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6-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76675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6-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6-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6-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6-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组2017年8月 目 录1. 前言12. 锗行业发展概况22.1 我国锗行业发展概况22.2 行业规划情况32.3 生产工艺和装备情况52.4 生产过程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情况62.5 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情况62.6 产品及特征情况73. 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及依据83.1 标准的编制目的83.2 标准的作用83.3 任务来源93.4 主要依据94. 指标体系起草过程104.1 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104.2 标准的起草阶段104.3 数据收集和指标基准值确定阶段104.4 工信部内部征询意见阶段114.5 国家发展改革

2、委广泛征求意见阶段114.6 指标体系审定阶段115. 指标体系的建立125.1 指标体系适用范围的确定125.2 指标选取原则125.3 指标体系参考文件135.4 指标选取与基准值确定135.5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175.6 评价方法186. 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可操作性分析206.1总体水平206.2具体案例20II1. 前言锗作为一种稀散元素,却有着广泛而不可替代的用途,但锗资源有限而分布分散使得世界可开采锗资源比较缺乏,随着锗系列产品在国防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世界上许多国家日益重视对锗资源的战略储备。锗作为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长期以来主要用于制作半导体器件、红外光学器件(军用

3、)、太阳能电池(主要卫星用)、电子工业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锗被大量用于生产制备光导纤维;并且在化工、轻工、锗合金新晶体材料、超导材料、光源用锗、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锗同样也得到应用。虽然世界可开采锗资源缺乏,但我国锗锗资源相对丰富。锗生产原料主要为:冶炼主金属过程中的副产物、煤燃烧后的灰分及烟尘、锗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等,生产工艺主要为:将锗原料冶炼产出的锗精矿加盐酸氯化蒸馏得到四氯化锗,再对四氯化锗进行提纯,再水解制备高纯二氧化锗、区熔锗锭等。目前生产的锗产品主要包括高纯四氯化锗、二氧化锗、还原锗、区熔锗锭、高纯锗、锗单晶、单晶锗片、锗镜、有机锗等。发展锗产业对我国长远经济、科技、社会

4、、军事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将推动我国的工业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的发展,促进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锗产品还是国防装备和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锗系列产品的清洁生产、清洁深加工和单位能源消耗限额评价同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该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及环保任务越来越大。企业的清洁生产需转型为以“低消耗、高利益、低排放”为目标,实现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废物回收再利用、绿

5、色循环发展等。近年来,随着各国对锗产品的需求逐渐加大,锗资源的不断开采,优质的锗资源越来越少,锗资源的利用急需转型升级。锗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开发同样存在工艺技术粗放、耗能高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并且现如今仍缺乏标准、权威的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2. 锗行业发展概况2.1 我国锗行业发展概况我国在锗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落后期间,生产锗产品的主要企业生产出售的基本都是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而国外由于缺乏锗原料,基本上都是从我国采购粗四氯化锗或二氧化锗然后再进行精深加工制成高纯四氯化锗、化工用锗、红外光学器件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然后再返销回我国赚取高额利润。后期国内很多锗生产企业逐渐开发了中游产品,如高纯

6、四氯化锗、二氧化锗、还原锗、区熔锗锭、锗单晶等。现如今,随着锗系列产品逐渐在国防、科技、信息、电子工业等领域占有不可替代重要战略意义,我国开始进一步加大了锗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在较短时间内逐渐形成专业的从锗原料生产提锗,到锗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锗产品逐渐向高端应用领域延伸开拓和发展。现如今,锗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已经成为国内稀有金属产品生产加工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每年锗的总产量大约在45-60t,其中40%国内消耗,而60%作为出口,国内消耗的锗主要用于加工制备光纤用高纯四氯化锗、高纯二氧化锗、区熔锗锭、锗单晶、以及高端领域的电子工业用锗等。在锗的消费方面,20世纪60年代半导

7、体器件的锗消耗占90%;后来被飞速发展的红外光学领域用锗取代,红外光学用锗达到了45%以上成为锗最大的消费领域;近年来,由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光纤用锗飞速增长,锗的消耗逐渐达到50%;其他领域工业用锗、新材料用锗、医药保健用锗、有机锗生产等锗的消耗同样都有增加。然而,我国的锗原料提取锗的工艺技术和锗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相比国外发达国家任然存在提锗能源消耗和成本高,而锗总体回收率低等问题,而锗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方面仍然存在技术落后、规模小、耗能高,产品指标很难达到和突破发达国家得相关标准。在锗原料提取锗和锗系列产品生产领域,同样存在清洁生产指标未能达到发达国家清洁生产、加工的水平,并且现如

