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配套练习:第1章-章末综合检测.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01268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配套练习:第1章-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配套练习:第1章-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配套练习:第1章-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配套练习:第1章-章末综合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血红蛋白唾液淀粉酶二氧化碳和氧气Na血浆蛋白ABC D解析:选D。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位于细胞内部的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唾液淀粉酶位于唾液中,唾液腺通过管道将唾液排放到消化道,并不进入细胞外液,故唾液淀粉酶也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2人体心肌细胞吸取到氧气的直接液体是()A血浆 B细胞外液C淋巴 D组织液解析:选D。组织液又称组织间隙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人体心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取氧气和养分物质。3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

2、的内环境是()A血浆 B组织液C淋巴 D消化液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主要学问内容是人体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细胞外液就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体内绝大多数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组织液,而血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血浆,淋巴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淋巴。本题易认为人体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而生活在消化液中。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取葡萄糖解析:选D。人体内环境即细胞

3、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它们在物质组成上相像,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素及激素等。在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间及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消化道中直接吸取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直接吸取,故D项错误。5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解析:选D。人体内的液体存在于细胞外的主要有三种: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血浆中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的间隙,形成组织液。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内,可与组织液之间进

4、行物质交换。组织液与细胞交换物质后,大部分可以回渗到毛细血管。由此可以看出,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毛细淋巴管是一种壁薄且末端封闭的盲管,只有一部分组织液可单向进入毛细淋巴管中形成淋巴,再由左、右锁骨下的静脉进入血液循环。6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浆的pH为7.007.53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将CO2排出解析:选A。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故A错;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为H2C

5、O3/NaHCO3,当血液中酸性物质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成H2CO3,然后H2CO3分解产生CO2,通过呼吸排出过多CO2,当血液中碱性物质过多时,就与H2CO3反应生成NaHCO3。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解析:选B。毛细血管壁细胞是血浆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正常状况下,血浆蛋白不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

6、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这一过程还需机体一些系统、器官帮忙完成。8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人体内环境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3和5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氧气和养料及代谢废物主要是由3来运输的C图中的3和5可以相互转化D在3中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解析:选C。图中1为毛细血管,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成,氧气由2运输,3中的蛋白质为内环境的成分。9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猛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

7、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整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整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有确定的关系解析:选C。依据稳态的含义可知,机体的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整下得以维持的。猛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从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中暑是外界环境温度过高引起代谢紊乱,而不是神经调整紊乱造成的;佝偻病是由于机体缺少钙盐引起的。10由于略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毛细血管裂开,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B毛细淋巴管裂开,淋巴外流,使局部组织液

8、回渗到血管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削减,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削减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削减解析:选A。略微创伤使毛细血管裂开,部分血液外流,导致皮下青紫;此外,由于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毁灭局部水肿现象。11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以进入A、B、CB组成体液,其中构成内环境C尿素分子不能由进入DB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和,最终被排出体外解析:选C。图中是淋巴、是细胞内液、是组织液、是血浆;A、B、C、D表示的结构依次是: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毛细血管、红细胞。尿素是小分子物质,能以自由集中的

9、方式穿过毛细血管壁由组织液进入血浆,故C项错误。1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细胞内液,由于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削减将导致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集中到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缘由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析:选C。依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为细胞外液,为细胞内液;再依据蛋白

10、质含量凹凸可以确定为血浆,为组织液。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集中到至少需要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13如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模式图。图中1、2、3、4分别是()A消化、循环、泌尿、呼吸系统B循环、呼吸、泌尿、消化系统C呼吸、泌尿、循环、消化系统D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系统答案:A14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为()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A、B、C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解析:选C。先依据A、B、D的关系推断出D为淋巴,就可确定其他物质。15人体发生花粉过敏等过

11、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增加C组织液削减 D淋巴削减解析:选B。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人体花粉过敏反应现象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同学对内环境中三大组成成分间相互转变学问的理解及运用渗透作用的原理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力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正常状况下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的血浆蛋白渗出,进入组织液,致使组织液浓度上升,较多的水分进入组织液中,组织液生成增多,导致局部肿大,表现出过敏反应。16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如图,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A白细胞 B组织液C水 D红细胞解析:选D。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

12、板,白细胞为高等动物对抗细菌的主要细胞防备系统,它具有趋化应答、移行和吞噬力气等特性,图示箭头表示是正确的;正常状况下红细胞不能出血管,图示箭头表示是错误的。组织液可进入血浆,其中的水分可渗透进入淋巴,图示和箭头表示是正确的。17通常状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B组织液削减,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削减D组织液削减,淋巴削减解析:选A。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增大,表现出组织液生成增多。由于淋巴是组织液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的,所以随组织液增加,淋巴液的生成亦增加。1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

