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高效演练-专题二-1.2.1人口、城市与交通问题.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812869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0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高效演练-专题二-1.2.1人口、城市与交通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高效演练-专题二-1.2.1人口、城市与交通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 效 演 练 1.(2021·广东文综)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 表 国家 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 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 2009年诞生时预期寿命(岁) 男性 女性 中国 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 法国 0.7 118 18.4 78 85 美国 0.9 34 20.1 76 81 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2009年中国男女性诞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解析】选D。本题可逐项分析如下:2009年中国的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印度为389人/平方千米,中国的人口密度低于印度,故A项错误;2009年中国男女性诞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为3(75-72),美国为5(81-76),两国的差值并不相等,故B项错误;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为19.5%,法国为18.4%,与中国的差值为1.1%,美国为20.1%,与中国的差值为0.6%,印度为30.6%,与中国的差值为11.1%,故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美国最接近,C项错误;2000~2010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6%,低于表中其他国家的统计数据,故D项正确。 2.(2022·广东文综)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毁灭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动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进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沟通 【解析】选C。此题直接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也揭示了我国交通运输压力大的深层社会背景——区域进展不平衡,也提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就业,劳动力增加,会推动家乡工业化进程和经济进展,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同时返乡务工人员会将沿海地区先进的技术、管理阅历、开放意识带回家乡,促进区域文化沟通;由于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就业,春节期间的长途旅客削减,春运长途客运量削减。 【方法技巧】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原则 (1)由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一般状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发生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时间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缘由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犹如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3.新建楼盘呈现向南部和北部扩展新格局(如下图所示),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市场 C.环境 D.政策 【解析】选B。东莞北部与南部分别与广州和深圳相邻,这些地区人口多,地价高,经济发达,所以新建楼盘市场宽敞。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照旧对哥本哈根的城市进展产生乐观影响。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4、5题。 4.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长的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市场 D.水源 5.“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当规划为(  ) A.工业区,由于地价低廉 B.别墅区,由于环境秀丽  C.商业区,便利居民购物 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解析】4选A,5选D。第4题,图中城区沿“手指”方向延长,其影响因素是交通。第5题,“手指”之间的区域交通条件较差,适合布局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加固训练】在下图所示的城市群内,既有大城市,又有中等城市和众多小城市。其特点是把大城市多种职能分散到中、小城市,城市之间的距离10~20千米,以快速交通网络连接。城市和交通线间是面积约400平方千米的绿色沼泽和农业用地,被称为“绿色心脏”。据此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群进展的优势条件为(  ) ①位置优越,商贸发达 ②交通便利,协作紧密 ③地势低洼,峡湾众多 ④河网密布,水能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位于该城市群的“绿色心脏”的功能为(  ) A.粮食供应基地 B.改善城市间环境 C.缓解海水入侵 D.供应生活水源 【解析】(1)选A,(2)选B。第(1)题,峡湾和水能丰富不是城市群的进展条件。图中城市群位于荷兰沿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促进了商贸和城市的进展。第(2)题,由题干材料可知,“绿色心脏”是指城市和交通线间的绿色沼泽和农业用地,沼泽和农业用地可以改善城市间环境。 6.(2022·广东文综)下图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大路日均流量图,依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大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 A.平顶山和新乡 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 D.郑州和洛阳 【解析】选C。此题变相考查了中心地理论及同学读图比较、分析力气,难度较小。依据图中日均流量线可以看出,四组选项中只有济源和开封与许昌之间的流量线线型相同,日均流量也应相同,都在151~400之间,此题应选C。 7.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的变化差异是   。 (2)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缘由。 (3)补绘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率折线图,据此推断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展特点。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变化以2010年为转折点,在2010年前增加,之后递减;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削减。第(2)题,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削减,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第(3)题,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总人口,首先计算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率,然后再用折线连接,并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率对比,从城市化进展速度、城市化水公正方面分析差异。 答案:(1)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在2010年前增加,之后递减;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削减 (2)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过剩,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削减。 (3)画图如下 城市化进展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差距不断缩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