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22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十二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与性质1(2022课标)早期发觉的一种自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_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2)基态Fe原子有_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_。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协作物的颜色为_。 (3)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为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1 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键的数目为_。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缘由是_。Cu2O为半导
2、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_个铜原子。(4)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 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_。列式表示Al单质的密度_ 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解析:(1)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可运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2)基态铁原子的3d能级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Fe(SCN)3呈血红色。(3)由乙醛的结构式(HCHHCOH)知,CH3、CHO上的碳原子分别为sp3、sp2杂化。由于1个乙醛分子中含有4个CH键、1个CCS键、1个CO键,共有6个键,故1 mol乙醛分
3、子中含有6NA个键。乙酸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乙醛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故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依据均摊原理,一个晶胞中含有的氧原子为4688(个),再结合化学式Cu2O知一个晶胞中含有16个铜原子。(4)面心立方晶胞中粒子的配位数是12。一个铝晶胞中含有的铝原子数为864(个),一个晶胞的质量为27 g,再利用密度与质量、晶胞参数a的关系即可求出密度,计算中要留意1 nm107 cm。答案:(1)X射线衍射(2)41s22s22p63s23p63d5血红色(3)sp3、sp26NACH3COOH存在分子间氢键16(4)122(2022江苏单科)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
4、,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2O。(1)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2)与OH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填化学式)。(3)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_;1 mol乙醛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_。(4)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与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铜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四周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_。解析:(1)Cu为29号元素,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3d10。(2)OH为10电子粒子,HF为与OH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3)醛基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所以醛基中碳原子的
5、轨道杂化类型为sp2。由乙醛的结构式可以得出,1个乙醛分子中含6个键,所以1 mol乙醛分子中含键6 mol即66.021023个。(4)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被氢氧化铜氧化生成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H)2CH3CHONaOHCH3COONaCu2O3H2O。(5)依据铜晶胞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在每个铜原子四周与其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每层有4个,共有3层,所以铜晶体内每个铜原子四周与其距离最近的铜原子共有12个。答案:(1)3d10或1s22s22p63s23p63d10(2)HF(3)sp266.021023个(4)2Cu(OH)2CH3CHONaOHCH3COONaCu2O3H2O(
6、5)123(2021浙江自选模块)请回答下列问题:(1)N、Al、Si、Zn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电离能I1I2I3I4Im/kJmol15781817274511 578则该元素是_(填写元素符号)。(2)基态锗(G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Ce的最高价氯化物分子式是_。该元素可能的性质或应用有_。A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B其电负性大于硫C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D其最高价氯化物的沸点低于其溴化物的沸点 (3)关于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A分子间可形成氢键B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C分子中有7个键和1个键D该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2丁烯(4)NaF中熔点_BF的熔点(填
7、、或两者均为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电荷数均为1,但后者的离子半径较大,离子键较弱,因此其熔点较低4(2022福建理综)(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l_Si(填“”或“”)。(2)基态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3)硅烷(SinH2n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系的缘由是_。(4)硼砂是含结晶水的四硼酸钠,其阴离子Xm(含B、O、H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在Xm中,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_;配位键存在于_原子之间(填原子的数字标号);m_(填数字)。硼砂晶体由Na、Xm和H2O构成,它们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_(填序号)。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D范德华力E氢键
8、解析:(1)通常状况下,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渐渐增大,故AlSi;(2)Mn的核外电子数为25,故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或3d5);(3)硅烷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4)由中心原子B的球棍模型可知,硼原子能形成3条、4条共价键,B原子为sp2、sp3杂化;B原子供应空轨道,O原子供应孤对电子,故4,5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由阴离子的组成可知,Xm为m,得出m2;Na与Xm分子间存在离子键,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和范德华力。答案:(1)(2)1s22s22p63s23p63d5(或3d5)(3)硅烷的相对分子质
