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综合训练(五)
1.(2022·重庆一中月考)在索契冬奥会的竞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转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竞赛中有适度的紧急,他分泌的较多的甲状腺激素可能会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垂体分泌的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可能反馈作用于下丘脑
B.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因而肾小管、集合管重吸取水分的力气降低
C.竞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淡的食盐水,以维持内环境中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葡萄糖,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加
解析:选C。运动员在竞赛中有适度的紧急,他分泌的较多的甲状腺激素可能会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垂体分泌的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不会反馈作用于下丘脑,A错;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因而肾小管、集合管重吸取水分的力气增加,B错;竞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淡的食盐水,以维持内环境中渗透压的相对稳定,C正确;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TP,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加,D错。
2.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兴奋可以在④处双向传导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解析:选C。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处都是单向传递的;兴奋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有突触前膜,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人脑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而③为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不具有上述功能。
3.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育液中,向其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后,对其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并测定其膜电位,结果如图。推断该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 )
A.抑制细胞呼吸
B.降低K+通透性
C.增大Na+通透性
D.降低Na+通透性
解析:选B。由图示信息可知,离体神经标本受刺激后,能够产生动作电位,但不能恢复到静息电位,因静息电位主要由K+外流所致,若降低了K+的通透性,就会导致静息电位不能恢复的现象。
4.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整中枢兴奋→体温稳定(2021北京,3B)
B.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2021北京,3C)
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2021福建,1D)
D.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能调整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还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整动物体水盐平衡(2011海南,7ABC)
解析:选C。外界温度降低时,体温调整中枢兴奋,以维持体温稳定,A项正确;血糖水平上升时,机体分泌起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使其恢复正常,B项正确;调整血糖平衡的激素有三种,其中胰岛素可使血糖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含量上升,C项错误;下丘脑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调整生物体内相关腺体的分泌,并且下丘脑是体温存水盐平衡的调整中枢,D项正确。
5.(2022·重庆杨家坪中学月考)糖尿病有多种病因,针对下图所示三种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所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削减,血糖浓度上升
B.②所示的抗体(Y2)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削减,血糖浓度上升,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
C.上述三种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病症为①②③
D.有一种青年型(Ⅱ型)糖尿病患者,经检查发觉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糖尿症状,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①③
解析:选A。从图示知,抗体Y1与胰岛B细胞表面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影响该细胞对血糖浓度的敏感度,引起血糖上升,A正确。抗体Y2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削减,血糖浓度上升,这种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抗体Y3与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导致靶细胞对胰岛素浓度不敏感,血糖浓度上升,而血液中胰岛素量是正常的,③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C错误。病症①的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故D错误。
6.(原创题)假如下丘脑、垂体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Y是效应T细胞
B.该图示中有细胞免疫过程
C.细胞X与Y的RNA不完全相同
D.物质甲为生长激素
解析:选C。细胞Y能产生抗体,是浆细胞;图中表示浆细胞产生抗体对抗抗原,没有细胞免疫过程;由图示推断物质甲是促甲状腺激素。
7.(2022·重庆一中月考)某生物技术公司制造一种生物打印机,可利用患者自身细胞 “打印”出“静脉”等器官,这为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供体不足、免疫排异等问题供应了奇怪前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异体间的器官排异反应是生殖隔离现象的体现
B.排异反应主要是浆细胞识别特异抗原后分泌的抗体作用的结果
C.用细胞“打印”出器官的过程中,细胞的DNA和mRNA均发生变化
D.免疫抑制剂可用于对供体器官免疫排异的患者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
解析:选D。异体间的器官排异反应是机体发生细胞免疫的结果,故A、B均错;依据题干可知,细胞“打印”类似于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没有变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C错;为了使器官移植成功和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可以给患者注射免疫抑制剂,故D正确。
