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高考历史二轮配套资料:第1部分-专题1-第2步-通史模块集训-.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806771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1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二轮配套资料:第1部分-专题1-第2步-通史模块集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高考历史二轮配套资料:第1部分-专题1-第2步-通史模块集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高考历史二轮配套资料:第1部分-专题1-第2步-通史模块集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高考历史二轮配套资料:第1部分-专题1-第2步-通史模块集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22广州高三调研)周礼规定,天子三架编钟三面摆置,诸侯两架编钟两面摆置,大夫一架编钟一面摆置。 这表明西周时期()A分封制度瓦解B音乐训练普及C冶铁技术发达D等级制度森严解析:选D。材料以“三架编钟”、“两架编钟”、“一架编钟”来表现天子、诸侯、大夫的不同规格,这是要区分三者的身份与地位,故D项正确;题目设定的时间是西周时期,结合所学该时期分封制是得到严格实行,分封制度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描写编钟在贵族中的使用状况,不能说明音乐训练普及,故B项错误;冶铁技术在春秋时期才毁灭,

2、故C项错误。2(2022广东六校高三四联)下列是一个墓葬出土的一组随葬品图片,据此可推断该墓仆人生活时代的社会状况是()A青铜农具已经得到广泛使用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确立C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结构D儒家思想已经深化人心解析:选C。青铜农具很少被使用,而且墓葬里出土青铜农具并不能说明青铜农具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故A项错误;图片主要涉及的是礼器、贝币、青铜农具和陶器,都是属于奴隶社会的物品,因此可以推断墓仆人生活时代的社会状况是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结构,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商鞅变法时才确立,儒家思想毁灭在春秋战国时期,故B、D项错误。3.(2022广州二模)右图为战国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的纹饰

3、。从上至下,第一层是采桑和习射的场面,其次层是射猎和宴飨的场景,第三层是水战和攻城战的场面。这反映了当时()A战斗频繁社会动荡B青铜制造处于鼎盛时期C人们开头养蚕缫丝织绸D人们普遍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解析:选A。依据“攻战”“习射”“水战和攻城战”结合战国的战乱特征可知当时战斗频繁社会动荡,故A项正确;青铜制造处于鼎盛时期是商朝和西周,故B项错误;原始社会已经开头养蚕缫丝织绸,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中国已经普遍进入农耕时代,故D项错误。4(2022陕西西安高三联考)相比前代,周代的神职官吏在政权机构中大为减弱。一切有关丧葬、祭祀、占卜以及文化训练等事,都属于掌礼机构管理,司巫在这一机构中地位是较低

4、的。史官的地位,则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可以说明()A巫术在周代宗法政治中有格外重要地位B古代史官主见轻徭薄赋得到统治者认可C儒学崇尚道德的主见成为社会风气主流D周代生产力的进展推动了社会政治进步解析:选D。材料中“司巫在这一机构中地位是较低的”,故A项错误;B项内容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战国后期,儒学进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故C项错误;周朝耒耜毁灭和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人类战胜自然力气提高,从而促进了神职官吏的减弱,从事记事的史官地位提高,故D项正确。5(2022山东临沂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制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宏大的文

5、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解析:选B。从“写下宏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可以推断该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毁灭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A项思想属于理学主见,毁灭于宋代,故A项错误;B项思想属于孟子的主见,强调民贵君轻,是民本思想体现,故B项正确;C项思想属于心学思想,陆王心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派别,故C项错误;D项思想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思想,后人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故D项错误。6(2022广东六校二联)“探寻中国经济政策演化之路”争辩性学习小组在整理争辩成果时,附了两幅描绘生产民俗的河北剪纸,借以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经济形态,同时他们还引用了与这一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言论。这些言论不应包括()A“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C“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井盐耳”D“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解析:选D。图片反映的是小农经济形态。与这一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言论应是重农抑商政策。A、B、C体现的是重农抑商,D反映的是重商政策,故符合题意。7. (2022广东省试验中学高三考前热身训练)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

