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股份
供 应 商 评 估 考 核 程 序
1 目标。
1.1 对供给商进行评定考评和选择,以期寻求最好供给商。
1.2 确保供给商含有提供满足本企业要求要求物料能力,促进本企业产品质量得到稳定和提升。
1.3 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2 适用范围。
适适用于向本企业提供产品(外购、外协)及服务供给商评定考评及选择。
3 职责。
3.1 采购计划员:负责进行物料ABC分类。
3.2 配套管理小组:负责供给商资料信息搜集、供给商评定选择、供货价格谈判、采购协议判定和供给商考评全过程工作。
4 程序关键点:
4.1 物料分类:
4.1.1 由采购计划员将物料根据采购金额比重(也能够参考技术水平)分为ABC三类。
4.1.1.1 物料资料统计:将每一物料上十二个月使用量、单价、金额汇总后输入计算机EXCEL表。
4.1.1.2 按物料采购金额大小次序进行排列,并计算出其金额占物料总金额百分比。
4.1.1.3 按金额大小次序计算每一个物料累计百分比。
4.1.1.4 依据累计百分比进行ABC分类。
4.1.1.4.1 A类物料,占物料种类10%左右,金额占总金额65%左右。
4.1.1.4.2 B类物料,占物料种类25%左右,金额占总金额25%左右。
4.1.1.4.3 C类物料,占物料种类65%左右,金额占总金额10%左右。
4.2 成立配套管理小组:配套管理小组组员包含采购人员、技术工艺人员、检验人员和相关主管,和供给商议价或组织竞价由配套管理小组实施。
4.2.1 A类物料由总经理或常务副总任组长并负责率领相关副总进行议价。
4.2.2 B类物料由采供副总任组长并负责率领相关部门经理进行议价。
4.2.3 C类物料由相关采购部门经理任组长并负责率领相关人员进行议价,非总经理兼任配套管理小组组长应得到替换总经理签定采购协议授权。
4.2.4 在特殊情况下,高一级配套管理小组能够向低一级配套管理小组授权进行谈判。
4.3 供给商资料搜集及初评:由相关采购员参考产品试制过程中选择供给商和过去采购统计搜集相关供给商资料,并填写《供给商资料表》,通常情况需选择五家以上供给商进行比价和初步议价。
4.4 索样或试作:经初评合格后,由采购员通知供给商送样或开立试作《采购定单》,呈报配套管理小组组长同意后,通知送样或试作,方便确定其接单能力,同时通知配套管理小组工艺员和检验员。
4.5 质量认定:由配套管理小组工艺员和检验员对待选供给商样品或试作产品进行技术、工艺和质量认定,并进行不一样供给商比质比价分析。
4.6 供给商实地考察和评定:配套管理小组责任人在了解供给商情况后,需率领配套管理小组关键组员对供给商进行实地考察,测定供给商生产能力、供货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售后服务等。
4.7 和供给商进行议价谈判或组织竟标:对待选供给商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三家很好供给商,并由配套管理小组责任人率领配套管理小组关键组员进行议价谈判或进行竟标。
4.8 签定采购协议:由配套管理小组采购员根据议价谈判或竟标结果和供给商一同拟订《采购协议》,由配套管理小组组长审批后,由采购员负责《采购协议》登记和保管,非总经理审批《采购协议》,事后立即交总经理或常务副总审查。
4.9 采购协议修订:依据供给商生产、技术改善情况和物料市场行情,配套管理小组应立即修订物料供货价格和技术标准。
4.10 登录列管:经配套管理小组评定合格者列入《合格供给商名册》。
4.11 对供给商管理控制方法:依据物料ABC分类,对其对应供给商进行ABC分类,即分关键、通常、非关键供给商,然后依据不一样供给商按下列方法进行不一样控制:
4.11.1 派长驻代表。
4.11.2 定时或不定时到供给商处进行监督检验。
4.11.3 设监督点对关键工序或特殊工序进行监督检验。
4.11.4 要求供给商立即汇报生产条件或生产方法重大变更情况。
4.11.5 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对供给商进行教导,使其提升质量水平,满足企业质量要求。
4.11.6 由供给商提供制程管制上相关检验统计。
4.11.7 收料检验。
4.12 供给商供货情况定时复核。
4.12.1 全部合格供给商每六个月复核一次,复核时由相关采购员填写《供给商考评表》,提交配套管理小组进行“价格”、“质量”、“交期交量”及“配合度”考评,并评定等级。
4.12.2 经复核评定不合格供给商由配套管理小组决定暂停或降低采购或外协加工数量,并通知该供给商进行改善,或由企业派员进行教导。
4.12.3 配套管理小组追踪评定供给商改善成效,成效不佳者给予淘汰,并将其从《合格供给商名册》移入《不合格供给商名册》。
5 步骤:供给商评定考评步骤
业务信息
流 程
操作部门 / 岗位
采购部/采购计划员
配套管理小组/
采购员
配套管理小组/
工艺员|检验员
物料质量
认定表
供给商综合能力评定表
供给商
资料表
供给商
采购协议
配套管理小组/采购员
配套管理小组/组长
供给商
采购协议(审批)
合格供给商
入档
进行
物料分类
成立
配套管理小组
供给商资料搜集及初评
索样
或试作
质量
认定
对供给商进行实地考察和评定
配套管理小组/关键组员
和供给商进行
议价谈判或竟标
拟订
采购协议
审批
采购协议
配套管理小组/采购员
合格供给商
名册
供给商
采购协议
签定
采购协议
否
是否同意
是
供给商
考评表
配套管理小组/
定时修订
采购协议
配套管理小组/
供给商供货情况定时考评
6 相关表单。
供给商资料表
供给商编号:
供给商名称
电话
传真
供给商地址
邮编
营业执照号码
注册资金
年营业额
法人代表
业务责任人
联络电话
付款帐号
付款联络人
厂房面积
职员人数
管理人员数量
技术人员数量
有何优异管理方法
有何优异技术和设备
材料起源
质量情况
关键设备
