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阳中学202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 历史)
命题 卢晓菁 审题 郭益华
一、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答案请填涂到答题卡上。)
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主要是由于当时
A.世官制转为科举制 B.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C.刀耕火种转为铁犁牛耕 D.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
2、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实行各种改革措施来提高行政效率。古代世界中下列那些措施起到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作用。
① 三省六部制 ② 罗马法 ③科举制 ④四百人会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致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C.战斗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致
4、御史制度发源于秦汉,定型于隋唐,完擅长明清,影响至现代。下列关于隋唐时期完善御史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确立中尉一职主管京畿地区的治安 B.创设刺史定期到郡县和诸侯国巡查
C.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 D.设立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状况
5、《石炭并引》载:“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以北,以冶铁作兵……”这段记载反映了下列哪一朝代的状况?
A.汉代 B.唐代 C.北宋 D.元代
6、明代松江府“大半植棉”,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而已”,苏杭、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行办”。下列对这些地区上述经济现象的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农业经济不是单一的粮食生产 B.家庭手工业较为普及
C.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头瓦解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
7、海外为数众多的华侨华人的形成和进展,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缘由。下列与华侨相关的史实中正确的是
①唐宋时期由于海外贸易的富强、开放的对外政策推动了华侨的形成与进展
②明清时期海禁对华侨进展起了阻碍作用
③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在政治上疼惜华侨、经济上鼓舞华侨在国内投资
④华侨支援抗战是中国抗日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到了这个时候,“它(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格外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这个时候”是指
A.鸦片战斗后 B.《马关条约》签定后
C.五四运动后 D.《辛丑条约》签定后
9、美国史学家柯文在《历史三调:作为大事、经受和神话的义和团》中,论述了历史学家笔下的义和团、经受者的义和团和神话化的义和团。这表明作者
A.全盘质疑义和团运动的真实 B.认为神话化的义和团毫无价值
C.多视角多途径争辩历史问题 D.确定亲历者的资料都真实可信
10、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下面关于孙中山改历改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 B.含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
C.彰显了孙中山的共和观念 D.意在破除君主制度给人们的思想束缚
11、“同志们,我们的大会闭幕之后,我们就要上战场去,依据大会的决议,为着最终地战胜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而奋斗。”文中的“大会”是指中共召开的
A.二大 B.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八大
12、某校同学在撰写争辩性学习报告时,用到了如下关键词:瓷器烧制技术,雍正时期,浓淡协调。该报告最有可能涉及的是
A.青瓷 B.唐三彩 C.粉彩瓷器 D.釉下彩绘
13、下表是 《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毁灭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毁灭的频度最高,其缘由是
起止时间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毁灭的频度
0.78%
2.45%
25.14%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 D.农村革命依据地的建立
14、近代以来,1898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渐渐壮大,资本不断增加,到1911年为止,该厂获利370多万两白银,1917年—1921年连续获利560多万白银。可好景不长,1922年后,大生纱厂开头走下坡,1923年秋,大生纱厂因无款购棉花一度停工。这一现象说明白
A.思想解放是开头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B.中国民族工业进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15、下表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占世界的份额表(单位百万元)》
年份
1820
1870
1913
1950
1973
1998
中国
228600
189740
241344
239903
740048
3873352
中国占世界份额(%)
32.9
17.2
8.9
4.5
4.6
11.5
对上表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① 鸦片战斗前中国的传统经济居于世界重要地位
②鸦片战斗前中国已开头工业化进程
③近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进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在我国第一个五年方案期间,为在资金、资源和技术等方面为重工业进展供应有力保障,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不包括
A.逐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B.逐步实行单一的方案经济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掀起“大跃进”运动
17、1955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说:“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由于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当使它阻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表明中国政府
A.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情愿进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18、菲力普·肖特在《毛泽东传》中说:“在当年(1970年)国庆节那天,周恩来带着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夫妇,去和毛在天安门上拍照。这是一种空前的姿势:从未有一个外国人获得过如此殊荣。‘很不幸’,基辛格以后承认,‘他们的表达方式太曲折了,我们西方人粗疏的心灵完全错失了这一关键点’,在过了一段长时间后,他才意识到……。因此,其次年春天,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势“。材料表明
①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即将打开 ②与美国的对话得到毛泽东的支持
③中美关系的改善存在一些障碍 ④中美关系的改善既有渐进性,也有曲折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
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C.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20、山东邹平农夫刘宗水从1963年开头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A.转变了生产资料全部制 B.确立了市场经济进展目标
C.调动了农夫生产乐观性 D.促进了多种全部制的进展
21、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
A.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打算》
B.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C.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22、史学家发觉古雅典政治虽然具有适应性和机敏性,但是下列情形中哪一种却不行能实现
A.梭伦为进展工商业,允许外邦人(工匠)获得公民权
B.大敌当前,雅典人允许流放海外的将领提前回国,得以建立战功
C.雅典民主制度成为某些希腊城邦效法的榜样
D.公民人数不断增多,占据居民的主体
23、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久垄断法律的解释权,经常把法律的“奇怪”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
A.开头限制贵族对法律的任凭解释 B.使罗马公民法进展为万民法
C.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 D.有利于增加公民的法律意识
24、1698年,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的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国王行政权丢失 B.英国进入法制社会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议会主权地位强化
