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影响高校教师群体间知识分享的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736014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高校教师群体间知识分享的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影响高校教师群体间知识分享的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影响高校教师群体间知识分享的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影响高校教师群体间知识分享的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影响高校教师群体间知识分享的因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影响高校教师群体间知识分享的因素分析 黄燕敏摘 要网络社区在知识分享、相互互动等方面具有优势显著,为教师群体的知识分享提供了可能。高校教师群体之间的知识分享,将为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提升,以及教师个体保持竞争优势提供帮助。本文以双因理论为基础,分析教师群体对知识分享的内在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层面探讨如何通过相关制度激励教师进行知识分享。关键词知识分享;双因理论;激励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138G645 A 1673-0194(2017)20-0-02互联网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学习过程日益虚拟化。虚拟化学习取得好的效果的先决条件是,学习

2、资源能够方便、快速地实现共享。高校教师要提升其能力,除了自我钻研外,群体之间的知识分享也是促进其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但在现阶段,相对于教师主动把知识分享给学生不同,教师并非完全有意愿将知识分享给其他同行,即使接受者愿意积极获取知识也无济于事。因此,什么原因影响高校教师知识分享的主动性?本文主要以双因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1 知识分享概述知识分享是知识拥有者把个人拥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加工和整理,以文字、影像、语言等符号化的形式,扩散给知识接受者的过程。知识分享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分享是以缩小组织或个体之间的知识差异为目的,包括知识传播、扩散和知识转移等一系列活动;

3、狭义的知识分享是指个体自发地将自身的知识传递给其他人,从而扩大知识受益范围,并促进知识的共同利用。国外学者对知识分享的相关研究中,大多是建立在群体之间相互学习的观点下,如,吉博特提出,个人意愿对知识分享起到关键作用,意愿越高,代表个人越能主动进行知识分享行为。国内学者对教师知识分享的研究集中点主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周成海指出,教师群体知识分享意愿的产生主要受个体限制(时间限制和技术限制)、群体间亚文化、组织制度设计、分享知识的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提出,组织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可以通过外部力量,推动高校教师群体之间知识分享氛围的形成。一般情况下,知识分享是一种不受任何人约

4、束的自愿的行为。知识分享是一种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之间互动的过程,知识拥有者必须有目的和意愿,通过各种手段,运用各种工具,把自身知识传播出去。知识需求者应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良好的学习技巧和信息沟通渠道,能够以倾听、阅读或模仿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接受的知识,同时要认识到知识需求者并非简单的学习,其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对知识进行重建的学习行为。知识分享的过程包知识的“外化”和“内化”两个步骤。第一,知识“外化”就是将自身的隐形知识显性化,目的是使知识更好地传播和接收理解。知识线性化的手段主要包括,诸如演讲、专题讨论、著书、构建知识档案和资料库等手段。“外化”是知识分享的关键,知识拥有者对知识“外

5、化”的目的,并不一定是针对知识需求者而做出的个人的自觉行为,可能出于自身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需要。不管何种目的,鼓励知识拥有者将知识“外化”,可在某种程度上取得知识分享的效果。第二,“内化”也可理解为:对接受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的知识重构的过程。知识需求者也可称为知识重建者,其“内化”的目的是把所得到的显性知识隐形化。Davenport建立了一个知识分享公式:知识分享=传输+吸收,此与文中两项知识分享程序中“内化”和“外化”是一致的。2 高校教师知识分享的个人动机在分析高校教师个人分享知识的意愿之前,本文首先需要探讨这一群体的特性、需求动机等因素与一般人员的差异,以便深入了解个人意愿分

6、享知识的心理背景。2.1 高校教师的需求动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受到自身需求而产生的动机的影响,人类需求由低到高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但研究发现,高校教师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群体,其个人需求优先顺序和需求五层次理论的排列方式有所不同。(1)个人成长的需求。高校教师个人成长需求主要体现,在教学经验和学术上的积累。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师倾向于寻求知识,主要体现在经常性地进修和参加学术会议。(2)工作自主性的需求。高校教师自身素质和其工作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需要一个,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自我管理,在科研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自主确定

