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辅导与训练:高考计算题58分练(2).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811950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辅导与训练:高考计算题58分练(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辅导与训练:高考计算题58分练(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考计算题58分练(2) 分类突破,60分钟规范答题抓大分! 1.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斜面上,装有A、B两光电门,一小正方体木块边长d=1cm,在距A光电门x0处静止释放,小木块通过光电门A显示的遮光时间为 Δt1,通过光电门B显示的遮光时间为Δt2,现保持小木块与光电门A在斜面上的位置不变,不断地转变光电门B的位置,测出对应的两光电门A、B间的距离x和Δt2,并画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2)小木块距光电门A的距离x0多大? (3)若将小木块换为与小木块同种材料制成的长为L=20cm的木条,把它静止放在距光电门A上方确定距离的某位置,木条依次通过两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分别为Δt1=0.2s,Δt2=0.1s,求两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x多大?(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乙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可知:a=2m/s2; 由牛顿其次定律可得a=gsinθ-μgcosθ; 联立解得:μ=0.5 (2)=2ax0,解得:x0=0.5m (3)由木条通过A光电门可得v1Δt1+=L; 由木条通过B光电门可得v2Δt2+=L; 木条由A运动到B可得-=2ax; 联立解得:x=0.74m 答案:(1)0. 5 (2)0.5m (3)0.74 m 2.(2022·宁波二模)如图所示装置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其中轨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的长度x=5m,轨道CD足够长且倾角θ=37°,A、D两点离轨道BC的高度分别为h1=4. 30m、h2=1.35m。现让质量为m的小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滑块第一次与其次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 (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 【解析】(1)小滑块从A→B→C→D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1-h2)-μmgx =m-0 将h1、h2、x、μ、g代入得:vD=3m/s (2)小滑块从A→B→C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h1-μmgx=m-0 将h1、x、μ、g代入得:vC=6m/s 小滑块沿CD段上滑的加速度大小a=gsinθ=6m/s2 小滑块沿CD段上滑到最高点的时间t1==1s 由对称性可知小滑块从最高点滑回C点的时间 t2=t1=1s 故小滑块第一次与其次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 t=t1+t2=2s (3)对小滑块运动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设小滑块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总路程为x总 有:mgh1=μmgx总 将h1、μ代入得x总=8.6m,故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为2x-x总=1.4m 答案:(1)3m/s (2)2 s (3)1.4 m 3.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半径r=0.5m的圆形磁场区域,圆与x轴相切于坐标原点O,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2×10-3T,方向水平向里,在x1=0.5m到x2=1.0m区域内有一个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2.0×103N/C。在x=2.0m处有一竖直放置的足够大的荧光屏。现将比荷为=1×109C/kg的带负电粒子从O点处射入磁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sin37°=0.6,cos37°=0.8) (1)若粒子沿y轴正方向射入,恰能从磁场与电场的相切处进入电场,求粒子最终到达荧光屏上位置的y坐标。 (2)若粒子以(1)问中相同速率从O点与y轴成37°角射入其次象限,求粒子到达荧光屏上位置的y坐标。 【解析】(1)由题意可知,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 据几何关系:R=r=0.5m;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则有:Bqv=;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过程:y1=r=0.5m。 粒子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L1=vt;y2=at2; a=,tanθ==; 飞出电场后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y3=L2tanθ, y=y1+y2+y3。 代入数据解得:y=1.75m。 (2)粒子射出磁场时,由几何关系得速度与x轴平行,粒子将垂直电场线射入电场,如图乙所示。 据几何关系可得:y′=y+Rsin37°; 解得:y′=1.75m+0.3 m=2.05 m 答案:(1)1.75m (2)2.05 m 4.