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五 变异与育种
编写人 武佳佳 审核人 师锦绣
一.高考要求
(1)基因突变的特征和缘由
(2)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Ⅱ
Ⅱ
Ⅰ
Ⅱ
二.学问结构
三.考点解析
考点1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1. 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某一个基因内部碱基K考S资5源U网对种类和数目的变化,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转变。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假如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2. 基因重组产生了新的基因型,但未转变基因的“质”和“量”。基因工程也属于把握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非自然的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能够定向转变生物性状。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也属于基因重组。
3. 留意染色体变异中易位与基因重组的交叉互换的区分: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而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重复是把原来的基因丢失了或增加了一份,而基因突变不转变原来基因的数目,只是使原来位置上的基因,突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考点2 比较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数量变异(整倍性)
多倍体
单倍体
发生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细胞分裂间期可能性最大
细胞分裂期
某些生物进行单性生殖时
产生气理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交叉互换
DNA上发生碱基对的增加、缺失、转变,从而引起DNA碱基序列即遗传信息的转变
由于细胞分裂受阻,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倍的增加
直接由生物的配子,如未受精卵细胞、花粉粒发育而来,使染色体组数成倍削减
是否有新基因产生
没有产生新基因,但产生了新的基因组合类型
产生了新基因
没有产生新基因,但增加了某一基因的数量
没有产生新基因
在生物进化中地位
对生物进化有确定意义
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供应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对生物进化有确定意义
对生物进化的意义不大
实践应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考点3 染色体组与染色体数目的推断
(1)要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图一)
②依据基因型推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依据细胞的基因型确定把握每一性状的基因毁灭的次数,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数(如图二)。如基因型AAaaBBbb的细胞生物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
③依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2)单倍体与二倍体、多倍体的判定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论含几个染色体组,都称为单倍体。如八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数一般为奇数,当其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或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考点4 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1.诱变育种
(1)原理:基因突变
(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脂、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
(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制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把握。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
2.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首先操作都是杂交,但其他操作不同。杂交育种在育种上运用广泛,依据基因重组原理,浆分散在不同品种中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
(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
3.多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养分丰富。
(4)缺点:坚固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4.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花药离体培育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别,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简洁,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育过程需要组织培育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
5.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基因操作(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3)优点:目的性强,可以依据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育种周期短 。
(4)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
(5)举例:抗虫棉、固氮水稻、转基因动物等。
常见育种方式比较
名称
原理
方法
优点
缺点
应用
杂交
育种
基因
重组
杂交→自交→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表型,通过自交至不再发生性状分别为止。
使分散在同一物种不同品种间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即“集优”。
(1)育种时间长;(2)局限于同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
用纯种高秆抗病与矮秆不抗病小麦培育矮秆抗病小麦
诱变
育种
基因
突变
(1)物理:紫外线、射线、激光等;(2)化学:秋水仙素、硫酸二乙酯等。
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性状。
有利变异少,工作量大,需大量的供试材料。
高产青霉素菌株
单倍体
育种
染色
体
变异
二倍体单倍体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纯合体
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子代均为纯合体。
技术简洁
用纯种高秆抗病与矮秆不抗病小麦快速培育矮秆抗病小麦
多倍体
育种
染色
体
变异
用确定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植株茎秆粗大,果实、种子都比较大,养分物质含量提高。
技术简洁;发育延迟,坚固率低,一般只适合于植物
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转基因
育种
异源
DNA
重组
提取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技术简洁;生态平安问题多
转基因抗虫棉
考点5、育种方法的选择
依据不同育种要求和供应的不同材料,综合分析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设计相应育种程序。具体分析如下:
1.若要求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毁灭该性状即可。
2.若要求快速育种,则应用单倍体育种。
3.若要求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毁灭前所未有的性状,则可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
4.若要求提高品种产量,提高养分物质含量,可运用多倍体育种。
5.若要求将两亲本的两个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生物体上,可用杂交育种,亦可利用单倍体育种。
6.若试验植物为养分繁殖,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毁灭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7.若要求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则可以选择基因工程育种。
四.典型例题
1.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育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育基上培育时必需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试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丢失
2.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确定是单倍体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确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确定都是单倍体 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确定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3.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A.水稻F1 花药经培育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育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转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4.苹果的红果皮(A)和绿果皮(a)为一对相对性状,圆形果(R)和扁形果(r)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性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如现有红圆、红扁、绿圆三个纯系品种,请设计一个培育绿色扁形果的杂交试验。
(1)选择杂交的两个亲本P1,P2,应是 和 。
(2) P1×P2→F1,然后如何处理? 。这种处理得到的后代表现型有 。
(3)能否直接从F2中选出所培育的品种?请说明理由。
5.在玉米中,把握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 EMS 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 EMS诱变处理并培育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请回答:
(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____________育种技术。
(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接受乙与丙杂交,F1 只毁灭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 F1 中选择表现型为___ _ _的个体自交,F2 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__ _ _。
(3)接受自交法鉴定 F2 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
_______ ___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
(4)拟接受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从其它物种获得_______,
将其和农杆菌的____ ___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然后借助_____ __连接,形成重组 DNA 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育细胞中,经筛选和培育等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
6.下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用到秋水仙素的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打破物种界限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你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把握的,最简洁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假如都是由显性基因把握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接受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4)现有三个水稻品种,①的基因型为aaBBDD,②的基因型为AAbbDD,③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
参考答案:
1.B 2.B 3.C
4.⑴红果皮扁形果(AArr) 绿果皮圆形果(aaRR) ⑵让F1自交 红扁、红圆、绿扁、绿圆 ⑶能 由于绿色扁形(aarr)都为隐性性状,一旦毁灭必是纯合体
5.(1)单倍体(2)抗性非糯性 3/16 (3)非抗糯性
(4)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 Ti 质粒 DNA 连接酶
6. (1)花药离体培育 C、F
(2)E 基因重组 (3)AD ABC
(4)①与②杂交得到杂交一代,杂交一代与③杂交得到杂交二代,杂交二代自交,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种子,该种子可长成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