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提能训练:27-我们的民族精神.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812826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提能训练:27-我们的民族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提能训练:27-我们的民族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能训练(二十七)我们的民族精神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1·长春模拟)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假如世界上有‘傲慢到不愿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期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情愿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期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这表明中华民族是    的民族。 (  ) A.自强不息 B.爱好和平 C.勤劳英勇 D.团结统一 【解析】选B。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体现中国是礼仪之邦,是爱好和平的体现,选B。 2.(2022·福州模拟)2021年,习近平在芦山地震灾区考察时强调要连续大力发扬宏大抗震救灾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中华民族的宏大民族精神 (  ) 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进展的精神支柱 ③是推动中华民族富强、强大的物质基础 ④不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材料体现宏大民族精神的作用,①②正确;民族精神的力气属于精神力气,“推动中华民族富强、强大的物质基础”说法错误,排解③;④观点错误,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中华民族精神可以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进展。 3.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仰头挺胸地走到今日,由于中华民族拥有自强不息的意志和精神。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 (  ) ①精神支柱 ②物质力气 ③民族之魂 ④文明标志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因此选A;②观点错误。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③说法错误。 4.“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再次成功完成手控交会对接,“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无论是面对自然灾难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进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气,那就是宏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知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  ) ①彰显于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可以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气 ③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进展的精神支柱 ④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和作用,①③正确。民族精神供应的是精神动力和支撑,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气,②错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④错误。 【加固训练】(2021·武汉模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宏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迪有 (  )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打算了社会进展方向 ②文化的继承和进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④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同学对民族精神的理解。①夸大了文化的影响作用,观点错误。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④表述错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和超越体现了文化的继承与进展以及对民族精神的丰富,②③正确。 5.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 000年文明传承的民族,中国拥有独具特色的阅读文化。《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分散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  )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制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全部文化作品中都分散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气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气 【解析】选A。“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 000年文明传承的民族”“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体现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选A;B、C、D表述错误。 6.中国梦不只是追求强大经济实力的宏伟目标,更是传承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优良品德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下列成语中最能体现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是 (  ) 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B.一衣带水,睦邻友好 C.勤能补拙,勇冠三军 D.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解析】选D。“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团结统一;“一衣带水,睦邻友好”体现爱好和平;“勤能补拙,勇冠三军”体现勤劳英勇;“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体现自强不息。 7.(2021·长沙模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内圣外王”的抱负人格。内圣即以修身为本,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具圣人才德;外王即以经世为用,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施行王道。下列符合“内圣外王”思想的是 (  ) 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怀 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A。“内圣外王”的抱负人格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因此选A;③④没有体现道德与政治,排解。 【学问拓展】“内圣外王”思想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阻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由于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毁灭,随之开头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 8.“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  ) ①表明两岸全部人都拥护“一国两制”的主见 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全部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两岸人民思念家乡的情结表明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故②正确;对祖国统一的拥护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故④正确。所以选D。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进展,才能保持长期不衰的活力。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需 (  ) A.珍惜和疼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发挥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心骨”作用 C.保持传统文化不失去民族精神的本色 D.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制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博采众长 【解析】选D。题干强调的是与其他文明的沟通,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皆与题意不符。 10.(2022·湛江模拟)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下列诗句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 ①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先锋 ②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③锦绣河山整理好,万民尽做仆人翁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B。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①③体现爱国主义,不选;②④体现自强不息,符合题干要求。 11.(2021·济宁模拟)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呈现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 (  ) 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解析】选A。题中强调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状况。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D项讲的是儒家思想的产生,与题干不符。 12.中共中心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心军委主席习近平2021年7月11日至12日在西柏坡调研时提出要不断学习领悟“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虚心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西柏坡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生疏正确的是 (  ) ①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②坚持培育西柏坡精神,为社会进展供应精神动力 ③只要培育西柏坡精神,就能实事求是、一心为民 ④西柏坡精神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西柏坡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能为社会进展供应精神动力,①②正确;③④表述错误。 【学问拓展】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由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中心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阅历,铸就了宏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进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连续和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对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两个务必”进行了深刻阐释。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32分)(力气挑战题)宏大制造丰富宏大精神。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究和改革开放的宏大实践,激发了中国人民干事创业的热忱与活力,孕育出了震撼人心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2021年习近平在出席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时强调,宽敞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坚韧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贵重,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期望全国体育工作者保持优良传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体育事业新进展新进步,在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1)简要说明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等具有哪些共同的内涵。(12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依据。(20分) 【解析】第(1)问,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第(2)问,分析弘扬体育精神,不仅是推动体育事业进展的强大精神力气,也是推动经济社会进展的贵重精神财宝。 答案:(1)都是宏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进展。它们共同的内涵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英勇、自强不息。 (2)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中华体育精神是爱国主义最具活力的载体和最鲜亮的表现。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气;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进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气源泉。中华体育精神不仅是推动体育事业进展的强大精神力气,也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进展的贵重精神财宝。 14.(20分)(力气挑战题)2021年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气。某班打算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有同学认为:“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学问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解析】此题为辨析题,解答时首先要指出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材料观点分析并非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答案: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进展,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它不仅集中体现在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并非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