9、量越大,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强(或其他合理答案)(4)sp2、sp34,5(或5,4)2ADE5(2022安徽理综)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Y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Z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W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快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个电子。(2)X的电负性比Y的_(填“大”或“小”);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_(写化学式)。(3)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
10、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4)在X的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_。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依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以及“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和题中有关信息可推知元素X、Y、Z、W分别为C、O、Na、Fe。(1)Fe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故可知其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族,最外层电子数是2。(2)非金属性:OC,故电负性:CO;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此C、O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H2O。(3)在Na2O2与CO2
11、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Na2O2,因此可写出化学方程式:(4)在由C、H形成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的分子有丙烷、2甲基丙烷等;由H、C、O形成的酸有HCOOH、CH3COOH等,形成的常见无机阴离子为HCO,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HCO=CH3COOCO2H2O等。答案:(1)四2,(2)小H2O,(3),(4)丙烷(其他合理答案均可)CH3COOHHCO=CH3COOCO2)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6.(2011新课标全国理综)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自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
12、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的立体构型为_;(4)在与石墨结构相像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化学键为_,层间作用力为_;(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像,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 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个氮原子、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型陶瓷材料的制取、电子排布、杂化以及晶胞的有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分析力气(1)已知反应物和主要的生成物,依据原子守恒推断出次要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配平即可(2)B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其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BN中N的电负性较大,N为3价,那么B就为3价(3)由于BF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所以FBF的键角为120.(4)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石墨相像,故B、N以共价键相结合构成分子晶体,其层间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1)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2O32NH32BN3H2O(2)1s22s22p1N 3(
14、3)120sp2正四周体(4)共价键(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5)447(2011福建理综)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回答以下问题:(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挨次是_(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N2O4(l)2NH2H4(l)=3N2(g)4H2O(g)H1038.7 kJmol1若该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键有_mol.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N2
15、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晶体内不存在_(填标号)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 d范德华力(4)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周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_(填标号)aCF4 bCH4cNH dH2O解析:本题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杂化轨道理论、分子结构等学问,同时考查了考生的观看力气和分析推理力气(3)肼分子中有4个NH键,故有4 mol NH 键断裂时,有1 mol 肼发生反应,生成1.5 mol N2,则形成21.5 mol 3 mol 键
16、SO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N2H与SO之间存在离子键,离子晶体中不存在范德华力(4)与4个氮原子形成4个氢键,要求被嵌入微粒能供应4个氢原子,并至少存在“NH”、“HO”、“HF”三类键中的一种,对比条件知,NH符合此要求答案:(1)2s22p3(2)NOC(3)三角锥形sp33d(4)c其次节分子结构与性质1(2022江苏单科)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挨次:r(W)r(Z)r(Y)r(X)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
17、学键类型相同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DY的气态简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解析:选D由题意可推出X、Y、Z、W依次为:C、O、Mg、Si。依据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r(Mg)r(Si)r(C)r(O),A选项错误;Y与Z形成MgO,含有离子键,Y与W形成SiO2,含有共价键,B选项错误;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2CO3H2SiO3,C选项错误;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H2OSiH4,D选项正确。2(2022课标)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
18、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_。(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填化学式,写出两种)。(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_;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_。(填化学式)(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离
