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高二语文寒假生活(三)
一、基础学问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管仲( ) 颍上( ) 尝与鲍叔贾( )( ) 召忽( ) 仓廪( ) 曹沫( ) 于柯之会( ) 匡救其恶( )
2、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馋chǎn( ) 疾痛惨dá( ) 上称帝kù( ) 滋gòu( )
jiào( )然 guǐ( )辩 juàn( )顾 怀jǐn( )握yú( )
3、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直上载公子上坐( )
(2)俾倪故久立( )
(3)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
(4)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
(5)公子与侯生决( )
(6)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
4、词类活用
(1)明于治乱( ) (2)馋谄之蔽明也( )
(3)邪曲之害公也( ) (4)方正之不容也( )
(5)惠王患之( ) (6)故内惑于郑袖( )
5、古今异义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古义: 今义:游玩
(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古义: 今义:贫困困难
(3)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古义: 今义:品德不好
(4)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古义: 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
(5)贵轻重,慎权衡
古义: 今义:重量的大小
二、力气提升
1、压缩语段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转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转变情愿)
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攻击大事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沉重打击如雪上加霜般作用于今年以来已经不景气的世界信息产业时,也不能不做出裁员的反应了。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太阳岛上
包利民
父亲那时每喝完酒,都会感叹着说:“在哈尔滨,最好的地方就是太阳岛了,全国都出名啊!”
那年我八岁,父亲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在工程队干活,走过很多地方。当时正流行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歌中唱道:“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秀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渔竿\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我们来到了\小伙子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憧憬之心。
于是在一次父亲酒后,我问他:“你去过太阳岛吗?你咋知道那是哈尔滨最好的地方?”父亲便略低下头说:“没去过,不过确定是能去的!”那年父亲所在的工程队要去哈尔滨修江桥,他兴奋得无以复加,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这回你爹可真要去太阳岛喽!”
夏天的时候父亲写信回来,说过几天他们要放两天假,正好可以去太阳岛瞅瞅,还说远远地看那里,全是绿色,里边确定要比歌中唱得还好。于是那以后我日日盼着父亲的信,想听他讲讲太阳岛上的事。可是竟是始终没有信来,也不知他去太阳岛没有。
秋天的时候,父亲回来了。我和姐姐就都问:“你去太阳岛了吗?那上面好吗?”父亲就说:“当然去了,嘿,真是太好了!”我们就不依不饶地问:“那到底好在哪儿呢?”父亲也说不清楚,问他上面可有歌中说的弹琴的小伙子和穿泳装的姑娘,他说:“反正人挺多,干啥的都有!”我们就说:“你是不是没去啊,回来骗我们!”父亲急了,说:“咋没去?那门票要五块钱一张呢!”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在我们眼前晃了晃:“这就是门票!”我们看了一眼,上面果真写着“5元”的字样,还有一个红红的印章,没等细看,他就收回去了,说:“别让你们弄坏了,这可要留做纪念呢!”
自那以后,父亲每次喝酒之后,更是慨叹太阳岛的美,说得我们心中痒痒的,暗暗打算以后确定要亲自去看看。父亲也是常说:“等有机会我还要再去看看,这次要看得认真些!”可是父亲最终没有再等到机会,工程队那几年转而向大小兴安岭施工,再也不去省城了。后来父亲的一条腿被砸伤,不能再出去干活了,而我们的小村子离哈尔滨又极远,他再去太阳岛的幻想就始终没有实现。
后来,我去哈尔滨上学,到了那儿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一趟太阳岛。或许是期望过高,并没有想象中的秀丽迷人,心中便有了无望。可是在给父亲的信中,我还是把太阳岛的风景描绘得天花乱坠。姐姐来省城看我,我们又去了一次太阳岛,并照了很多相片,姐姐说:“回去我确定给爸好好讲讲,他现在喝完酒还总叨念呢!这么多年了,他始终都没忘!”我们相视一笑,心中却涌起一种异样的心情。
那年暑假,我回到家,父亲一见我就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爸没骗你吧?那太阳岛是不是很好?”我用劲儿点头。那天我陪父亲喝酒,话题总是不离太阳岛。父亲喝醉了,躺在炕上口中还不住地说着:“太阳岛,就是最好的地方!”
