;精子是精细胞发生变形后形成的,基本上不携带细胞质,C正确;雌雄配子的数目是不相等的,一般状况下是雄配子的数目较多,D错误。
答案: C
10.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病为伴性遗传病
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
C.5号的基因型确定是AaXBXb
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为3/16
解析: 3、4和8的甲病状况说明甲病为显性遗传病,4患病而8不患病,说明不是伴性遗传,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依据题意知乙病是伴性遗传病,A正确;3、4和7的患病状况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3和4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所以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是(3/4)×(1/4),D正确;5号患甲病,含有A基因,由于9不患病,所以5号甲病对应基因型为Aa;乙病5正常而10患病,所以5致病基因型为XBXb,所以5号的基因型为AaXBXb,C正确;10号患病基因是1号通过5号传递而来,但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3号,由于4号会给7号Y染色体,没有致病基因,B错误。
答案: B
11.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 )
A.ab段 B.cd段
C.fg段 D.hi段
解析: 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d段为有丝分裂后期,fg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答案: C
12.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四个概念的比较,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c图中都有2条染色体,且都有染色单体
B.a、b、c图中都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C.c图中有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
D.a图中有2个DNA分子,b、c图中均有4个DNA分子
解析: 图a中不含染色单体。
答案: A
13.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父母表现正常,生下3胞胎,其中只有1个孩子患色盲,有2个孩子为同卵双胞胎。3个孩子的性别可能是( )
① 2女1男 ②全是女孩或2男1女 ③全是男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
解析: 由题意可知,父母表现正常却生出了色盲患者,可推出父母基因型为XBY×XBXb,而且色盲患者为男孩(XbY)。另外两个正常孩子为同卵双胞胎,可能都是男孩(XBY),也可能都是女孩(XBXB或XBXb)。
答案: C
14.人的肤色正常基因(A)与白化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色觉正常基因(B)与红绿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但这对夫妇的父亲均是色盲患者),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A.AaXBY×AAXBXb B.AaXbY×AaXBXb
C.AaXBY×AaXBXB D.AaXBY×AaXBXb
解析: 由题意知,该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说明该夫妇都携带白化病基因,这对夫妇的父亲均是色盲患者,说明妻子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故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
答案: D
15.下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显性基由于A,隐性基由于a),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1×2→4可推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
B.只要知道2号与5号的关系,即可推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2号、5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
D.若7号和8号婚配,则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3
解析: 依据5号与6号患病生有9号正常女儿,可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单纯由1×2→4不能推断出该病为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A错误;单纯考虑2号与5号的关系,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和常染色体上都有可能,无法推断其位置,B错误;由9号反推可知5号的基因型为Aa,不能精确 确定2号的基因型是AA还是Aa,C错误;7号正常为aa,8号患病1/3AA、2/3Aa,7号和8号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为2/3×1/2=1/3,D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2分)下图1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图2的曲线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分裂过程推断图1中标号的先后挨次是________,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2)细胞①与细胞③相比较,除细胞大小外,图中显示还有哪些明显区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状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基因a的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在图2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1①、②、③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________。
解析: 据图1分析可知:①图中两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排列在细胞的中心,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该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②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也没有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被拉向细胞的两极,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②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应当是极体和卵细胞;细胞③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有染色单体,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过程的前期,因此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③→②过程。由于亲本基因型为AaBb,所以细胞③可以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基因型为Ab或AB或aB或ab。解题中要留意图2中坐标曲线图的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因此a~b段DNA含量加倍是间期发生DNA复制的结果,而在图1①、②、③三图中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或两个DNA)的细胞只有①和③。
答案: (1)①→③→② 卵细胞和极体
(2)①含有同源染色体,③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减半
(3)初级卵母(或①) 1 AB或Ab或aB或ab
(4)在间期完成DNA的复制 ①和③
17.(18分)下图为人类的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甲病(由A或a基因把握)和乙病(由B或b基因把握),已知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请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性遗传。
(2)写出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所产生卵细胞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Ⅲ10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
(4)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若Ⅲ8与人群中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已知正常男性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0 000,则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应禁止________结婚,以降低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
解析: 图中1号和2号不患甲病,而后代女儿4号为甲病患者,由此可以推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同理,由3号和4号不患乙病,而后代的7号为乙病患者可以推断乙病是隐性遗传病,结合题中信息可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相关个体的基因型为:Ⅰ1为AaXBXb,Ⅲ10为AAXBXb 或AaXBXb;Ⅲ8为1/2aaXBXB或1/2aaXBXb,Ⅲ11为1/3AAXBY或2/3AaXBY,Ⅲ8和Ⅲ11的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2/3×1/2=1/3,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2=1/8,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3×(1-1/8)+1/8×(1-1/3)=3/8,正常男性为Aa的概率为1/10 000,和Ⅲ8婚配产生甲病患者的概率为1/2×1/10 000=1/20 000,远远低于Ⅲ8和Ⅲ11的近亲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
答案: (1)常 隐 (2)AXB或AXb或aXB或aXb (3)AAXBXb或AaXBXb (4)1/3 3/8 1/20 000 近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