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讲 函数与方程思想
1.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含义
(1)函数的思想,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争辩数学中的数量关系,是对函数概念的本质生疏,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经常利用的性质是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象变换等.
(2)方程的思想,就是分析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或者构造方程,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方程的教学是对方程概念的本质生疏,用于指导解题就是擅长利用方程或方程组的观点观看处理问题.方程思想是动中求静,争辩运动中的等量关系.
2.和函数与方程思想亲热关联的学问点
(1)函数与不等式的相互转化,对函数y=f(x),当y>0时,就化为不等式f(x)>0,借助于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解决有关问题,而争辩函数的性质也离不开不等式.
(2)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用函数的观点去处理数列问题格外重要.
(3)在三角函数求值中,把所求的量看作未知量,其余的量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化为未知量的表达式,那么问题就能化为未知量的方程来解.
(4)解析几何中的很多问题,例如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需要通过解二元方程组才能解决.这都涉及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有关理论.
(5)立体几何中有关线段、角、面积、体积的计算,经常需要运用列方程或建立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加以解决,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后,立体几何与函数的关系更加亲热.
热点一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例1 (1)已知定义在R上的单调递增奇函数f(x),若当0≤θ≤时,f(cos2θ+2msin θ)+f(-2m-2)<0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
解析 f(cos2θ+2msin θ)+f(-2m-2)<0⇒f(cos2θ+2msin θ)<f(2m+2)⇒cos2θ+2msin θ<2m+2⇒2m(1-sin θ)>-1-sin2θ.
当θ=时,2m·0>-2,此时m∈R;
当0≤θ<时,m>-,
令t=1-sin θ,则t∈(0,1],此时m>-×=-(t+-2).
设φ(t)=-(t+-2),而φ(t)在t∈(0,1]上的值域是(-∞,-],故m>-.
(2)在R上定义运算:x*y=x(1-y).若不等式(x-y)*(x+y)<1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y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1,1) D.(0,2)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知(x-y)*(x+y)=(x-y)·[1-(x+y)]<1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所以-x2+x+y2-y-1<0对于x∈R恒成立.故Δ=12-4×(-1)×(y2-y-1)<0,所以4y2-4y-3<0,解得-<y<.
思维升华 (1)在解决不等式问题时,一种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就是构造适当的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2)函数f(x)>0或f(x)<0恒成立,一般可转化为f(x)min>0或f(x)max<0;已知恒成立求参数范围可先分别参数,然后利用函数值域求解.
(1)若2x+5y≤2-y+5-x,则有( )
A.x+y≥0 B.x+y≤0
C.x-y≤0 D.x-y≥0
(2)已知函数f(x)=若对任意x∈[-1-a,a-1],不等式f(x-a)≥[f(x)]2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B (2)(0,]
解析 (1)把不等式变形为2x-5-x≤2-y-5y,构造函数y=2x-5-x,其为R上的增函数,所以有x≤-y,即x+y≤0.
(2)由题设,知f(x)=则[f(x)]2=f(2x),则不等式f(x-a)≥[f(x)]2等价于f(x-a)≥f(2x),由于f(x)在R上是增函数,所以x-a≥2x,
即a≤-(2-)x.又x∈[-1-a,a-1],所以当x=a-1时,
-(2-)x取得最小值-(2-)(a-1).
因此a≤-(2-)(a-1),解得a≤=.又a-1>-1-a,所以a>0,故a∈(0,].
热点二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
例2 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a1=1,a2+a3+…+a10=144.
(1)求数列{an}的通项an;
(2)设数列{bn}的通项bn=,记Sn是数列{bn}的前n项和,若n≥3时,有Sn≥m恒成立,求m的最大值.
解 (1)∵{an}是等差数列,a1=1,a2+a3+…+a10=144,
∴S10=145,∴S10=,
∴a10=28,∴公差d=3.
∴an=3n-2(n∈N*).
(2)由(1)知bn==
=,
∴Sn=b1+b2+…+bn=,
∴Sn=.
∵Sn+1-Sn=-=>0,
∴数列{Sn}是递增数列.