8.争辩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整争辩。为了精确 推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解析:选B。空腹状态下的兔血糖含量会较低,不宜接受,应接受饱足状态下的兔,相对血糖含量较高,通过直接测定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可以观看药物的作用,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后测定血糖含量是否下降来间接观看药物的作用。
9.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如图为HIV侵染人体后,其在人体细胞内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为吞噬细胞对病毒的摄取和处理过程
B.HIV侵染人体后,不会发生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C.HIV能特异性地侵染A细胞,与A细胞膜表面存在HIV的特异性受体有关
D.A细胞内的④⑥⑦过程中,正常人体细胞中能发生的是④和⑦
解析:选C。HIV主要侵染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图示为HIV在T淋巴细胞内的重要变化;HIV侵染人体后,机体能通过体液免疫阻挡病毒随血液循环集中,体液免疫中有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图中④是逆转录,⑥是转录,⑦是翻译,所以正常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过程④。
10.(2022·重庆名校联考)下图表示植物叶片中水势随时间的变化状况。依照这种变化趋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降低,气孔阻力增加;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B.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增加,气孔阻力降低;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C.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和气孔阻力都降低;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D.在第2~6天之间,脱落酸含量和气孔阻力都增加;在第6~8天之间过程被逆转
解析:选D。在第2~6天之间,叶片中水势下降严峻,当降到某一临界值时,气孔开头关闭,以削减水分散失,使叶片水势复原。在调整气孔关闭上,脱落酸起主要作用。脱落酸(ABA)除具有促进脱落,促进休眠外,还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一般来说,脱落酸在逆境条件下快速形成,使植物的生理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所以脱落酸又称“应激激素”。最常见的例子是叶片在缺水时,叶片中的脱落酸快速增多,引起气孔关闭,气孔削减水分散失,提高抗旱力气。随着气孔的渐渐关闭,气孔阻力增加。第6~8天,叶片水势急剧上升,上述过程被逆转。
11.(2022·广东深圳二模)对植物激素的作用与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有关实例
分析
A
生长素浓度上升,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增加后,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拮抗作用
B
赤霉素可以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对茎切段的生长也有增效作用
协同作用
C
小麦种子发育过程中,多种激素的含量按时间挨次毁灭高峰,并各自起着特定的作用
正反馈作用
D
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
负反馈作用
解析:选B。生长素浓度上升,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增加后,抑制生长素的合成体现了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整植物的生命活动,并未体现出两者的具体作用,故不是拮抗作用,A错误;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生长,二者为协同作用,B正确;小麦种子发育过程中,多种激素的含量按时间挨次毁灭高峰,并各自起着特定的作用,体现了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整是由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整,不属于正反馈调整,C错误;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体现了两者为拮抗作用,并非负反馈调整,D错误。
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2022江苏,7A)
B.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2011海南,10D)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2021海南,7C)
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2021海南,7D)
解析:选D。脱落酸能通过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来促进叶片和果实的年轻和脱落。植物激素赤霉素与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结构及功能相像。细胞生命活动可以正常进行是由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长素浓度上升到确定值时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上升,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13.下面为有关人体神经、激素调整的问题,请据图回答:
(1)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
①肌肉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挨次为________时,导致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缩;肌肉受到刺激传导到大脑产生感觉,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挨次为________。
②图中M内的信息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神经—激素调整靶细胞生理活动的示意图。
①f表示的过程引起内分泌腺发生规律性的反应,从反射弧的结构而言,内分泌腺称为________。
②一般状况下“刺激X”是指__________________。激素G通过与受体F结合引起的主要代谢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当刺激肌肉使肌肉不由自主收缩时,肌肉既作为感受器还作为效应器,因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沿c、b、d挨次进行。假如大脑形成感觉则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沿g、f、e挨次进行。图中M表示突触结构,有化学信号和电信号,即有神经递质和神经冲动。(2)支配腺体的运动神经末梢与腺体构成反射弧的效应器。从图中看刺激X作用的对象是胰岛A细胞,则X表示低血糖,激素G是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从而上升血糖。
答案:(1)①c、b、d(或c→b→d) g、f、e ②神经递质和神经冲动 (2)①效应器 ②血糖浓度较低(低血糖) 促进肝糖原水解产生葡萄糖
14.下列甲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或结构,乙图是甲图局部结构的放大,并用图示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刺激部位,测量结果如丙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反射弧结构中包括________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C和神经细胞D的胞体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结构,该结构通常位于机体的____________中(填器官名称),局部放大的部分属于神经细胞的______结构。