8、今还缺少完整的锗行业清洁生产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在众多锗生产企业中大多缺乏提锗和锗材料精深加工的高层次应用技术,无法拉动和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目前在市场经济体系的推动下,所有企业都以技术创新为主体,培育保障人才体系,与国内外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开发和发展了锗行业的技术支撑并增强核心竞争力。其中政府职能也对锗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技术法规、基础设施建设都予以了最大支持。我国将形成专业的从锗原料生产提锗,到锗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锗行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整体向好。2.2 行业规划情况2.2.1 经济目标规划“十二五”期间,锗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锗消费总量

9、以每年5-6%的增长速度增长,全世界锗的消耗逐渐达到200t以上,锗的消耗由原先半导体器件为主,后来逐渐转向以红外光学器件、SiGe器件、电子工业用锗为主,并且锗电子器件和锗新材料也逐渐进入微电子机械系统、集成电路等新领域。再后来光纤市场锗的消耗又进一步成为了一个亮点,国产光纤已经占据了国内市场的50-60%,这一比例同样在保持增长。现如今,锗系列产品的生产和精深加工逐渐形成完整产业链,锗产品逐渐向高端应用领域延伸开拓和发展,锗消耗在半导体材料、红外光学、电子材料、光导纤维、锗单晶、锗新型材料、医药保健用锗等领域成全面增长和发展向好的趋势。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和政府职能调控下,各大企业积极革新锗

10、生产和加工技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保障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加强了与国内外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锗厂、内蒙古通力锗业公司为骨干企业的锗生产和加工企业群体,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锗系列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锗产品销售量占全国总销量的40%以上,属国内第一,亚洲之首),是锗产业链较为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带头成立了关于锗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研究的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技术中心等。将联合各企业和各方资源,支持锗骨干企业做优做强,着力形成完整的锗系列产品的生产和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开拓

11、高端应用领域的锗产品,并完成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和能源消耗评价体系,实现锗系列产品的清洁生产和标准耗能生产。到2020年实现国内清洁生产的锗高端产品销售年收入达10-20亿;骨干企业掌握锗产品清洁生产的高端核心竞争技术,做优做强2-3家骨干企业实现锗产品销售收入达10亿以上。2.2.2 技术目标规划清洁生产是企业从粗放生产方式向可持续生产方式的转型,也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实施模式。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新修订)明确指出:促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锗系列产品的清洁生产和清洁

12、精深加工评价体系,可引导各锗生产企业革新生产加工技术,降低锗行业生产加工对环境的污染并达到评价体系的目标要求,不仅保障了锗行业领域的清洁生产还推动锗行业的技术革新。一个合理的指标体系要能够有效地评估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合理性,并为技术和管理措施的筛选、清洁生产效果的评估提供有效手段。同样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管理工具,一方面帮助政府部门了解掌握锗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状况、评估取得的效果、设置未来达到的目标等,为宏观管理和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从而规范和指导锗行业清洁生产持续有效地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为出台新的锗行业清洁生产政策、建立新的制度和机制(如市场准入、清洁生产激励机制、预评估制度等)做好

13、基础性支撑工作。锗行业清洁生产包括了锗原料提锗生产锗精矿、锗精矿氯化蒸馏生产粗四氯化锗、粗四氯化锗提纯制备高纯四氯化锗、水解制备高纯二氧化锗、制备还原锗、区域熔炼制备区熔锗锭、锗单晶的生产加工、其他末端锗产品生产制备等工艺生产中的三废产出和耗能等。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将系统的规定各生产加工阶段的指标要求,并改进和革新清洁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到2020年实现锗行业各大企业基本掌握锗清洁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目标。2.2.3 创新目标规划 到2020年,做优做强锗行业的几大骨干企业,锗行业各企业基本掌握锗清洁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各锗生产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具有掌握先进核心技术的品牌企业