当n≥3时,(Sn)min=S3=,
依题意,得m≤,∴m的最大值为.
思维升华 (1)等差(比)数列中各有5个基本量,建立方程组可“知三求二”;
(2)数列的本质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的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即为相应的解析式,因此在解决数列问题时,应留意利用函数的思想求解.
(1)(2022·江苏)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若a2=1,a8=a6+2a4,则a6的值是________.
(2)已知函数f(x)=()x,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f(n)-c,则an的最小值为( )
A.-1 B.1
C. D.-
答案 (1)4 (2)D
解析 (1)由于a8=a2q6,a6=a2q4,a4=a2q2,所以由a8=a6+2a4得a2q6=a2q4+2a2q2,消去a2q2,得到关于q2的一元二次方程(q2)2-q2-2=0,解得q2=2,a6=a2q4=1×22=4.
(2)由题设,得a1=f(1)-c=-c;
a2=[f(2)-c]-[f(1)-c]=-;
a3=[f(3)-c]-[f(2)-c]=-.
又数列{an}是等比数列,
∴(-)2=(-c)×(-),∴c=1.
又∵公比q==,
∴an=-()n-1=-2()n,n∈N*.
且数列 {an}是递增数列,
∴n=1时,an有最小值a1=-.
热点三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几何中的应用
例3 已知椭圆C:+=1(a>b>0)的一个顶点为A(2,0),离心率为.直线y=k(x-1)与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M,N.
(1)求椭圆C的方程;
(2)当△AMN的面积为时,求k的值.
解 (1)由题意得解得b=.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2)由得(1+2k2)x2-4k2x+2k2-4=0.
设点M,N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
则x1+x2=,
x1x2=.
所以|MN|=
=
=.
又由于点A(2,0)到直线y=k(x-1)的距离
d=,
所以△AMN的面积为
S=|MN|·d=.
由=,解得k=±1.
所以,k的值为1或-1.
思维升华 几何最值是高考的热点,在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中经常毁灭,求解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为在深刻生疏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中,抓住函数关系,将目标量表示为一个(或者多个)变量的函数,然后借助于函数最值的探求来使问题得以解决.
(1)(2022·安徽)设F1,F2分别是椭圆E:x2+=1(0<b<1)的左,右焦点,过点F1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若|AF1|=3|F1B|,AF2⊥x轴,则椭圆E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2)若a>1,则双曲线-=1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
A.(1,) B.(,)
C.[,] D.(,)
答案 (1)x2+y2=1 (2)B
解析 (1)设点B的坐标为(x0,y0),
∵x2+=1,且0<b<1,
∴F1(-,0),F2(,0).
∵AF2⊥x轴,∴A(,b2).
∵|AF1|=3|F1B|,∴=3,
∴(-2,-b2)=3(x0+,y0).
∴x0=-,y0=-.
∴点B的坐标为.
将点B代入x2+=1,
得b2=.
∴椭圆E的方程为x2+y2=1.
(2)e2=()2==1+(1+)2,
由于当a>1时,0<<1,所以2<e2<5,
即<e<.
1.在高中数学的各个部分,都有一些公式和定理,这些公式和定理本身就是一个方程,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余弦定理、解析几何的弦长公式等,当题目与这些问题有关时,就需要依据这些公式或者定理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需要的量.
2.当问题中涉及一些变化的量时,就需要建立这些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究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使用函数思想.
3.借助有关函数的性质,一是用来解决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争辩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争辩中,可以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来求解.
4.很多数学问题中,一般都含有常量、变量或参数,这些参变量中必有一个处于突出的主导地位,把这个参变量称为主元,构造出关于主元的方程,主元思想有利于回避多元的困扰,解方程的实质就是分别参变量.
真题感悟
1.(2022·辽宁)已知a=2-,b=log2,c=log,则( )
A.a>b>c B.a>c>b
C.c>a>b D.c>b>a
答案 C
解析 0<a=2-<20=1,b=log2<log21=0,
c=log>log=1,
即0<a<1,b<0,c>1,所以c>a>b.