19、子的电荷为_。(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周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_,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_,推断理由是_。解析:由题意推出元素a、b、c、d、e依次是H、N、O、S、Cu。(1)N、O、S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Cu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的是NH3,NH3中的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N2H4。(3)这些元素的含氧酸有HNO2、HNO3、H2SO3、H2SO
20、4,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HNO2、HNO3,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H2SO3。(4)由图可知,e和c的个数比为21,则化学式为Cu2O,e离子的电荷为1。(5)由该化合物的阳离子结构可知,该阳离子可以表示为2,结合阴离子呈四周体结构,可知阴离子为SO,即该化合物是Cu(NH3)4(H2O)2SO4;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由于阳离子呈轴向狭长,则H2O与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故加热该化合物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H2O。答案:(1)N (2)sp3H2O2、N2H4(3)HNO2、HNO3H2SO3(4)1(5)SO共价键和配位键H2OH2O与Cu2的
21、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3(2021安徽理综)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CHCHO分子中既含键又含键D每生成1.8 g H2O消耗2.24 L O2解析:选C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力气。该反应中甲醛被氧气氧化生成CO2和H2O,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CO2中的CO键属于极性键,B项错误;HCHO的结构式为,分子中既含键又含键,C项正确;每生成1.8 g H2O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 O2,D项错误。4(202
22、1新课标全国理综)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回答下列问题:(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电负性最大的是_(填元素符号)。(3)A、B和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D的配位数为_;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_gcm3。(4)A、B和C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B3CA6,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该化合物中存在一个简洁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_,配位体是_。解析
23、:本题考查了考生对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及电负性大小比较、晶胞结构分析与计算、协作物等学问的把握和应用力气。由元素C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为4知,其不行能位于短周期,结合题意知,元素C位于第四周期,进一步可推出元素A为F,元素B为K,元素C为Fe,元素D为Ni。(2)K原子易失电子,第一电离能最小,F的非金属性最强,电负性最大。(3)依据分摊法,可以求得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2NiF4,晶体的密度可由晶胞的质量除以晶胞的体积求得。(4)Fe3供应空轨道,F供应孤对电子,两种离子间形成配位键。答案:(1)(2)KF(3)K2NiF463.4(4)离子键、配位键3F5(2021山
24、东理综)卤族元素包括F、Cl、Br等。(1)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2)利用“卤化硼法”可合成含B和N两种元素的功能陶瓷,右图为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则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的个数为_,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_。(3)BCl3和NCl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和_。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其次周期元素有_种。(4)若BCl3与XYn通过B原子与X原子间的配位键结合形成协作物,则该协作物中供应孤对电子的原子是_。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及物质的性质、晶胞结构、杂化理论、第一电离能及配位键等,意在考查考生气敏应用物质结构与性质学问的力气。(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
25、电负性渐渐减小,a对;氟无正价,b错;HF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熔沸点在同族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最高,c错;F2、Cl2、Br2三种物质的晶体均是分子晶体,组成相像,则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点越高,d错。(2)由晶胞结构示意图,依据均摊法,可得B原子为812个,N原子为412个,则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BN。(3)BCl3中价层电子对数为:(33)/23,B原子为sp2杂化;NCl3中价层电子对数为:(53)/24,N原子为sp3杂化。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渐渐增大,但是由于氮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布满状态,较稳定,其第一电离能比氧的大,铍原子的2s轨道处于全满状态,铍的第一电离能
26、比硼的大,所以第一电离能介于硼和氮之间的其次周期元素有铍、碳、氧3种。(4)B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与Cl形成3个单键后,仍缺少2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在B原子与X形成的配位键中,X供应孤对电子。答案:(1)a(2)2BN(3)sp2sp33(4)X6(2021福建理综)(1)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右图中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2)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4NH33F2NF33NH4F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_(填序号)。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基态铜原子的核外
27、电子排布式为_。(3)BF3与确定量的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确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填序号)。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金属键e氢键f范德华力R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接受_杂化。(4)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Ka1.1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推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杨酸)_Ka(苯酚)(填“”或“”),其缘由是_。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学问,意在考查考生学问的迁移和应用力气。(1)第2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向右渐渐增大,但由于N元素的2p轨道处于半布满状态,较稳定,所