14、。锗产品清洁生产技术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锗行业清洁标准评价体系建设达到完善,并且在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建立锗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中心和评价中心,并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检测平台。为锗行业技术和管理措施的筛选、清洁生产效果的评估提供有效手段。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管理工具,为宏观管理和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实现规范和指导锗行业清洁生产持续有效地向前发展。2.2.4 成本目标规划实现锗系列产品清洁生产成本低于2000元/千克,其中高纯四氯化锗清洁生产成本1500元/千克、高纯二氧化锗1700元/千克、区熔锗锭1850元/千克,锗单晶2000元/千克。2.3 生产工艺和装备情况锗行业清洁生

15、产工艺包括:锗矿原料冶炼生产锗精矿、锗精矿或锗废料氯化蒸馏生产粗四氯化锗、粗四氯化锗提纯制备高纯四氯化锗、水解制备高纯二氧化锗、制备还原锗、区域熔炼制备区熔锗锭、锗单晶的生产加工及其他末端锗产品生产制备等工艺。如下是个阶段工艺和装备简介。(1) 锗矿原料冶炼生产锗精矿,褐煤锗矿生产锗精矿主要工艺包括:锗矿褐煤的跳汰机洗选和摇床精选,洗矿水循环利用,尾矿煤矸石、砂石用于矿井回填;采用链条炉火法冶炼富集锗回收烟尘锗精矿,废气脱硫合格排放,冶炼炉渣堆存待处理。(2) 锗精矿或含锗废料氯化蒸馏生产粗四氯化锗主要工艺过程和装备为:蒸馏釜加盐酸加热蒸馏冷却收集制备粗四氯化锗,加热方式可选用电加热和蒸汽加热

16、,冷却系统选用低温盐水冷却,对尾气的处理采用回收锗、处理酸的中和处理方法。(3) 粗四氯化锗提纯制备高纯四氯化锗,主要工艺和装备为:加盐酸并通氯气复蒸粗四氯化锗,再将复蒸后的四氯化锗进行精馏提纯,复蒸选用蒸馏釜、精馏提纯选用四氯化锗精馏塔。废液、废气采用回收锗的回收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4) 高纯二氧化锗的制备,主要工艺和装备为:将高纯四氯化锗在水解装置中利用超纯水水解,水解得到的二氧化锗再进行烘干处理。水解装置为密封水解装置,尾气采用回收塔回收处理并达标排放,水解母液同样采用中和回收锗处理达标排放。(5) 区熔锗锭主要工艺和装备为:采用将高纯二氧化锗氢气还原后,再用区熔工艺进行提纯熔炼,得到

17、高纯金属,主要设备为连续还原炉和区熔提纯炉。(6) 锗单晶主要工艺和装备为:将区熔锗锭采用直拉法进行单晶生长,得到大直径的红外用锗单晶,无废液、废气产生,加工废料进行回收。2.4 生产过程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情况 (1)锗矿原料经火法冶炼生产锗精矿,褐煤锗矿的跳汰机洗选和摇床精选,洗矿水循环利用处理,尾矿煤矸石、砂石用于矿井回填处理;电能的消耗主要用于火法冶炼;链条炉火法冶炼产生的废气,需要脱硫处理,冶炼炉渣堆存待处理,能量的消耗为褐煤本身的热能(褐煤发热量较低)。 (2)锗精矿或含锗废料氯化蒸馏生产粗四氯化锗,氯化蒸馏产出的废气,需要进行锗回收和酸中和处理,残酸残液需要进行酸回收处理,能量的消

18、耗主要为电加热的消耗和蒸汽的消耗,冷却系统需要电能的消耗。(3)粗四氯化锗提纯制备高纯四氯化锗,复蒸和精馏产出的废气需要进行锗回收、酸气中和、氯气吸收等处理,残酸需要进行锗回收和酸回收处理。能源消耗主要为加热复蒸和精馏中蒸汽消耗或电能消耗。 (4)高纯二氧化锗的制备,高纯四氯化锗水解母液需要进行锗回收及酸回收处理,废气需要进行锗回收及氯气吸收处理。能源消耗为超纯水的制备过程中能源消耗。(5)区熔锗锭高纯二氧化锗氢气热还原过程需要650 -700 的温度,铸锭温度需要1000 ,还原锗锭区熔提纯次数较多,时间较长,提纯温度需要950 -1050 ,电耗较大。(6)锗单晶锗单晶生长过程需要950