(2)如乙图所示,静息状态时电流表的指针偏向左方,当在图示位置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状况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________(填“双向”或“单向”)传导。膜外电荷移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3)丙图中钠离子的大量内流发生在________段。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为________,适当降低膜外钠离子的浓度,则b点的值将_____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解析:(1)由题图甲可以直接看出,该反射弧结构中含有3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C和神经细胞D的胞体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通常位于脑和脊髓中。(2)当兴奋传到电流表左极时,左极膜内变为正电位,与右极膜外电位相同,电流表指针指向正中心;当兴奋传到两极中间时,两极的电位恢复,电流表指针恢复到原来状态;当兴奋传到右极时,右极膜外变为负电位,与左极膜内电位相同,电流表指针指向正中心;当兴奋连续向右传时,两极的电位恢复,电流表指针再恢复原状。(3)当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大量内流,膜内电位由负变正,膜外电位由正变负;若适当降低膜外钠离子浓度,则进入膜内的钠离子削减,b点的值将减小。
答案:(1)3 神经中枢 脑和脊髓 轴突 (2)发生两次先向右偏转,再向左偏转至原状 双向 相反
(3)a~b 外负内正 减小
15.(2022·高考北京卷)为争辩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育液中无菌培育(图1)。试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育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的分子。
(2)本试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________通过的状况下,起到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________(填“培育液中”或“茎芽尖端”)。
(3)图2 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________的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或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2中B组(或C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________倍、IAA单独处理的________倍,由此可以推想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________的关系。
(6)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关系,缘由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______________的量较高。
解析:(1)植物激素是调整植物生命活动的一种信息分子。(2)试管用滤膜封口既不影响氧气的供应,又能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因IAA在植物体内具有极性运输的特性,故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茎芽尖端。(3)图2数据显示,与不加激素组相对比,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为促进作用,且GA3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4)从细胞角度看,植物伸长生长是细胞数量增多或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即抑制细胞分裂时,抑制伸长效果并未达到100%,说明GA3促进植物伸长生长的方式除促进细胞分裂外,还有促进细胞的伸长。(5)结合图2中数据,B组两种激素联合处理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13.0-4.0)÷(6.5-4.0)=3.6倍,是IAA单独处理的(13.0-4.0)÷(4.5-4.0)=18倍;C组两种激素联合处理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10.0-4.0)÷ (6.0-4.0)=3倍,是IAA单独处理的(10.0-4.0)÷(4.1- 4.0)=60倍,可见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协同关系。(6)A组数据是仅培育1天得到的,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内源IAA的量较高,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答案:(1)信息 (2)气体 防止污染 茎芽尖端
(3)促进 (4)细胞长度 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5)3.6(或3) 18(或60) 协同 (6)内源IAA
16.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整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睾丸,睾丸分泌的睾丸酮(雄激素)具有增加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使体内贮存的脂肪削减等作用。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睾丸酮,则④⑤所示作用会________。可以猜想,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大脑感觉到寒冷刺激,则通过如图①②所示的调整过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________;通过③过程,机体的________增加,抵抗了寒冷,适应了环境。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酪氨酸的衍生物。我国政府在碘贫乏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有效地预防了________患儿的诞生。
(3)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整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________作用。
(4)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生理作用,请依据给出的试验材料和用具,完善试验步骤,并猜想试验结果。
①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等。
②方法与步骤:
A.将试验鼠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的________。
B.每天用灌胃器赐予甲组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赐予乙组鼠灌喂________________,饲养确定时间,测定并记录结果。
③结果猜想:
A步骤的测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步骤的测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长期服用睾丸酮,导致血液中睾丸酮含量增加,反馈调整作用加强,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削减,从而影响性腺的生长发育。(2)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婴幼儿时期缺碘,将会因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患呆小症。(3)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整动物的生长发育中具有协同作用。(4)试验中的检测指标是动物耗氧量的多少,步骤A是测定动物正常状态下的耗氧量,以便与试验后作对比。
答案:(1)增加 抑制性腺的活动,严峻者会导致性腺的萎缩 (2)上升 产热 呆小症 (3)协同 (4)②耗氧量 等量的蒸馏水 ③甲、乙组耗氧量相近 甲组耗氧量大于乙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