13、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整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逼解析:选C。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19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B在稳态维持过程中,一般只有正反馈起作用C呼吸速率快慢与O2有关而与CO2无关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碳酸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无明显变化解析:选A。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稳态维持过程中,既有正反馈也有负反馈;血液

14、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加,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应当是乳酸。20下列哪些疾病是由内环境稳态的破坏直接引起的()血友病色盲糖尿病尿毒症ABC D解析:选D。血友病和色盲都是由X染色体上基因突变引起的,属于遗传病;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引起的疾病;尿毒症是由于尿素等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导致内环境中尿素等废物含量过高,对细胞产生毒害引起的,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引起的疾病。21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 B降低

15、、乳酸、NaHCO3C上升、CO2、H2CO3 D上升、乳酸、NaHCO3解析:选B。缺氧状态下的长时间运动会导致骨骼肌无氧呼吸加剧,细胞内乳酸积累,从而导致血液pH降低,此时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中的碱性成分(NaHCO3等)发挥作用,以避开pH的进一步降低。22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A肝脏依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削减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依据需要按确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各组织细胞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解析:选D。A项起作用B项起作用C项起作用D项不起作用23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确定稳定状态人体各器官

16、、系统协调全都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的调整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整力气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 BC D解析:选B。任何稳态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确定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整作用实现的。人体维持稳态的调整力气是有确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发生剧变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受到破坏。2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解析:选A。血红蛋白属于

17、红细胞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25有关稳态调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稳态的调整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B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对稳态的调整作用需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C病原体侵入机体干扰稳态后,主要是免疫调整起作用D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的调整,可使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保持恒定不变解析:选D。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目前普遍认为的主要的调整稳态的机制,但其调整作用的实现是依靠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且此调整网络的调整力气是确定的。正常状况下,可以通过此调整网络维持机体的相对稳定,即各项生理指标的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的,故D项不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6(1

18、2分)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A液为_,B液为_,C液为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缘由是_。(3)正常人B液的pH通常维持在_之间,肺气肿患者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的pH变_,此时直接起调整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缓冲物质。(4)胰腺组织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解析:组织细胞四周的液体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内的液体是血浆,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动物体内,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浓度刚好相反。因此

19、,在动物体内二氧化碳从组织进入毛细血管,氧气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2)毛细血管内CO2的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CO2的浓度(3)7.357.45小H2CO3/NaHCO3(4)内环境稳态27(12分)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表示人体的三大系统,依次为_、_、_。(2)图中与组织细胞的代谢有直接关系的四大系统是_、_、_、_。(3)体内细胞只有通过_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4)图中d与细胞外液的关系是_。解析:本题考查了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与内环境亲热联系的系统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20、、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从题图中可以看出a为呼吸系统,b为消化系统,c为泌尿系统,d为内环境。答案:(1)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2)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3)d内环境(4)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d(内环境)28(12分)下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血浆:_、组织液:_、细胞内液:_。(2)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_。(3)假如为淀粉,则所形成的从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_。经过B的运输,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_,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_。

21、(4)正常人体内的B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_。(5)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约为H2CO3的20倍,假如HCO/H2CO315时,马上发生酸中毒。此例说明无机盐具有的功能是_。A调整内环境的渗透压B调整内环境的pHC组成细胞的结构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解析:图中A为肠腔,相当于外环境;B为血浆,C为细胞内液,D为组织液;假如为淀粉,则为葡萄糖,在小肠中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浆。答案:(1)BDC(2)A(3)主动运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应能量细胞质基质、线粒体(4)HCO与H2CO3(5)B29(14分)选择材料设计一个简洁的试验验证血液是一个缓冲系统材料和用具:新颖

22、的兔血、抗凝剂、蒸馏水、pH缓冲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试管、烧杯、pH试纸、滴管。试验原理:血液中有多种缓冲物质,可以减轻代谢产物等引起的pH转变,使血液pH维持相对稳定。试验步骤:(1)取甲、乙、丙三支洁净的试管,_;(2)_。结果猜想及结论:_。解析:自变量为缓冲物质的有无,借助空白对比和相互对比的结果,可以验证血液中是否有缓冲物质,是否是缓冲系统。答案:(1)分别加入新颖兔血(加入抗凝剂)、蒸馏水(加入等量抗凝剂)、缓冲液各3 mL,用pH试纸测定各试管内溶液的pH并记录(2)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混匀,用pH试纸测定各管溶液的pH并记录结果猜想及结论:甲、丙试管中溶液的pH基本不变,乙试管中溶液的pH减小,证明血液是一个缓冲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