19、-1050 的温度,生长时间较长,另维持高真空的生长环境也需要较大的电耗,需要电耗较大。2.5 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情况我国的清洁生产技术要求逐渐由原先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向无废物排放工艺、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绿色清洁生产工艺转变。清洁生产从源头到末端都严格控制,各生产行业制定权威标准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政府和职能部门加强监督、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等。各生产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和标准相继出台并完善。而锗生产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仍然缺乏。虽然各锗行业在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的调控下已经进行了技术改进和创新,但锗行业的生产工艺仍然存在生产加工粗放、能源利用率低、

20、生产加工三废污染环境严重等情况。锗产品的生产加工仍然停留在了上游、中游产品阶段,仍未掌握高端产品开发的清洁生产核心技术。所以,锗行业清洁生产将加速锗企业由粗放型生产方式向清洁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同样也是锗企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促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自然环境以及客户要求等多赢的举措。 锗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需要一个合理的指标体系,它将有效地评估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合理性,并对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筛选。政府主管部门同样需要参考该评价体系,来了解掌握锗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

21、状况、评估取得的效果、设置未来达到的目标等,从而规范和指导锗行业清洁生产持续有效地向前发展;如今,政府部门将根据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出台新的锗行业清洁生产政策、建立新的制度和机制,制定市场准入、清洁生产激励机制、预评估等制度。如此发展,锗行业将逐渐接近发达国家清洁生产的技术水平。2.6 产品及特征情况区熔锗锭是纯度很高的多晶,主要用于锗单晶生产的原料。GB/T 11071-2006 区熔锗锭 中规定了其产品特征,横截面应为梯形,同一根锗锭的最大与最小截面面积之差不大于平均截面面积的15 %,锗锭上宽不小于26 mm,下宽不小于21 mm,高不小于23 mm,锭长100 mm500 mm,锗锭表面呈

22、银灰色光泽,无氧化膜、裂纹和浮渣,以及电学性能等,其产品质量符合国标规定。高纯锗是半导体工业的重要原料,近年来,高纯锗多用于红外光学、光导纤维等领域,对于高纯锗有较为严格的质量要求,而高纯二氧化锗是生产高纯锗过程的中间产物,其质量直接影响了高纯锗的质量。GB/T 11069-2006 高纯二氧化锗 中规定了高纯二氧化锗的化学成分、二氧化锗含量、外观为白色粉末、粒度,95 % 以上产品能通过75 um标准筛、含氯量不大于0.05 %、电学性能、松装密度、灼减量等,高纯二氧化锗产品特征符合国标中规定。3. 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及依据3.1 标准的编制目的l 客观评价锗企业清洁生产的进步成效;l 用于

23、锗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识别以及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和改进并提高清洁生产水平;l 使锗企业技术改造具有先进的清洁生产水平。3.2 标准的作用本标准规定了锗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的术语和定义、锗行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原则、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客观评价企业清洁生产状态、将有利于指导和规范锗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工作,促进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等措施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加强废物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规避欧美等区域或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1

24、)为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和运行机制做好基础性支撑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工作,制定基础性的标准,可以为锗行业清洁生产政策的执行、运行机制的建立提供技术依据和有力的工具。清洁生产标准是锗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和依据。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制定发布锗行业清洁生产相关指标。新制定的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从生产工艺指标、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原料与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等六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锗行业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能够更好地用于锗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以及清洁生产审核等工作。(2)为企

25、业清洁生产审核及改进清洁生产水平、实现污染物源头减量提供有效手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第16号令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已于2004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可以用于清洁生产的审核过程,如方案的产生和筛选等。同时有利于对企业清洁生产工作进行科学总结、定量考核。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为高纯二氧化锗及区熔锗锭制造企业自我评价和改进清洁生产水平提供了基准和目标,引导企业从低水平(级及以下)向高水平(级)提升。相关锗制造企业通过物料平衡、水平衡、能量平衡、污染因子平衡分析,找出影响关键指标水平的因素,提出改进方案,实现指标水平的持续改进。3.3 任务来源为

26、了更好地推动全国锗行业的清洁生产工作,引导锗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指导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的编制,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环资司、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等部门提出了该项标准的制定任务。3.4 主要依据(1)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2)指标体系依据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 年第33 号公告)编制;(3)依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环保总局令清洁生产