(2022·衢州二模)如图所示,在一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对外。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MN的方向进入匀强磁场,粒子的速度大小不同,重力不计,入射点P到直径MN的距离为h,求: (1)某粒子经过磁场射出时的速度方向恰好与其入射方向相反,粒子的入射速度是多大? (2)恰好能从M点射出的粒子速度是多大? (3)若h=,粒子从P点经磁场到M点的时间是多少? 【解析】(1)粒子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反,在磁场中走了半周,其半径r1=h 由qv1B=m得v1= (2)粒子从M点射出,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在△MQO1中, =(R-)2+(h-r2)2 得r2= 由qv2B=m 得v2= (3)若h=,sin∠POQ=,可得∠POQ= 由几何关系得粒子在磁场中偏转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α= 周期T= 所以t=T=。 答案:(1) (2) (3) 5.(2022·杭州二模)如图,光滑斜面的倾角α=30°,在斜面上放置一矩形线框abcd,ab边的边长l1=1m,bc边的边长l2=0.6m,线框的质量m=1kg,电阻R= 0.1Ω,线框通过细线与重物相连,重物质量M=2kg,斜面上ef线(ef平行gh)的右方有垂直斜面对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假如线框从静止开头运动,进入磁场最初一段时间是匀速的,ef线和gh的距离s=11.4m(取g=10m/s2),求: (1)线框进入磁场前重物M的加速度。 (2)线框进入磁场时匀速运动的速度v。 (3)ab边由静止开头到运动到gh线处所用的时间t。 (4)ab边运动到gh线处的速度大小和在线框由静止开头到运动到gh线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解析】(1)线框进入磁场前,线框仅受到细线的拉力FT、斜面的支持力和线框重力,重物M受到重力和拉力FT。对线框,由牛顿其次定律得FT-mgsinα=ma 对重物,有Mg-FT=Ma 联立解得线框进入磁场前重物M的加速度 a==5m/s2 (2)由于线框在进入磁场的最初一段时间做匀速运动,所以重物受力平衡 Mg=FT′, 线框abcd受力平衡FT′=mgsinα+FA ab边进入磁场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E=Bl1v 形成的感应电流I== 受到的安培力FA=BIl1 联立上述各式得:Mg=mgsinα+ 代入数据解得v=6m/s (3)线框abcd进入磁场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进磁场的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进入磁场后到运动到gh线,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进磁场前线框的加速度与重物的加速度大小相同,a=5m/s2 该阶段运动时间t1==s=1.2 s 进磁场过程中匀速运动时间t2==s=0.1 s 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线框受力状况与进入磁场前相同,所以该阶段的加速度a=5m/s2 s-l2=vt3+a解得t3=1.2s 因此ab边由静止开头运动到gh线处所用的时间 t=t1+t2+t3=2.5s (4)线框ab边运动到gh线处的速度 v′=v + at3=6m/s+5×1.2 m/s=12 m/s 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Q=FAl2=(Mg-mgsinα)l2=9J 答案:(1)5m/s2 (2)6m/s (3)2.5 s (4)12 m/s 9 J 6.(2022·舟山二模)用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的薄金属条制成边长为L的闭合正方形框abb′a′。金属方框水平放在磁极的狭缝间,方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如图甲、乙所示。设匀强磁场仅存在于相对磁极之间,其他地方的磁场忽视不计。可认为方框的aa′边和bb′边都处在磁极间,极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当t=0时,方框从静止开头释放,与底面碰撞后弹起(碰撞时间极短,可忽视不计),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在下落过程中方框平面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在0~15t0时间内,方框中的最大电流Im。 (2)若要提高方框的最大速度,可实行什么措施,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证明过程(设磁场区域足够长,写出一种措施即可)。 (3)估算在0~15t0时间内安培力做的功。 【解析】(1)E=2BLv⇒I=== 当v=vm=8v0时,I有最大值, Im== (2)设金属方框的密度为d。当方框速度v=vm时,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有 mg-2BImL=0 由于Im=== m=dV=d·4L·S=4dLS 所以vm= 可实行的措施有 a.减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b.更换材料,使d和ρ的乘积变大。 (3)设方框开头下落时距底面的高度为h1,第一次弹起后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2。 在下落过程中,依据动能定理有: mgh1+W安1=m·(8v0)2 在上升过程中,依据动能定理有: -mgh2+W安2=0-m·(7v0)2 又由于mg=2BImL⇒m= 由图丙可知:h1=87v0t0(86v0t0~88v0t0均可) h2=6v0t0(5v0t0~6v0t0均可) 且W安=W安1+W安2 所以W安=-(81gv0t0-)(应与h1、h2的值对应) 答案:见解析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