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团活动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促进作用分析_李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2869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团活动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促进作用分析_李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团活动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促进作用分析_李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团活动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促进作用分析_李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创新创业118就业与保障2023.6社团活动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促进作用分析文/李立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取决于自身的综合素养,包括组织规划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知识储备、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社团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多的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及就业创业能力。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掌握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了学生参与社团的方式、强度、动机,并提出了借助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策略。关键词:社团活动;就业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综合素质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者马丁特罗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曾创立过高等教育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地区的适龄人口

2、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 15%50%,那么该地区就已经步入高等教育普及的时代。高等教育的普及指数不仅仅是数量,更是一个质的内涵提升了大学毕业生的素质。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就业为中心”,也就是“以人才为中心”,要走市场化的道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着“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不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择业能力是衡量其办学水平的一项关键指标。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职业技术创新中,应坚持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原则,以保证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高职院校社团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特征,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受

3、到考验和锻炼,加速成长,能够促进其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一、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调查方法及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一)调查方法1.调查过程为了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参与情况,笔者对甘肃某高职院校的 40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370 份,有效回收率达到 92.5%。调查对象分为两类:一是校内各种社团的成员(300 人);二是未参加任何社团的学生(100 人)。由于该校社团较多,且不同社团的成员数量差异较大,因此,笔者在发放问卷时按照社团成员数量在总样本数中的占比来分配每个社团的问卷数量。2.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包括被调查对象的性别比、当前所在的年级、

4、班干部经历、政治面貌、实习经历等,这些都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反映了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 1)。表 1 某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参与情况问卷调查基本数据统计表分类选项人数性别男319女51所在年级大一129大二112大三129是否参与过实习是125否245是否当过学生干部是156否214政治面貌党员9团员353群众8专业类型理工科336文科34基金项目:2021 年甘肃省教育厅职业教育研究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的部分成果。119就业与保障 2023.6(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在研究过程中应将学生参与社团的方式

5、、动机等因素与其就业创业能力建立联系,在特定维度下综合性地评价被调查对象的就业创业能力。因此,应针对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设计系统性的评价指标,形成科学的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包括理论知识、实践认知、信息获取与理解能力、规划筹划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管理能力、个人表现力、活动组织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及责任心等。每一个评价指标获得一个分值,每一个指标的分值范围是 0 5,将所有指标的分值加在一起,得到某一类调查对象的整体就业创业能力,分值越高代表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越强。本研究中共设置了 13 个指标,其中就业创业能力的最高分值为135=65 分。二、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对其就业创业能

6、力的促进作用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的提高与认识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社团活动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自主活动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生应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性的实践,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一)学生社团参与动机的促进作用分析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动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动机有可能对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1。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动机包括个人兴趣爱好、增加学分、丰富生活、跟随同伴、就业准备、他人介绍六种类型。将就业动机作为对比分析的维度,调查汇总就业创业能力量表中各项指标的

7、得分,进而获得不同就业动机下的就业创业能力总分值(见表 2)。表 2 基于学生社团参与动机的就业创业能力比较/分动机分类个人兴趣增加学分丰富生活跟随同伴就业准备他人介绍就业创业能力得分47.5541.6547.8142.3749.1144.78分析表 2 数据可知,当学生以就业准备为动机参与社团活动时,其就业创业能力得分最高,这一动机下的平均得分达到了 49.11 分。而增加学分这一动机下的得分最低,只有 41.65 分。由此可见,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动机对其就业创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部分动机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二)社团类型的促进作用分析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其综合能力,从而

8、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但大学社团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社团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探索分析社团类型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某校 370 名学生参加的社团可分为五种类型(见表 3)。表 3 社团类型及学生参与情况统计表社团分类人数就业创业能力得分学术研究类2147.59体育运动类6546.34文化娱乐类4146.05社会服务类9948.50专业技术类7446.64结合表 3 数据,初步判断:学术研究类社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在就业面试中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专业技术类社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因

9、此这类社团也可能会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2。以社团类型作为判断的维度,统计出各类社团对应的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得分,发现这五类社团对应的得分非常接近,未形成明显的分差,说明社团类型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三)学生社团参与方式的促进作用分析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身的综合素质,其参与方式主要体现在角色差异上,按照学生在社团中的角色,可以将其划分为社团创建者、社团骨干成员、社团活跃分子和被动参与者。每个角色的成员在社团中承担的职责都有所差异,创建者通常是社团中的活动组织者,要经常性地发表讲话,解决经费、物资等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社团创建者的个人能力能够得到锻炼,与其