27、审核暂行办法,原国家经贸委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以及国家关于能源、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4)本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但也要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锗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使其具有可操作性。4. 指标体系起草过程标准起草准备工作共分为三个阶段。4.1 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标准起草小组通过现场调研、查询国内外文献及收集国家发改委组织制定的30多个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原国家环保总局已颁布的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以及工信部正在组织制定的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进行标准比对分析。通过收集国家相关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办法,了解我国锗行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现状和实施效果。另

28、外,通过从期刊杂志,网络等方面收集了其他国内外的资料,为进行标准的制定工作做好了准备。4.2 标准起草阶段2015年4月12日,由标准起草小组组织召开的讨论会上,起草组召开内部研讨会,在会上初步确定了标准草案及相关指标,再经过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标准化计量质量研究所等单位深入讨论,初步确定了标准的框架及内容。4.3 数据收集和指标基准值确定阶段起草组编制了锗制造企业清洁生产情况调查表,向参与起草的锗企业及相关生产企业定向发送了调查表。起草组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给出的基准值确定原则确定了各指标的三级基准值。此后,起草组就指标权重向参与起草

29、的各企业发送了意见征求表,依据专家及各企业意见,起草组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2015年5月,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标准工作会上对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讨论,共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16家单位22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对标准资料从标准技术内容和文本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确定的指标基准值和权重进行深入讨论。根据各专家及有关单位提出的意见,起草组对标准做了进一步修改,从而形成了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征求意见稿。5. 指标体系的建立5.1 指标体系适用范围的确定本

30、文件规定了高纯二氧化锗、区熔锗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一级指标分为六类,即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装备指标、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每类指标又由若干个二级指标组成。采用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权重由该项指标对清洁生产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实施的难易程度确定。本文件用于以锗精矿、再生锗原料生产高纯二氧化锗、区熔锗锭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新建

31、或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核查、行业准入等管理制度,适用于包括以锗精矿、再生锗原料生产高纯四氯化锗、高纯二氧化锗、区熔锗锭的锗生产型企业。5.2 指标选取原则根据锗行业目前生产情况、技术水平等特点编制评价指标体系,做到科学、合理并具备可操作性。编制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产业政策;资源与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政策;有关技术装备的示范推广、改造应用、限制淘汰等政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政策。本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进行指标选取。根据评价指标的性质,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定量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

32、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排”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定性指标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是:(1)体现源头减量和过程控制:覆盖原辅料、生产过程、产品和污染物排放的各个阶段,全面反映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2)体现污染预防思想:指标主要体现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情况和污染物排放的情况,以及为了实现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所采取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和管理手段,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33、。(3)量化指标为主:资源能源消耗指标以及产品性能指标方面主要以定量指标为主,这样利于客观比较,体现公平和公正原则;实在需要定性指标时,也主要选取边界比较清楚、利于界定的指标。(4)与现有政策的一致性:制定本指标体系时充分考虑了与现有政策的一致性,与国家规划、政策和标准的协调统一。编制结构和格式符合GB/T 1.1的要求。对数据来源、收集、计算和校核做出了相应的明确规定。5.3 指标体系参考文件n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4号)n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7年第35号令)n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局)n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34、体系编制通则(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 年第33 号公告)5.4 指标选取与基准值确定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在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基准值分为级基准值、级基准值和级基准值三个等级。其中级基准值代表国际先进水平值,级基准值代表国内领先水平值,级基准值代表国内一般(平均)水平。本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定量指标基准值的依据是:凡国家或行业在有关政策、规划等文件中对该项指标已有明确要求的执行国家要求的数值确定三级基准值;凡国家或行业对该项指标尚无明确要求的,则选用国内主要的锗生产企业近年来清洁生产所实际达到的中上等

35、以上水平的指标值,按照当前国内5%的企业达到级基准值要求,当前国内20%的企业达到级基准值要求,当前国内50%的企业达到级基准值要求为取值原则。在确定各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时,衡量该项指标是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按“是”或“否”两种选择来评定。5.4.1 生产工艺指标在确定高纯二氧化锗、区熔锗锭生产工艺指标时,充分调研了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先进技术情况,引导生产线向自动化、清洁化、减量化方向发展。基于这样的考虑同时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情况,高纯二氧化锗生产选取了氯化蒸馏工艺、复蒸工艺、精馏水解工艺、废气的收集与处理、生产作业地面防渗措施和设施、事故性渗漏防范措施和设施等6项指标;区熔锗锭生