7、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解析:选B。结合史实可知商周政治、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渐渐瓦解,没有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故A项错误;秦汉时期实现了国家统一,并且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和儒学的正统地位,故B项正确;魏晋与隋唐主要是沿袭了秦汉的政治体制,与题意不符,故C、D项错误。8.(2022广东六校三联)“(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对材

8、料解读正确的是()制度的实行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制度没有触动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全部制调整了国家和地主、国家和农夫、地主和农夫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ABC D解析:选D。材料只涉及国家与农夫的关系,没有涉及国家和地主、地主和农夫的关系,故不正确,排解含的选项,正确选项为D项。9(2022天津河东区二模)依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对前朝地方行政设置做出调整连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毁灭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书写材料得到重大改进A宋朝 B唐朝C汉朝 D秦朝解析:选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主要是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元朝的行省制;“重农抑商”从

9、战国时期商鞅提出后整个封建社会始终沿用;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是汉赋;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使书写材料发生了很大变化,故符合四个条件限制的是汉朝,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10(2022汕头二模)汉代王符在潜夫论浮侈中说:“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民安得不饥寒而上天降灾,则国危矣。”下列选项与材料表述无关的是()A体现出王符的民本思想 B.王符主见重农抑商C王符提出经世致用主见 D.王符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解析:选C。材料中“民安得不饥寒”体现民本思想,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则国危矣”说明王符主见重农抑商,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经世致用主见,故C项错

10、误,符合题意;从材料“上天降灾,则国危矣”可知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1(2022广州二模)“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率由是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解析:选D。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都是靠举荐,选官权在地方,不行能毁灭“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率由是出”,故A、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中心行政制度,与人才的选拔无关,故C项错误;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可以吸引天下人才参与,选官权在中心,可以实现对天下士人的把握,故D项正确。12(2022广东六市六校一联)“

11、从宋代起,棉花开头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毁灭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进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解析:选B。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产品增多,转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明朝中叶以后,棉纺织技术进一步进展,比如当时使用的花楼机,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随着先进技术的推广,棉布日益流行,至明后期已取代丝、麻等,成为宽敞民众的主要衣料。故选B项。 13(2022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统一质量检测)某博物馆有一文字残缺的史籍,其中有一段内容是:“曰丞相,曰宰相,设计相

12、,至则丞相废。”第三个“”处缺失的文字应当是()A秦 B唐 C.宋 D明解析:选C。秦朝开头设丞相,应当是题目里面的第一个“”,故A项错误;其次个“”应当是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故B项错误;计相为中心掌管财政的官员,宋代设二府三司,其中三司掌管财政,也称计相,故C项正确;明代废除丞相,应当是题目里面的第四个“”,故D项错误。14(2022福建厦门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有当代学者评论道:它“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心分驭各地,所握权力大而不专,七百年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既深且巨”。这里的“它”指()A郡 B封国 C行省 D内阁解析:选C。郡在秦推广,秦存在时间是公元前3世纪,不符合材料所示存在时

13、间,故A项错误;封国权力大而专,不符合材料“所握权力大而不专”,也不符合材料所示存在时间,故B项错误;“七百年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既深且巨”说明“它”存在七百年,行省制始于元代,13、14世纪左右,故C项正确;“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心分驭各地”说明是地方行政机构,内阁属于中心机构,故D项错误。15(2022广东十校高三一联)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进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进展,部分是全新的制造。”“全新的制造”是指()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进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

14、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选B。题干供应的信息是“理学”的创新,这里应当理解为南宋朱熹融合了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A项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不是理学,故排解;C项是理学的作用应当也是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故排解;D项并未说明理学的创新,故也应排解。16(2022深圳高三调研)18世纪,以“纤细、轻快和繁琐的装饰,爱好清淡严峻、精致雅致的颜色”为特征的洛可可艺术流行欧洲。欧洲学者认为,这种艺术风格深受物化形态的中国文化影响。此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应是()A宋明文人画B程朱理学与心学C瓷器与丝绸D明清小说与京剧解析:选C。“纤细、轻快和繁琐的装饰”符合中国瓷器