关键用户
关键产品
备注
供给商综合能力评定表
编号: 评定日期: 年 月 日
供给商名称
联络人
地址及邮编
电话
综合能力指标
评分标准
得分
组织管理
供给商管理团体优异,管理水平高;企业组织结构比较合理,各岗位职责明确。
10
供给商管理团体通常,管理水平通常;组织结构不十分明确,职责不太清楚。
6
供给商管理团体较差,管理水平较差;办事全凭领导口头指示,组织结构不健全,职责不清,工作无章可循,办事效率低下。
2
质量管理体系
有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结构比较完善;体系能够有效运行,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能够认真实施。
10
有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但不太完善;体系基础上能够运行,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不太严格
6
无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只有部分习惯性做法或口头程序在实施。
2
技术能力
有自行设计、开发关键产品能力,有一套完善产品设计开发控制制度。
10
仅能开发较简单产品,或产品中部分零件,设计控制制度不太规范和严密。
6
无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仅能根据本企业提供图样或样品进行制造
2
生产现场管理
有一套正规现场管理措施,如自检、互检、巡检制度,有下一道工序是用户观念。
10
现场管理有部分要求,但实施不严或实施不力,或产能偏差较大,或出现漏检等情况。
6
无正规管理措施,凭组长、领班口头盲目指挥生产,质量难以得到控制。
2
生产工艺
关键工序全部有简练而实效作业指导书,现场文件均受到控制。
10
特殊工序才有指导书,且指导书不太科学实效,工人有时不按文件进行操作,有时文件不是最新有效版本。
6
无工艺性文件,全凭组长、领班口头指示操作,或凭工人自己经验操作。
2
生产设备
维护和保养
有一套完整设备管理措施,从采购、操作、维护和保养均受到有效控制,不一样设备进行不一样等级保养,设备常常处于完好状态。
10
有部分维修措施,对关键设备才有保养计划,不能常常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不时有因设备损坏而停工现象。
6
无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小问题不重视不预防,出了大问题才进行维修,常常影响生产。
2
检验过程控制
关键检验过程得到严格控制,如每批测试前检验仪器设备,检验员严格按文件操作,检验结果有专员校核等。
10
关键检验过程受控,但有时未能严格按文件操作,检验结果由检验员一人填写。
6
检验过程包含关键过程均控制不严。
2
产品交付
能按协议要求期限、交付条件交货。
10
基础上能按协议要求期限和交付条件交货。
6
常常拖延交期,交付条件也常改变。
2
售后服务
对用户有良好服务,主动调查用户服务需求,并主动尽力实施;用户有埋怨能立即纠正改善和预防,并能将信息立即反馈给用户,用户投诉很少。
10
对用户服务很好,但不太主动,用户偶有投诉,会处理,但不太立即。
6
对用户投诉常常推卸责任,或拖很长时间才给予处理,且类似问题时有发生。
2
成本和价格
重视改善步骤、提升效率、开源节流、降低成本,所以产品售价能稳中有降。
10
对降低成本有认识,但方法不力或方法不到位,产品售价偶有小幅波动。
6
没有什么具体降低成本方法,最多压原材料价格,降低原材料质量,所以产品质量不稳定,价格也市场波动。
2
总计:
填表人: 审核:
合格供给商名册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
序
号
供给商
编号
供给商名称
供给商类别(关键、通常、非关键)
供给商
复核得分
供给商
复核等级
制表人:
不合格供给商名册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
序
号
供给商
编号
供给商名称
供给商类别(关键、通常、非关键)
供给商
复核得分
备注
制表人:
供给商考评表
供给商编号: 考评日期: 年 月 日
供给商名称
联络人
地址及邮编
电话
项目
配分
考评内容及方法
得分
考评人
价
格
最高分为40分,标准分为20分
依据市场最高价、最低价、平均价、自行估价制订一标准价格,标准价格对应分数为20分。
每高于标准价格1%,标准分扣2分,每低于标准价格1%,标准分加2分。
同一供给商供给多个物料,得分按平均值计算。
扣分时,扣完20分为止,不出现负值。
质
量
30分
以交货批退率考评:
批退率=退货批数÷交货总批数
得分=30分×(1-批退率)
逾
期
率
20分
逾期率=逾期批数÷交货总批数
得分=20分×(1-逾期率)
另外:逾期造成停工待料1次,在逾期率总得分上再扣2分,限扣8分,总得分不出现负值。
配
合
度
10分
1. 出现问题,不太配合处理,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每次扣1分。
2. 企业会议正式批评或埋怨1次扣2分。
3. 三包服务期内,用户投诉1次扣2分。
扣完10分为止,不出现负值。
总计:
备
注
1. 得分在85~100分者为A级,A级为优异供给商可加大采购量或给一定奖励;质量、逾期率为满分,且经配套管理小组深入考察,认定尤其优异供给商物料可享受免检待遇。
2. 得分在70~84分者为B级,B级为合格供给商可正常采购。
3. 得分在60~69分者为C级,C级为应教导供给商,需进行教导,减量采购或暂停采购。
4. 得分在59分以下者为D级,D级为不合格供给,应给予淘汰。
填表人: 审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