36、产工艺选取了生产工艺、生产装备及废气的收集与处理自动化程度等3项指标。(1)在选取高纯二氧化锗生产工艺指标时,分析考虑了整个工艺流程中各个环节在环保及自动化方面的配备条件,深入调研了比较环保的工艺生产线以后确定,要求氯化蒸馏工艺、复蒸工艺、精馏水解工艺过程主要参数实现自动控制,具备生产作业地面防渗措施和设施、事故性渗漏防范措施和设施。具有防止废气逸出措施。在易产生废气无组织排放的位置设有废气收集净化装置。(2)在选取区熔锗锭生产工艺指标时,引导生产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工艺技术及自动化过程并降低能源资源消耗。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要求采用自动化程度高、机械性能好、效率高、能耗低设备配备,满足清洁生

37、产评价,同时具备防止废气逸出措施。在易产生废气无组织排放的位置设有废气收集净化装置。5.4.2 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在深入调研和分析高纯二氧化锗及区熔锗锭等各工序投入产出情况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这个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使用情况,提出了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主要包括高纯二氧化锗用锗单位综合能耗、高纯二氧化锗用锗单位产品新鲜水耗、区熔锗锭用锗单位综合能耗等3个指标。(1)高纯二氧化锗用锗单位综合能耗,根据基准值取值原则,本指标体系在确定基准值时,将锗单位综合能耗级基准值定为42.5 kgce/kg(高纯二氧化锗),级基准值为45.0 kgce/kg(高纯二氧化锗),级基准值定为53.5 kgce/k

38、g(高纯二氧化锗)。(2)高纯二氧化锗用锗单位产品新鲜水耗,根据基准值取值原则,本指标体系在确定基准值时,将锗单位综合能耗级基准值定为50 L/kg(高纯二氧化锗),级基准值为70 L/kg(高纯二氧化锗),级基准值定为100 L/kg(高纯二氧化锗)。(3)区熔锗锭用锗单位综合能耗,根据基准值取值原则,本指标体系在确定基准值时,将区熔锗锭用锗单位综合能耗级基准值定为58 kgce/kg(区熔锗锭),级基准值为65.0 kgce/kg(区熔锗锭),级基准值定为72.5 kgce/kg(区熔锗锭)。5.4.3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在高纯二氧化锗、区熔锗锭生产过程中,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涉及到锗料的回收利

39、用、废水的重复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本标准综合评价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情况,根据评价结果选取了锗综合回收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3个指标。(1)锗综合回收率,根据基准值取值原则,高纯二氧化锗生产过程锗综合回收率级、级和级基准值分别定为95%、92%和90%;区熔锗锭生产过程锗综合回收率级、级和级基准值分别定为92%、91%和90%。(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根据基准值取值原则,高纯二氧化锗生产过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级、级和级基准值分别定为98%、98%和95%;区熔锗锭生产过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级、级和级基准值分别定为99.5%、99.2%和99%。(3)工业固体废物

40、综合利用率,根据基准值取值原则,高纯二氧化锗生产过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级、级和级基准值分别定为95%、90%和85%;区熔锗锭生产过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级、级和级基准值分别定为90%、80%和75%。5.4.4 污染物产生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规定限定了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标准与排放标准最大的不同在于评价的是单位产品的产生量。因此,本标准根据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选取了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单位产品COD的产生量、单位产品的氨氮产生量、pH、单位产品SS的产生量、单位产品BOD5的产生量、单位产品Pb的产

41、生量、单位产品Cd的产生量、单位产品As的产生量、单位产品Zn的产生量等10个指标作为污染物产生指标。根据基准值取值原则,确定各指标的三级基准值。(1) 将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级基准值定为50 kg/ kg(高纯二氧化锗),级和级基准值定为70 kg/ kg(高纯二氧化锗)。(2) 将单位产品COD的产生量级基准值定为50 g/ kg(高纯二氧化锗)级和级基准值定为70 g/ kg(高纯二氧化锗)。(3)将单位产品的氨氮产生量级基准值定为10 g/ kg(高纯二氧化锗)级和级基准值定为12 g/ kg(高纯二氧化锗);(4)将pH级、级和级基准值定为69 。(5)将单位产品SS的产生量级基准值定