我和姐姐静静地看着酣睡的父亲,眼睛都有些发湿。当年我们就曾偷偷地翻出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那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
(《中外读点》2009年第1期)
1、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述。
2、小说以“太阳岛上”为题目,从全文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为角度进行叙述,有何具体作用?
4、小说最终说“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2021年语文寒假生活(三)参考答案
一、基础学问检测
1、zhòng yǐng bào gǔ shào lǐn mò kē kuāng。
2、谄 怛 喾 垢 皭 诡 眷 瑾 瑜。
3、(1)“坐”通“座”,座位 (2)“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3)“具”通“俱”,全、尽 (4)“乡”通“向”,向着 (5)“决”通“诀”,诀别 (6)“椎”通“锤”,古代的一种外形如瓜,带柄的击杀武器。
4、(1)形容词作名词,治乱的道理 (2)形容词作名词,说好人坏话、谄媚国君的人 (3)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小人 (4)形容词作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5)意动,以……为患 (6)名作状,在内
5、(1)交游、来往 (2)困厄、境况困难 (3)没有才能 (4)交换货物 (5)事情的轻重缓急。
二、力气提升
1、①美国发生的“9.11”恐怖攻击大事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 ②它使今年以来已经不景气的世界信息产业雪上加霜。③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也不能不做出裁员的反应了。
三、现代文阅读
1、(1)宠爱并憧憬奇怪的生活,对生活有朴实的愿望和追求
(2)有格外猛烈的自尊心,以至于自欺欺人地维持着自己的幻想和父亲的尊严
(3)由于现实生活的穷困和乡村生活中养成的不良习惯而在城市文明面前患病折辱的农夫形象 。
2、(1)题目是“太阳岛上”,正文从父亲感叹太阳岛是“最好的地方”写起,记叙了“父亲”游岛的渴望与圆满,“我”两次游岛对“父亲”的怜悯和理解,“太阳岛”贯穿全文始终,成为行文线索
(2)“太阳岛”是父亲的幻想,也带给了我们奇怪的期盼;“太阳岛上”留下了父亲的父亲的愿望,也留下了父亲的圆满,更留下了一个父亲的无奈和自尊;以此为题目,能引发读者对于小说内涵的丰富联想,从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3、(1)父亲对太阳岛幻想从憧憬、追求到自欺、圆满的全部经受,“我”亲历其中,以第一人称“我”为角度进行叙述,使父亲的形象塑造得更客观、真实; (2)父亲的幻想,也曾带给“我”奇怪的期盼,从“我”的角度表达对父亲这样傲慢自尊而被现实生活窘境折辱以致自欺的形象的怜悯,显得更有细腻、真实的情味,耐人品读。
4、答案示例一:合理。(1)这个结尾似在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一方面“父亲”的极为自尊在前文已经充分表现,另一方面,在情节上,前文“父亲”晃动票据而我们没看清的细节为后文揭示“门票其实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埋下了伏笔。
(2)结尾照旧留下小说情节解读的多种可能性,“父亲为什么未能游成太阳岛”,“父亲留下罚单要‘纪念’什么”,这些思考会使读者更全面地理解“父亲”的形象——自尊而又深受折辱。
答案示例二:不合理。(1)前文“父亲”晃动票据而我们没看清的细节已然示意读者票据是假的,结尾揭示门票实为罚单没有必要,反使得小说缺少含蓄的意味; (2)以父亲醉了仍不忘叨念“太阳岛就是好地方”以及我和姐姐“眼睛都有些发湿”结尾,结合文中留有的悬念“父亲为什么未能游成太阳岛”,“父亲留下罚单要‘纪念’什么”等思考,会使读者对“父亲”的形象——自尊而又深受折辱——体会得更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