7、研究方向的宽松的工作环境。(3)成就感需求。高校教师所追求的成就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身追求能引以为豪的学术成果;二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4)金錢和财富的需求。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来讲,金钱和财富是其自我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衡量工作努力程度,以及个人贡献大小的重要表现形式。2.2 教师知识分享的激励方式赫兹伯格提出,激励因子与保健因子的双因理论,当保健因子存在时,未必能激励员工,但如果缺乏保健因子,则会导致员工对工作不满意,削弱激励的作用。其中,工资、工作条件、职位以及人际关系等属于保健因子;激励因子包括:工作的挑战性、升迁机会、成就感、工作肯定以及责任感5大因子。Hendri

8、ks提出,工作的自主性为第6项激励因子。当6项因子存在时,激励效果增加,反之,员工不会有进一步的工作满足感。图1为教师个人知识分享的动机。双因理论与影响高校教师知识分享的因素有关。对教师而言,阻碍其知识分享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体将自身拥有的知识视为核心竞争优势。知识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教师积累的知识以及对某一事物的独到见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其特有价值的体现。若将自身知识分享给他人,最终由于他人相关能力的提升,可能威胁到自身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价值。因此,高校教师群体更倾向于,对自身知识在同行中有所保留地进行分享,特别是对新知识和想法的保留,这也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合理选择。此外,高校教师群体间个体知识分享

9、行为,也受到许多外部条件的限制,如需要耗费额外的时间与精力、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等,都制约了个体实施知识分享行为的主观意愿。这些限制因素都可归纳到保健因子中。研究发现,促使高校教师群体间主动进行知识分享的原因是激励因子,而非与保健因子有关。因此,经济利益的驱动也许会使高校教师群体间产生知识分享的行为,但这并不不构成知识分享的主要动机。endprint2.3 互联网技术与知识分享互联网技术对知识分享动机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互联网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使信息能够以几乎零成本地快速传播,并能够很方便地确定知识拥有者与需求者的位置等,因此,互联网技术可以视为知识分享动机中的保健因子,没有信息技术将会阻碍知

10、识的分享。但互联网技术并非直接的激励因子,因为互联网技术与知识分享的作用还受到另外3个因素的影响:个人对互联网技术的评价与影响的动机不同,互联网技术对个人知识分享的影响也不同;影响知识分享相关的原因非常广泛,包括组织内知识分享的文化、对于错误的容忍,以及人际间的相互信任,这是非互联网因素;信息分享不是一个简单的独立的过程,根据知识分享的理由,知识分享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方式。3 激励高校教师间知识分享的方法虽然知识分享是教师个人的自觉行为,不存在行政力量鼓励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但教师作为组织内部的一员,组织可通过强化内部成员之间的共同兴趣和认同感,提升教师群体间知识分享的意愿。(1)高层领导以身作

11、则,樂意分享新观念与个人的经验、心得,为教师分享知识起表率作用。高层领导乐于与教师分享组织的愿景、目标、财务绩效等,尽量减少“黑箱作业”,增加决策的透明度,让教师看到组织系统的全貌,以充分感受到领导的信任。(2)从组织文化层面,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自由、安全的工作环境,关心教师的需求,扩大教师队伍的平等意识,从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与内部竞争的单打独斗的文化氛围,转型为重视他人的想法、感受及建立内部团队合作文化。重视人性的关怀、情感的交流、利他,以及共生的价值观,强化教师间的相互信任。(3)从制度层面上。在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中,高校应考虑教师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制定奖励教师知识分享的制度;鼓励教师建立知识

12、分享社区,让教师通过非正是组织分享知识。主要参考文献1郭磊.集团企业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2009.2谭大鹏,霍国庆,王能元,等.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2).3谢荷锋.企业员工知识分享中的信任问题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4TH Davenport, L Prusak .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M.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5常涛,廖建桥.促进团队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有效性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3).6雷静,吴晓伟,杨保安.虚拟社区中的公共知识与知识共享网络J.情报杂志,2012(3).endprint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