42、为200 g/ kg(高纯二氧化锗)级和级基准值定为250 g/ kg(高纯二氧化锗)。(6)将单位产品BOD5的产生量级基准值定为12 g/ kg(高纯二氧化锗)级和级基准值定为15 g/ kg(高纯二氧化锗)。(7)将单位产品Pb的产生量级基准值定为0.7 g/ kg(高纯二氧化锗)级和级基准值定为1.0 g/ kg(高纯二氧化锗)。(8)将单位产品Cd的产生量级基准值定为0.07 g/ kg(高纯二氧化锗)级和级基准值定为0.1 g/ kg(高纯二氧化锗)。(9)将单位产品As的产生量级基准值定为0.3 g/ kg(高纯二氧化锗)级和级基准值定为0.5 g/ kg(高纯二氧化锗)。(10

43、)将单位产品Zn的产生量级基准值定为1.5 g/ kg(高纯二氧化锗)级和级基准值定为2.0 g/ kg(高纯二氧化锗)。5.4.5 原料与产品特征指标本标准的原料与产品特征指标主要涉及锗精矿、高纯四氯化锗、高纯二氧化锗、还原锗锭、区熔锗锭等锗行业常规产品,相应都有行标或国标规定其质量要求。因此将原料与产品特征基准值定为符合行标或国标规定质量要求。(1)锗精矿,符合YS/T 300锗精矿的质量标准;高纯四氯化锗,符合YS/T 13 高纯四氯化锗的质量标准;高纯二氧化锗,符合GB/T 11069高纯二氧化锗的质量标准;还原锗锭,符合GB/T11070的质量要求;区熔锗锭,符合GB/T 11071

44、 区熔锗锭的质量要求。5.4.6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水平是影响各行业清洁生产绩效的重要因素。具体指标包括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废物处理处置、组织机构、清洁生产审核、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环境应急等。其中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执行情况、废物处理处置、环境应急为限定性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要求企业生产严格按照环境法律法规标准进行,工艺和装备符合产业政策要求,污染物排放达到排放标准、符合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要求企业分类进行处置固体废物;建立健全专门环保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开展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有关工作;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按照

45、GB/T 24001建立并有效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定期完成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开展审核评估和验收,审核方案全部实施,验收结论为优秀、审核方案全部实施,验收结论为良好、审核方案全部实施,验收结论为及格分别定为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的级、级、级基准值;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无跑、冒、滴、漏现象,设立环保标识,环保设施运行台账齐全;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进行备案,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演练,可及时应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5.5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多目标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多目标决策的基本思想是将多目标决策结果值纯量化,也就是应用一定的方法、技术

46、、规则将各目标的实际值转换为一个综合值。指标权重是指标在评价过程中不同重要程度的反映,是评价问题中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和客观反映的综合度量。权重的赋值合理与否,对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标准采用德尔菲法,指标权重从行业内征集了来自多家锗企业管理和技术专家对各指标进行了赋值。为保证指标权重的客观性,选择的专家来自不同的管理和技术层面,并有不同专业特长。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数然后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5.6 评价方法(1)考核周期的确定为使行业清洁生产工作持续有效地向前发展,使之不断深入,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考核应当定期进行,一般宜以

47、一个生产年度为一个考核周期,并与生产年度同步,这样有利于企业不断总结经验,也利于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评价清洁生产水平的数据可取自统计数据或进行实测。企业的原材料及能源使用量、产品产量、废水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及相关技术经济指标等,以法定月报表或年报表为准。如果统计数据严重短缺,资源综合利用特征指标也可以在考核周期内用实测方法取得,考核周期一般不少于一个月。(2)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主要参考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指标无量纲化不同清洁生产指标由于量纲不同,不能直接比较,需要建立原始指标的隶属函数。 (公式1)式中,表示第个一级指标下的第个二级指标;表示二级指标基准值,其中为级水平,为级水平,为级水平;为二级指标对于级别的隶属函数。如公式(1)所示,若指标属于级别,则隶属函数的值为100,否则为0。综合评价指数计算通过加权平均、逐层收敛可得到评价对象在不同级别的得分,如公式(2)所示。 (公式2)式中,为第个一级指标的权重,为第个一级指标下的第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其中,为一级指标的个数;为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市场/行业分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