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32_T1356-2020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7449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32_T1356-2020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清正版)DB32_T1356-2020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清正版)DB32_T1356-2020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清正版)DB32_T1356-2020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清正版)DB32_T1356-2020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B 05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13562020代替DB32/T 13562009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early spring cultivation ofglutinous baby corn as fresh food2020-10-13 发布2020-11-13 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2DB32/T 1356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对 DB32/T 13562009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修订,主要变化如下:更新了规范

2、性引用文件;调整了病虫害防控技术。本标准由溧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溧阳市昆仑瓜果蔬菜新技术育苗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溧阳市溧城镇农业服务中心。本标准起草人:石俊、庄黎梅、陈艳萍、姜明贵、赵文明。DB32/T 135620201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的基地选择、品种要求、播种时期、施肥原则、育苗、移栽和田间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糯玉米青穗(棒)的早春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3、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 1 部分:禾谷类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基地选择3.1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391 要求。3.2基地周边 500 m 范围内,不应有花期相近的其他品种的玉米种植。3.3基地排灌设施良好,灌、排分开。4品种要求4.1选择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应当地种植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强的鲜食糯玉米品种。4.2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规定。5播种

4、时期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加工能力分批播种,每批间隔(1015)d。6施肥原则6.1根据土壤肥力、产量目标和玉米生育进程,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使用时间,实行平衡施肥。6.2肥料施用应按 NY/T 394 的规定执行。以施用有机肥为主,针对性施用微肥,避免单纯施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6.3农家肥等有机肥施用前应经过堆制腐熟、高温发酵。DB32/T 1356202027育苗7.1苗床选择选择在地势高爽、排水畅通、管理方便、便于就近移栽的地段设置苗床。每亩大田的苗床净宽1.3 m、净长 2.2 m。7.2材料准备a)每亩大田的苗床备足无污染、无杂草种子的肥熟细土 75

5、kg;b)每亩大田的苗床备足 561 孔的水稻育秧盘 9 张;c)大田备足种子,播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23)d,做到薄摊、晒透。7.3播种a)在秧盘内先均匀撒入一层干细土;b)进行秧盘放种,每孔放一粒种子,大、小种分开播;c)苗床整平,浇足水分,并做成糊状;d)将放好种子的秧盘平铺苗床,并拼紧贴实;e)秧盘上均匀撒盖细土,厚度为(0.81)cm,用洒水壶浇足水分;f)秧盘周围用土封实;g)每批(12)d 内播种结束。7.4搭棚盖膜播种完毕后,用白色地膜覆盖床面(无需压实),每隔(6080)cm 插一竹弓作棚架,棚架中间高度离床面(5055)cm,在竹弓上覆棚膜,绷紧并用绳固定,四周用土压实,清

6、理四周排水沟。7.5保温出苗播种覆膜后,做到保温保湿催齐苗。当出苗率达 50%时抽去床内地膜,继续盖好棚膜,达到保温保湿促全苗。7.6控温控湿齐苗后,先于苗床两端揭膜通风,以后随温度变化调整通风口,保持棚内温度(2530),最高不得超过 35。见床面盖籽土发白或发生幼苗顶土现象时,应喷粗雾进行补水。7.7栽前炼苗玉米苗移栽前 3d,晴天常温揭膜炼苗;遇到低温、雨天应及时覆膜。8移栽8.1大田准备8.1.1熟化土壤冬季深翻冻垡,早春翻土。8.1.2机旋整畦机旋后,按畦宽 2.3 m、沟宽 0.3 m 整畦,畦沟深 20 cm。8.1.3施足基肥亩施有机肥(10001500)kg、腐熟菜饼(304

7、0)kg、三元素硫酸钾复合肥(NPK=151515)15 kg、磷酸二铵 10 kg。基肥一次性施入栽培行内,施后进行浅捣翻畦,肥土混合均匀,整平畦面。DB32/T 1356202038.1.4铺膜带墒铺膜,土壤墒情不够的要补墒后铺膜。用 70 cm 宽的银灰色地膜盖在畦的两边,地膜应紧贴地面,两边压实,同时清理三沟。铺膜应在播种后一周内结束。8.2大田移栽8.2.1合理密植采用大小行移栽,每畦 4 行,中间大行距 100 cm,两边小行距 50 cm,株距 22 cm,每亩(40004500)株。8.2.2适龄移栽移栽的适宜叶龄为第二叶与第一叶齐平,不应超龄移栽。8.3移栽方法按株距做标记,

8、按标记在地膜上打孔,孔直径(1.01.5)cm,孔深不超过 2 cm;玉米叶片统一朝向畦沟进行摆苗,压实后补上少许细土,以堵实膜孔,用洒水壶喷水或喷粗雾的办法,浇足定根水。9田间管理9.1追施苗肥栽后 15 d 左右,视苗情长势情况,用 1.5%尿素液点浇幼苗基部。9.2重施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可见叶龄 13 叶左右),小行间每隔(4050)cm 打穴,深施尿素(2025)kg/亩。9.3抗旱窨水出现叶片中午生理萎蔫,傍晚不能完全恢复的现象,应及时沟灌窨墒抗旱。9.4人工授粉在抽雄后(35)d,雌穗花丝吐出期,选择晴天上午(911)时,用“T”字形架或拉绳隔日在玉米行间走动一次,触动雄穗,使

9、之散粉,人工授粉一般要进行(34)次。9.5病虫草害防治9.5.1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病虫草害,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393的规定。9.5.2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换茬,并及时清除田块四周和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孽生地。冬季深翻冻垡土壤,降低在表土中越冬的病虫草害基数。9.5.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方法如下:a)人工捕捉地老虎。b)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每 20000 m2悬挂一盏,杀虫灯离地面(1.01.2)m。c)覆盖银灰色驱虫膜,驱除蚜虫。d)利用机械、人工松土法,清除杂草。DB32/T 1356202049.5.4生物防治玉米大喇

10、叭口期,采用生物药剂白僵菌颗粒剂或 Bt 颗粒剂灌心,防治玉米螟危害。9.5.5化学防治按 NY/T 393 的规定执行,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10采收乳熟初期以授粉后第 18 d 开始测定玉米棒的水分含量,水分在 70%73%或抽雄后(2225)d花丝见黑时即可采摘。采摘时间宜在上午(710)时进行。11生产记录建立田间记录档案,包括种植日期、施肥、除草、植保、收获、其它田间管理措施等记录,保存两年以上。DB32/T 135620205附录A(资料性附录)玉米大田常见病虫害防治玉米大田病虫草害防治优先使用农业防治,如及时清除杂草、人工摘除病虫害危害枝叶等;宜使用物理和生物防治,如粘

11、虫黄板、灭虫灯,利用生物来源药剂及天敌;必要时在允许使用农药名单中选用适用农药,不同农药交替使用,并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 GB/T 8321 规定使用农药,控制施药剂量(浓度)、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注意事项:玉米开花吐丝后禁止使用任何化学药剂。A.1地老虎播种前可用 50%辛硫磷乳油以种子重量的 0.3%拌种,苗期可用 50%辛硫磷乳油以药土比 1:200拌细土,每亩撒施 30 kg 药土;或使用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1000 倍液灌根。A.2蚜虫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喷施。A.3灰飞虱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或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0002500 倍液喷施。A.4粗缩病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或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0002500 倍液喷施防治灰飞虱。A.5玉米螟可用 3%辛硫磷颗粒剂柱 2g 心叶撒施或白僵菌颗粒剂每亩 20 g 拌河沙 2.5 kg 心叶撒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