2.(2022·福建)设P,Q分别为圆x2+(y-6)2=2和椭圆+y2=1上的点,则P,Q两点间的最大距离是( )
A.5 B.+
C.7+ D.6
答案 D
解析 如图所示,
设以(0,6)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的方程为x2+(y-6)2=r2(r>0),与椭圆方程+y2=1联立得方程组,消掉x2得9y2+12y+r2-46=0.
令Δ=122-4×9(r2-46)=0,
解得r2=50,
即r=5.
由题意易知P,Q两点间的最大距离为r+=6,
故选D.
3.(2022·福建)要制作一个容积为4 m3,高为1 m的无盖长方体容器.已知该容器的底面造价是每平方米20元,侧面造价是每平方米10元,则该容器的最低总造价是________.(单位:元)
答案 160
解析 设该长方体容器的长为x m,则宽为 m.又设该容器的造价为y元,则y=20×4+2(x+)×10,即y=80+20(x+)(x>0).由于x+≥2=4(当且仅当x=,即x=2时取“=”),
所以ymin=80+20×4=160(元).
押题精练
1.若关于x的方程(2-2-|x-2|)2=2+a有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2)
解析 令f(x)=(2-2-|x-2|)2.要使f(x)=2+a有实根,只需2+a是f(x)的值域内的值.∵f(x)的值域为[1,4),∴1≤a+2<4,∴-1≤a<2.
2.设△ABC,P0是边AB上一个定点,满足P0B=AB,且对于AB上任一点P,恒有·≥·,则( )
A.∠ABC=90° B.∠BAC=90°
C.AB=AC D.AC=BC
答案 D
解析 方法一 ·=PB·PC·cos∠CPB
=(PC2+PB2-BC2)
=(PB2+BC2-2PB·BCcos B+PB2-BC2)=PB2-PB·BC·cos B.
这是关于PB的二次函数,当PB=时,·取得最小值.
由题设,知=AB,
所以cos B=.
又cos B=,
所以=.
所以AC=BC.故选D.
方法二 以所在直线为x轴正方向,点C在y轴正半轴上,设A(a,0),B(b,0),C(0,c),P(x,0),则·=x2-bx,当x=时有最小值,所以P0(,0).
又P0B=AB,所以=.
所以a=-b.所以AC=BC.故选D.
方法三 设AB=4,以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2,0),B(2,0),P0(1,0),设C(a,b),P(x,0),则=(2-x,0),=(a-x,b),=(1,0),=(a-1,b).
而·≥·⇒(2-x)·(a-x)≥a-1恒成立,
即f(x)=x2-(2+a)x+a+1≥0恒成立,这是一个关于x的二次函数,故判别式Δ=a2≤0恒成立.
从而a=0,即点C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故AC=BC.故选D.
3.已知函数f(x)=(x∈R).
(1)证明:f(x)+f(1-x)=;
(2)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f()(m∈N*,n=1,2,…,m),求数列{an}的前m项和Sm;
(3)设数列{bn}满足b1=,bn+1=b+bn,Tn=++…+,若(2)中的Sm满足对不小于2的任意正整数m,Sm<Tn恒成立,试求m的最大值.
(1)证明 由于f(x)=,
所以f(1-x)===.
所以f(x)+f(1-x)=+==.
(2)解 由(1),知f(x)+f(1-x)=,
所以f()+f(1-)=(1≤k≤m-1)(k∈N*),
即f()+f()=.
所以ak+am-k=,am=f()=f(1)=.
又Sm=a1+a2+…+am-1+am,①
Sm=am-1+am-2+…+a1+am,②
由①+②,得2Sm=(m-1)×+2am=-,
即Sm=-(m∈N*).
(3)解 由b1=,bn+1=b+bn=bn(bn+1),
明显对任意n∈N*,bn>0,则==-,
即=-,
所以Tn=(-)+(-)+…+(-)=-=3-.
由于bn+1-bn=b>0,
所以bn+1>bn,即数列{bn}是单调递增数列.
所以Tn关于n递增,所以当n∈N*时,Tn≥T1.
由于b1=,b2=()2+=,所以Tn≥T1=3-=.
由题意,知Sm<,即-<,解得m<,
所以m的最大值为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