15、的特征,“爱好清淡严峻、精致雅致的颜色”符合中国丝绸的特征,它们成为物化形态的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故C项正确;宋明文人画、程朱理学与心学、明清小说与京剧属于中国文化在绘画、思想、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不符合洛可可艺术特征,故A、B、D项错误。17中华文明史略表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进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毁灭和活跃”。这一趋势毁灭的背景是()科举制度的实行 城市商业的富强 印刷技术的应用 中外沟通的扩大A B C D解析:选B。隋朝创立科举制,替代九品中正制,成为新的选官制度,使庶族士人可以通过读书和考试的方式做官,被以后历朝沿用

16、,故正确;宋朝以来,城市经济和商品经济进展,带动市民阶层的壮大,从而形成并进展了市民文学,故正确;唐朝已毁灭雕版印刷术,宋朝毕升又新创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以经济、便利的形式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故正确;中外文化沟通主要是中国与外国文化的沟通,与隋唐到宋元间文化进展的下移趋势关系不大,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18(2022广州三校联考)明朝中期以后,苏州的饮食、服饰和消遣等方式在全国处于引领潮流的地位,时人称为“苏样”。苏州这一地位形成的基础是()A工商业发达B是唯一的外贸港口C是全国的政治中心D资产阶级壮大解析:选A。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进展,位于江南的苏州等地毁灭了资本

17、主义萌芽,导致“苏州的饮食、服饰和消遣等方式在全国处于引领潮流的地位”,故A项正确;苏州不是当时唯一的外贸港口,故B项错误;苏州只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而不是政治中心,故C项错误;此时,资产阶级还没有产生,故D项错误。19(2022河北邯郸二模)中国早期人文主义的形成,多数学者认为在晚明时期。其主要依据是()A对传统专制主义的批判B传统自然科技进展到顶峰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进展解析:选A。明清之际的李贽、黄宗羲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共性、批判专制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的颜色,故A项正确;传统自然科技进展到顶峰与人文主义没有联系,故B项错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的空前

18、强化,君主专制强化必定会压制人性,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进展说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与早期人文主义的形成没有联系,故D项错误。20台湾学者王尔敏在明清时期庶民文化生活中提到:民间文化是庶民生活最直接制造的产物,自不同于官绅生活的文化内涵。中国民间世俗文化以明清以来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最值得投入心智,探究争辩。下列关于明清庶民文化的相关阐述正确的是()A明清民间文化的进展与工商业的富强亲热相关B“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反映了明清时期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C庶民文化作为下层民众文化,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D明清时期的小说、京剧和文人画等都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解析:选A。确定时期的文化

19、是确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A项表述与史实相符。B、C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京剧产生于清代,文人画并不是庶民文化的典型代表,故D项表述不恰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20 分,第23题18 分,共50分)21(2022深圳三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荀子荀子臣道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韩非子韩非子南面材料二大哉,我宋之祖宗容受谠(正直)言,养成臣下刚劲之气也!朝廷一黜陟不当,一政令未便,则正论辐凑(聚集),各效其忠。虽雷霆之威不避也。(宋)何坦西畴常言材料三 帝(太祖

20、)尝览孟子,至“草芥”“寇仇”语,谓:“非臣子所宜言”,议罢其配享。诏:“有谏者以大不敬论。”(钱)唐抗疏入谏曰:“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帝鉴其恳切,不之罪。孟子配享亦旋复。帝自践阼后,颇好释氏教(李)仕鲁章数十上,亦不听。仕鲁性刚介,由儒术起,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遽请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遂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捽搏之,立死阶下。明史卷一百三十九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与韩非子关于君臣关系的相同主见。在“人臣”对君主命令的态度方面,两人观点又有何不同?(3分)(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良好君臣关系的表现。(3