25、下列关于美国联邦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联邦议会参议员按人口比例产生
B.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C.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发生权力冲突由联邦最高法院依据宪法裁决
D.各州在行政不能保持确定的独立性
26、空想主义者欧文创办了棉纺织厂,他以慈善者的身份关怀工人,禁止十岁以下的孩子进工厂工作。为了减轻工人的家庭负担,他第一次为五岁以下的孩子创办了幼儿学校,以培育幼儿良好习惯和纪律为宗旨。对欧文这些举措评价正确的是
A.具有空想性,违反了人类历史的进展规律
B.具有哄骗性,讨好工人是为了更好的剥削
C.具有进步性,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完善有乐观的推动作用
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巴黎公社革命有确定影响
27、1948年,美国在巴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奇怪的生活”等一系列巡展,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举意在
A.协作马歇尔方案的实施 B.缓和两极对峙的紧急局势
C.应对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D.策划建立北约组织
28、有学者提出:20世纪70年月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级和政治上的五极。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
C.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加 D.欧洲联盟一体化进展快速
29、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抱负变成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乐观作用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30、美国1989年和1990年的两次民调显示,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来自日本的威逼更严峻。在此背景下,1991年,美国出名政治学家乔治·弗里德曼与梅雷迪思·勒马德合著《下一次美日战斗》。上述问题毁灭的时代背景是
①苏联不再是美国的主要威逼 ②日本实力的增加
③美日联盟关系事实上已经终结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有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31、(20分)环境、制度、政策是影响经济进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时的社会稳定导致人口渐渐增加,人均占有土地下降。人口增多保证了密集型农业劳动,使耕地、育种、除草、防虫、水利各环节都能细致处理,以提高农业单产。农闲时,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
——许倬云《汉代农业分析》
材料二 宋初定天下,四川人因铁钱太重,行用不便,由富民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每张计钱一缗。每隔三年,由发行的富民将旧票尽行收回,另发新票,称为“一界”。……仁宗时改官家发行,禁民间私造。……(后)把那种纸币改名为“钱引”,扩充推行的区域,当时除闽、浙、湖、广外全国通行。然滥发滥造,没有相当的预备金,纸币就不能维持它的票面价格。
——王伯祥、宋云彬《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材料三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进展的时期。
—— 1983年中共中心1号文件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学问,用一句话概括汉代农业是“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的理由。结合该模式存在的条件,分析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地位。(8分)
(2)指出“交子”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学问,概述“交子”发行的演化过程,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6分)
32、(20分)2021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斗成功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依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斗爆发这一阶段的中国抗日战斗,在整个反法西斯战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苏德战斗爆发后,日本外相松冈力主先北进而后南进,但多数人反对,理由是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正用于中国,北进实际上办不到。……太平洋战斗爆发时,日本侵略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斗。假如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于中国大陆,太平洋战斗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 ——依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整理
材料二 其次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
第六十一条 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马上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三 我们只要看看今日德国,虽然两度沦为战败国,又没有独立的军事力气,今日在欧洲的地位,却远比1945年前军事强权的德国稳固多了。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月(1914—1991)》(1994年)
在全部欧盟成员国中,德国是欧洲统一最乐观的提倡者。这是由于二战后德国人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大家庭中的公正伙伴,才是促进本国经济进展,重新获得世人敬重的最佳路径。
——(德)霍尔斯特·罗力《欧盟超国家职能及德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军民在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的反法西斯战斗中做出的贡献。(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学问,指出材料所示德国政治体制建立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德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8分)
(3)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学问,概括指出德国“今日在欧洲的地位……稳固多了”的主要表现,并概述二战结束以来德国对欧洲进展的贡献。(6分)
202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B
C
C
C
A
D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C
D
D
D
D
D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D
D
C
C
A
A
D
C
31、(1)概括:汉代小农经济的进步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2分)
分析:由于该模式需要以经济政策相对宽松、国家政治比较稳定、交通网络比较通畅等为条件。(4分)满足该条件的时间比较短,主体仍是分散的、孤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该模式不是主流。(2分,笼统回答是次要的,给1分)。
(2)地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分)
演化:发行主体从民间到官府;发行地区从四川到多地;发行状态从良好到混乱。(2分,每点1分,任答2点得2分)
影响:前期适应了四川当地商品经济进展的现实,后期成为政府敛财的工具,不利于人民生活与生产进展。(2分)
(3)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夫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夫的生产乐观性;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留意农业的市场导向,进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6分,任答3点)
32、(1)日军主力陷于中国战场,中国的抗日战斗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答国共合作抗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坚持抗战。或具体到枣宜会战、百团大战等具体战役,酌情给分。(2分)使苏联避开两线作战,能集中兵力应付德国。(2分)使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斗中兵力不足。(2分)
(2)背景:工业革命后,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普鲁士通过王朝战斗完成了德国统一。(4分)
特点:代议制民主;中心拥有较大权力;君主专制颜色深厚;保留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4分)
(3)表现: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是欧盟的最重要成员国之一;和周边国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拥有成熟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任意三点给3分)
贡献:深刻反思二战,促进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推动了欧洲的联合;有助于欧洲政治经济的进展;有利于欧洲对国际事务发挥重要影响。(3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