28、以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据此可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2)NH3、F2、NF3属于分子晶体,NH4F为离子晶体,Cu为金属晶体。Cu的核电荷数为29,3d轨道上全布满,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3d104s1。(3)晶体Q中不存在阴、阳离子和金属元素,所以不存在离子键和金属键,B原子与O原子间存在配位键,H2O与之间存在氢键,Q中还存在共价键、范德华力。H3O中O原子存在一对孤对电子,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阴离子的中心原子为B,接受sp3杂化。(4)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更难电离出H,所以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答案:(1)如图(2)a
29、、b、d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3d104s1(3)a、d三角锥形sp3(4)SSe。(3)Se位于第四周期,与S的原子序数相差18,故其原子序数为34。由于其核外M层有18个电子,故M层的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10。(4)Se的原子半径大于S的原子半径,H2Se与H2S相比,H2Se中Se原子对H原子的作用力较弱,H2Se在水中更简洁电离出H,所以其酸性较强;SeO3中Se原子实行sp2杂化且有3个配位原子,故其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SO中S原子实行sp3杂化且有3个配位原子,故其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5)所给两种酸均为二元酸,当第一步电离出H后,由于生成的阴离子
30、对正电荷有吸引作用,因此较难再电离出H。H2SeO3中Se为4价,而H2SeO4中Se为6价,Se的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O原子的电子向Se原子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就越简洁电离出H,即酸性越强。(6)每个晶胞的质量为(540.01010cm)3;运用均摊法可求得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ZnS”,故每个晶胞的质量又可表示为。因此有:(540.01010cm)34 g,解得4.1 gcm3;如图所示,b位于正四周体的中心(类似于CH4分子中的C)。设abacx pm,abc10928,ac540.0 pm270 pm。在三角形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c2x2x22xxcosabc,代入
31、数据解得:x pm。答案:(1)sp3(2)OSSe(3)343s23p63d10(4)强平面三角形三角锥形(5)第一步电离后生成的负离子较难再进一步电离出带正电荷的氢离子H2SeO3和H2SeO4可表示为(HO)2SeO和(HO)2SeO2,H2SeO3中的Se为4价,而H2SeO4中的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O的电子更向Se偏移,越易电离出H(6)4.1或或1359(2022山东理综)金属镍在电池、合金、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_。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c金属导电是由于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
32、电子d金属具有光泽是由于金属阳离子吸取并放出可见光(2)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其次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3)过渡金属协作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供应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CO与N2结构相像,CO分子内键与键个数之比为_。(4)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解析:(1)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a错;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b对;金属导电是由于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发生定
33、向移动,c错;金属具有光泽是由于自由电子能够吸取并放出可见光,d错。(2)Ni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84s2,3d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次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C、O,其中C的电负性较小。(3)中心原子Ni的价电子数为10,配体CO中1个O供应2个电子,故n4。CO中C和O间为叁键,含有1个键、2个键。(4)甲醇分子内C为sp3杂化,而甲醛分子内C为sp2杂化,故甲醇分子内OCH键角比甲醛分子内OCH键角小。答案:(1)b(2)C(碳)(3)412(4)sp3小于10(2022江苏)一项科学争辩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34、。(1)向确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和Mn(NO3)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CuMn2O4。 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NO的空间构型是_(用文字描述)。(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被氧化为CO2,HCHO被氧化为CO2和H2O。依据等电子体原理,CO分子的结构式为_。H2O分子中O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1 mol CO2中含有的键数目为_。(3)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2。不考虑空间构型,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解析:(1)Mn的原子序数为25,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先失去4s2轨道上的两个电子,即得Mn2。
35、依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NO中N原子接受sp2杂化,所以NO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2)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依据氮气分子的结构式可以写出CO的结构式为CO。H2O分子中O原子存在两对孤对电子,配位原子个数为2,价电子对数目为4,所以O原子接受sp3杂化。二氧化碳分子内含有两个碳氧双键,一个双键中含有一个键,一个键,则1 mol CO2中含有2 mol 键。(3)Cu2中存在空轨道,而OH中O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故O与Cu之间以配位键结合。答案:(1)1s222p63s23p63d5(或3d5)平面三角形(2)COsp326.021023个(或2 mol)(3) (或)11(2011山东理综)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1)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个(2)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_的沸点比高,缘由是_(3)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O原子接受_杂化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缘由为_(4)CaO与NaCl的晶胞同为面心立方结构,已知CaO晶体密度为a gcm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CaO晶胞体积为_cm3.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晶体等学问的理解和应用力气(1)氧原子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2p轨道上有2个电子未成对(2)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