21、分)(3)材料三中明太祖对两位大臣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指出其反映的君权特征。(3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主要因素。(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综合材料一中荀子的观点“忠顺而不懈”和韩非子的观点“从主之法”可以得出人臣要效忠君主;其次小问结合材料一中荀子的观点“逆命而利君谓之忠”和韩非子的观点“人臣要从主之法而莫怀余力于心”来作答。第(2)问从君主、人臣和当时政治氛围三个方面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从态度来看,前者宽恕或宽容,后者严峻;其次小问依据教材中皇帝制度的特征来作答。第(4)问结合本题第(2)问和历史传统思想、君主专制体制特征来作答。答案:(1)相同主

22、见:人臣要效忠君主。不同:荀子认为假如对君主有利可以抗命;韩非子则主见人臣对君主要确定听从。(2)表现:君主胸怀宽广;大臣正直敢言;政治风气良好。(3)不同:严峻;宽恕。特征:专制独裁;任凭武断。(4)因素:传统思想的影响;君臣的个人因素;君主专制体制。22(2022山东烟台高考适应性练习)在历史进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中国经济落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

23、即“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最终成型。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进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毁灭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材料三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好像就处于停滞状态了。”(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中国文明最终成型”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2)材料

24、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学问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10分)(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4分)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的“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分别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结合教材中关于宋朝市的变迁和城市的进展,可以得出指的是商品经济;其次小问结合宋朝经济进展的表现如城市经济功能增加,城市经济富强,“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毁灭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进展快速,外贸港口走向富强作

25、答。第(3)问结合明清时期经济上毁灭了新的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君主专制加强,对内经济上照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推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然后阐述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 答案:(1)体现方面: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完成了从分封制向中心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儒道法思想孕育着道德、哲学、变革思想,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准。(2)新型经济: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加;城市经济富强,“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毁灭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进展

26、快速,外贸港口走向富强。(3)论证:明清时期虽然农耕经济高度进展,并毁灭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在局部发达的一些生产部门存在;明清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进展大势,经济没有突破原有经济模式,陷于停滞状态。23(2022浙江衢州高三质量检测)自汉代起,儒家思想经受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查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心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受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信任,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心集权国家的理念渐

27、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始终反对任何分裂活动。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材料二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高校、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化人心。他编学校集注,训练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唯)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犊,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28、。(清)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汉朝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心集权供应的理论主见。这些理论主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乐观影响?(7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6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李贽的思想主见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分析统治者“毁书存目”的目的所在。(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留意联系董仲舒的主见,即君权神授、大一统;其次小问,首先要想到的是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由于这是汉武帝尊崇儒学最初的目的;其次还应当考虑到儒学成为正统对于后世历史的影响,也就是促成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政

29、治体制的大体定型及我们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 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中“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可以看出,朱熹的努力是重新解释经典,有利于理学普及化;由“训练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可以看出留意道德规范训练,推动理学的生活化。其次小问,要留意,思想的进展必定是经济进展的反映;训练的进展必定促进思想的进展;学问传播技术的进步,也必定会推动思想的进展。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惟(唯)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可以看出,其对正统思想发出挑战;由李贽的思想可以得出,其反对盲从孔子,指出礼教的虚伪。其次小问,要考虑到李贽思想在社会上可能产生的作用,即动摇专制统治,因此,统治者“毁

30、书存目”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但还要让世人“知道”李贽的罪行,以防其他人效仿李贽。答案:(1)主见:君主受命于天(君权神授)、大一统思想。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开头重视思想、文化和训练的进展,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2)努力: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留意道德规范训练,推动理学的生活化。社会条件:印刷术的制造和运用;宋朝社会经济的进展;宋朝私学的进展。 (3)理由:李贽主见“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目的:防止反传统思想的传播,加强思想把握;深曝其罪,警示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