10、相似的是社团中的骨干成员3。社团中的被动参与者往往不具备决策权,在社团活动中长期发挥着配合作用,因此缺乏锻炼个人能力的机会。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社团创建者、骨干成员、积极分子及被动参与者对应的就业创业能力得分分别为48.66 分、50.21 分、47.03 分、44.32 分。通过对比可知,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方式会影响其就业创业能力,社团创建者和社团骨干成员的个人能力不断增强,在就业创业中更具竞争力。(四)学生社团参与强度的促进作用分析学生在校内应以学习为主,参与社团活动会占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甚至会干扰他们正常的学习,进而导致其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下降,影响就业创业的成功率。因此,学生在参与社团活

11、动时应做到适可而止,在锻炼自身能力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参与社团活动的强度,避免浪费宝贵的时间4。学创新创业120就业与保障2023.6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强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评价。1.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时长这一指标用于反映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花费的总时长,由于无法精确统计,因此以学年为统计单位。在参与社团的学生中统计出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时长,时长 1 年的为 71 人、2 年的为 58 人、3 年的为 55 人。利用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评价量表统计各指标得分,对时长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对应的就业创业总得分为 46.65 分、47.75 分、51.86 分、50.77 分。参与社团时长为 3 年的学生得分最高

12、,参与社团时长为 1 年的学生得分最低,说明了适当增加参与社团活动的时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2.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频率该频率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一周参加一次、半个月参加两次、一个月参加一次和一个学期参加一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这四种频率下对应的就业创业能力总得分为 47.55分、48.35 分、47.09 分、42.39 分。前面三种频率对应的分值没有显著的差异,仅有最后一种分值明显下降,说明了当学生以适当的频率参与社团活动时,其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幅度较为稳定,如果参与频率过少,社团活动的促进作用便难以发挥,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也难以提高。3.学生参与社团的数量参与社团的数量过多会分散

13、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导致学生无法在大部分社团活动中保持高度的参与性,按照学生参与社团的数量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只参与一个社团的学生在就业创业能力上得到了 47.84 分,若参与社团数量为 2 个的该分值上升到 50.33 分,若参与社团数量为 3 个的该分值回落至 49.02 分,说明了学生参加 2 个社团对其就业创业能力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三、基于社团活动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策略(一)端正动机,积极进取动机对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力,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动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部分学生以获得学分、增加评优筹码为动机,其个人的就业创业能力未能得到充分提升,而以就业准备为动机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有意识

14、地锻炼自己的就业创业能力,如规划能力、组织能力等,使其成长更加迅速。因此,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时要做到端正动机和态度,充分认识到参与社团活动的目的是锻炼各项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而在社团活动中做到积极进取,将社团内的事务看作职场中的挑战,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确定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进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5。(二)争取社团内的骨干成员地位,提升锻炼效果高职学生参与社团后要积极争取团队中的骨干成员地位,原因在于骨干成员主要负责活动策划和活动执行,过程中要处理场地、外部对接、活动流程等一系列问题,其组织策划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都能够得到训练。另外,骨干成员作为社

15、团活动的策划者,需要经常性地传达活动内容和活动流程等信息,在活动执行过程中组织管理其他社团成员,其沟通表达能力、自信心、社交能力也会得到锻炼。鉴于此,社团内部应建立规范的竞选机制,通过竞选活动提升社团成员的抗压能力、自我表现力及表达能力等,鼓励社团成员通过竞选成为骨干成员。这种锻炼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还能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职场晋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三)适当控制强度,凸显锻炼效率合理地参与社团活动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把握参与强度,从参与社团活动的频率及总时长入手,进行整体把控。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建议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最佳时段确定为大一到大

16、三时期,在此期间,学生应以就业为导向,充分掌握就业创业所需的能力和素质,并根据社团管理的主要工作有计划、有耐心地训练自己,弥补自身短板,发扬自身优势,提高个人能力。进入大三后,学生即将面临毕业,此时应以就业创业规划为主,不应再管理社团事务。(四)通过参与专业技术类社团强化个人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学生不仅需要强化专业技能,还需要强化职业素养。在大学社团中,应加强对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通过参与专业技术类社团活动强化职场意识,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效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作者单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质学院)参考文献唐佳.高校大学生社团就业创业管理探讨 J.人才资源开发,2020(20):49-50.陈艺敏.以大学生社团活动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探索 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1):193-194.韩笑.大学生社团与就业指导活动的互相关系 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4):130-132.韩雪峰,刘洋.学生社团活动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2):24-28.丁孟春,韩叶梓,张云云.高校社团活动现状调查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7-58.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